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思想类论文范文 跟洪堡大学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接受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该文是关于教育思想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洪堡大学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接受

[摘 要] 教育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阶梯.从宏观上论,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获得认知和体验幸福的能力、改变困境人群的困难境况大有裨益.从具体要素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是人追求幸福的根本要素;家庭教育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人文教育是幸福生活的力量之源;通识教育是人成就幸福灵魂的必由之路;STEM教育在人全面实现幸福追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职业教育和培训为职教学生(如乡城移民)构建幸福生计的良方;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是帮助困境人群渡离"苦海"通向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教育过程的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幸福动因.然而,通向幸福的阶梯有时会发生部分断裂,进而出现所谓"教育无用"的假象.这是因为:上述要素出现了问题和障碍、陷入了困境或误区,外加教育供需失衡和教育不公平的羁绊,导致教育的幸福功能无法正常而充分地发挥.聚焦问题,全面清除掣肘和路障,优化治理和矫正策略,主要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摆脱传统观念、重构共育机制、改革课程体系,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最大化;固本浚源,清晰把握家庭教育的本真意蕴;给予人文教育以充分"尊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通有无";从课程、师资、制度、观念等方位着手,充分依托、挖掘通识教育的动能和潜能;大力推进STEM学科融合,保持STEM教育良好发展势头;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清除职业教育发展的路障;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政府、市场和教育机构通力合作,保障教育供需平衡;从制度、财政、科技等角度发力,全面提升教育公平;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效能,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幸福;要素分析;教育无用;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 欧阳鹏(1991-),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法学研究;胡弼成(1964-),男,湖南长沙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长沙,410082.Emai: 137628266@.com.

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也即幸福生活.总书记还提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家庭做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推进教育公平"[ ]等内容.这些方面,正是本研究将具体阐述的教育的"要素"部分.通过对这些要素展开分析,我们就能发掘教育是"如何"全面观照并最终指向、实现人的幸福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探讨的"教育"是指涵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广义的教育.

另外,针对近年来坊间流传的、甚至得到某些"专家"撰文支持和认可的诸如"教育是无用的"[ ]或"寒门再难出贵子"[ ]等命题,本研究将与之商榷、并予以部分证伪.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教育"无用",因为这是被异化的、病态的教育,而健全的、本原本真的教育,则一定是通往幸福的阶梯.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谋求福祉,蕴藏财富

在以往有关教育的个体功能研究中,一般认为,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个体功能主要包括: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人的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也就是说,已有的教育个体功能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不仅如此,教育还具有谋求福祉,蕴藏财富的功能.

无可置疑,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可能充满艰辛,但与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密切关联.如果把教育看作人类追求幸福的阶梯,那么,教育中的人就孕育着财富(不仅限于物质创造),教育的发展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拓展与提升,是人类谋求福祉的过程.教育不仅是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给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来为财富的现实增长和幸福追求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的过程.

首先,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达、物质丰裕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人力资本存量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生产能力和知识文化水平越高,意味着劳动力质量越高;随着我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人力资本对其它各生产要素的补充和替代作用明显增强;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提高物力资本的生产效率;人力资本本身具有要素收益递增的属性.[ ]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料和动力.其一,德育过程是思想观念、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创新精神越浓,自律、自控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越强,代表着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越高.其二,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中介发展智慧、培养能力的过程,而知识技能、科学素养、创造能力本身就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全面发展的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体育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心理教育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其它学科教育中传播的关于疾病、安全、保健、环境卫生等知识也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其次,教育让学生获得认知和体验幸福的能力.尽管对"幸福"的理解人言人殊,但还是有同声一辞之处:幸福首先应该是人的幸福,是人身处于美好生活之中并伴有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生存状态.[ ]引导受教育者认知和体验幸福正是教育的功能之一:引导受教育者涤除心灵尘垢,走进内在本心,发现自己的幸福.正如万俊人所说:"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主观感受,当然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 ]虽然个人内心主观的幸福体验与外界、社会、世俗并非全无关系,但它更多的是基于自身良知的一种感受和精神财富.总的来说,教育启发学生在主观感受与客观实践中知觉幸福,引导学生在快乐体验与意义实现中悟出幸福,激发学生在愉悦享受与人生发展中提升幸福,敦促学生在个人付出与社会奉献中追求幸福.[ ]另外,近年来,"幸福教育学"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推崇.这一观点的核心价值即"教育过程本身应是一个幸福的体验过程".[ ]教师幸福地传授知识、与学生互动、寓教于乐,而学生则在一种愉悦的、幸福的氛围中汲取滋养、获得成长.教学相长的效果得以在幸福体验的基础上实现.

