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和寿山石雕刻技法与艺术性的关系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艺术性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寿山石雕刻技法与艺术性的关系

[摘 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石头情有独钟,作为中华瑰宝之一的寿山石更是在人们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寿山石雕在各种玉石雕刻艺术中堪称石艺奇葩,这种凝聚着大自然精华的灵性彩石,其雕工精细、色彩丽质、造型逼真、气韵生动,充溢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为越来越多的艺术欣赏者所青睐.欣赏寿山石雕,如同欣赏一幅国画,入景于目,入情于心,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深邃的内涵和灵动的神韵.一块普通的寿山原石,一旦被技艺深厚的雕刻师看破其中的一缕乾坤,下手施刀,它的一段崭新的旅程也就开始了,也会因此变成一件罕有的佳作,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

[关 键 词] 雕刻技法;艺术性;寿山石

[中图分类号] J31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7)01-0080-02

一、寿山石艺术的审美价值

石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寿山石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寿山石的种类非常多,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纹理丰富.艺人们巧妙利用原石固有色彩和肌理,顺应材质本身的美感和属性,巧妙地安排画面,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寿山石雕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文化创意精神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二、寿山石艺术的发展取向

福州的寿山石作坊主要集中在鼓山脚下与寿山乡相邻的晋安区樟林村.他们主要采用就地取材、产销结合的生产模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更多的人开始注意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寿山石雕.虽然寿山石雕市场需求扩大,但是寿山石雕的生产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寿山乡的原石产量逐年减少,整体的生产力下降,生产规模大幅度缩小,很多手工作坊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大幅度“缩水”.其次,市场上还有一部分寿山石雕刻手工作坊主要以薄利多销的生产模式经营,做工粗糙,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重视这些问题将会对寿山石雕刻这一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山石文化也会因此而贬值.针对寿山石雕刻未来的发展取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1. 创作方法

雕刻师拿到一块寿山石,首先要做的就是“相石”.“相”就是观察,对石材的质地、形态、纹理和色泽有一个初步的把握,然后进行雕刻题材的选择与表现形态的设计,最后用手中的雕刀在珍贵的寿山石上创作.总的来说,寿山石雕刻就是“因石配工”,石材适合做什么,就把它雕刻成什么,只是在题材的选取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寿山石温润脂腻,晶莹璀灿,柔而易攻,若有裂缝或者瑕疵,可以通过巧妙处理得到弥补,其余部分应尽量留白.就好比画山水写意,不过寥寥几笔,却已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神韵.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 雕塑这东西无非就是该雕的雕掉,该留的留住.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却隐藏着很深奥的道理.作为一个从事寿山石雕创作近二十年的工作者,我对罗丹大师的精辟论述体会尤深.在石雕创作中何以做到该雕的雕,该留的留?即如何真正做到取与舍的辩证关系?我认为,应该从传统文化的历史高度去认知.在几千年绵远悠长的中国文化艺术长河中,历来注重文与道的有机结合,形与神的和谐统一.不管是千古流传的文学作品,还是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孵化出一条人人格守、时时遵循的规则,那就是文以载道,形以传神.人物雕刻是寿山石雕中的一大主要品类,而雕刻界常以“做人难”这句人生处世俗语来形容人物雕刻之难.雕好人物不但要真工夫的形似,还要表现内在思想的神似,从而形神兼备,达到造“形”传“神”.

2. 雕刻形式

石雕不易克隆,其中诸多“因材加艺”之妙法,历经了几代民间雕刻艺人实践的积累与经验得来,尤其是关于“俏色”的运用.寿山石雕工艺多以“巧”为一大特色,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巧妙构思,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费时与耗神的过程.灵感一旦触发,源源不断的创意就像行云流水,赋顽石以生命及灵魂.面对当前艺术品市场的风云变幻,雕刻家要保持冷静.如今的雕刻市场已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无疑为每位雕刻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对促进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发展十分有好处.寿山石雕是雕刻者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这也要求雕刻者要不断创新.只要对寿山石雕艺术保持着一份真诚和执著,相信任何人都能在寿山石艺术这块土地上收获自己的梦想和财富.

3. 创作观念

与大多民间艺术一样,寿山石雕刻也是通过拜师学艺、手口相传的模式传承下来,不像其他艺术有系统的科班传承模式.因此,在传承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雕刻技法的模式化、题材的概念化.真正的艺术有血有肉、有情有魂.创造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把生活中想表达的东西像照片一样一成不变地地雕刻出来,能做到完全写实也实属不易,但是若能从生活中总结出那么一点属于自己的见解,给人以一种妙不可言的突破形式,这也是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既要观察生活形象,又要重视主观感受.中国传统美学讲究“象形”和“达神”,也是我们在寿山石创作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效果,而不是单一的重复、刻制.若一味地模仿,不提倡创新,即使效仿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临摹、复制而不是创作.随着中西方传统艺术思想的融合,寿山石更应该学习和借鉴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追求自主,打破一切固有或已有的形式甚至理念,从创作观念上打破传统,不再墨守陈规.寿山石雕刻家潘惊石考虑到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在作品《一片相思》的雕刻中最大限度保留原石的材质美,仅在一小片黄皮上雕一片黄叶,但是作品表达了“一叶知秋”的相思.

与其说“物以稀为贵”,还不如说文化积淀才是其真正艺术价值的体现.寿山石雕刻者要持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雕刻技法是雕刻艺术性的前提,雕刻艺术性是雕刻技法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需要不断辩证思考、相互提升,在此基础上寿山石雕刻者才能有更多的升华之作.

[作者简介]

卢振秀,1977 年生,福建福清人,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现为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中国收藏家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优秀青年雕刻艺术家、省民间艺术家、福州市工艺美术二级名艺人、工艺美术师,福建省民协寿山石专业委员会会员 ,现任福建省寿山石福清联谊会副会长.1995 年从事寿山石雕刻,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明,并得到雕刻大师林亨云、王祖光的指点,经过不断的努力、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008 年作品《海底世界》荣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评活动”金奖;2012 年作品《步步高升》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12 年作品《吉祥双宝》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2013 年作品《富贵在手》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14 年作品《手中宝》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2014 年被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等,作品《田黄项链挂件》被中国寿山石馆永久收藏.

艺术性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艺术性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艺术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艺术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