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教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批判性反思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批判性反思

摘 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把握,指出尽管宗教心理存在着的诸如认知、利己、社会心理、价值等功能有着其积极性的一面,然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其基本方面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自然规律.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宗教心理功能的本质,并针对性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使大学生对宗教有着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宗教 心理功能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109-05

一、引言

当用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时,陈端生、胡适等人很容易得出“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是个不迷信宗教的民族”.然而,杨庆堃断然否定这种论断,认为低估宗教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地位,实际上是有悖事实的,“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寺院、祠堂、神坛和拜神的地方.寺院、神坛散落于各处,比比皆是,表明在中国社会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他们是一个社会现实的象征”[1],并将中国的宗教分为弥散性宗教与制度化宗教两种,而制度化宗教有时又以特殊化宗教宗教的形式出现.

作为一种以祖先崇拜、守护神崇拜等为主的弥散性宗教已根植于中国人的民族集体潜意识中,而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在我国步入信息时代、文化多元冲击的情况下,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制度化宗教的信仰在大学校园里已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诚然,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然而,在精神方面,大学生又为何走向宗教而找寻心灵的寄托?这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反思的现象,而这种反思则应充分奠定在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批判性把握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宗教的心理功能批判

试图完全把握宗教的内涵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宗教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但是它始终是在不断演变,同样地,对于宗教的功能也很难概括出其完整的历史面貌,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包含感性、理性和信仰这三种功能,然而,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宗教作用于当下的大学生的心理功能,并进行批判,而不是涵盖宗教功能的全部,但也基本概括宗教心理功能的实质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宗教的认知功能批判.科学与宗教相比较而言,它是以批判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摒弃狂热、偏执的主观心态去追求其普遍意义,从而在认知方面几乎完全替代了宗教的职能.然而,在精神世界上,科学也无法提供所有答案,乃至于罗素也不得不认为:“除科学的方法外,我绝不会承认任何获得真理的方法,但在情感的王国,我不否认那些产生宗教的经验的价值.”[2]的确,从认识论的角度,由于科学认识和科学思维的方式本身的局限,科学在目前无法完全消除宗教的影响.但是,尽管宗教也有着认知的功能,但其根基是建立在对超自然对象的崇拜和信仰的基础上,将自然现象理解为神灵的意志的安排,从而决定其必然否认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因为宗教一旦承认客观规律性,神灵或上帝就无法通过对于客观规律的违反而创造超自然的神迹而显现出自己能够脱离经验和合乎理性的逻辑的证明.然而,科学否认任何的超验的存在,强调任何的科学认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观察和检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得出科学的理论.

大学生在其孤独状态下所领悟和感受到与神圣物之间的关系的宗教,还是终极关怀的宗教,或是其他方面的宗教,都可理解为对其自身、所处的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并赋予其意义和价值.宗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解释自己境况的需要,并为存在的困境提供庄严神圣和在逻辑上貌似合理的答案.当某个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总是存在某种负性的情绪时,相信很少人能够承认自己是一个充满敌意的、脾气暴躁的人,而情愿理解为自己是因为撒旦的怂恿而发怒,通过虚构一个异己的存在,而回避直面存在的困境,从而也使自己丧失了正确认识自己,寻求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

2.宗教的利己功能批判.主要包括身体需要和心理需要层面.弗洛伊德在《一个幻觉的未来》中,指出了神的三个功能,“它们必须驱除自然的恐惧;必须使人和自然协调一致,特别是像死亡中所表明的那样;它们必须补偿文明的生活所强加于它们的痛苦和贫困.”[3]虽然,弗洛伊德对宗教功能的理解是片面的,但也足以展示出其对宗教的利己功能的重视.对身体受到伤害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在弗洛伊德所述的功能那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事实上,宗教的确具有着与身体伤害和死亡的命运的关联,如祈祷、宗教仪式典礼尤其能帮助处境危急、忍受强烈心理压力的忧虑深沉的人.在信仰宗教的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是因为对未知的身体的意外伤害、死亡的恐惧(包括自身及对亲近的人的担忧)而热衷于宗教信仰,强烈地相信永生和来世.

