大数据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大数据环境下学科馆员能力塑造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数据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大数据环境下学科馆员能力塑造

李艳坤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馆,辽宁辽阳111000)

[摘 要]从大数据背景下学科馆员能力塑造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入手,深入分析馆员能力提升应具备的学科知识服务、辅助教学科研、新知识快速吸收与传播等核心能力,探索在大数据应用技术需求牵引下,能满足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发展需求的,可以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知识化信息深度服务的专业队伍建设之道.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学科馆员

[分类号]G251

古往今来,人类对经验的记录和整理始终离不开“数据”这种载体.涂子沛在其《数据之巅》一书中曾经指出:“如果说传统的数据是人类部分知识的来源,那么,随着人类记录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大数据将逐渐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来源.”[1]“对于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检索与数据开发的图书馆来说,如何从海量数据信息中去分析潜在的信息,挖掘知识的价值,改善读者获取有用信息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平台,提升读者从大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能力”[1],已经成为图书馆应对大数据挑战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只有从职业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和规划学科馆员能力塑造与发展工作,积极推进馆员队伍建设,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环境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

1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今天的大数据时代,既对人类驾驭数据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人们获取前所未有的洞察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潜力[2].尤其对学科馆员而言,无论是信息知识的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还是可视化地呈现等环节,在高校任何一项教学科研创新与学科知识服务过程中都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信息知识是有生命力的,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因此,开展信息知识管理与服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持续不断的知识创造.有鉴于此,学科馆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如何在信息知识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知识的创造.它包括为高校教学、科研、生产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内容组织和有效关联的主动服务能力;提供对信息知识从获取到创新的知识创造全过程跟踪、挖掘等组织和研发服务能力;对每个读者的能动性学习提供个性化创新知识服务的能力.

2 大数据环境对学科馆员能力的挑战

2.1 对学科馆员实施信息知识内容组织和有效关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大数据的高效率、智能化、传输便捷等特征不仅显现在从到地方的社会舆论监督、市场经济调控、重大事故预警、国家安全、公共卫生防范等方面,也显现在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的预防犯罪、智能交通管理、提升紧急防务、减少投资风险、强化广告投放的有效性以及各类事件事态预警、预测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则表现在数据信息类型增多,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量加大,大数据的复杂性、规模性增强,对学科馆员实施信息知识内容组织和有效关联能力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解决教学与科研问题的思考中,读者有可能在考虑直接对象的同时模糊地考虑过与其相关的问题;又或者在知识创造的同时,读者往往会在头脑中闪现预想外的知识信息.这种一闪念的想法虽然转瞬即逝,但很可能在另外的场合、机会中,又突然再次浮现.那么,要满足这种知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动态性、变化性常态,学科馆员就必须提升实施信息知识内容组织和有效关联的能力.如此才能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科发展、教学研究、科研创新相关的数据信息内容进行有效辨识、分析和重新组织,最终向师生提供能满足他们真正需要的数据信息产品,实现大数据辅助教学科研的目的.

综上可知,馆员才是今天大数据环境下探求数据信息价值的关键,尤其是馆员的数据思维.“与其说是大数据创造了价值,不如说是大数据思维触发了新的价值增长.”[3]“假如我们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则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数据信息的加工能力,特别在于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3]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却在数据信息服务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读者需求.所以,要求学科馆员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数据思维,提升在信息组织方法与算法方面的创新研究能力,努力发现大数据信息资源中蕴藏的隐性知识和内在关系,并要有能力去获取和管理更多层面和来源的相关资源,实现资源内容的重新组织和有效关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图书馆形成新型的知识与信息服务范式,从而真正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知识化信息服务的高效与准确.

2.2 对学科馆员掌握新技术并具备组织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Andreas Weigend说:“数据是新的石油.”[4] IBM执行总裁罗睿兰认为“: 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3]在如今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这种资源具有的地位和意义越来越重要,其规模性与复杂性已极大地改变了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模式,使得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一种剧烈的变革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馆员所掌握的图书馆传统技能和检索工具已然无法适应和处理大数据信息的规模性和复杂性.因此,他们只有努力强化自己作为信息知识管理者与服务者的职业技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管理专家,才能跟上这个时代不断演变着、发展着的步伐.尤其在面对教育部因当下一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而将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时,他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在高校转型期学科专业设置、高校宏观战略和发展方向研究方面对大数据信息资源与大数据信息深度服务所起的引领作用[5].惟有如此,才能在有关数字资源利用与开发、数字资源与文献整合的应用研究中,发挥学科馆员的最大效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3 对学科馆员创新知识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由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读者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读者对学科馆员服务价值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图书馆员们明显感受到了大数据所带来的转变,也感受到了创新知识服务的巨大压力.来自OCLC(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报告《研究生涯:美国研究人员所需的信息支持》列出了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从中可以发现,几乎大多数用户的主要需求已经从过去以文献需求为主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情报需求[6].显然,这样的转变并不奇怪,因为更多的研究发现,在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是真假不分的杂乱数据,数据背后反映的更是现实世界复杂的、无明显规律的行为,而图书馆则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资源储备优势.首先,图书馆资源是从正规渠道购买来的,也有图书馆是依托自己的资源建设起来的,这样的数据资源不仅真实可靠,而且无版权纠纷之忧;其次,图书馆资源系统全面,具有专业性强、学科特色显著、文献类型多样、资源结构合理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大数据、互联网资源服务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大数据面前,学科馆员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面向信息内容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知识化服务工作.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用无数事例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要用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3].如今大数据这种资源和能量正在“通过现代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方位收集、分析、感知、共享,为人类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法;同时,它还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一种全面深刻的洞见以及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形成一种变革之力”[7].受这种变革之力的影响,“发现、揭示、问答、传递”等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遭遇了颠覆,“查准、查全”等评价图书馆信息知识服务效果的核心指标受到质疑.面对这样一个体量特别巨大、数据类型非常复杂的大数据集,图书馆员实难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这便是图书馆员的职业技能受到严峻挑战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8];相信“未来最具有价值的是两种事物:一是拥有大数据思维的人,这种人可以将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利益;二是还未被大数据触及过的业务领域,它们是这个世界还未被挖掘的油井、金矿,是所谓的蓝海”[9].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更加先进的大数据相关技术,提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掌控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3 学科馆员的能力塑造之道

