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贸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与加快推进外贸和产业协调类论文范文资料

关于免费外贸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外贸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加快推进外贸和产业协调

20 17 年以来,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升, 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我国外贸发展环境有所改善.2017 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20. 29 万亿元,同比增长16. 6%, 扭转了过去两年下降的局面.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外贸回稳向好走势明显, 外贸结构优化, 积极变化增多, 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外贸增速波动既有我国主动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 也与我国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外贸传统竞争力不断弱化直接相关.外贸发展的根基是产业, 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保持外贸持续发展是一体两面, 归结起来就是要在全球价值链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未来发展, 要实现创新强贸目标, 必须加快推进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推进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当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任务和新的要求.`一、外贸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到中后期阶段, 外贸发展的环境背景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实力增强、产业结构调整, 一批新兴产业和产品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信息化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等, 都为外贸结构优化、培育新增长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一) 外贸新优势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随着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不少外贸企业紧贴国际市场需求, 研发核心技术, 打造自主品牌, 提升产品质量, 建设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外贸竞争新优势逐步形成.“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 “中国品牌” “中国服务”升级.从商品结构看, 2017 年前三季度, 机电产品出口6.41 万亿元,增长快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占出口总值的57.5%.其中, 汽车、船舶、手机出口分别增长28.5%、12.2%和1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5 万亿元, 增长13.7%.同时,一大批外贸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 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外贸新动力培育初显成效.从进口看, 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 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较快增长.我国内需稳定增长,消费持续升级, 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无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进口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增长潜力.从服务贸易发展看, 我国服务产业发展正在持续发力, 服务贸易进出口, 包括产业升级所需要的生产性服务贸易, 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增长潜力.因此, 我国外贸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 外贸回稳向好势头不断稳固.`

(二) 一般贸易状况始终好于加工贸易`

我国具有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质量和服务不断提升等新优势的产业和创新性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等出口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增长潜力.表现为一般贸易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已超过55%, 并且每年提高约2 个百分点.2017 年前三季度, 一般贸易进出口11. 49 万亿元, 增长18. 1%, 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6. 6%, 较2016 年同期提高0. 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5. 81万亿元, 增长12. 7%, 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8. 6%.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取得初步成效,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三) 民营企业表现良好`

从经营主体结构来看, 前两年外贸增长大幅下降, 而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大大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出口降幅.2017 年以来,外贸表现恢复性增长, 民营企业的增幅则高于平均增幅,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7.81 万亿元, 增长17.8%, 占进出口总值的38.5%, 比重较2016 年同期提升0.4 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5.23 万亿元, 增长14.7%, 占出口总值的46.8%, 比重较2016 年同期提高0.9 个百分点,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进口2.58 万亿元, 增长24.4%.民营企业在外贸总额中占比仅次于外资企业, “十三五” 期间将很快上升到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四) 投资与贸易互动性不断增强

过去三十多年, 我国利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和外向型产业, 为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消费品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引资竞争非常激烈, 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 推动改善营商环境, 稳住了利用外资的规模, 2017 年上半年利用外资总规模4415 亿元人民币.国家相继修订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外资准入进一步扩大, 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近年来, 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 为带动资本品出口、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调整结构提供了新的动力.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3311 亿元,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622 亿元.

(五) 新兴市场空间广阔

外贸企业抓住共建“一带一

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机遇, 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布局来看, 进出口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 中国对拉美、非洲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23. 4% 和19. 7%, 分别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6. 8 和3. 1个百分点.其中, 对巴西和南非进出口分别增长34% 和21. 3%.巴西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 建设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 前三季度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 1%, 高出进出口整体增速3. 5 个百分点.其中,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9. 2%,对印度进出口增长25. 9%, 对俄罗斯、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7. 7%和23. 6%.

