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经验与促进策略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创业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经验与促进策略

马素伟,范洪

(江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无锡,21412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摘 要] 近年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创业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地校协同创业教育成效显著,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全面铺开以及多方扶持良好创业氛围显现.然而,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在面临着理论积累不够、探索时间不够、创业实践不够和开放程度不够等先天缺陷的同时,也还面临着社会参与不足、整体联动不够和利益分歧冲突等后天问题.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高校成功创业教育的一些基本经验,并进一步从政府、企业、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就如何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保障体系以保障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基本经验;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6)02-0047-04

[收稿日期] 2016-01-06;[修回日期] 2016-03-26

[基金项目] 江南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会2015年立项研究项目“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NSZ1507);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校与科教园区协同创业教育研究”(13YJA880114)

[作者简介] 马素伟(1983-),男,江苏淮阴人,江南大学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创业教育;范洪(1987-),女,重庆长寿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无论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还是从国家创新战略、经济转型需求、高校自身发展,或者大学生成长需要,开展高校创业教育都具有着一系列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各层面都纷纷围绕“创业教育,如何才能更‘给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毋庸置疑,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在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积极响应了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然而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不管从发起时间、理论认识还是实践探索,仍存在不少差距,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本文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就其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困境进行了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既往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最后从政府、企业、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就如何促进创业教育提出系列策略建议,以期对未来高校创业教育有所启迪.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现有成效

近年来,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满足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组建了创业师资团队,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共建了创业实践平台,培育了创业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创业氛围等.

1. 创业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高校创业教育一直为党和国务院所热切关心关注.从十七大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到十八大再次强调要贯彻实施“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号召、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历任领导同志也多次就创新创业教育等议题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示,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李克强总理更是大力倡议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特别要求各级政府为广大青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刘延东副总理也多次围绕支持和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作出要求和批示.教育部联合人社部等六部委在2010年携手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强调要鼓励和支持高校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创业.2015年5月,国务院又专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从国家层面就推进和改革高校创业教育作出系统设计和战略部署.政府主动谋划,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就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系列性鼓励扶持政策,有助于创新创业的帮扶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2. 地校协同创业教育成效彰显

整合资源、协同配合是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保障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涉及广泛,就高校层面而言,既涉及教育教学、氛围营造、创业实践等环节,也涉及教务、学工、团委等具体事务部门;而就政府层面而言,则又涉及到社会保障、金融财税、工商管理等多个部门.为此,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都出台积极举措,把促进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一系列地方扶持促进政策措施陆续制定、地方创业扶持基金相继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广泛建设.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政府与高校之间已形成了统筹有序、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3. 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全面铺开

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号召推动下,各级教育系统也都在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如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工作,并于2010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此外,2010年又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期统筹指导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此外,教育部又联合携手多个部门,规划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实验区.各地教育部门更是纷纷采取系列创新举措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如广东、河南、河北等省教育厅推行的“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与此相应,各大高校也不甘落后,纷纷从自身优势出发,成立创业学院、创业研究中心等创业研究机构.高校内部也在专业课、通识课中逐步融入创业知识教学,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多种平台激发推动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4. 多方扶持良好创业氛围显现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有序推进,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政府促动、市场驱动、高校主动、社会互动”的高校创业教育格局也逐步形成.各类社会创业机构携手高校,助力高校加大对学生的创业培训、创业咨询等服务;各类创业成功人士也纷纷进入高校,通过担任创业导师、举办创业讲座积极传授、分享创业经验;各类大学科技园、创业园、企业行业也与高校积极合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项目、平台、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新闻媒介也大力报道各大高校创业教育成效,积极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和创业文化.基于社会各界的多方帮扶,大学生也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创业参与人数也在快速增长.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经验摸索相对成熟,实施举措也都经过实践检验.然而,由于高校内在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各种复杂因素,使得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

1. 高校创业教育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

这种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理论积累不够.相比国外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国内关于创业教育的深度理论研究还不够丰富,一些能切实指导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更是凤毛麟角;二是探索时间不够.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才开始开展创业教育,至今也不过20余年的探索历程,从我国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阶段来看,尚属于探索后的继续发展阶段;三是创业实践不够.从当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总体态势看,依然是创业理论教学较多,而创业实习、创业模拟、创业实践总体比较少.四是开放程度不够.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高校在最初推进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将视野局限在校内,未能进一步延伸扩大到校外.传统关门办学的教育格局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秉承“开放办创业”的思路,创业教育才有出路.

