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方面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文化身份认同视角: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考究与问题规避类论文范例

这篇视角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文化身份认同视角: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考究与问题规避

摘 要:马拉松运动通过符号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并受到城市中产阶层的青睐捧.基于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借助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深入探究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研究认为,马拉松经由个人趣味,演变而成阶层惯习,进而产生社会区隔,被区隔出来的马拉松爱好者群体,通过对自我意识和所处阶层意识的强化以及这种阶层文化消费水平的保持实现了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对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而产生的问题有一个新视角的思考,并通过规避方案的设计,促进健康、理性的马拉松消费氛围的形成,使得城市中产阶层的文化身份认同感更为稳定,同时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民健身;体育人文社会学;马拉松;文化消费;身份认同;社会区隔;中产阶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8)02001106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一股马拉松热潮,以马拉松人群为代表的跑步参与者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乐于在马路、公园、跑道等公共场所跑步[1],甚至去到其他城市跑步.人们日常进行身体锻炼的方式和体育娱乐的活动,既是提升身体体能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常规手段,也是体育产品的一种基本形态.但是当一个人付费到高档健身馆进行健身时,他所购买到的不仅是身心的愉悦,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以及与之相伴的自鸣得意等心理体验[2].而备受大众追捧的马拉松显然已经超越了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意义,已然成为参与者展示自己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的一种符号.如果我们从阶层身份的建构性去审视它的文化属性,那么个体的行为模式、伦理准则、思想意向等都向人们展现了一种特定的姿态.也就是说,文化身份涉及一个群体或者个体的自我界定,它是以有意识的具体的特定文化构型为基础的社会认同.文化身份的形成建立于内在自我的基础上,然后进一步扩展到个体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和角色[3].马拉松在其参与者人群的社会关系中就充当着这样一种符号,使得马拉松参与者形成一个新团体,并表现出中产阶层的消费特点.基于此,借助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深度挖掘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以及马拉松跑是如何使得中产阶层获得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并理性分析如何规避伴随中产阶层文化身份认同而产生的一些问题.

1城市中产阶层成为马拉松的主力军

从《2015中国跑者调查报告》可得知,跑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且将近七成的跑者学历都在大学本科及以上(见图1).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参加跑步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相当,他们在学历上的分布情况也没有很大的差距,跑者群体基本以高学历人群为主.

从跑者的年收入情况来看,其大部分的年收入都比较高(见图2),其中年收入在5-15万元之间的人数将近一半,15万元以上的人数占到21.4%,并且每个年收入档里的男女性比例相差都比较小,比例相差最多的是年收入在2030万之间的,男性所占比例高出女性2.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跑者群体中大部分人具有较为可观的年收入.

对跑者参与跑步的类型调查可知,超过80%的跑者属于健康跑,其次是竞速跑,最后是娱乐跑.在健康跑中,女性所占比例比男性要高,而在竞速跑中,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在娱乐跑中,男女性所占比例则相差无几(见图3).就这一点来看,跑者群体参与跑步,是出于对健康的需求.

就跑者分布的地域情况可知,来自北上广深的跑者占到了48.4%,来自一线城市的跑者则占到212%,两者合计占70%(见图4).由此可见,大城市成为跑者群体的集中地带.

另外,通过调查还得知,这些跑者中,男性的平均跑龄为2.9年,女性的平均跑龄为1.9年,全年坚持的跑者占87.8%,其中男性(907%)高于女性(849%).他们基本都会制订细致的训练计划,每周都会完成一定的公里数,如男性的平均周跑量是33.4公里,女性的平均周跑量是23公里,且超过80%的跑者一整年都会坚持跑步(见表1).

以此来看,这部分人群具有规律地跑步时间,且能长期坚持,基本把跑步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从这个中国跑者调查的系列数据背后,以及近年来有关马拉松的诸多报道,不难发现一个若隐若现的热衷于跑步的群体名——“城市中产阶层”,特别是北上广深的中产阶层,成为参与中国马拉松赛的主力军.跑步让中产阶层脱颖而出成为了“健康”和“毅力”的代言人.城市中产阶层是“精英群体”的代表,他们不仅在工作上表现优异,在生活各领域也是“优秀者”和“卓越者”的典范.他们不仅会追求更健康的身体,更健美的身材,他们还拥有战胜懒惰、的毅力.这些理念和精神在城市中产阶层参与跑步的过程中都得到了较为全面且深刻的体现.他们还是时间的管理者,可以有效合理地安排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健身、旅游、社交、工作等都不耽误,且处理得有条不紊.因此,坚持跑步或者坚持参与马拉松赛,并不是中产阶层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偶然行为,而是其生活方式的一种必然选择,跑步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因为跑步本身所显示出来的有关“毅力”“韧性”“坚持”等优秀意志品质,更是因为马拉松所蕴含的一种精神文化.

