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山歌方面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简析兴国山歌的传承方式和文化艺术价值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该文是关于兴国山歌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简析兴国山歌的传承方式和文化艺术价值

[摘

要]以兴国山歌为研究对象,考察兴国山歌的传承方式及文化艺术价值.兴国山歌是民众在生活劳作时口头即兴创作的民间艺术,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与发展手段.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的兴起发达.伴随着优秀传承人的衰老与逝去,传统客家山歌已接近失传的状态.千百年来兴国山歌在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弘扬苏区精神、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增强世界客家人凝聚力等方面的意义深远,成为我中华民间艺术中一颗别具一格的艺术之星.

[关键词]兴国山歌;传承;文化艺术价值

一、兴国山歌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形式之一.凡人们在劳动如歇脚、砍柴、割草等过程中或在民间自发组织歌会上以娱乐而演唱的节奏宽散自由、旋律优美的民歌皆属于山歌行列.兴国山歌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山歌艺术形式的存在.

兴国县地属江西省南部,为赣州市管辖范围,地形多为丘陵.兴国人以中原向南迁徙的客家人及其后裔为主.由于赣南地区独特的丘陵地貌,及客家文化的神秘色彩,世代居住在“世外桃源”中的客家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情感,以打发枯燥的劳作并愉悦自己,并保持积极的劳作热情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兴国山歌是口口相传的歌唱艺术,是“下里巴人”的山野俚歌,因此很难登大雅之堂,更未载入史册.相传兴国山歌起源于唐代,已超过13 00年的流传历史,是我国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歌谣之一.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莳田、割禾,还是在山间丛林砍柴、摘木梓,土生土长的兴国人都有唱兴国山歌的习惯.在演唱形式上,兴国山歌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艺术体裁的明显特点,即每首歌起头一句“哎呀嘞”,具有强烈的韵律感,伴随感情恢宏地迸发出来,其线条有如气贯长虹,大有一泻千里之气势.中间的副歌部分,经常掺杂“里格”,使其更富于情感和节奏停顿感.而唱到收尾句之前,有一个首尾呼应惯用语“心肝哥(妹)”,现称“同志哥(妹)”,与开头的“哎呀嘞”首尾呼应,形成兴国山歌流畅且独特的曲式格式及山歌演唱风格特点.

兴国山歌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气质、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悠扬婉转的旋律,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乡愁中,历久弥新,成为我国民间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2 0 0 6年5月2 0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2 0 1 1年国家门正式批准兴国县申报“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的命名.

二、兴国山歌的传承

山歌是人类最早的歌唱形式之一,在古代,兴国山歌的传承方式为口耳相传,兴致高涨便即兴张嘴来一嗓子.在兴国山歌发展道路中,由于各种需要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传承模式:山野田间人民的即兴唱和:民间艺人的游走传唱:民间宗教人士的口传心授.

(一)即兴演唱的传承

从兴国山歌产生到现在,客家人无论是在劳作期间还是在劳作之后,随感情而即兴唱出的山歌如澎湃海浪,奔腾激荡,声音可穿越群山峻岭,站在层峦交错之间,吼一高亢、激烈而富于强烈音乐旋律韵味的“哎呀嘞”,人们都借此以抒发内心的情感.或男女传情,“天上起云横打横,又想落雨又想晴:哥哥田中要雨水,老妹砍柴要天晴”:或苦中作乐,“黄连树下来弹琴,唱歌不是快活人,有食有着(穿)懒得唱,没食没着唱开心”;或感叹生活的艰辛,“黄梅时节日正长,披蓑戴笠插禾秧:一餐番薯一餐粥,半碗菜根半碗汤”.但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尤其是2 0世纪9 0年代以来,大量的客家青年劳动力流出故土,曾经陪伴着客家人成长劳作的山歌艺术,对于劳作中的人们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逐渐遗忘山歌的存在,越来越丰富多样的现代化娱乐形式冲击着传统的山歌艺术,唱山歌更多的成为现代老年人内心世界中渐行渐远消逝的记忆.

(二)半职业山歌手的传承

对于兴国山歌,会刻意传唱的有三类人.第一类人漂泊四方,每走到一个地方落定以后,他们便会吆喝起山歌以吸引顾客,再借山歌宣传他们要经营的商品.第二类人是以唱山歌为职业的流浪民间艺人,经常会有家中承办红白喜事的雇主请他们上门说唱,这也是在兴国形成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他们大都是以叙事的方式将整个说唱过程串联起来,宣扬道德伦理,若是红喜事唱说颂赞,若是白喜事便劝伤解愁.最后一类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百姓,有生活困苦的工人、农民,甚至乞丐.对于他们来说,山歌的意义可分为窘困生活中的自娱自乐和外出乞讨的媒介两种,这类艺人唱的山歌内容最为简洁明了,三言两语的说唱是他们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乞丐外出乞讨也是三两句唱词,为的是求人行善积德.此三类民间艺人的社会属性的不同之处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原本都有自身的生活与工作,商人经商,平民务工、务农,乞丐乞讨等等,故而在他们作为兴国山歌传承载体传承兴国山歌的同时又相对普通百姓多出了一重身份 半职业山歌手.

f三)职业山歌手 觋(音sang)公的传承

在兴国,至今还流传着一种与兴国山歌的传承有密切联系的宗教活动跳觋,而主持这活动的人就是“专业”的兴国山歌手 觋公.