针对上述学科馆员能力塑造的差异与缺失,高校图书馆应该着力培养学科馆员如下几种能力.

3.1 培养馆员整合馆藏数据信息的能力,以服务师生学科知识需求

馆藏数据信息的整合能力指研究科学数据的表示、知晓元数据标准、掌握各类数据格式转换,从混合科学数据源中提取语义信息等整合能力.

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科馆员只有努力提高对飞速增长的海量数据的整合能力,使馆藏数据信息有序化,才能便于读者的查找和利用.其具体措施:一是提升图书馆员整合数据系统异构的能力.“ 如网络协议异构(http,ftp,GridFTP,SOAP),远程执行方案异构(Web services,RMI,CORBA)、用户平台异构(操作系统异构)以及认证机制异构(Kerberos,GSI)等,以使这些异构的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12]二是要培训馆员了解数据描述语法.数据的存储,有以文本文件存储的,有以视频文件存储的,有存储在关系型数据中的,其存储的描述语法各不相同(如有html、xml等),如果馆员掌握了数据描述语法,就可以“使用XML格式作为统一的整合交换语法,帮助读者解决语法异构的问题”[12].三是要强化馆员科学数据转换技能.同样或相似的科学数据,若元数据标准不统一(如DC,MODS,METS等),便会阻碍科学数据的整合,因此需要强化馆员的数据转换技能,使之了解“如何获得一个统一的集成元数据描述格式,如何寻找一个从源元数据格式到集成元数据格式的正确映射,如何正确处理元数据的不完整性和冲突等”[12].

3.2 培养馆员探索数据背后价值和组织研发有效服务指南的能力

从本质上看,大数据“本身可能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基于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才可能产生巨大的”[13]增值价值.所以,除了整合数据资源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必须在现有学科服务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馆员鉴别、获取、搜集、分析与运用大数据实施信息服务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馆员树立大数据深度服务意识,激发馆员的使命感,要求馆员除常规服务工作外,将工作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及时捕捉学校发展的新特质内涵,有效挖掘组织资源,为院系教学科研工作、院系年度科研成果专题分析、院系学科专业动态提供各类分析报告,为教学行政机构的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2.2 “建立完整有效的读者使用指南体系,如学科门户、学科导航、参考咨询、馆藏资源查询、资源建设等,为适应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使用习惯,其形式要多样,如印刷成纸本、建立网页、制作动态课件、微电影等,尤其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邮箱、BBS等网络社交手段进行宣传”[13],以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及时把握读者的需求与变化,调整服务方式.3.2.3 关注专家学者和骨干、青年教师及优秀学生的最新学术交流模式,协助他们制作或更新个人博客或学术圈,营造良好的群体关系及研究交流平台,使之成为能“根据师生需求更好地进行数据检索、市场预测,并能够在高校战略决策中提供决策性信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14].由于大数据包含着太多的各种信息,假如馆员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充分整理和分析,就无法准确地帮助学校领导进行战略决策,也不能快捷地响应师生在教学科研中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更无法实现图书馆竞争力的提升.

3.3 培养馆员进行数据信息精确检索、实时有效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平台都丰富了内容,构建了完善的学科服务途径,但是却缺乏对海量数据的加工处理与管理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主动从大数据中去发现读者需求并将其与自身搭建的平台业务融合,继而通过寻求新的数据分析、知识发现及信息服务等途径来挖掘更大的数据信息价值.为此,图书馆必须培训学科馆员具备针对读者能动性而进行数据信息精确检索,实施有效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可采取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

3.3.1 利用已有的“我的图书馆”或“我的学科”等模块,培训馆员掌握资源、读者咨询、管理等服务手段,以拓宽大数据环境下的新服务理念和模式.

3.3.2 利用现有的“馆藏查询”模块,围绕“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或“从读者需求出发”的主题,进行全校数据资源的统一调配和整合,培养馆员快捷有效解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复杂化服务需求的能力.

3.3.3 利用实时“参考咨询”模块,培训馆员与读者良好互动和交流的能力,通过馆员与读者间“一对一”或“点对点”的联结,使得每一位读者都能享受到以个体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凸显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人性化、多元化、智能化的特色,促进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动态交互,提高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15].

4 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的学科馆员能力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图书馆要有长期的准备,持续不断地搞好馆员职业能力的渐进培训,从而探寻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机制长效实施的有效路径,以促进图书馆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图书情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大数据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大数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数据时代论文

2、关于大数据的论文

3、大数据杂志

4、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5、健康大视野杂志

6、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