2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考究

2.1从运动项目到文化产品:马拉松符号化成为一种消费方式

今天,马拉松早已超出体育运动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离不开马拉松运动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不管是从古希腊时期运动的起源去追寻,还是从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去跟踪,抑或是从现代城市休闲式竞赛热潮的兴起去探索,都会发现马拉松运动不仅是特定社会文明的精神凝结,更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文化符号.因此马拉松运动无形之中就更加富有历史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凝重感.另一方面,离不开新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新媒体的造势渲染,使得马拉松赛成为一项大众皆知且向往的赛事,社交网络的零距离感,将跑步的人社群化,如各种“跑团”“跑圈”“跑吧”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对公共领域的想象.没有哪一项赛事能像马拉松赛一样,可以吸纳如此多的参赛者,全国各地的跑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聚集到同一个城市,一同奔跑.

在这么一幅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跑者身上形形色色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手环、运动服等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消费,如交通费、酒店住宿费及其他游玩费用等.就此来看,马拉松跑,不仅建构了一个万人同场竞技的比赛场域,而且还生成了一个集各类商品消费于一体的大型消费场景.在这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中,马拉松就开始对各种各样的体育爱好者进行提纯,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中产阶层为主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他们既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也乐于为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买单[4].于是,马拉松成为了一个满足体育爱好者共性需求的巨大消费场景,而马拉松参与者的行为,实则就是一种商品消费的行为.

从布迪厄的文化消费理论来看,可将文化产品分成3个层次:第一,正统的范围,包括高雅音乐、绘画、雕刻、文学、戏剧等;第二,准正统的范围,包括爵士乐、电影、摄影等;第三,任意的范围,包括时尚、食物、家具等[5].布迪厄对文化的理解,是对狭隘性文化的认识和批判,是对人们日常理解的狭义文化到人类学意义上广义文化的扩充.因此,布迪厄的文化商品范畴是一种物质与精神、高雅与流行的混合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无法将马拉松进行确切的文化商品层次划分.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马拉松属于布迪厄文化商品的范畴,故而参与马拉松的行为,就是一种文化消费的行为.

2.2从个人趣味到阶层惯习:马拉松使中产阶层形成社会区隔

马拉松文化消费的方式体现了体育爱好者的角色转换和需求升级.马拉松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商品,其消费的形式和内容,就决定了参与的主流人群是社会的中产阶层.在工作之余能够定时完成一段长距离的跑步,并对这项活动进行长时间的坚持,让自己拥有一副健康且充满活力的形体,节假日自由地参加各项马拉松赛事;穿着最新款的跑鞋,戴着最先进的运动计时器,晒着最炫酷的训练比赛照片等,这似乎符合了人们对中产阶层形象的全部想象.在由马拉松健身行为和消费方式所建构的文化场域中,马拉松参与者形成了包括消费习惯、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等在内的相似文化实践.如购买各种运动跑鞋、运动智能装备,坚持有计划的跑步训练,关注各类跑步的APP,加入不同的跑步组织,全国飞来飞去地参加马拉松赛等等.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文化实践和符号交流包括衣着服饰、语言口音、体育爱好、饮食口味以及欣赏音乐、文学作品所体现的趣味倾向都表达或泄露出行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等级[6].因此马拉松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消费方式,还体现了一种趣味倾向,并将具有这一共同趣味倾向的人群集聚到一起,形成一个团体,同时获得相应的社会空间位置,即中产阶层.趣味形成了阶层,不同的阶层占据不同的社会空间位置.就像布迪厄所指出的,作为与某一特定阶层存在之条件相联系的产物,趣味组织着所有那些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人们,同时也把他们和其他人区分开来[7].这种从趣味差异到生活方式的广大领域阶层差异的形成,得益于“惯习”.但需要指出的是,惯习不是一个僵硬的概念,它既是阶层地位形塑的结果,同时它又融入了个体的能动性,将个体同社会结构相联系;由此而形成的惯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动者的文化消费行为,而该消费行为通过惯习的复杂作用,又反过来建构了阶层区分[8].