在威廉?詹姆斯看来,个人宗教经验的根底和中心在于神秘的意识状态,并存在超言说性(ineffability)、知悟性(noetic quality)、暂现性(transiency)、被动性(passivity)的四个特征,而这种神秘的宗教经验恰恰是因为“个人”的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在世俗水平上,给予人一种对新异刺激的期待.作为思想活跃,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而言,神秘的宗教体验极大地驱动了他们的利己的心因性的需求,就像看恐怖电影、参加极限运动一样,通过瑜伽、坐禅、冥想等宗教形式去追求与我们正常的意识,即理性的意识仅仅只隔了一层帷幔的各种潜在意识,“我们可以活了一生,不猜到这些种意识的存在;可是只要加以所需要的刺激,它一触就全局呈现,它是种种确定的心态,大概总有地方是它们的应用并适应的范围”.[4]

正如马克思所言:““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5] 宗教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在面对各种无助的苦难时,为人们提供了麻醉以逃避现实的作用,然而正如存在副作用一样,宗教在短期内可能使人进入到摆脱苦难,得到心理慰藉的幻觉中,然而,当长期依赖其麻醉作用,则最终将促使自我主体性的丧失,只是沉浸在虚幻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中.因此,真实的自我满足和幸福的实现,应摘去“装饰在锁链上虚幻的花朵”[6],转而摘取“真实的花朵”.

3.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批判.宗教在造就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其效能,并且,几乎所有的宗教体系都是通过阐明某些宗教禁忌、宣传某种道德规范来促使社会的秩序化,如希伯莱的十诫、基督教关于爱的准则、佛教的五戒等,“事实上,社会对意识所拥有的绝对权力,主要不是由于它在物质上所特有的无上地位,而是由于它所赋有的道德权威.[7]当这些宗教道德戒律被大学生所内化吸收并被严格地遵守时,的确有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戈萨奇等人对青年人性混乱、毒品滥用的调查研究表明,宗教在避免卷入社会不良行为方面的确扮演着积极的角色.[8]

宗教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即宗教的群体性功能,这种群体性功能除了服务于固有的如祈祷、朝拜等宗教目的外,还提供了广泛人际交往的机会.且这种人际交往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即作为宗教信仰者们的定期的互访、聚会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场合,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友谊、温暖、相互的支持和鼓励.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分布中,人际关系敏感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有的大学生因长期沉迷于网络而疏于人际交往,有的大学生因自卑、空虚、孤僻等性格因素而人际关系敏感,并且,由于国内高校心理咨询体系的参差不齐,未必能为其提供良好的个体或团体咨询,因而极有可能导致其诉诸于宗教而寻求帮助.

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通过设定来世彼岸、天堂的欢愉来导人为善,地狱的惩罚来阻止人作恶,这种说教的方式在事实上的确在促使人遵从道德规范的要求上提供了宗教保证.然而,在实质上,宗教主要利用信众的对奖惩的趋避动机而交换他们的道德实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崇高的道德准则在宗教那里受到了歪曲,宗教道德不是自发的、被个体所内化的道德,而是符合商业中等价交换原则的指向来世富贵或极乐世界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因此,宗教道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激起信众的贪欲和纵人为恶的作用,如佛教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思想很容易使恶人成为其宽解其良心谴责、免除国家法律制裁的心理安慰剂,从而妨碍培养自觉的伦理道德.对神灵的绝对肯定必然包含对人本身的否定,对神灵律令的绝对服从则有可能做出完全违背世俗道德的行为,如历史上为了强化某一教派的信仰,可以用刀剑来消除异端信仰者和异教徒.因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中,除了肯定宗教道德教人向善、扶弱助贫等道德教化功能外,仍必须将宗教道德与社会道德做出严格的区分和有着清醒的认识.道德规范作为人际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在社会交往中调整人的行为和相互承担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真正崇高的道德是乃是自觉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心,对他人、集体、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

