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主义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建构主义视野下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比较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建构主义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建构主义视野下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比较

关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已在国外广泛运用至课堂教学中,我国也已开始逐步引入该模式以替换现有的传统教育模式.本文立足于建构主义视野,利用文献法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面对新世纪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建构主义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传统课堂

基于建构主义的传统课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传统课堂较为关注知识的传输过程,知识主要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这也是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但是传统课堂中可能过于注意该过程,反而忽略了体知识的构建.

第二,建构主义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内容,但是在传统课堂的实践当中,有些偏于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将人格的培养和其他方面的培养放在了后面.

第三,传统课堂的教学更为形式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知识的整体性,形式化的教学是必要的,只是过多的形式化教学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翻转课堂评析

(一)翻转课堂出现的意义

翻转课堂的出现,对教学中的师生双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的出现能够促进其个性化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把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对于教师而言,翻转课堂有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长处来把控整个教学,减轻了教师管理课堂的负担;翻转课堂还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会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密切,双方关系更和谐.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0年,莫林拉赫和迈克尔发表了学术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文中提到了要应用翻转的教学形式来引发个性化的教学,由此来适应不同学生,但是该文章中并没有正式提出“翻转教学”这样的名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两位教师将讲课的音频以及PPT发布到网上,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

(一)微课程开发.微课程是从翻转课堂当中出来的概念,也是当前教学研究热议的新事物.所谓微课程,就是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教授过程做成一段小的课程,提供给学生,让其自主学习,即成为微课程.微课程具有授课时间短、知识容量小、教学内容易梳理以及应用的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微课程的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对于时间的利用率.同时,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也可以应用微课程进行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课前深入学习.课前深入学习就是教师进行任务指导和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翻转,独自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单和要求,借助教材、教学微视频、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等,通过自己建立思路的方式进行课前的深入学习,然后将学习中涉及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该知识的见解消化吸收,带入到课堂当中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接受教师的指导.

四、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践中

(一)我国如何实施翻转课堂

第一,要认清我国教育的形式,理性地实施改革实践,找到合适本国国情的方式方法,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本土化地应用到我们的课堂当中.

第二,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应用以建构主义为主的一些教育理论.

第三,对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行提升,使教师成为变革的领头人和奠基人,实现建构主义当中倡导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

第四,使用新型的评价方式,真正实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身份.

(二)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翻转课堂过于关注教学实施的技术层面.当前对于翻转课堂领域关注的主要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学者,大都仅仅是把注意力放在微视频的制作上,从而导致对翻转课堂的理解趋于浅显.

第二,翻转课堂对于学习者的个性化跟随以及评价反馈制度不完善.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但是在我国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和案例中,往往只是注重了课程实施的过程以及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三,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成体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体系性是保证知识不被断章取义的基础,系统性的知识学习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

第四,网络信息学习支撑还有很多欠缺.我国当前针对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尚不健全,还处在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艾兴.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张奎明.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关波,男,白城师范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影视技术)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建构主义论文范文结:

关于建构主义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建构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2、马克思主义投稿

3、马克思主义论文

4、马克思主义杂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