最后,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改变困境人群的困难境况,增进其福祉.困境人群是指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系列关涉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接近或支配的机会上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个体或群体.[ ]这是一个兼具相对性、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概念.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因职业不同、工资级别差异,导致部分人在财富、名誉、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困难境地.造成困境的原因不尽相同,可能因为主体能力不足,也可能由于客观环境发生变化等.

教育,对于促进能力不足主体的社会流动、改变其困难境况是大有裨益的.第一,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帮助困境人群获得特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第二,教育部门本身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第三,当困境人群陷入困境后,其在教育中获得的优秀品质,将令其百折不挠、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在困境中又不失高风亮节、依然表现出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并且还能化险为夷、迅速走出困境;第四,就择业、就业与创业而言,教育既能敦促社会端正职业评价、改善职业政策,又能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其在职业生涯中减少偏见、更具理性.

可见,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具体而言,新时代的教育作为"通往幸福的阶梯",主要体现在人接受教育与获得幸福的关联上.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能够充分满足人的本能需求--形成和发展人力资本,从而奠定个体幸福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其次,教育提升人的素质水准和幸福感,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赋予人以发觉、体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求真、向善、臻美是教育系统活动的主旋律和教育生活(包括校园生活)的主体价值.再次,如果上述两方面是分别就个体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而言,对于困境人群来说,通常是这两方面皆不幸福,而教育,就是帮助困境人群渡离"苦海"通向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

二、教育引导人走向幸福:要素分析

上文从整体上分析了教育通往幸福的个体功能,此处,我们就教育引导个体走向幸福的关键教育要素--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STEM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展开分析,也即在具体上探究教育是"如何"全面观照并最终指向、实现人的幸福的.这些要素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的部分,它们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和补充,在功能上相互依存和联系,而"幸福"终归是它们共同的、终极的关怀.于此,本文姑且不论及它们之间的"母集"、"子集"、"交集"、"并集"的地位和关联,仅立足、着眼于这些要素本身,对它们各自的幸福意蕴做出独立的、针对性的思考和探析.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是人追求幸福的根本要素.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曾将幸福与德性结合起来研究.在他的理论中,一个有德性的人并不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但他认为,有德性的人应该享有幸福.幸福最终归依于德性,是德性"配享"的幸福.可见,道德和幸福是一致的, 个体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基础.在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在"范导"人们怎样"配享"幸福.德性与幸福的圆融契合所达到的"至善"圣境"只有在一个无止境的进步过程中才能达到".[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人生与事业的根基.只有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国家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才会明显增强,国家和民族才充满力量和希望.思想道德水平与人的幸福体验也息息相关:通情达理的思想、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三观",使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并且,当全民思想道德水准得以提升,社会将因此而变得更文明、更和谐、更包容,其成员也就更有幸福感.