二、外贸与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处于工业化新阶段的中国外贸既有着厚积薄发的基础, 也面临结构调整的阵痛.经过多年发展, 中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 产业链集群、商业模式创新和改革红利也为进一步降低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终端各环节成本带来无限可能, 因此, 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优势( 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 仍十分明显.这一优势不仅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 相当多发达国家短期内也难以形成.但同时, 我国外贸与产业间结构性矛盾也不断凸显, 受国内要素成本不断攀升, 以及社会资本不断涌入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抑制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的发展, 造成产业和外贸订单大量外移, 使制造业生产萎缩、出口减少, 进而可能削弱我国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地位, 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 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优势不断弱化

当前, 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 工业化进入新阶段,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 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产业, 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不断累积.2015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2016 年仅增长8. 1%, 为近年来较低水平.2017 年前三季度,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 5%,增速较2016 年同期回落0. 7 个百分点.近年来, 我国劳动力成本年增长10%以上, 出口行业人工成本普遍相当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2 ~ 6倍; 企业融资成本, 土地、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不断提高,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同时, 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也不断弱化, 长时间大面积的雾霾等极端天气凸显我国环境承载之极限.另据外贸企业反映, 汇率波动对企业影响较大, 从2015 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不仅没有利好出口, 反而成为外国采购商压价的筹码, 众多发展中国家更是纷纷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 而近期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也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

( 二) 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偏弱

2013—2015 年, 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下降6. 18、12. 33 和0. 99 个百分点.2016 年制造业利用外资有所回升,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900 家, 同比增长5%;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 2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 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5. 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6. 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8. 1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5%.2017年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185. 7 亿元, 同比增长1. 6%;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817. 6 亿元, 增长7. 5%, 占外资总量的29. 4%.与此同时, 近年来一批知名跨国公司撤离我国也曾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如西铁城、微软、夏普、飞利浦照明等均减资、关闭或外迁, 大型企业的外移或关闭给当地实体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三) 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

当前, 随着对外投资和产业对外转移步伐不断加快, 我国已由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出国.企业走出去, 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满足贴近目标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客户本地化需求等企业自身发展要求.2017 年前三季度, 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 个国家和地区的5159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80. 3 亿美元.从投资行业看, 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制造业, 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占比分别为32%、17. 3%、12. 2%和10. 5%.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转移中, 制造业转移势头较为突出, 部分行业加工贸易对外转移趋势较为严重.我国部分产业链外移目前出现产业链龙头、主导企业整体搬迁, 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在境外重组产业链, 这与国际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将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放在母国境内有很大不同.据企业反映, 目前东南亚等国家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 越南的制鞋和电子产业、缅甸的纺织服装产业、印度尼西亚的家具和玩具制造产业、泰国的电子产业等, 其产业链已基本成熟, 对中国产品的替代效用不断增加.制造业加速外移可能导致国内工业产值下降, 很多企业反映“中国制造” 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 而产业链整体外移或断裂将对中国竞争力带来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

三、国际环境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在艰难的复苏调整之中.此次调整不仅涉及产能、库存、就业、和经济增长速度,还涉及经济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 一) 世界经济贸易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016 年下半年开始, 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改善, 增长动力增强.2017 年以来, 这一趋势得到延续, 全球经济实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范围最广泛的复苏.但具体来看, 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长缓慢、投资低迷、债务高企、金融动荡,经济复苏仍处于低速轨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仍受内需不振、能源资源出口收入缩水、资本外流等问题困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受需求低迷的影响, 国际贸易进入多年来罕见的低潮期, 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一度趋于放缓, 一部分离岸外包被在岸生产取代, 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全球贸易、投资的增长动力.世界贸易组织(WTO) 数据显示, 2016年全球贸易量同比增长1. 3%, 较2015 年回落1. 3 个百分点, 为2009 年以来新低.国际贸易增长连续5 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 为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首次, 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WTO 预计, 2018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3. 2%, 增速低于2017年, 也将低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未来5 ~ 10 年, 在人口加速老龄化、通用技术创新难有新突破以及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空间大幅收窄等前提下, 经济全球化面临新的结构性挑战, 世界经济预计维持弱增长态势, 世界经济贸易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二)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从全球范围看,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仍在深化, 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纷纷采取措施发展制造业, 抢占出口市场份额.我国周边新兴经济体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 积极吸引国际投资, 在土地、税收等多个方面提高优惠力度.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实体经济, 大力促进制造业回归, 纷纷推出了“再制造业化” 战略, 且制造业的“智能化” 水平不断提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招商引资, 美国一些州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对外来投资不仅有税收优惠,还有融资支持、技术创新补贴和人员补贴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技术领域是世界各国目前争相发展的重点, 而世界科技发展也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目前,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推动3D 打印、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加速发展; 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与大规模应用, 对全球能源、能源结构和能源地缘政治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在研发投入总量、技术储备、人才与产业基础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更加重视新技术研发与新产业发展, 加大投入, 积极培育未来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智能网络、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旨在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的历史机遇, 获取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兴国家也不甘落后, 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国纷纷提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