由此可知,马拉松参与者与中产阶层是一个塑造与被塑造的互动过程.当马拉松这一个人趣味成为中产阶层的一种惯习,它也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区隔符号”,如对跑鞋款式的嗜好,对运动智能装备的品味,超强的时间观念意识,健康阳光的生活风格等.这种惯习构成了马拉松参与者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于是马拉松参与者借由这一惯习对自己进行分类,同时也被其他人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实则就是社会区隔形成的过程.

2.3社会区隔产生自我与阶层意识:马拉松实现了文化身份认同

被区隔开来的马拉松爱好者群体,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将他们的身份带到社会大众意识里那种自我身份设定的环境中,进而他们自我的文化身份就得以凸显.也就是说,马拉松爱好者在自己身上贴上“马拉松”的标签,来表现自身在经济占有上的“优越感”,并以此来设定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于是不难发现,个体的这种自我意识与其所属的阶层认同的理解具有直接关系,马拉松成为这种阶层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一方面,中产阶层通过参与马拉松的行为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在他们的个人理解中马拉松所彰显的东西与其所处社会阶层的需求相吻合,构成了该阶层的一种文化符号.比如他们在朋友圈中的各种马拉松晒图,背后无疑是自我意识中文化身份符号的外显表现.

另一方面,尽管这是一种个体的自我意识,但在中产阶层中往往表现出相似性,即由马拉松爱好者群体塑造的一种中产阶层文化身份意识在每个马拉松参与者的思维方式中留下了烙印.处在中产阶层的马拉松爱好者群体,虽然有着不同于其他爱好者群体属于自身独特的一套观念价值体系,但是他们还要受到所处阶层的一套观念价值体系的制约,同时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体系也会促使其支持甚至遵守这个阶层的行为规范,这是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份需要通过某个社会关系网络来体现,这一身份一旦成为某种类别,就蕴含着一系列的特权与责任,而他们就构成了与此位置相连的角色的规定[9].马拉松参与者在体育爱好者这一社会关系网中被认为是中产阶层,被赋予这一身份的马拉松爱好者,在获得这一身份认同的同时,也必须接受这一身份赋予其的约束.

以此来看,个体的自我意识与特定的阶层意识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脱离了彼此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是,对于中产阶层中的马拉松爱好者群体来说,我们既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意义上的大的个体,也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个单独的小的个体,但不管如何看待,这种个体的意识,都是中产阶层这一特定阶层意识的个别零碎的显现,而不是碎片化的中产阶层这一特定阶层的意识,且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马拉松爱好者不仅获得了自我认同,而且也确认了自身的阶层身份,即“自己属于中产阶层”这一意识得到认可.在此基础上,他们会用这一阶层认同来加强甚至捍卫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使得自身的阶层身份得到巩固,并不断内化到潜意识中.显而易见,马拉松爱好者群体通过自我和阶层的文化身份意识的确定,获得了其所处中产阶层文化身份的认同.

2.4社会区隔形成阶层文化消费水平:马拉松跑实现了文化身份认同

一方面,文化以保守的姿态在文明更迭中寻求资源,从而保持和维护其拥有的优越地位.一方面,文化又在新兴阶层携带的各种趣味的争夺中被激活,从而再生.因此,在社会向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既是旧时代有闲阶层的产物,也是新兴阶层继承的遗产与创造物[10].马拉松现象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马拉松这项运动虽然起源于公元前490年,但其成为一股消费热潮,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体育商品符号化、象征化,消费者消费它,不仅是因为体育商品消费所带来的货币转换与物资流通,更多的是因为体育商品背后的意义认同价值,这是特定族群、意识与身份的凝聚表现[11].因此,人们参与马拉松,表面上看是运动健身,实则还有更深的意义,也就是通过马拉松这一体育产品的消费,一方面获得相应阶层的身份认同,即中产阶层,一方面则是对其所处优越地位的彰显,如经济地位.社会阶层的差异性通过商品的符号进行区分,于是身份的差异在符号的区别中分离,并可以被拉开距离[12].