第二,家庭教育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座浮在海面的冰山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说学校教育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家庭教育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同志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责任感、人格完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帮助孩子成就幸福人生.[ ]好的家教和门风,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创造能愉悦和润泽人心灵的、促进生命成长的、增加生命内涵的家庭文化生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幸福"的追求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人性内在发展与自我超越的价值需要,更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权利.作为使人成为"人"的价值实践形式,家庭教育为"幸福"奠基,为缔造个体的和社会普遍的幸福付诸努力.[ ]

第三,人文教育是幸福生活的力量之源.人文教育主要通过人文学科和课程来培养学生.在学校,人文学科和课程的根本任务在于:第一,探讨人的本质--人是什么?人何来何往?人之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第二,建立价值体系:解构、批判传统的过时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特点的价值体系.第三,塑造精神家园,让人的文化生命找到归宿和寄托.正如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所说:"人们必须在自身周围建立诗的世界并生活于其中".[ ] 因此,人文教育是人过上幸福生活必备的力量源泉.一方面,人文教育可以提供实用的、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人文知识,营造一个有利于生产力进步、有利于人力资本生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怀,对人的精神理想的守护,使它与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的人文精神力量.

第四,通识教育是人成就幸福灵魂的必由之路.通识教育成就人的幸福灵魂首先在于其使人获得基础性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敦促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获得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以成为"知识渊博、谈吐优雅、能经世治国"的人才.由于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才能和素养,使其得以为受教育者获取幸福提供极大便利.其次在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且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主动地、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换言之,通识教育不仅成全个体生命的幸福能力,而且为构建全社会、全人类共同的"幸福大厦"添砖加瓦.此外,通识教育的功能重在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 ]

第五,STEM教育对受教育者发掘自身兴趣特长、提高科学素养、获取谋生技能、全面实现自我、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并最终成就个体生命的幸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是一个跨学科整合概念.STEM教育拟通过挖掘学科整合1+1+1+1>4的效能,促使未来人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水平、复杂性和合作性不断增强的大趋势.研究表明:在后现代科学时代,"纯"科学教育必然要让位于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相整合的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的结合可让学生体验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 ]从STEM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上足见其对于个体和集体幸福的实现作用显明.依据当前在世界上影响最广的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排名采用的12项全球竞争力指标,STEM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拉动就业及收入分配均衡化、促进民族平等与性别平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驱动创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作用,它就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者,是国民幸福的促进者.[ ]

第六,职业教育和培训,为职教学生(如乡城移民)构建幸福生计的良方.职业教育和培训构建幸福生计主要表现在:它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力量;是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的有力因素;是促进社会就业、改善劳动收入的有效办法.[ ]下面主要就乡城移民来讨论职业教育和培训.现阶段,随着我国产业进一步转型和升级,各工作岗位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乡城移民一般是农业推出的低技能或无技能的劳动者,无法满足城市产业对于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从而构成了结构性矛盾.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从事技术岗位及管理工作;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乡城移民在城市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中获得与城市产业紧密衔接的知识和技能,既拓展了就业范围又提升和重塑了自我,达到了学以致用的一箭双雕效果.因此,专门针对乡城移民而创办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帮助乡城移民融入城市、扎根城市的有效途径,是帮助其构建幸福生计的良方.

第七,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是帮助困境人群渡离"苦海"通向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教育不仅可以预防人们陷入困境,还能帮助困境人群改变困难境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外在的社会援助或者救济,教育致力于从困境人群自身出发,引导其主动从教育中获得正能量,改变自身的困难境况,从而达到以汤沃雪、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于因缺乏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而陷入困境的人,有关部门根据社会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其进行继续教育,敦促其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而非一直做社会发展的边缘人或旁观者;对于因身心疾病而陷入困境者,则通过特殊教育康复其体魄、重塑其"三观",让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自身疾病或缺陷,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治疗或调整.因此,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困境人群的生活热情、勇敢拼搏的精神,引导和鼓励他们树立自信,突破障碍,走出困境,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关心别人.

上述教育要素,都是以幸福为目的,最终指向人的幸福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的幸福并非仅仅是目的的幸福,教育过程的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幸福动因.这是因为:其一,教育的本质是建基人性本质之上的人的可发展性.教育让人从外物的魅惑、对名利的中解脱出来, 回归人格中本真的"善";在最大程度上探寻和发掘自我之所擅长、爱好并加以发挥、培养和引导;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导,帮助个体全面、客观地了解世界,形成成熟的意识和潜意识,继而找到与万事万物之"道"一致、又契合自我本质的个体人格发展路径.其二,课程体系内含立足学生"现有"面向"待完成性"的发展指向.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立足于每一个体,适切于其个性特征及未来发展,服务于学生对于未来美好前途的实现和对幸福生活的追逐.其三,教学过程是以学习为主的师生共通的幸福生活.生命成长是一种幸福,学习知识技能是一种幸福,"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就更具幸福成分.此外,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的"一体两面")、教育投入(作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系统工程)、教育质量(作为社会、个体目标协调的结果)等都是幸福的表征.

