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初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白淑贤精神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精神初探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白淑贤精神

【摘 要】白淑贤是闻名全国的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精神”是龙江剧形成与发展宝贵艺术经验的结晶,也是一笔丰厚的艺术资源.它对于龙江剧乃至其他戏曲剧种的繁荣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与影响作用.本文从适应时代、紧接地气,扎根基础、刻苦拼搏,创新为魂、全面开花,以戏为命、永在路上四个理论层面,对“白淑贤精神”进行了系统化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白淑贤;精神;时代;地气;基础;创新;戏命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19-02

白淑贤是闻名全国的龙江剧表演艺术家,曾荣获两度“梅花奖”、一次“白玉兰奖”与“文华表演大奖”,堪称“大满贯”.她被誉为“艺海奇花”,并被专家评价为她创造了龙江剧这一新剧种.因此,白淑贤形成创造的“白淑贤精神”,不仅应当名正言顺地正式提出与确立,而且应当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总结.“白淑贤精神”既是龙江剧创造形成与繁荣发展的宝贵艺术经验的结晶,又是一笔丰厚的艺术资源.它对于龙江剧乃至其他戏曲剧种的创新发展,都具有理论指导与实践影响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为此,本文专门对“白淑贤精神”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白淑贤精神”作为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艺术系统,可以分以下四个层面进行逐层解读与研析.

一、适应时代、紧接地气

“白淑贤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适应时代、紧接地气.

所谓“适应时代”,就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以时代精神为指导.一切戏剧都是时代的产物,并反转过来反映时代精神.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洪深指出:“凡一切有价值的戏剧,都是富于时代性的.换言之,戏剧必是一个时代的结晶,为一个时代的精形环境所造成,是专门为了这个时代说话,也就是这个时代隐隐的一个小影.”[1]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也同样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2]

白淑贤的艺术创造活动与龙江剧的发展相同步,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做院长,她都始终坚持以时代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战略与“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龙江剧剧种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她领衔主演的“龙江剧精品三部曲”——《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就以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指导,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为神髓,成功地塑造出“黑土刘金定”“关东贾宝玉”“塞北花木兰”的人物形象.

所谓“紧接地气”,就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大方向.龙江剧秉承东北二人转农民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基因,与黑龙江省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她组织生产的龙江剧创新型剧目《农民的儿子于海河》《标官》等,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心声为主题,以农民形象为中心.称得上是地气充沛、为民立言.

二、扎根基础、刻苦拼搏

“白淑贤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扎根基础、刻苦拼搏.

龙江剧是以东北二人转为母体的,为此白淑贤坚持以二人转艺术为龙江剧的创造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她自己率先垂范,专心学习二人转的“说唱扮舞绝”的表演“五功”.另一方面,她先后把著名二人转演员王良君、张国庆、蔡桂英、张野、孙淑梅等调入剧院,以加强基础实力.并举办“白淑贤杯”二人转大赛等活动,以强化二人转发展的后劲.

当然,要打下二人转表演艺术的坚实基础,就必须苦练其基本功.为此,白淑贤一马当先,刻苦训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废寝忘食,锲而不舍.

三、创新为魂、全面开花

“白淑贤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创新为魂、全面开花.

创新是包括龙江剧在内的所有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3]多年来,白淑贤一直高举创新的大旗,不断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并不断超越她自己.她最大的功绩,也是“白淑贤精神”的核心艺术成果,就是“白(淑贤)派艺术”的创造与形成.笔者认为,“白(淑贤)派艺术”的提出,应当是勿庸置疑、顺理成章的.既有创始人的业绩与独特艺术风格,又有一大批代表剧目,还有众多艺术传人,完全符合中国戏曲表演流派艺术的基本构成条件.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流派目前尚未正式提出,更未进行适时有效的研究与总结,这是亟需做的一件大事.

为了创造龙江剧,白淑贤殚精竭虑,苦心经营,进行全方位出击,取得最全面开花的艺术成就.在龙江剧表演艺术上,她自己不仅在传统戏中,而且在现代戏中,在“四功五法”——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方面,都创造出显著的艺术成果.在整个龙江剧表演艺术中,她注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全面提高,涌现出彩旦吕冬梅、武小生孙春秋、老生张国庆、花脸宿兆林、丑行李瑞刚等各类拔尖人才.在旦行(青衣、花旦、刀马旦)中,她着力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小白淑贤”李雪霏.与此同时,在龙江剧导演、舞美、音乐等各个方面,都紧紧围绕表演艺术,形成了完整统一、有机结合的整体,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大格局.

四、以戏为命、永在路上

“白淑贤精神”的第四个层面,是以戏为命、永在路上.

白淑贤真正做到了“以戏为命,戏比天大”,她自幼立下了“政治上低人一等,业务上高人一等”的雄心大志,那是因为自己出身不好,家庭成份被错定为资本家,她坚信老天不负苦心人.1960年,17岁的她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现省艺术职业学院)评剧班毕业,作为“尖子生”,她选择到省龙江剧院工作,投身于龙江剧的创建中.她的名气与才气,本身就是无形资产.但她从来就没想当“富婆”,只想当“戏女”.曾经有一位香港巨商,诚邀她赴港合作办一家美容院,且许以重金,但她婉言谢绝了.她坦言相告:“我白淑贤生是龙江剧人,死是龙江剧鬼,不做金钱的奴隶!”她以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爱戴.剧院有人生病,她亲往探视;有人辞世,她亲自送葬;职工子女升学就业,她费尽心思联系安排;剧院资金紧张,她磨破嘴、跑断腿,四处奔波,八方筹措.为了培养龙江剧新一代艺术人才,她办起了白淑贤培训基地,选苗子、招学员、请教师、抓训练.她还亲临课堂,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心贴心带,倾囊相授,倾心育花,培养出李雪霏、栾兰等一大批龙江剧新秀.

如今,白淑贤已愈古稀之年,早已退休.但她不忘初心,心系龙江剧,仍然担任龙江剧院名誉院长和艺术顾问,践行了她“活到老,干到老”的誓言.她与华莹合作,创作出龙江剧新作《松花魂》,获得广泛好评.她担任龙江剧新剧作《农民的儿子于海河》的导演,为龙江剧再立新功、再创新辉煌.为了龙江剧,她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歇.

综上所述,本文从四个层面对“白淑贤精神”进行了系统化论述.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整体,是“四轮定位”的一个大系统.

参考文献:

[1]洪深.属于一个时代的戏剧[A].转引自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转引同上,7.

[3]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0.

精神初探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精神初探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精神初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抗战精神论文

2、精神科护理论文

3、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4、论中国精神的论文

5、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

6、大学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