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框架类论文范文 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这篇理论框架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形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战略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国;二是核心要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任务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文化的方向和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的核心内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思想;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8)04-0030-04

收稿日期:2018-05-15

基金项目:国家行政学院课题“文化强国战略研究”(YHZ096)

作者简介:赵卓莉(1963-),女,河南内乡人,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浓缩、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战略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国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目标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的.首先,指明了文化建设的目的性意义.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总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还是我国到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工具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有文化支撑的事业才能得以长久,有精神力量的国家才能自立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最后,指明了文化的引领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价值目标和导向.

二、核心要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以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和展开的,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系列思想,就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个部分.这实际上就是界定和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过程和基础,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是熔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土壤.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性.我们为什么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文化自信关乎国家、民族的兴盛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赋予文化自信以高度的地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的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的信心.可见文化自信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二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理念的践行和创造;三是对自身文化的坚守和信念.文化自信的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回望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就会使我们看到坚定文化自信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从未断裂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其中核心的内容已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动力.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其次,革命的文化和先进的文化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革命的文化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体现着人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与思想追求,包括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思想,这些精神和思想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革命的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先进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凝聚了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思想与精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从改革开放富起来到新时代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原则.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体要求,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个总体要求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要求的目标,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实现这个要求的方法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则是三个坚持: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里既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也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不仅继承了我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还体现了依据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的文化发展和创新.

三、任务体系: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和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五个方面重大部署,其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更体现和突出了的文化思想和理念.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把握文化的方向和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核心内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路径.这个具体任务的确立依据和基础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定位和工作重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准确判断和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要的标志和依据一方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文化领域也同样如此,文化的理念和思路有了重大的创新,文化的法治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重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些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即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文化领域也有充分的表现.一方面,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充分满足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标志和衡量尺度,人民美好生活内在地包含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的精神文化需求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文化需求,即读书、看报、听广播和公共文化产品的鉴赏活动;二是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高需求的特点,而且文化需求度也是不断增长的,总量不断增加、体量不断加大,从1994年到2014年我国文化消费的总量从105424亿元增加到1491539亿元,年均增长147%.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不均衡;文化的有效需求与文化供给不平衡,有效中高端文化产品供给短缺、无效低端文化产品供给过剩,文化有效需求与文化供给的不平衡不是来自于量的不足而是质的不足,文化供需不对接;区域文化不平衡、城乡文化不平衡、群体文化不平衡;等等.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就是围绕主要矛盾在文化领域中的表现而制定和展开的.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文化的方向和道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就是文化的政治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国际上西方企图瓦解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纳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想法永远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方式,过去靠战争和武力,现在靠意识形态的渗透,主要是通过文化产品传播价值观、深度渗透互联网意识形态以及各种民间组织渗透价值观等方式进行.国内也有各种错误思想,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国际国内相互勾结呈现出复杂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一个系统,具体包括内容上的主导权,传播上的话语权和阵地的管理权.内容上的主导权,就是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传播上的话语权,即“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阵地上的管理权,一方面,管理的客体是互联网内容建设;另一方面,管理的主体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同时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阐释的.客体的维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的路径,包括具体的方式:“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政策层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主体的维度就是针对社会主体的全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体现了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需要转化为全社会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其中,干部要起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社会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去定位,这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3.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路径和措施.这是由我国主要矛盾决定的,一方面是我国有着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了解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必须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生产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是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都决定了新时期我党文化建设的任务体系.

梳理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和重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也是实践中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

[责任编辑:马庆玲]

理论框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理论框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理论框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理论框架

2、论文框架怎么写

3、毕业论文框架

4、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5、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6、军事理论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