4.宗教的价值功能批判.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身心需求之后,自然地会追求潜在的自我超越,追求自我理想的典范或价值.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先天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并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了达到自我实现,我们首先必须满足先天等级结构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每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下一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我们的行为目标.诚然,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即使没有宗教的影响,个人显然也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并且这种理论因其具有的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而忽视了自我追求公共价值的重要性,自我实现与社会生态学、社会觉醒上所存在的必要的张力是需要层次理论不可回避的议题.于是,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通过对比存在、和匮缺、爱、认知、动机等心理功能的关系后,提出存在的爱(B-爱)与匮缺的爱(D-爱),存在的爱是非占有、无私和无要求的,以别人的存在而自豪,更接近于理想的爱,且是所有宗教所教诲的,而匮缺的爱则是自私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利用他人.马斯洛所谓的存在的价值或B-价值则顺理成章地与许多宗教传统中的上帝之爱、真善美、怜悯、无私、和谐、圆满等概念一致.在这里,宗教成为了人维护其终极价值愿望的归宿.

于是,在佛教那里,众生处于生死流转的苦海中,世事无常,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就是皈依佛教,脱离苦海,解脱尘缘,从而获得永恒的宁静;在基督教那里,人生价值则体现在虔诚、慈爱、卑屈和对上帝无限的信赖,遵行上帝之道越严格,越体现出其人生意义;在伊斯兰教那里,世事万物、人生的际遇都取决于真主的意志,为了进入真主为善者所准备的幸福的天园,信徒必须对伊斯兰教和安拉存在敬畏和服从,乃至贡献自己的一切.迄今为止,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心驰神往,对自身存在局限的自知以及追求永恒的内在渴求的一条自发道路便是走向宗教,宗教为信仰者的理想人格和存在意义的超越性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场所和终极关怀.然而,宗教信仰中信众对神的绝对信仰、敬畏和服从以及神对人的支配和成为人的命运主宰,使得人神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神愈是崇高、至善至仁,人则愈是显得无能和丧失自身的独特性,唯有等待上帝来救赎.正如费尔巴哈所言:“宗教是人跟自己的分裂:他放一个上帝在自己的对面,当做与自己相对立的存在者.……上帝与人是两个极端:上帝是完全的积极者,是一切实在性之总和,而人是完全的消极者,是一切虚无性之总和.”[9]

三、宗教心理功能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不论以何种方式或形态进行阐析和理解,就其一般价值和最终价值在心理功能的实现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信仰的目标存在某种程度的共通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也承载着认知、利己、社会、价值功能.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广义上可被理解为贯穿于终生的社会化的过程,其影响范围及其规模是宗教信仰所无法可比的,然而,在具体心理功能的实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需不断做出改进和提高.因此,在对宗教心理功能批判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的深度和广度.

1.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宗教的论述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为中心的;第二类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为中心的;第三类则是论述宗教之社会功能的.”[10]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宗教学理论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在分析宗教的本质和功能上,是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的,并且唯物史观本身也蕴含着其理论自身的与时俱进性,特别是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和宗教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价值观、历史观、适应观.[11]

在当前高校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不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作出科学的唯物主义说明,那么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宗教认知功能的影响.因此,首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客观地对待宗教现象.认识和理解宗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宗教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宗教的法规和政策,提升自身的明辨真伪和自觉抵御宗教影响的能力,并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其次,应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实施.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高校教师应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以及开设《宗教学原理》等选修课,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时,应结合有关的宗教问题进行唯物史观的无神论教育,深入诠释和理解宗教文化,从而使大学生达成对宗教的理性认识;最后,应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教育环境构建.从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重视剔除不良信息的影响,传播正能量信息,从各方面抵御宗教的渗透.