2.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呈现的后天畸形

后天畸形主要表现为:一是主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师资、场地、资金的缺乏致使高校完全依靠自身条件开展创业教育掣肘颇多.高校一度包揽“教学、实践、孵化、研究”等一切事务,而创业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无法单打独斗,无法担负开展创业教育的所有职责和功能.二是部门林立整体协作不够.高校、政府、企业等各自为阵,高校的科研转化、创业教学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以及同企业的市场拓展、产品营销等无法有效衔接,各自优势无法叠加放大.此外,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业师资队伍或丰富的创业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三是利益分歧导致难以协作.创业教育长期局限在高校内部,难以与外界形成联合攻关的协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组合配套制度.具体表现为:缺乏领袖,不愿协同;利益失调,不想协同;思想各异,不好协同等[1].

二、高校成功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明晰创业教育理念是前提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经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有关创业教育的哲学、理念已逐步凝练形成.创业教育理念如同一面“旗子”,创业“旗子”立起来了,创业教育才有所趋.为此,各大高校在挖掘自身特色开展创业教育之前,要围绕“为什么、怎么办”开展创业教育展开讨论,凝练出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不是对错的判断,不是应否的选择,也不是多少人成功创业的评判,更不是为了就业而实施的技能教育抑或是为了培养少数创业明星而实施的精英教育.科学的创业教育观认为,不但“每项创业皆有成功的内核”,而且“创业机遇伴随着学生终身”,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皆有创业的潜能”.

(二)组建创业师资团队是基础

优秀且具有丰富创业实战经验和经历的创业导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创业导师可以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业指导,为每一个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英国,有21%的创业师资是教师,98%的教师曾经有过实业管理经验,70%的教师曾经创办过自己的企业[2].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创业导师团队的组建和培养,积极与创业成功人士、创业研究专家等联系,通过“选拔、引进、聘用、挂职”等方式,打造一支“专职与相结合”“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创业师资团队,以期充分发挥“导师引导、学生创业”的作用,为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化创业课程体系是核心

课程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媒介,创业教育离不开课程的理论指导,通过创业课程理论教学,可以让广大学生了解商业机会识别、商业计划书设计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而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储备.高校应根据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现行课程的整合.各大高校应建立具有行业特征、学校特色、专业特点、体现创业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此外,努力实现两大转变,即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知识、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转变和以单纯就业教育向以提高综合能力为主的创业教育转变.从现实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也有些高校已经按模块化、系列化思路整合校内相关学科教学资源,调整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四)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是关键

实践平台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支撑,是学生将创业基础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因此,各大高校要积极打造各类创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创业实习、创业项目孵化,通过创业基地实训提升创业技能.高校可在设立创业实践学分的基础上,依托各类实验室,与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紧密协作,并借以建立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以创业基地为依托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3],支持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五)宣传创业成功典型是重点

成功创业典型的塑造和宣传不但可以点燃创业,而且可以提升创业技能,更有助于反射创业教育经验.成功创新创业的学生案例宣传更贴近学生、更具有诱惑力和示范效应.高校可通过抓典型创业人物、典型创业项目,在学生中树立成功创业典型,刺激学生创业神经,在学生中形成示范效应.因此要大力塑造、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创业明星”,强化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同时让创业学生有地位、有荣誉、有实惠.

三、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策略与建议

没有资金投入、保障支撑和资源配套,高校创业教育就会难以顺利实施.创业师资、创业经费、创业场地等已经成为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基础.但仅仅有这些前提和基础还不够,还要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保障体系,高校创业教育才能有效实施,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促进力量、高校为主导阵地、学生为关键主体、社会为引导因素的系统的、动态的、全面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运行模式.对此,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界限,实现创业教育所需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一)政府层面

1. 落实创业优惠政策

政府引导,政策先行.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越给力、创业保障制度越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才会更加卓有成效.大学生创业门槛的高低将会影响创业人数,尽可能在初期多给大学生一些扶持,特别是资金、场地、税收减免、融资渠道等方面,并且要督促层层将政策落到实处.创业工作涉及教育、科技、财税、金融、工商等多个政府部门,各级相关部门都要把推动和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创业扶持资金、税收减免等政策的出台,这些政策既能解决创业教育在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同时还为高校创业教育创造了一个宽松发展环境.