为什么会说觋公是“专业”山歌手呢7这要从当地跳觋这种宗教仪式开始说起.跳觋历史非常古老,相传起于宋代,由闽西一带的客家人传入兴国,且一直延续至今.跳觋是1日时兴国民间用于祈福驱灾、保佑平安康健的民间习俗.跳觋活动中的主人公被称为“觋公”,每个师傅都按辈分排“法名”,并有一整套独特的画符作法的招式.依据各异的对象,跳觋通常分为藏禁、暖禁、开禁、包花等多种仪式.1日时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人们生活困难,很多幼儿由于各种因素多会疾病缠身,身体虚弱,由于早期医疗技术有限,故而请觋公上门消灾辟邪,此为藏禁;再请觋公演绎跳觋,以巩固之前的藏禁,此为暖禁:当初经历藏禁、暖禁的小孩长大成人并婚娶散子之后,再请觋公为小孩藏禁,自身则开禁.在落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下,很多年轻的父母每生完一胎再生一胎时,常有前一胎夭折的情况,俗称“见花谢”,这样也会请觋公作法祈福,此为包花.然而,不管是针对什么对象的跳觋,法事当晚都是伴着阵阵鞭炮声从装坛开始.觋公会在主厅的神位悬挂三张条幅彩画,分别是陈氏夫人、林氏夫人和李氏夫人,画像下面放置桌以安放太上老君神位以及米斗、雷印、签子、神鞭、画角、小锣等.装坛之后请神,觋公口中念念有词,不时地击打小锣,发出悠扬的泛音,或敲脆亮的小锣等.开坛,觋公头裹红布,女扮男妆,手拿小锣,此时便演唱起兴国山歌.乏味的跳觋法事以及觋公并不富有的做法,要想吸引大量围观的群众,在娱乐方式相对单一的乡间地域里,山歌便是跳觋仪式中娱乐活跃气氛的热场技能.作为跳觋活动的主要人物觋公传承了兴国山歌的文化,因此称他们为”专业”的山歌手的由来.

跳觋仪式完美地保存了传统兴国山歌的艺术内涵,使山歌的表演源远流传至今.在兴国的野外山间也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觋公师傅汇聚了大量传统的山歌底蕴,是职业的山歌手,作为传承兴国山歌最重要、最特殊的人群的他们正逐渐成为兴国山歌的顶梁柱.

三、兴国山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兴国山歌演唱风格多种,内容丰富精彩.故此,即便是时代变迁,也深受广大群众追捧喜爱.它深深地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乡土中,流传至今.在当代,兴国山歌主要承载着传承发扬客家文化艺术、弘扬苏区精神和联谊全球客家人精神的社会功能.

(一)传承客家文化

相传,一千多年前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客家先祖在潋江河两岸,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客家当地文化融汇合一,历经沧桑,生生不息,无论河网、旷野、高山密林,“哎呀嘞”的歌声依1日此唱彼和,不绝于耳.可以说,兴国山歌唱出的是几千年来兴国人们的生活形态.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一幅历史长卷,深深根植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挖掘、保护、解读兴国山歌艺术,发掘其精华,无疑是对弘扬优秀民族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举措

兴国山歌在第一次第二次社会革命时期,是赣南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革命根据地兴国,为积极响应军委决定,大力编唱山歌号召人民群众从军保家卫国,歌颂优秀的干部作风,被夸赞为“第一等工作模范县”.兴国山歌是文艺战场上的艺术精兵干将,特别适用于政治文化工作的宣传,持久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提供强有力的武器,同时将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以山歌为纽带,发挥其联谊作用,能促进世界客家人相互凝聚力和家乡文化认同感的凝聚力

兴国山歌已成为客家文化最具代表力和经典的符号之一,若无意间在异地听到兴国山歌如同给思乡的异地同胞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各个地域的客家人团结一致并坚定客家人对自我的认识及自身认同感,更积极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并发扬传承与我们血脉相承的印记 兴国山歌.

参考文献:

[1]高小康.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播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6.

[2]皮晓彩.兴国客家山歌艺术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02.

(作者单位:崇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兴国山歌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兴国山歌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兴国山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