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勐朗镇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病虫害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病虫害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勐朗镇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李双妹

(澜沧县勐朗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澜沧 665600)

[摘 要]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阐术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几种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施药技术 常见病虫害 发病特点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69-02

水稻是我镇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农作物之一.有水田面积19321亩,病虫危害成了水稻生产的大敌,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和耕作制度变更等原因,我镇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高峰期,我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在病虫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作了经验总结.

1 水稻病害的种类

水稻病害常分为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之分.

1.1 真菌病害

1.1.1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我镇属于低热河谷地带最严重的是苗期,分蘖期和抽穗齐期.防治方法:应采取以种植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为中心,健康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注意品种合理搭配与适时更替.②科学田间管理;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健.③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有机肥、磷肥,巧施穗肥.④播前种子处理,用强氯精浸种.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⑤药剂防治: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孕穗破口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或分蘖期和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达20%以上,剑叶发病率在1%以上的田块及时进行喷药,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

1.1.2 稻胡麻叶斑病

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

症状:芽期发病,芽鞘变褐,芽末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形病斑,如黄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一片成多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灰色至灰褐白色.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病斑初椭圆形,暗黑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水稻胡麻叶枯病发生规律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草颖壳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干燥条件下,病斑上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从表皮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斑,并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再浸染.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收获后及时处理销毁病稻草,深耕灭茬,降低菌源物.②合理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磷、钾肥及有机肥,特别是钾肥施用可大大提高植株抗病力.

(2)种子消毒:稻种在消毒处理前,晒种1-3天,这样促进种子发芽和病菌萌动,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小时,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净后催芽.

(3)药剂防治:在稻田发病初期喷药保护,药剂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克,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克,用水750公斤喷雾.

1.1.3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发生概率高,为害重,损失大.一般以分蘖盛期、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重,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

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半透明状,边缘暗褐, 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在前季稻收获后深犁翻晒田.犁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2)化学防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防治最好.一般当水稻分蘖末期到圆秆拔节期,丛发病率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应用药剂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10-15天.药剂每667平方米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

1.2 水稻细菌性病害

1.2.1 水稻白叶枯病

秧苗在低温下不显症状,高温下秧苗短条壮,小而铗,扩展后叶片很快枯黄凋萎,此病有2种型.第一种青枯型,是一种急性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呈现失水青枯,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青灰色或绿色,叶片边缘略有皱缩或卷曲.第二种是慢性症状,植物感病后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发现暗绿色水渍状短线病斑,最后病斑变灰白色,黄褐色,病株特别明显.

发病条件:带病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最初侵染源,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学,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小球,随风雨,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高温高湿、台风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施用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秆菌.初侵染源主要是病草和病谷,细菌经水流传播到秧田,引起秧苗发病.早稻秧苗感染后往往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菌苗.晚稻在三、四叶期就可表现症状.秧田期淹水,秧苗期淹水,秧苗被感染的机会增多,淹水没顶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秧苗带菌率越高.当带菌或显症状的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到分蘖末期,稻株抗病力降时,开始发病,成为中心病株.以后又在病株的病部产生大量的菌脓,借灌水和暴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不断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在减少菌源的前提下,狠抓肥水管理,以药剂防治为辅,重点抓好秧田期的水浆管理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前用强氯精浸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途径,如汕优63、宜香3003等品种,清理病田稻草残渣,病稻草不还田.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壮秧.选好秧田位置,严防淹苗.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防止串灌,浸灌和长期深水灌溉,防止过多偏施氮肥,还要配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防治,封锁或铲除发病株和发病中心.秧田在秧苗3叶期及时拔秧前3-5天用药;发病株和发病中心,大风暴雨后的发病田及邻近稻田,受淹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是防治的重点.大田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气候有利于发病,则需要立即施药防治,发现一点,治一片,发现一片治全田.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亩用70%叶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升喷雾.

1.2.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菌脓.干谷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自身稻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等传播.在无病区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后期水稻易发病蔓延,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种子检疫,确保种子是否带菌.

(2)选用抗病杂交品种,如汕优63、冈优12、Ⅱ优63等品种.

(3)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配合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灌串水和深水.

(4)药剂防治:苗期或大田稻叶上看到有条斑出现时,应立即喷药防治.用法是每亩用7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升喷雾.

2 水稻常见的几种虫害

2.1 结苞为害类

2.1.1 稻丛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典型的迁飞性害虫,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于中稻.

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影响株高和抽穗,使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导致严重减产.成虫盛发和卵孵期,雨日10天左右,雨量100毫升左右,温度25-28℃,相对湿度80%以上,则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水稻生长健壮,整齐;做到前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提高水稻抗虫能力并缩短为害期.(2)化学防治 根据水稻分蘖期补偿力强,受害影响小,穗期受害损失大的特点,要狠抓穗期防治,进行药剂防治.

根据害虫情况,在卵孵高峰期每667平方米使用80%杀虫单溶性粉剂50-60克;在卵孵高峰期后1-2天,每667平方米可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加水30-45千克喷雾.甲胺磷乳油每15亩用25-50毫升,,每15亩用750毫升喷雾.

施药时应注意:(1)施药时间一般以早晚为好,阴天、细雨天可全天进行,但细雨天应适当提高浓度.(2)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有特效,但为高毒农药,作为过渡农药品种,使用应避免高温季节使用.(3)施药时,田间应保持4-5厘米浅水层3-4天,可提高防效.

2.2 吸汁类害虫

我镇常见水稻害虫有稻飞虱,该害虫对水稻为害猖獗,能在短期内发生成灾.为了掌握稻飞虱的发生规律,近10多年来我对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基本上掌握了稻飞虱在我镇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根据田间推广中心,2个基点调查和面上观察调查,稻飞虱在我镇一年可发生5代.

稻飞虱各生时期及为害情况:根据观察和统计分析,在正常年份我镇稻飞虱各生时期为害情况,早稻期2-3月为害早稻秧苗,3-4月为害早稻孕穗期,始穗期.

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选用高产抗虫良种,加强肥水管理为基础,抓住防治时期及时用药为重点,防治药剂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00克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750克,加水750喷雾.施药必须保证质量,药一定要施到稻丛下部确保药剂,接触虫体.施药时间应保持3-7厘米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冠军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1999年

[2]夏声广、唐启义 水稻病虫害防治 2009年

病虫害论文范文结:

适合病虫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病虫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