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原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似鮎高原鳅苗种培育技术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原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似鮎高原鳅苗种培育技术

采用塑料盆中放入孵化框进行流水孵化,可使孵化盆中水流形成涡流、环流等不同水势,还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节水体流速.利用经该方法进行似鮎高原鳅繁殖孵化,其孵化率稳定在60%以上.

似鮎高原鳅(Triplop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俗称老虎鱼、黄河鲢鱼、土鮎鱼,是鳅科个体较大的鱼类.其主要国内分布于青海、四川、甘肃的黄河干流中上游及其支流中,宁夏黄河干流也偶有分布,是黄河上游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头部及体前躯平扁,后躯近圆柱形,眼小,口裂大;唇窄,唇面常有乳突或浅皱褶,体无鳞,头部及躯体具有许多短杆状皮质棱突.似鮎高原鳅栖息于河流、湖泊多砾石处,以小鱼或水生昆虫、蠕虫为食,体色随个体生长及环境而有变化.因其肉味鲜美嫩爽,是产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似鮎高原鳅属于冷水性鱼类,其自身生长缓慢、适应环境能力不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科学保护该鱼类,合理开发利用这一重要经济养殖水产品种,也为山区河流的人工放流、资源恢复提供种源保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目前开展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野生似鮎高原鳅的赖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与人工养殖个体肉质的差异,人工养殖过程中主要的常见病害及呼吸耗氧等方面文章报道.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四川省内已经建立似鮎高原鳅省级原种场,笔者成功摸索出的似鮎高原鳅水泥池流水养殖鱼苗培育技术进行总结,为发挥该鱼类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一、养殖池的建造环境和要求

(一)生物学习性

似鮎高原鳅属冷水性鱼类,耐低温,适宜生长温度12℃~22℃.在这个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高于23℃,吃食受到抑制;高于25℃,吃食基本停止,27℃以上会出现死亡.而低于12℃,吃食减少,生长变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求水温在23℃以下,并且需采用流水养殖,以保证溶氧充足.因此建设流水养殖池非常符合这类鱼类的养殖.养殖场通常选择在山区,水源清洁,无污染,无工矿企业处,交通方便,便于饲料和鱼类进出运送.

(二)鱼池建造

养殖池的建设采取因地制宜,水流自上而下,串联修建,独立进排水.鱼池形状多采用长方形或切角的八变形为宜.因为,圆形鱼池对土地利用率低;方形鱼池则不利于水流交换.对于一些场地的不规则处,可以巧妙设计为椭圆形或三角形,用于鱼类分养或暂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亲鱼池设计:由于亲鱼养殖需要较大空间,水流量大,因此,专门挑选较大的流水池用于亲鱼养殖,面积在500m2左右.进水段池深1.7m,排水段池深2m.由于似鮎高远鳅是底栖鱼类,喜欢在石头缝隙间觅食.因此,在500m2的培育池中设计1m×0.8m的投饵台3个~5个.

鱼苗池设计:由于其需要的水流量相对较小,养殖池面积不大,从水流交换量考虑,通常以100m2~200m2为宜.因地制宜的建设,小型鱼池主要用于水花和苗种培育.进水处做好防逃措施,进水口用那个双层密网过滤,以防杂鱼进入池中;特别是排水处,要分别用5mm网眼、2mm网眼、1mm网眼、200目滤布逐层装订.

因似鮎高原鳅属于底栖鱼类,喜暗避光.可在鱼池进水端两边设置遮阳幕布,方便鱼苗遮荫.本原种场主要采用在进水端设置投饵台,既作为投饵使用也为苗种提供躲避场所.

(三)投饵台设置

投饵台通常2个或者3个,分别放置于进水端两边的池壁.

设置投饵台有如下好处:便于鱼类摄食,也便于观察摄食情况.其他时间内还有利于老虎鱼遮阴躲避.未投饵时,鱼类常成团躲避在投饵台下,群聚生活.

在生产上一般用饲料袋和钢筋扎成的矩形构成,用绳子拴在进水端两边的池壁,这样既可以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又方便取下食台进行清洗.

(四)建筑材料

其材料与结构为砖、水泥、石头、混凝土结构.具体结构与材料要求:

池壁结构与用材:不渗水漏水,安全牢固,能承受池壁四周土石的压力及池水中的压力,池壁不沉陷;有防逃措施,便宜.采用混凝土和砖或石头砌成,水泥嵌缝,池壁要用水泥浆抹平.

