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幼儿园课间十分钟也精彩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幼儿园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幼儿园课间十分钟也精彩

文/刘华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自孩子们参观小学之后,他们发现了小学有许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也提出了许多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有时候老师会不在教室里?小学生下课了会做什么事情?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呢?针对这些疑惑,我们创设了“课间十分钟”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前奏:结合时钟,感知十分钟时间的长短

前期我们开展了“认识时钟”活动,孩子们了解到整点和半点的知识,了解到分与时之间的转换关系,知道了时间的珍贵及不可逆转性,了解到时间与人们的关系,慢慢地孩子们对时间有了粗浅的认知.特别是孩子们感知到十分钟是多长,为后面自主规划“课间十分钟”很好地打下基础.

序曲:设置了一日活动流程表,了解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环境是幼小衔接课程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将每天的一日活动和时间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班级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这些图谱对照时钟,来对照和提示自己的行为,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对下一步活动有了明确的意识,也对时间更为关注.

演绎:课间十分钟,为孩子自主规划时间提供了可能.

我和孩子们约定,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转换时段或者离园前的时间段,给孩子提供“课间十分钟”,让他们模拟小学生的活动,自主安排过渡性活动.

前期准备:引发讨论,明晰目标.

首先我们在班级里开起了讨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如何有意识、有计划地做事情?你想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哪些事情适合在十分钟内做?哪些事情不适合?孩子们纷纷提出建议:“可以玩游戏…‘可以说说家里发生的趣事”“可以练习跳绳…‘可以照顾植物角…‘不可以你推我挤”…‘不可以一个人到楼下去,很危险”…,

思考:从他们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们很想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唯独对于如厕、吃水果、喝水这些生活环节没有关注.因此,我也适当地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建议他们在十分钟的时间里,首先要把这些自我服务的活动内容完成,在没有老师提醒的情况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同时禁止做危险动作,也不可以远离老师的视线,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参与.

初次尝试:自由活动,矛盾显现.

美妙的音乐响起,“课间十分钟”开始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出班级,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跳绳、搭积木、打扫自然角、模拟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可不久,矛盾出现了:建筑区的房子被推倒了,话筒被抢了,抹布扔在角落里……上课铃的音乐响起,“课间十分钟”结束,孩子们赶紧把玩具和物品扔在一边,急忙回到班级,而部分孩子还停留在区角不肯罢手.

思考:“课间十分钟”的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说明一向由老师进行细致管理的孩子还没有适应无人管理的状态,自由了,但是也没有了规则.“不争吵、主动收拾整理玩具、不搞破坏”等规则已经被孩子们抛到脑后,导致活动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这也充分说明幼儿自控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从他律到自律还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所以及时反思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必要.应该说,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所以老师要积极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空间.

于是我们组织孩子观看教师有意拍摄的幼儿活动过程的混乱画面,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和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课间十分钟”玩得好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观看的过程也是孩子自我反思的过程,孩子们意识到了很多的问题:“XX小朋友玩的时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XX小朋友做事半途而废,玩具一扔就走了”;“椅子东倒西歪,影响交通了”……我就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那你们觉得这样玩好不好吗,应该怎么办”,让孩子们自己出谋划策,学着解决问题:“游戏时,应该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课间十分钟是给我们自由活动,我们要有秩序地玩,不能影响他人”……

再次尝试:学玩冲突,合理分配.

有了“前车之鉴”,接下来的“课间十分钟”规则冲突明显少了,孩子们刻意地去避免重蹈覆辙.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集体活动中还有一些未完成操作任务和作业的孩子,他们也很想去参加“课间十分钟”活动,怎么办呢?是选择放弃作业呢,还是选择放弃游戏?面对新的矛盾孩子们无所适从,显得非常茫然.

思考: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学习任务,作业和“课间十分钟”该如何取舍呢?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玩游戏,把作业丢在一边,而有的孩子会选择继续完成作业,放弃宝贵的游戏时间,从而产生不去解决喝水、如厕等问题或失去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机会.我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双赢的.只有教会孩子合理地规划时间,加快做作业的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拖沓、不延后,提高学习的效率;适当地纠正自己慢条斯理地做事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提升活动:添置角色,自主管理.

经过几个星期的尝试、反思、改进,现在的“课间十分钟”,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的行为是比较自律的,但是仍有部分很调皮的孩子,常伴随着危险的动作发生,怎么办?我把难题抛给了孩子.他们提出:可以推选一个“小老师”,主要工作就是时刻观察和提醒不自律的小伙伴,适时地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和处理矛盾.于是“温馨提示员”产生了,但是孩子们觉得想要当上“温馨提示员”可不容易:首先必须能自己遵守规则,不与他人发生矛盾,同时也要善于观察活动情况,会用合理的方式提醒同伴.自从实施这个新措施后,戴着胸牌的“温馨提示员”会不时地出现在教室和走廊的不同方位,悄悄地管理着同伴,“课间十分钟”变得更有序了,活而不乱了.

思考:“温馨提示员”角色的有效设置,既让孩子们感受到管理他人的成功感,又锻炼了孩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孩子们自主管理能力.因为“温馨观察员”岗位的“推荐制度”,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担任,也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见的努力方向,所以有时老师的提醒还不如同伴的提醒来得更有效.而教师退后一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和反思,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水平.

开展“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几个关注:

1.“课间十分钟”的时段设置.

什么时候设置“课间十分钟”比较适宜呢?如果集体活动之后计划安排的是低结构的区域活动,那么课间十分钟可以结合区域活动同时进行;如果是集体活动之后安排的是集体性的游戏活动,需要老师带着有组织、有序地整体进行,那么很有必要给予孩子“课间十分钟”的自由.

2.“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来源于讨论和一次次的调整与反馈.孩子们必须做的事主要有:如厕、洗手、吃水果、喝水等;绝对不可以做的事主要有:互相推挤、攻击等危险动作和行为;可以做的事: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教室、邻近的公共区域、走廊进行游戏活动,以不离开老师的视线为准.

3.“课间十分钟”老师的关注重点.

“课间十分钟”把时间和自由还给了孩子,老师放手了,但绝不是无事可做.老师主要关注:孩子是否完成必须做的事,关注孩子的安全,对孩子活动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用笔或者相机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行为;教师不适宜做的事:干扰孩子自主的游戏,规定孩子的行为,惩罚孩子等.

经过大班最后几个月的尝试和不断调整,应该说,“课间十分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这以规则为前提的短暂十分钟内,孩子们因为自由,所以自主;因为自主,所以快乐,可以说幼儿园的“课间十分钟”也很精彩.他们慢慢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也能逐步进行有效自我管理,为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基础.

幼儿园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幼儿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幼儿园方面论文范文。

1、幼儿园杂志

2、幼儿园优秀教育论文

3、幼儿园优秀论文题目

4、幼儿园科学领域论文

5、幼儿园文献综述

6、幼儿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