三、阶梯的断裂:"教育无用"之真相与原因

引导个体走向幸福是教育的功能.然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简易流程和自然而然的固有结果,也非依托一些孤立教育成分的简单叠加.它依赖于众多要素的有机结合,需要相关方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导致教育的功能发生障碍,通往幸福的阶梯部分断裂,进而出现所谓的"教育无用论".于此,我们探究"通向幸福的阶梯"之所以断裂、"教育无用"的真相与原因.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教育制度导向失范造成"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轻素质"等失衡现象.[ ]这使得:儿童的道德发展滞后于学习成绩,"成才观"与"成人观"的矛盾日益凸显,孩子即使"成才"也难以"成人".其次,德育主要由学校承担,家庭和社会尽职太少,甚至各方的德育内容互相冲突,教育口径不统一,让学生无所适从.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育机制缺失,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被忽视.再次,因市场的逐利性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思想道德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当受教育者身处权力寻租、司法腐败的环境中,政府公信力、法律公信力长期缺失,必会使得人们对正义和价值产生怀疑,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甚至艳羡腐败、仰慕贪官.复次,在全球化和对外开放进程中,从国外传播而来的、不利于本土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观,以及图谋不轨的西方分裂势力、霸权主义等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民鼓吹、散布的反动意识形态,正在侵蚀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成果.最后,适切于个体生命道德发展的精神食粮匮乏,社会整体道德文化有待提高.现代社会虽说是大数据、多文献时代,但真正适切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质作品不多,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将它们挑拣出来并非易事,而相反,"低级趣味"的文化载体却俯拾即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随处可见的庸俗读物、使人沉迷的游戏文化、违法经营的娱乐会所等.

第二,家庭教育存在如下几个常见困境.首先,家庭教育之意蕴被误解、功能被忽视.一些家长将家庭教育漠然置之,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彻头彻尾都是学校的事,这其实是大谬不然的.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在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的形成发展中都具有强本铸魂的奠基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模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是互有分工、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但是,随着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主动、自觉作为的欠缺,出现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表现在教育功能、教育职能和教育归因等方面.[ ]再次,部分父母素质有待提高.父母的素质差异可以成为不同家庭家教质量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父母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学历层次、文化水平、成长经历、社会阅历、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谐度、父母对于教育内涵和重要性的认知及其对于这种认知的统一程度,是父母能否提供(和协同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影响之关键决定因素.

第三,人文教育也常未得到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视.首先,人文科学地位被边缘化:人们更多地看到科学技术对于改善物质生活的促进作用,却屡屡忘记对人本身、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人被物化"、"空心病"等现象层见叠出.其次,人文和科学的联系有待加强:中小学课程设置与大学专业设置中人文和科学分离、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不够、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不能有无相通等现象十分普遍.再次,人文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欠妥当,人文教育有时在实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流于肤浅,缺少个性,缺少应有的文化厚度.复次,"现代性"中的人文知识前景令人堪忧:"现代性"知识观念的转变,使人们把人文知识当作非科学技术化的东西而肢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文知识的日用技术化和平面化[ ],从而使得人们对人文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研究日益减少,文化自觉严重缺乏.最后,人文知识与文化人格严重分离.目前,知识与人品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为司空见惯之事.