不言而喻,消费行为作为一种常规化的显性行为模式,已然成为一部分群体借助来展现自己文化身份的最佳手段,而马拉松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消费平台.由马拉松所引起的消费,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承受,那么不难发现,马拉松作为一种体育产品,它就自带了商品的等级符号次序性,并在大众消费时,自动与需求者进行匹配,这一过程中阶层的文化身份就被凸显出来.在布迪厄看来,由社会区隔带来的阶层消费水平差异,也就是消费品味差异的阶层区分.处于不同阶层中的人群,通过对社会公认的各阶层的消费水平的保持,来巩固自身所在的社会位置,一旦背离,就有可能受到轻视或者排斥.马拉松的消费水平,决定了能参与的人群大多数为中产阶层,同一阶层中,尽管其爱好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消费水平波动不大.

因此中产阶层选择马拉松,在朋友中各种晒图,一双名牌跑鞋也好,一节昂贵的私人教练课程也好,一场飞越中国南北大地的马拉松赛也好,都是他们“炫耀”或者“摆阔”的一种方式.表现来看,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乃至同一阶层群体的“羡慕”甚至“仰视”.实则是他们想通过这一途径——马拉松消费的方式和姿态,来巩固自己所处阶层的身份地位,来加强自身所处阶层的身份认同,进而获得自身归属的这一阶层成员的归属感.马拉松在这里作为一种消费的外显表现,蕴含的则是中产阶层对其文化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求,这一文化身份的确认,成为中产阶层自我认同以及与其他阶层相区分的标杆.

3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问题规避

3.1理念坚守:避免马拉松赛事过度商业化而产生异化

城市中产阶层参与马拉松获得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他们参与的初衷更多的还是对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对马拉松所传递的一种坚持、毅力、自由精神的向往.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马拉松参与者,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规律性训练,以及不断坚持.马拉松运动本身固然有其危险性,但就目前因马拉松引发的意外事故,不排除有参与者自身的问题,以及赛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

如今,马拉松的参与者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跑步市场商业化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到2015年7月30日,跑步软件的辐射面快速增大,覆盖人群数量不断增长,拥有较大用户群体的跑步软件至少有40个;再如当时创办仅1年零3个月的悦跑圈,就已拥有超过200万用户,每天的活跃跑者超过8万人[13].马拉松赛事本身的商业化则进一步使得比赛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并呈现出迅速扩张的马太效应.如赛事主办方有意无意地放低报名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裸跑的选手不计其数.赛事的宣传推广者往往选择避重就轻,夸大跑步的好处,而忽略掉马拉松运动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他们更多地是将马拉松包装成一种健康乃至炫酷的生活方式,如邀请王石、潘石屹等名流参加马拉松,树立马拉松的高端形象.经过加工的马拉松极其巧妙地迎合了受众群体特别是中产阶层群体的需求,成为其精神消费升级的一部分.

然而马拉松与跑步还是存在差别的,即马拉松除了活动形式外,最重要的是其真实的蕴涵——永不放弃的马拉松文化[14].如此过度商业化地宣传马拉松,为马拉松造势,推动马拉松的发展,最终只会使得马拉松运动与马拉松精神相背离,而逐渐失去众多的参与者.马拉松唯有坚守其最本真的理念,警惕被商业化的过度侵蚀,才能留住马拉松的追随者.

3.2正向引导:避免中产阶层过度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形成

不管是从体育运动的健身效益看,还是从体育运动的社会交际作用看,它作为人类普遍活动方式和兴趣选择实至名归.但是如果将体育运动细分为各种项目,就会不难发现体育运动对于它的消费者所形成的区分功能[15].马拉松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符号进入城市中产阶层的视野,并被其广泛接受,进而成为其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标识.尽管城市中产阶层这一群体完全具备消费马拉松这一文化产品的能力,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一群体中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出现.这是由于即使在城市中产阶层内部也存在着上中下的分层现象,而处于中产阶层中的中低层次群体,就会倾向于购买象征他们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的物品[16].

另一方面,中产阶层中的同一层次群体之间存在的攀比现象,也会促使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发生.参与马拉松这一运动项目本身并不需要过高的消费,但是由于马拉松项目衍生出来的各类产品,却成为炫耀性消费的多发地带.如高端的智能跑步手表,限量版的跑鞋,超级品牌的跑步服饰等等,以及飞到全世界各地参加马拉松跑的照片分享方式等,都构成了城市中产阶层在参与马拉松运动中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这种炫耀性消费行为如果过度,将来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如城市中产阶层价值观的扭曲,背离马拉松运动的精神文化,进而出现个体的腐化堕落现象.