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以暗示、催眠等心理效应作为宗教的利己功能的作用机理在治疗疑病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实践中大量地被证实其实效性.如果宗教能给予特定的人以他所需要的特殊利益,如给人以宁静、和谐和快乐,甚至是预防某种疾病,那么我们就应肯定其应有的实用价值.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因宗教的利己功能而皈依宗教,则说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实效性的缺乏.就目前而言,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实际心理咨询效果参差不齐,其困境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对于自身境况认识不足或虽有求助心理,却担心自己被“标签化”或对心理咨询感到恐惧和焦虑而选择放弃做心理咨询;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由于资金投入、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心理咨询效果欠佳,使得有些大学生因失望转而求助于其它,信仰治疗极有可能取而代之.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咨询机构的投入,强化心理咨询队伍的职业化水平,特别的是,引入信仰治疗的心理作用机理,拓展心理咨询的模式,如就医心运动(Mind-cure Movement)大量地运用潜意识的原理,如被动松弛、集中注意、冥想等新异形式实际上即为心理咨询中的冥想疗法、催眠疗法、顺势疗法等.合理引入这些疗法,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多样化咨询手段,从而丰富心理咨询的模式,使得心理咨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接受,从而提高心理咨询的实效性.

3.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马克斯?韦伯指出,现代社会较于传统社会,理性化导致了“世界的祛魅”,理性消解了世界的神秘,让科学来解释一切.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祛魅”造成了真理和规范的丧失,“上帝死了”,人失去了内在意义和价值的依傍,因此必须“复魅”,有些人仍主张回归超自然主义,回到上帝的怀抱.的确,一方面,在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宗教道德是有其积极作用,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喧宾夺主,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主导.科学理性在当今社会的实际应用中,的确造成了双重化的结果,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科学,而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造成的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结构需要高尚的社会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但并不来源于宗教,相反,宗教在历史上恰恰是扮演着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要改造不合理社会制度就得认识社会规律,从此意义上而言,只有科学,尤其建立在科学认识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帮助人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事关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2]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应立足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道德的无神论和有神论的界限,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判断道德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并认真切实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能仅仅立足在课堂教育的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而应将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并辐射至整个社会.通过假期的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在自己亲身亲历中,有着切身的道德体悟,从而能够明辨善恶、美丑,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满足自己的交往和沟通需要,同时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被需要和受尊重的心理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悦纳自己,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地发展.

4.大学生理想人格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都需要有一个社会成员的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来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精神的维系纽带,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剧,各种网络媒介层出不穷,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产生冲击,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但同时也开放、包容、尊重其它合理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保守、排外的,而是多元求和、包容整合、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展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中国的宗教文化则属于传统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且必须肯定其在社会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宗教的和谐,就可能影响到社会和民族的和谐.因此,应对宗教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共处,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个真正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的人,是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控制权全然地交给神的,依靠心灵的慰藉去追逐来世彼岸的和谐与宁静.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绝不是逃避现世和憧憬虚无的天堂乐园或来世,而是主动地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进行独立思考,主动改造客观世界,摆脱外在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自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堃. 中国社会的宗教[M]. 范丽珠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24

[2]罗素. 宗教与科学[M]. 徐奕春、林国夫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p110

[3]弗洛伊德. 一个幻觉的未来[M]. 杨韶刚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0,p89

[4]威廉?詹姆士. 宗教经验之种种[M]. 唐钺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383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2

[7]爱弥儿?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渠东、汲喆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p277

[8]Gorsuch, Richard L& Aleshire, Daniel. Christian faith and ethnic prejudice: A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J]. Journal for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973,12,281-307

[9]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74

[10]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p52

[11]方立天.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中国社会科学,2005,4,p41-52

[12].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 尊道德 守道德的生活[EB/OL].

[责任编辑:张俊华]

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4、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5、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6、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