第四,通识教育也陷入"幸福能力"不足的误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起源的时候,培养人才大抵是一个模式,即通识的、博雅的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开始聚焦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继而造成"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偏废问题.这导致:其一,学生无法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其二,这种模式相对忽视人的价值情感,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三,这种模式完全按照统一规划进行专业设置,形成了完全同质化的专业结构,导致我国专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重复.[ ]近年来,尽管教育界发觉了"重专精轻博文"这一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对此采取了诸多相应的改革措施,但是,通识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首先,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具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明确;其次,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通识教育模式,譬如在教育内容(如课程设置)、组织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性规范或结合本土语境的指导纲领;再次,对通识教育的历史地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之认识仍不到位.

第五,就STEM教育来说,由于其是基础教育学科与课程改革的新"舶来品",要在中国落地生根还存在一系列挑战.首先是STEM课程整合的问题.STE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融合,而非这四个学科的简单叠加,如何让它们很好地融合,并产生可观的教育效益(譬如增进幸福),如何处理STEM课程与现有科学、技术、数学课程的关系、以及与同样具有跨学科属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STEM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是个难题.其次,由于STEM教育主要指向基础教育,中小学如何帮助学生夯实STEM课程基础、优化STEM知识结构,进而实现与大学课程的良好对接,还需要探索.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科融合发展、课程整合设计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紊乱,知识体系孤立、片面、"切割性"建构的现象较为常见.譬如,高中阶段的理科综合,实际上综而不合,理综考试也仅为了满足考核和评估便捷之需要.再次,STEM教育师资的配置也成问题.实施STEM教育需要具有完备STEM知识结构的优秀师资,而数量和质量的双欠缺是本土语境下STEM师资的现实状况.最后,如何评价STEM教育的"教"与"学"的问题.STEM 教育的跨学科性、复杂性等给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带来了挑战,评价创新势在必行,综合多个学科的评价机制更是亟待发展.[ ]

第六,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导向幸福的作用.其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的社会认可度低是职业教育发展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某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他们不愿意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持久的财政支持,甚至针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资源供应也极为有限;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狭,不愿意选择这条也许非常适合其人生发展的路径;应聘人员对职业教育的前途不看好,许多优秀的应聘人员不愿意去职业学校工作;用人单位聘人普遍追求高学历化、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这几方面进而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和生源双缺失、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其二,职业教育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布局、专业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与地方间的分割严重(职业学校之间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通、共享;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够清晰、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有所错位;办学方向出现偏差,缺乏特色,发展力度不够).[ ]其三,就农民职业教育而言,有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政策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职业教育在组织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问题重重.[ ]

第七,特殊教育主要有下列现状亟需矫正或改善.首先,教育理念有待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将残障儿童分类安排授课,如把儿童分为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类型.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标签会使得人们对残障儿童另眼相看,会引致偏见和歧视,进而把他们推入另一个困境.其次,课程设置不符合特殊儿童的身心需求.传统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沿用普通学校的课程内容,虽也会加入一些特殊课程,但通常是形式主义、名不副实.再次,师资配置落后.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现有培养能力和教育部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是一个很难回避的矛盾.目前正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任教的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人数比例还很低.[ ]从次,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备.这是一个硬件方面的问题.特殊教育比普通教育更需要完善的教育设施,以辅助儿童克服原有的身心缺陷.特殊教育的教师也需要依靠学习和教学支援系统的辅助,来实现更好地教学.复次,本土语境下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滞后.特殊教育研究人员数量不足、科研经费投入不够、横向学术成果交流不够等原因导致特殊教育研究滞后.最后,法律和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制度和法律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或缺失、不再适切于时代需求等弊端.

第八,供需失衡是影响教育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缘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等内容.这些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矛盾.就教育领域而言,当个人、企业、国家的教育需求与学校的教育供给不匹配、不均衡,就会使得社会无法获得长足、可持续的发展,国民幸福生活指数也得不到显著提高.反之,充分发展的教育可为劳动力的合理供给、为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供求平衡、为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新兴劳动力的需求等方面提供高效助力.目前,我国教育供需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存在失衡.其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质量、素质、结构等方面存在矛盾.教育供需失衡会带来下列不利影响:劳动力长期处于失业或隐形失业状态,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受过教育的知识型劳动力闲置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就业市场不景气将导致人们对更高层次教育需求的膨胀,从而增大教育投资风险.

