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化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应当如何走出去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应当如何走出去

  摘 要: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并于2015年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纳入共建倡议当中,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中国电影要想真正地走出去,还需要在提升电影文化,减少“文化折扣”等方面下大力气.

  关键词:一带一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

  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目的在于与中国有关的国家建立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此后,“一带一路”的倡议一直被践行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众多领域.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①这无疑为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电影作品“走出去”现状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内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以2011—2016年中国电影发行及票房数据为例,2016年全国生产故事影片772部,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114部;全国总票房达到457.12亿元,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325.92亿元.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电影开始具备向外输出的实力.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依旧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以2016年为例,457亿元的全年总票房中,国产片票房为266.63亿元,占据总票房的58.33%,而国产片海外销售额收入仅为38.25亿元,占总票房的8%.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编制的《银皮书:201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知之甚少,中国导演和演员在国外认知度不高;超过57%的海外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中国的任何国际电影节.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遭遇了难题,比如因为文化差异及认同度的原因导致在国内收获好评的电影却在国外无人问津,而在国外成功斩获大奖的影片在国内却票房惨淡.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电影作为与周边国家进行文化外交的重要途径.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电影获得了一些早期成果.一是举办电影节,带动电影文化交流.第一届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首次举办,到2016年,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已经增至57个.并且,“一带一路”主题始终贯穿于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其中设立的“一带一路”国家主题馆,充分挖掘和交流“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国家文化,推动电影文化的发展.二是拍摄中外合拍片,构建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先后和15个国家签订了电影合拍协议,为电影增加了其他国家的异域文化元素.如中印合拍电影《大唐玄奘》《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中法合拍电影《狼图腾》,中泰合拍电影《中天》《索命暹罗之按摩师》等.除了合拍片,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拍摄团队将拍摄地选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2017年热映的悬疑片《记忆大师》在泰国取景,《中国推销员》和《战狼2》取景地在非洲……三是签订翻译中国电影协议,减少“文化折扣”.根据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关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调研结果得知,近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难懂,字幕翻译问题或成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传播与接收的最大障碍.③为了避免语言差异带来的传播障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协议,把中国电影翻译成输出国的国家语言.

  从以上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影海外销售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所增加且成果明显,但是并不能够代表中国电影文化已经走出去.在看到中国电影借助“一带一路”快速崛起并取得高票房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中国电影制作的局限所在.精良的制作能够让电影获得高票房,但最终能够真正吸引观众的还要依靠影片的高质量内容.近几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虽然势头很猛,但成绩并不优异,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很少出现中国电影的身影,2016年戛纳电影节上甚至出现华语电影“零”存在的现象.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力并未与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步.④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大部分电影都一味地为了适应“市场时代”潮流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文化,过度强调票房而忽视故事叙事.也就是说,中国电影质量的良莠不齐、影片的类型单一、艺术电影的票房惨淡成为中国电影现状的突出问题,并且“抄袭”“山寨”蔚然成风,重形式而轻内容等现象在我国电影作品中占比较大.如果说我们不能够重新审视中国电影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即便是趁着“一带一路”带来的好机遇,中国电影文化也无法真正走出去.

  提升电影文化是走出去的首要保证

  在“一带一路”之前,中国电影一直尝试着“走出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世纪80年始,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创作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地》《霸王别姬》等充分展现中国本土特色文化的电影,频频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此后以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等为代表的中国武侠电影也在海外打下市场,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大片.然而,李安导演在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编剧已成为中国电影最弱的一个环节”的发言,一语道破了中国电影的痼疾.

  好的故事才能够让电影获得灵魂.然而在今天以市场为中心的电影舞台,中国电影开始将重点放在影像奇观上,而影片内容重复空洞,没有创新且失去了故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缺少富有文化深度的价值理念,这样的电影不能够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表现出来的只是单一的中国影像,一味地追求古典元素的堆积和画面的华丽,无法让观众留下对中国确切的印象,也无法理解画面背后的文化底蕴.另外,当下国产类型电影在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路径依赖”,也就是什么电影受欢迎,就拍什么;什么题材卖座,就拍什么.赵薇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卖座后,涌现大量的青春电影;《人在囧途》收获大量关注后,逐渐出现了《泰囧》《港囧》甚至《潮囧》《韩囧》《沪囧》等不仅片名雷同而且都是公路片加“囧”型喜剧模式的电影;由郭敬明《小时代》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收获巨额票房后,IP改编成为热门,并且出现了拍摄电影续集的现象.如此光有没有匠心和耐心制作出来的电影难免“烂剧频出”,这些流水线式生产的影片无疑逐渐让观众丧失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产生审美疲劳.现在的中国只能够说是电影大国,而想要真正成为电影强国,除了有战略优势提供帮助,更多的应该加强编剧叙事素养,保证故事内涵,蕴含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以及传递中国美学.