池底结构与用材:池底一般要先用石头夯实,厚度为25cm左右,再用小石头填空,最后用混凝土铺平.为方便排水,一般设计进水端高于排水端,倾斜度为2%左右即可.

(五)进排水

进水口:位置依据进水道,与排水口相对设在池角.进水口要高于池壁,进水口材料可用水泥管、铸铁管或塑料管,直径根据鱼池而定,均必须安装控制设施和过滤网.控制设施调控进水量及开关,过滤网防止杂鱼进入鱼池.

排水端:务必安装防逃措施,排水口大小视鱼池大小而定,不宜过大防逃麻烦,过小排水不便.

(六)防洪措施

在排水端离池壁20cm的地方增设两个排水管道,并且做好防逃设施.

(七)蓄水池

养殖用水进入养殖池前都应经过蓄水池的沉淀过滤作用,蓄水池一般10m2×15m2,为了最大化过滤沉淀,进水口与排水口设计为距离最远.蓄水池通常还可作为观察池,放养一些对水质敏感鱼类,起到警示观察作用,以保障水源干净卫生.

二、似鮎高原鳅亲鱼培育

(一)亲鱼来源

亲鱼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后代的体质、适应人工养殖环境能力、生长速度以及繁殖力.因此对亲鱼的选择一定要严格.目前亲鱼主要来自四川阿坝州黄河水系,采用不定期收购野生似鮎高原鳅,一般要求从无污染、人烟稀少、水质清洁的野生环境中捕捞,且选择个体大,身体无寄生虫等疾病,体色鲜明,运动能力强的作为亲鱼.

(二)饵料投喂

可采用粒径3毫米沉性颗粒料.投料率控制在1.5%~3%(根据实际吃食情况酌情增减,每天投喂2次~3次).

(三)日常管理

时常观察水温变化,控制水温在12℃~22℃之间.投饵台一旦发现剩料要及时清除,防止误食变质饲料引起肠炎等疾病.保持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每月视池底污物情况清扫1次~2次,清扫时要细心,尽量减少鱼体受伤.

(四)催产

选择身体健康,无病无伤,性成熟的亲鱼.当水温在7℃~12℃就可进行催产,一般采用LRH-A2和HCG两种催产剂.雌鱼剂量为LRH-A2每千克体重3μg~6μg,HCG每千克体重为1000IU~1500IU,分两次注射,第一次为剂量为总剂量的1/6,第二次注射剩余的全部剂量.雄鱼一次性注射,剂量为雌鱼的2/5~3/5.

(五)授精

采用半干法人工受精.轻轻捞出发情的亲鱼,用干净毛巾擦拭干净体表的水,事先在盆中放入鱼用生理盐水,将成熟的雌性亲鱼轻轻沿腹部两侧脊椎下方挤出卵子入盆,同时缓慢混入,用羽毛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缓慢、多次搅拌,以使精子与卵子充分接触完成受精过程.再加入与孵化用相同体积的清水,激活精子与卵子,继续搅拌10分钟,加入清水漂洗多余的和杂物.最后,将受精卵倒入自制孵化框上,均匀平铺,以免造成局部受精卵过度集中而影响孵化效率.

(六)孵化

采用塑料盆中放入孵化框进行流水孵化的方法.该方法占地少,易操作,材料易得、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可使孵化盆中水流形成涡流、环流等不同水势;另外,由于似鮎高原鳅孵化时间长,还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节水体流速等优点.目前,利用经该方法进行似鮎高原鳅繁殖孵化,其孵化率稳定在60%以上,效果明显.

具体方法是:塑料盆直径72cm、深度30cm左右,将受精后的受精卵均匀粘附在孵化框上,依次放入自行设计的塑料盆中进行孵化.根据亲鱼成熟情况和催产效果及生产需要,通常一个孵化盆放一个孵化框,受精卵发育效果好.当生产量大,或亲鱼成熟好的情况下,一个孵化盆可放置两个孵化框,但这会影响下层孵化框受精卵发育,需要不断翻转孵化框,增加工作量.一般情况下,水温10℃左右,经过90小时~100小时的孵化,即可出膜.直到仔鱼将卵黄囊吸收完毕,卵黄囊消失,投喂过滤后的蛋黄直至平游为止.塑料盆中放一层卵,大概4万粒~5万粒卵,并放一个孵化器,溶氧要在5mg/L以上,水温在7℃~15℃,pH7.2~8.0.