第九,教育不公是阻碍人成事与成才的要因.教育公平的观念亘古有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主张"通过法律保证公民教育公平";[ ]我国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等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幸福的基石,教育不公则会侵蚀社会正义的基础,危害每一个体生命的幸福.教育不公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即便政府提供了足够的教育资源,部分受教育者却缺乏将这种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能力和条件.[ ]这类受教育者因初始禀赋太差等原因,即使享受了均等的教育机会,却不具备充分利用和实现这个机会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现实状况,加上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政府有目的地将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这也即精英教育存在的原因.它以教育公平为代价获取了教育效率.其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由于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地方财政的支持,又因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状况可能对比悬殊,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持有状况有着霄壤之别.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福祉都是贻害无穷的.就拿精英教育而论,虽说顾及了效率,但精英的比例毕竟大少,而损失的却是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也即危害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兼顾,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义务教育并举,是我们下文拟探讨的问题.

四、聚焦问题,清除掣肘,建设好"通往幸福的阶梯"

教育是有用的,教育是通往幸福的阶梯,这一原理,得到了理论的论证,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但是,"教育无用"的现象确实存在.无用的教育,是被异化了的教育,是功能发生了障碍的教育,而非本原和本真的教育.聚焦问题,清除掣肘,建设好"通往幸福的阶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第一,摆脱传统观念、重构共育机制、改革课程体系,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最大化.首先,国家有关机构和部门需要改善相关制度和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社会、学校、家庭转变观念,给予思想道德教育足够的重视,保障各方面教育协同、均衡发展,敦促全社会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其次,重构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共育机制,打通其合作培养的渠道.家庭应做好子女的道德启蒙工作,完成从德育的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观念转型,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对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作用;学校当构建具体可行的协作路径和制度,为家庭和社会参与到学生德育中来提供便利;社会应意识到其对于青少年德育的责任,积极营造有利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再次,优化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点,塑造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全面抵制因市场的逐利性产生的腐朽思想和图谋不轨的西方分裂势力、霸权主义等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民鼓吹、散布的反动思潮.

第二,固本浚源,清晰把握家庭教育的本真意蕴.父母应立足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治愈"家庭教育的幸福功能.首先,调整、转变观念和认知,规避错误的教育方式: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全面进步,而非只重视智育;引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行动,而非控制孩子,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心.其次,清晰把握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良性结合与互动,更好地凝聚家庭-学校共育力量.再次,父母应不遗余力地培养、锻炼、发展自身教育能力,积极拓展优质家庭教育读物的阅读量,适当参加亲子教育课程学习,全方位汲取"有益于家庭教育质量提升"之营养.最后,国家应完善家庭教育制度和法律资源供给侧改革,社区当保障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完备建设和公共产品充足配置,学校则应敦促家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联手共育过程中来.

第三,给予人文教育以充分"尊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通有无".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精神的教育,是维护和发展人的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 ]由是,给予人文教育与其地位相匹配的重视是必要的.教育管理者或学校领导层当大力支持、敦促人文教育发展,增强人文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力量,而非觉得人文教育似乎"无法创造直接的生产力"就挤压人文学科的生存空间、削减人文学院的财政经费.这是极为短视的行为.我们理当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任何健全的教育都是以人为最终目的,人文教育则是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因而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凡一流的学校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学校成不了一流学校.其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离的现象亟需遏止.自然科学(或理工科)学院就无需人文教育?自然科学的教师就无须人文涵养?这是荒诞不经的.学科和知识本没有界限,人为切割原是为了教学与研究的方便,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人才的全面发展还需将其融合一体化为学生的素养.因此,在知识提供、课程设置、师资选聘和培训、人才培养机构设计及调整等方面,需要促进"人文"和"科技"的紧密结合、相与为一.再次,优化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如人文实践方面)设计,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致力于促成师生知识和人格、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四,从课程、师资、制度、观念等方位着手,充分依托、挖掘通识教育的动能和潜能.其一,每所大学都应研制一套能够体现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课程安排方式,更需融贯于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之中.[ ]由此,学生修课仅聚焦于专业课程、学位课程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的.大学应更多地致力于通识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素材上,应广泛开设学生专业课外的课程的概论、通论、导学课,以使学生建构起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奠定其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同时,采用兼具休闲性和实用性的通选课模式,敦促学生积极拓展经典名著阅读量,"从原著中汲取知识,虽然未必与学界已经普获共识的知识完全合拍,却更富有思想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其二,通识教育应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之外的共同的学识为目的,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价值获得充分的基础性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提供一致性的逻辑.其三,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制度保障、历史地位认知、教学方式重构等方位着手,充分依托、挖掘通识教育的动能和潜能.