2. 优化创业资源配置

汇集和整合各方创新创业资源,是有效协助高校学生迈好创新创业的第一步.首先是搭建好服务平台,简化手续和流程,服务上门,方便学生;其次是搭建好实践和孵化平台,这是成功创业的关键环节,要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园区和企业,为创业大学生创造模拟条件.政府要从资源配置着手以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资源体系,围绕培育创业文化、扶持创业项目,集各方优势在资金、场地、项目、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为高校创业教育保驾护航.

3.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

创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项目为载体,搭建服务创业者的技术市场,利用项目的带动作用发挥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创业人才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促进创业园、科技园与高校的合作,引导大学生创业向技术型更高层次发展.科技园的产业发展一般是以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为导向的,高校具有理论和技术优势,科技园必须依托高校才能可持续发展,而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也必须深入依托、借助科教园区、创业园区的产业环境.

4. 加强创业服务保障

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各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想方设法为创业教育搭建服务平台,为创业学生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对此,教育、工商、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应联合设立“高校创业服务绿色通道”,简化服务程序,适时开展“创业挫折关怀行动”等,切实为高校创业教育扫清障碍.

(二)企业层面

1. 丰富创业培训内容

企业要勇于承担起开展创业教育、共同培养创业人才的重任,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需求以及学生意愿,主动联合高校商讨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其培训内容.同时,汇总分析大学生创业培训需求,采取“点餐”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创业培训班次及课程.

2. 转变创业培训方式

选拔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到知名企业、公司、校友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不断开拓视野,拓宽创业思路,增强创业成功的信心.实施“评估”工程,对企业创业教育的培训环境、创业指导师资进行详细评估,并重点对参训学生进行评估,建立培训班质量评估档案.

(三)社会层面

1. 营造宽容的社会风气

创新创业离不开一定土壤的支撑和培育.要大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鼓励、支持、尊重创新创业的良好风气,在社会中将创业塑造成一种崇高选择和职业追求.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持疑惑和否定的观念仍有存在,如何转变观念,形成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和积极因素,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敢于创业.此外,创业艰难贵在坚持,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加强学生抗压韧性的培养和做好逆境创业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形成豁达、乐观、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对此,社会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2. 培育全民创业理念

各种现实经验表明:创新创业意识越浓、创新创业精神越足,创新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也就高,经济社会发展也就相应更快更好.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社会各界对创业价值的认识,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信心,进而在全社会引导人们树立创业光荣、勇于历险的开拓理念.社会要加强宣传创业典型,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在社会中将创业塑造成一种职业选择和社会习惯.

(四)大学生层面

大学生自身也应顺应时展潮流,主动投身参与创业.首先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创业能力的筹码.创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需要创业者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个体要不断的提升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心理承受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其次,培养创业意识,从而打破创业的神秘感,提高创新创业的自觉性.大学生要彻底根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观念,树立新的创新创业观:即创业是更高层次就业的观念.与此同时,也要改变一个职业定终生的观念,使其自觉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再次,注重团队创业和维护团队精神.创业团队不但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资源凝聚功能,还具有自我控制功能,能够增强就业创业成功的信心.

四、结语

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离不开政府、高校、社会乃至广大青年学子的共同参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全社会的责任所在,作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也要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来做好这项工作,要善于把挑战变成机遇,把压力变成动力,把责任变成行动,扎扎实实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向党和人民、向社会和学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引领千万高校学生积极融入到创新创业的历史洪流中!

参考文献:

[1] 符惠明,朱飞,秦永和.开阔视野探索创业教育协同创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29-30,45

[2] 李涛,朱星辉.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09(8):78-79

[3] 高文兵.探索创业教育模式,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8-9

[编辑:何彩章]

创业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创业教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创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2、师德教育论文

3、教育杂志社

4、创业论文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