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传统文化在特殊家庭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儿童教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特殊家庭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定州市宴阳初中学 何志红 孙跃辉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对人格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即教孩子如何做人,教育内容以处理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教育原则的形成,很重视对儿童施行早期教育以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家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并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特殊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指出特殊家庭教育的现状,并积极极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特殊家庭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特殊家庭儿童传统文化母亲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较为深远,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长辈或成年者(主要是父母)对被教育者所施行的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根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而所谓特殊家庭是指与普通家庭有别、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特殊家庭相对于完整健全的家庭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这严重阻碍了特殊家庭中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特殊家庭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特殊家庭的儿童群体教育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即贫困家庭的子女、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或出国人员子女(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或残障家庭以及双亲服刑人员的子女等.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特殊家庭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人格、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为此,很有必要了解特殊家庭儿童教育的现状.

一、特殊家庭的教育现状

(一)生活艰难,中途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当部分特殊家庭因各种因素导致孩子失学,特别是贫困或留守家庭,他们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经济困难.不仅容易造成孩子辍学,有的甚至连孩子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施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监护人素质不高,难以实施家教

特殊家庭的教育易受到父母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落后和教育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辈,据调查,78%的代养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较低,难以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很多特殊家庭的子女往往从小就受到不良影响.

(三)情感缺失,人格发展受阻

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就缺爱、失教,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孤僻、冷漠、逆反等心理甚至或暴躁、攻击、逃学等行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有可能成为儿童产生社会反行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特殊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杳进的不竭动力.”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国学经典中说的很清楚——“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是教育的核心.儿童教育,要养志、养气、养德,我们一个人的德行好比人生的方向盘,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以及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凝聚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孝悌、忠诚、诚信”的道德观念,分别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个人品德、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美德、以忠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效忠祖国为核心的报国情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孝亲、友善、诚信、谦卑”等教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言传身教的典范,又有“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注重环境育人的实例.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今天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叉.

三、传统文化融入特殊家庭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母亲是孩子一生的老师.那么父母分工应该是父亲主外,母亲主内.在近两年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病态的孩子,但是导致这些孩子病态的原因往往是他们有一个病态的妈妈.一个消极的母亲教导给孩子的也是消极的思想;一个焦虑的妈妈,他的孩子也很焦虑;一个抑郁的母亲,他的孩子也不会快乐.众所周知,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3岁丧父,由母亲带大,孔母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教育童年的孔子读书识字.孟子4岁丧父,也是由母亲带大.孟母教子在历史上很有名,“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都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孔子、孟子的童年都是单亲家庭,因此撑起一个家并且教子成才的全部责任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孔母、孟母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母亲的代表,她们给我们的启示在家庭教育中母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品读经典,以身作则

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大量经典著作.经典教育不分年龄,不分层次,不需要过高的经济投入,只要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教育者都可以选用.并且经典阅读时间灵活,每天半小时亲子阅读,不思不议素读,“七日来复”,这样进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重视榜样的力量,一旦计划设定,不管孩子读与不读,家长一定要读,起到榜样的感化、熏陶作用.

(三)兴趣中学,生活中教

在教育界,“兴趣教育”这一概念比较熟悉.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 “何为兴趣,心理上的积极活动,也意味着自我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区别于无动于衷.”他觉得兴趣是动力,可以激发未成年人内心学习的动力.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指出: “未成年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来自于自身的学习动力,并非教育者一味的灌输教育”.在特殊家庭教育中,教育者需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教育者应主动系统的学习国学经典,阅读行为规范养成的书籍,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经典对孩子的品行和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饭后、睡前,亲予相拥共阅,在静心音乐相伴中,以故事、游戏等形式,走进传统文化世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情景模拟“香九龄,能温席”;或“你说我做”;“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等;或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情节,谈谈最感动的一句话……孩子说家长记,孩子画家长读,共同撰写“亲子共读日记”.在游戏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达到潜移默化之功效.

(四)贵在坚持,重在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在特殊家庭教育中的实施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又重在引导.完整的教育来自于外在教育与内化教育,简而言之,内化教育是一般学术界所认为的“自我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同时自我教育也是学校德育教育中最注重的教育方法,它能够使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转换为受教育者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辨别等能力的应用.因此,特殊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秉承其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能力.由开始的普通教育模式——阅读学习、方法引导、纠正改错成功拓展为内化教育.主席曾说过: “人民最好的教育来自于自我或内化教育,人民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反省”.也正是因为主席有着教育家的思想,并将一些科掌的教育理念传播到人民的团队中来,才能让人民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以融洽,社会发展愈发和谐美好.所以,没有自我内化的教育模式算不上成功的教育.形成内化教育对受教育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受教育者由外因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这便是笔者对特殊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学习相融合研习的最终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对人格形成有重大影响.古人对子女,既提倡严格管教,又提倡爱孩子,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特殊家庭教育中施行传统文化教育,可让学生心系历史悠久的伟大祖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古人云:“书读百变,其义自见”.笔者为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提出诵读的建议,对照当今青少年不恰当的生活方式、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以期帮助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思想,端正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未成年的行为、思想、性格、价值等方面.在特殊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一定要利用好家庭教育的灵活性、独特性、针对性等优势,学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特殊家庭教育渗统文化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茁壮成长.传统文化教育提示着我们应怀着谦虚和坚韧的态度学习研究其折射出的教育价值,为我国长期发展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方洁)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儿童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儿童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特殊儿童教育论文

2、教育杂志投稿

3、师德教育论文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