第五,大力推进STEM学科融合,保持STEM教育良好发展势头.首先,清晰把握STEM教育理念与基本内涵.深入融合STEM学科,需要厘清各个学科的内在标准和固有规律,构建一套具备完整、合理知识结构的STEM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必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合乎规律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愿望主动参与建构与领导者综合把关、引导的统一.其次,稳步推进STEM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全面落地生根,为人一生的STEM知识结构夯实基础.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考试制度和评价标准重构,都应该致力于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完备的知识结构生成为目的.再次,高等师范院校应主动担起培养STEM新教师的任务,加快更新数学和科学教师培养方案,增加工程和技术课程内容,为今后制定专业的STEM 教师培养方案奠定基础;中小学校应主动探索和建立起教师间跨学科协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教师跨学科的校本教研制度、在职培训制度等,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渠道,提升教师自身STEM素养.最后,积极总结现有综合性学科关于"教"、"学"、"研"的评估方式,研制和探索符合STEM 教育理念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为STEAM 教育发展提供导航.

第六,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清除职业教育发展的路障.其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显现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敦促人们摆脱传统思维、摘下有色眼镜、多从积极角度看待职业教育:从找准教育对象、改善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实效出发,加强职业教育改善学生短期收益的功能;从改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估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的初始工资水准、构建企业员工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强化职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继续加大政策和制度资源供给、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扶持、不断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和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等方位着力,完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其二,改善和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建立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管理体制、投入配置机制、人事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条件等方面要素,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其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校-企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为补充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强化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补偿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

第七,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首先,积极扩大普通学校招收残障学生的规模,树立"零拒绝"观念,尽可能安排残障学生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全面杜绝和规避对于残障学生的偏见或歧视.同时,给予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障学生特殊的教育辅导和身心关怀,帮助他们克服身心缺陷.我们要谨记:特殊的教育,共通的尊重.其次,科学设置特殊教育课程、积极改革教学教法、妥善推进医教结合、完备配置相关基础设施,为残障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便利.再次,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职业认同感.师范院校应加强对特教师资的培育,增加特教师资数量,改善特教师资的质量;用人学校应提高其工资水准、特教津贴,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精神嘉奖,积极为他们提供公费进修和培训机会,由此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改变社会、应聘人员对于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复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应增强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以求早日为现存特殊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论.最后,完善法律、政策、制度资源供给,为特殊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第八,政府、市场、教育机构通力合作,保障教育供需平衡.首先,政府宏观把控、市场合理引导、学校自主办学相结合.政府因具有公共权力行使资格,加上其天然的格局、站位优势,使得它更具备科学地安排和规划譬如学校结构和数量、学位点授权、招生规模等事宜的能力;市场当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适切性的引导,帮助学校改善教育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则通过自主办学,合理地设置专业,适切地安排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灵活自如地满足个人、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教育需求.其次,通过提高教育资源供给情况(譬如专业就业率、毕业生去向等)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盲目选择现象,提高求学者、毕业生的选择能力.再次,总的来说,从现状来看,我国供需失衡的"痛点"和主因主要在供给侧.如果以问题导向来审视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与提高供给品质、清理无效供给和激发合理需求、理顺结构调整的目的与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拓宽供给渠道与优化多元治理是四对基本关系[ ],也是目前教育供需错配困局、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所应振裘持领之事.