三、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是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种群扩繁复壮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育苗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了开发利用这些山区冷水性鱼类,根据其生活习性建筑流水养殖池,能够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似鮎高原鳅鱼苗成活率普遍较低,为提高鱼苗成活率,具体有以下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水花下池前的准备工作

鱼苗放养前十天,排干池水,清洗流水池,一般采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消毒,冲洗干净,做到无色无味.并加注新水,试运行,以免水花下池后造成漫水或漏干情况发生.

一般水花下池前要先试水后下苗.对于孵化出膜的似鮎高原鳅鱼苗,可采用孵化盆盛水试苗方式,将最初出膜的鱼苗放入盆中观察数小时无异常,活动正常后,即可放养.然后,采用微流水育苗,保证培育池水质清新,溶氧高.水花下池时孵化水温与培育池温差不能太大,要求在0.5℃以内,超过此限度每多1℃需要调温10分钟.由于似鮎高原鳅繁殖季节主要在春节,同一养殖场孵化用水和培育用水为同一水源,因此,提前清池试水便能很好克服上述困难.

(二)水质管理

苗种培育阶段对水质环境敏感,水温尽量稳定且在12℃~22℃之间.溶氧5mg/L以上.

(三)水流控制

刚孵出的鱼苗游泳能力差,因此培育初期进水流量小、流速慢,避免因水流过急对苗种的冲击,也可避免流速过快造成苗种在鱼池排水端过度集中造成局部密度过高,缺氧而降低成活率.

似鮎高原鳅水花下池初期,将进水量减小到每100m2用直径1cm进水管注水.此后随鱼苗生长及池中水质变肥逐渐增加水量,鱼苗生长到2cm~3cm时,去掉排水口处200目滤网,并将注水管直径换为5cm,长至5cm时,管径增加到7.5cm,长至10cm时,注水管径增加至11cm.此后,注水管直径一直保持这个水平,可满足流水池苗种培育需要.

(四)饵料投喂

水花下池后,采用鸡蛋黄+豆浆投喂,采用少投多餐方式方能提高成活率.下池初期按照10万尾水花1个蛋黄(煮熟后)每2小时~3小时喂一次;按每100m2育苗池1天用黄豆0.5kg磨成豆浆的标准,连续泼洒1周后即停止.鸡蛋黄每5天增加50%投喂量,直到鱼苗达到2cm~3cm,开始逐渐投喂宰切成细颗粒的水蚯蚓,待鱼苗大量采食水蚯蚓即可停止投喂蛋黄.

由于似鮎高原鳅原种场目前保种亲鱼多,年生产潜力大,采用少投多餐的方式常造成工作量巨大,做不到精准投饵,降低饵料利用率且极易败坏水质.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总结,已摸索出一套科学简易的投饵方式.即采用蛋黄过网充分溶水后,喷雾全池泼洒方式进行投饵,工作快、且均匀,效果极佳.

鱼苗长到3cm后,初期全部采用宰细的水蚯蚓,每天投喂3次~5次,每次量以2小时吃完不剩为准.宰细度视鱼苗大小而定.待鱼苗生长到4cm~5cm就可以使用粉料揉成块状投喂,起初粉料块直径1cm~2cm.投喂量以食台上粉料吃完再投下一次,每天3次~5次.随着鱼苗生长,粉料块粒径可适当加大到3cm~4cm.粉料投喂一直持续到鱼苗生长到7cm~8cm以上,方可直径为1mm的沉性颗粒料投喂.注意所选粉料及沉性料蛋白含量42%以上,食台为50cm×100cm大小的,约500尾鱼苗设置一个食台.

(五)日常管理

水花下池初期,并随时注意排水通畅,防止排水处滤网破损逃苗.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及时清理苗种池中随水流进入的杂物,春节也是两栖类繁殖季节,及时去除蛙卵等.每月清污2次~3次,动作要轻,小心避免伤及鱼苗.

(六)转池

似鮎高原鳅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体长、体重明显增加.但同时由于山区冷水鱼养殖池水温低,矩形鱼池或不规则鱼池由于水流交换不畅,常在一些死角生长青苔,或沉积污物,因此需要转池.转池时,还可以同时进行过筛分级,同规格饲养以减小以大欺小.在山区养殖场转池一般采取轮流转池,对空出来的鱼池进行彻底排干水,消毒、洗净后重新注水使用,减小发病几率,提高成活率.

(七)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

似鮎高原鳅属冷水性鱼,生长水温低,其本身也有较好抗病能力,细菌性病害较少,需要重点防治的体表寄生虫发生.从鱼苗到3cm以上后,每隔7天~10天检查一次,发现纤毛虫类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ppm治疗;发现蠕虫类寄生虫可用敌百虫0.5ppm治疗.

高原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