这就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促使马拉松参与者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消费观,以正面榜样示范为主,反面教育教训为辅[17].政府要更多地宣传马拉松运动健身娱乐、人际交往的社会功能,市场要根据大多数马拉松参与者的需求生产产品,而不能对少数马拉松参与者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进行推波助澜,社会则要对马拉松参与者过度炫耀性消费的行为形成舆论压力,共同推进城市中产阶层健康理性进行体育消费氛围的形成.

3.3人文关怀:避免中产阶层文化身份患得患失感的加剧

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具有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心态,深层根源则是经济增长速度迅速,而社会、文化、道德价值发展滞后,以及经济发展与政治领域变化演进之间的错位.这些压力和焦虑对中产身份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使许多人虽在物质条件方面具备了中产外壳,但内在却缺乏中产心态[18].尽管参与马拉松让一部分中产阶层的群体获得了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但这种认同感缺乏长久性和稳定性,从而也会让马拉松参与者感到不安.这种个体的阶层文化身份认同,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沉淀,才可内化到中产阶层群体的意识中.

除此之外,马拉松举办城市注重的是马拉松赛事对城市体育产业的撬动作用,而忽视了马拉松参与者的主体性,更没有顾及到参与马拉松的城市中产阶层对自身文化身份患得患失的焦虑感.也就是说,一部分城市居民通过参与马拉松获得了其作为中产阶层的文化身份,但是在参与马拉松过程中获得的这份文化身份让他们同样感到患得患失.如近几年马拉松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之间的不匹配,参与者高涨的热情与未能跟上需求的赛事安全体系,以及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协调等问题,都是马拉松赛事不可忽视但又亟待解决的矛盾.马拉松赛事不仅要向参与者,特别是固定的城市中产阶层参与群体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更要为其塑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参与环境,营造一种科学理性的参与氛围.

因此,今后的马拉松赛事应该要更加重视人的价值与地位,关注公众的生命、健康和幸福,即体现人文关怀,确保安全的赛事环境,保证优质的服务质量,打造与城市文化底蕴相吻合的精品赛事[19].这样,城市中产阶层参与群体才可在马拉松赛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归宿感,也会对马拉松有更高的认可度,从而形成较为长久和稳定的健康可持续的依赖关系.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参与者实现自我价值,马拉松完成自我使命,相互促进彼此成就.

4结语

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马拉松成为全民健身的新时尚,草根跑团掀起运动旋风.马拉松跑作为一种消费符号,并以一种“热潮”席卷全国,它契合了城市中产阶层对其文化身份认同的渴求,是城市中产阶层寻求其文化身份认同的结果.这种文化身份是中产阶层通过参与马拉松的行为方式进行塑造的,尽管该行为方式没有制度上的规约性,但它是建立在经济能力基础之上的.这是城市中产阶层成为马拉松参与者主力军的重要基础.此外,马拉松带来的不仅仅应该是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以及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成果,更应该是对城市的中流砥柱——中产阶层的人文关怀和精神照顾.

参考文献:

[1] 周文婷,田海波,邱亚君.马拉松跑者深度休闲限制变通策略的质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1):8084.

[2] 张宇,罗雯,李艳翎.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及体育消费分层[J].体育与科学,2012,33(1):104106.

[3] 张劲松.文化身份的内涵与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15(5):5157.

[4] 张晗.马拉松大数据营销的真正价值是什么?[EO/BL].http://mi.chinabyte.com/437/13837437.shtml.

[5] 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消费理论[J].社会,2002(5):1921.

[6] 张意.文化与区分[J].文化研究(第4辑),2003:4052.

[7]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ss[J].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5657.

[8] 朱伟珏,姚瑶.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4):5257.

[9]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161.

[10] 张意.趣味与日常生活[J].文化研究(第16辑),2013:4659.

[11] 李建波,朱黎明,刘河旺.体育商品消费符号化的社会学认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3135.

[12] 王茜,李泉.社会阶层文化身份化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538.

[13] 季芳,陈晨曦.跑步商业化,进入加速期[N].人民日报,20150730(15).

[14] 董燊,黄仲凌,林本源.金门马拉松赛会经营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5457.

[15] 张欢华.作为符号实践的体育[J].社会,2003(5):6062.

[16] 姚登权.炫耀性消费的社会本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8285.

[17] 赵胜国,王凯珍,邰崇禧.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体育消费观的时代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5):511.

[18] 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心态[J].文化纵横,2016(4):3239.

[19] 杨乔栋.马拉松赛事“井喷式”发展 繁华背后的矛盾[EO/BL].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4/0104/c2217624023744.html.

视角论文范文结:

适合视角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视角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