第九,从制度、财政、科技等角度着力,全面提升教育公平.根据教育公平的完整内涵和具体要求,国家或政府不仅应给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还应致力于帮助他们培养自己利用和实现这些机会的能力.公平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得到适切个体需要、满足个性发展的平等的教育关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除了在思想上要确立教育公平这一理念外,在实践中更应该落实教育公平的全方位推进.其一,优化制度、政策、法律资源配置.关乎教育公平的制度调整任务还很艰巨.譬如,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否合理,普及是否得到充分完成,质量是否得到有力保障,在形式公平基础上的实质公平是否真正实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二,在承认教育公平发展相对性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舆论监督,规避政府管理部门的失范和缺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强教师职业(尤其贫困地区)的吸引力,调整教育资源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稀缺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公平和效率统一推进的政策,使教育越来越完善、人性化,越来越指向生命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幸福.

第十,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效能,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技术日益增强的时代,科技、自然和人正在加速有效融合,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提高信息检索效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对于教育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改观是明效大验的.大数据在落实和解决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供需平衡、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大有可为.其次,人工智能将使教育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人性化,也必须为人们创设一种体验幸福、感知幸福的良好氛围.现在,人们对接受教育要求,不再是工业化批量生产式地满足,而是后工业新时代的个性化的"精耕细作".而在大众化、全民教育的今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教育的根本途径.[ ] 再次,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推进教育公平助力: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 ]

五、结语

综上,教育是通往幸福的阶梯.这种幸福是从个体的"小确幸"逐渐进入到全民的、全社会的福祉的过程.正如2018年6月5日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校长伊斯格鲁布在毕业典礼演讲中说到:"根据经济学家Jaison Abel等人的统计,投资一个大学学位的平均年回报率,大约在9%到16%之间(尤其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约每年15%),而历史上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年投资回报率为7%.这也即为什么教育经济学家莫顿·夏皮罗说´即使单从经济回报的角度来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投资大学学位将是他们一生中做过最英明的经济决策´.不仅如此,教育还能带来许多其它方面的好处,譬如:改善你的生活质量,增加你对世界的认识,加深你理解社会文化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使人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即使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有更大几率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更健康),有更高层次的公民参与度;让你拥有应对更多变化和探索其它方面爱好的能力;提高你对于技术淘汰或身心疾病的承受能力;增强你对于文化、艺术、世界多样性之美和卓越观点的理解能力,从而为你带来额外的乐趣".然而,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教育无用"呢?他认为:"这是因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依赖于资深的教师劳动力,是非常昂贵的.因此,显而易见,教育的前期成本,是切实的、高昂的、很容易统计的.虽然回报同样是真实的,甚至会更大,但这种回报难以量化统计,并且因人而异.企图以低成本博取更具确定性的收益的想法当然是诱人的.那些想少读书的人当然会屈服于这种诱惑.他们强调短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大学学费和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比较上,这是错误的.大学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它让毕业生不断发展自己和适应世界,从长远来看收益更加惊人.因此,´教育无用论´的想法,是非常短视的骗局,是欺骗年轻人的骗局,它会削弱国家经济,破坏我们的未来".[ ]

总之,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及其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阶梯"作用已为学界所认可.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STEM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要素,它们立体交叉地、错综复杂地对人的发展,为增进人的幸福、谋求人类福祉产生着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既在传承人类思想和文化,也在做事与为人等方面培养学生,而在更深层次上,她还是统摄人的价值观与态度的中间变量.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和幸福观就在这一层面获得培养.教育虽然不一定是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但每一个人在最该接受教育的时期努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本身就是幸福的,也迈上了通往幸福的阶梯.我们当全面依托教育动能,挖掘教育潜能,完善教育功能,建设好"通往幸福"的完整阶梯.

教育思想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教育思想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2、思想教育论文

3、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4、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5、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6、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