(三) 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放缓

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明显放缓.一是在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背景下, 各国关税水平下降空间有限.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制成品关税水平已经降至较低水平, 进一步下降空间不大; 而在削减农业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等较为敏感的议题领域, 各国立场差异较大, 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二是FTA 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受制于各国国内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压力, 相当一部分FTA 开放水平并不高, 加之不同FTA 在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开放等领域存在明显差异, 往往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意大利面条碗” 效应, 制约FTA对全球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推行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 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壁垒.

(四) 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世界经济贸易原有格局, 许多贸易伙伴对此产生疑虑、戒备、防范心理, 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冲突、摩擦不断增多,这固然是我国自身快速发展中应冷静理性看待和解决的问题, 但客观上中国的确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灾区, 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根据WTO 监测报告, 自2008 年10 月到2016 年5 月中旬, G20 经济体所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为1583 条, 到2016 年5 月中旬, 这些措施中只有387 条被消除, 仅占25%, 仍然保留的限制性措施为1196 条.我国是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 不仅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多国限制, 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的焦点.截至2016 年年底, 全球27 个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7起, 涉案数量和金额同比上升了34. 5%和71. 5%.根据《中国加入WTO 议定书》第15 条规定, WTO成员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时采用“替代国” 做法应于2016 年12 月11 日到期, 但美欧日等称目前不应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继续采取对我国反倾销的“替代国” 做法,损害我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外贸与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指出: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以开放促改革.” 当前, 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 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企业培育竞争新优势、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构建全球价值链, 推进贸易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 促进外贸和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

产业体系, 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目标任务, 当前, 必须把促进外贸和产业协调发展作为新的要求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供应链完善和巨大内销市场的优势, 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配套能力, 把研发、售后、维修等和供应链牢牢捆绑在一起, 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化、一体化.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创造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新优势, 使我国比较优势由低要素成本为主转向技术创新为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打造出口诚信体系, 鼓励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产品出口, 对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大支持力度.

(二) 以“ 一带一路” 为桥梁, 打造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一带一路” 建设有助于我国构建产业链和国内经济转型, 也给低速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越来越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和参与.在多边贸易规则体制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 世界经济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亟待打造新的增长引擎.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标准、服务输出.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 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挥我国产业比较优势, 引导优势产业和优势产能有序向外转移.中国以“一带一路” 为桥梁, 可以与沿线各国携手打造区域性全球价值链网络,推动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塑和扩张, 构建与主要贸易伙伴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 抓住全球价值链重塑机遇期, 加快自贸区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当前, 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电子信息、物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正在加速产业变革.未来世界经济仍处在大调整、大重组、大变革之中, 全球价值链处于重塑期, 世界贸易投资遇到暂时困难, 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必须做好战略准备,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 加快形成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发挥自贸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多楔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引进新的技术、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 推动国内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

( 四) 坚持积极有序利用外资, 合理引导产业转移

按照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和监管服务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提升公共及中介服务水平和效率, 抓紧推进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视外资大规模转移可能带来的问题, 合理引导外资产业转移,引导更多的外商投资优先向中西部转移; 对于向境外转移的, 努力营造环境, 将中高端环节和区域总部留在中国, 并研究制定必要的配套支持政策.

(五)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更要防止产业空心化

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优势, 在海外投资中与贸易发展协调共进.抓住世界产业大重组的机遇, 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 和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同时, 要合理引导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的布局和流程, 把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综合优势的流程和制造环节留在国内, 助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

外贸论文范文结:

关于外贸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外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关于外贸的论文

2、外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