  自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分,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艺术电影相对乏味且美学风格难以理解与接受,所以更多人选择观看故事性强的商业大片.自1988年张艺谋凭借《红高粱》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导演后,《三峡好人》《孔雀》《图雅的婚事》等也先后获得国际类大奖,但这些电影却在国内不吃香,造成了中国文艺类电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虽然文艺片的票房依旧不高,但也出现了不少票房不俗的文艺电影.2011年的《观音山》《最爱》,2012年的《桃姐》《晚秋》等文艺电影的出现让文艺片扬眉吐气了一把,被称为“中国文艺电影崛起元年”的2014年更是出现了多位艺术片大师的新作,陈凯歌《道士下山》、张艺谋《归来》、刁亦男《白日焰火》、关锦鹏《放浪记》等,这些文艺电影在题材上无一例外偏向于探讨人性或人的内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文艺片坚守着电影的创作情怀和美学高度,《刺客聂影娘》更是以胶片格式的拍摄方式,展现出老一代电影人的美学担当,另外《山河故人》《闯入者》《长江图》也都体现了国产电影创作的丰富性和创作者的深度思考.

  因此,中国电影要想真正地走出去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外国观众的观影趣味,而要从提高影片故事叙事,建立中式美学风格,蕴含传统文化精神等方面考虑,提升中国电影辨识度,形成中国电影文化,从而成为电影强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减少“文化折扣”为走出去保驾护航

  电影创作是“编码”的过程,那么观众观看电影则是“解码”的过程,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偏见会产生“解码”折扣和文化“误读”.因此,在电影对外传播中减少“文化折扣”也是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重要的问题.

  影片融合沿线国家文化元素.好莱坞在电影《功夫熊猫》中融合中华民族的“功夫”和“熊猫”元素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花木兰》采用了中国古代“木兰从军”的故事、《变形金刚4》不仅在汽车人的设计上加入中国侠客的元素,而且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北京、香港等地,并邀请中国女演员李冰冰加盟演出……好莱坞这种在电影创作中融合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的方式,在我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制作,完全可以融合沿线国家的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电影在沿线国家的“文化折扣”,国外观众不至于在观看影片时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而难以接受.以成龙电影为例,电影《功夫瑜伽》的名字中功夫代表中国,瑜伽作为印度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有一种“发现自己、世界与自然三者合为一体”含义,这与影片所潜含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救世情怀”一拍即合,而使得影片能够在两国都受到欢迎.融合沿线国家文化元素的方法大大减少了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有助于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

  故事内涵引发各国观众共鸣.电影的共享性、共通性和普适性是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在差异中得到接受的不二法门,因此电影创作要多采用普世的价值观,传达出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日本将霍建起1999年执导的中小成本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名为《山间的邮递员》并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正是由于影片故事恰巧满足了日本社会在解决家庭伦理以及人情淡薄的现实问题,并且影片的淳朴民风也是他们所钟爱的口味.另外,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电影市场热映,除了创作水平和质量,更多要得益于影片所表达的父女之情和坚强奋斗精神.虽然影片中依旧有印度电影老套的歌舞元素,但这样的故事能够引发异国观众的心理共鸣,让差异文化完整的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在电影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情感上的互联互通很重要,对于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带来一个较大的启示.(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一带一路”:中国影视发展新机遇》,搜狐网,http://www.sohu.com.

  ②刘晓希:《“一带一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机遇与新使命》,《当代文坛》,2015(6).

  ③黄会林,朱政,丁宁等:《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与接收效果》,《现代传播》,2016(2).

  ④黄会林,李明,傅红星等:《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下)》,《现代传播》,2012(2).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电影文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电影文化方面论文范文。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