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期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明中期瓷画乘桴浮海图辨析类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可用于中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中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明中期瓷画乘桴浮海图辨析

明代中期成化、弘治前后,青花瓷器上曾经流行过一种怪异的人物画纹样.它们的画面主体是这样的:在一片浩淼的水面上有一叶小舟,小舟中乘坐着一个中年男子.(见本文附图)这种图怪异之处在于:人与舟的比例极其不协调,人大舟小,就像一个人坐在一只木盆里似的.有些画面中的小舟画成了一段树杈,人坐在树干上,树枝弯曲成小舟的篷盖.一段树杈做成的木舟,能大到哪里去?看到这样一幅图,人们不禁要思索:明中期的瓷画工匠,为什么热衷于画这样的图?它的画意究竟是什么呢?

许多瓷器爱好者将这幅瓷画称作“张骞乘槎图”,或者“仙人乘槎图”“乘槎图”等.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著名使节,后来民间把他神化,编出来许多有关他的传说,“张骞乘槎”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出处是南北朝时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原书已失传,今存明人辑佚本,但其中并没有“张骞乘槎”的故事.清代编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有这个故事,并说明引自《荆楚岁时记》,具体内容如下:

“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知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俱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榰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去探寻黄河之源.他乘槎溯河而上一个月左右时,来到一座城廓,遇见一男一女.张骞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男的叫他回去问严君平,女的送他一块织机上的石头.后来张骞到四川时问严君平,得知他所遇见的竟是天上的牛郎、织女!而东方朔则识别出那块石头是织女的东西!

将本文探讨的瓷画与“张骞乘槎”传说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乘槎”两字.“槎”的原意是指树杈,也可以引申指小木筏,瓷画中人物身下坐的,正是“槎”一类的小舟,由此联想到“张骞乘槎”的故事.然而,乘“槎”的就一定是张骞吗?张骞“寻河源”,行驶在一条河中,两边应有河岸才对;“见城廓”,前方应有城廓才对;遇“牛女”,还应有与男女人物相见才对.而实际上瓷画中的人物坐着小舟,四顾皆水,异常孤独.所以称此图为“张骞乘槎图”,有牵强附会之嫌.

不是“张骞乘槎”,又是谁在“乘槎”呢?有人找到另一个传说典故.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卷十有这样一段记载: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博物志》中的这则故事情节与“张骞乘槎”相似,两者应是有演变关系的.《博物志》成书要比《荆楚岁时记》早,因此“张骞乘槎”很可能脱胎于《博物志》的故事.这种演变大概是为了使故事更具名人效应,对读者更有吸引力.在《博物志》的故事里,“乘槎”者不是名人,只是一位“有奇志”者.乘槎的地方也不是黄河,而是通天的大海.相比起来,大海这个背景与本文探讨的瓷画画面似乎更贴近些.严君平是汉代的道教思想家,“有奇志”者能见到牛郎织女,也不是一般的人,故这则故事或许与道教神仙传说有很大的关系.有人因此称瓷画为“仙人乘槎图”,或者不能肯定“有奇志”者是否“仙人”,就干脆不提人物,只称“乘槎图”.但仔细想想,仍觉得有些勉强.瓷画上乘槎者的周围除了海水、星月,其他一无所见,何以肯定它就一定是在表现《博物志》的故事呢?

无论是“张骞乘槎”,还是“仙人乘槎”,除故事与瓷画画面不够匹配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明代中期,人们为什么要在民窑瓷器上大量画这种纹样?

有人提出过一种解释,认为此画可能与郑和下西洋有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在大海远航的壮举,画“乘槎图”或许是在表达对海洋探险的一种向往.这其实是现代人的联想,明代下西洋是行为,普通民众是不允许私自出海的,因此在民间不可能形成一股下西洋的热潮.而且郑和下西洋是在永乐、宣德年间,与“乘槎图”瓷画的出现不是同一个时期.

某个瓷画品种一旦大批量生产,其画意必定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某种思潮有关.据此原理,我以为明代中期出现的这幅瓷画,真正的画意是在表达《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的一句名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指渡河的木筏,孔子此语的意思是: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坐一只小木筏到海上去.言下之意就是:君王不听我的主张,我就遁世去过隐逸生活.

明代从正统开始,经景泰、天顺、成化、弘治直至正德,社会处在动荡不稳状态.一会儿帝王昏庸,奸臣当道;一会儿政治清明,九州臻治.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正直之士在皇权面前时而受褒扬重用,时而遭贬抑排斥,仕途起伏不定.于是士人阶层不禁要产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乘桴浮于海”成了瓷画师看重的新题材.

现在我们再来进一步分析“乘桴浮于海”这个题材瓷画的构图特点.“乘桴浮于海”与“张骞乘槎”(或“仙人乘槎”)作为典故,转化成画面的确可能形成相似的场景.但如果我们揣摩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状态,两者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大的区别:“乘桴浮于海”主题下的人物是为了避世;“张骞乘槎”一类主题下的人物是为了赶路.这种人物乘舟不同的目的和心态,是我们识别画意的重要依据.从瓷画画面看,一小舟,一士人,没有远行的装备,也没有匆匆的行色,甚至没有划桨行舟的工具!舟中之人有端坐静思的,也有四顾茫然的,却绝无搏浪前行的.显然这画的应是避世闲人.

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乘桴浮于海”的人物身份是泛指的;“张骞乘槎”(或“仙人乘槎”)的人物身份则是特指的.特指的人物形象相对固定,而泛指的人物形象可以不必追求统一.从本文所附的瓷画看,人物至少有士人(图1-图9,图12-图15)与道士(图10、图11)两种明确的形象.图16甚至在人物头上加了光环,这是神化人物的标志.所以,这些瓷画中的人物应该是泛指的,也就是说与“乘桴浮于海”主题更贴近.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指的是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群体,他们的形象自然应是士人装束.本文所附大多数图中的人物形象的确与士人一致,但也有少数图中的人物却是道士形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或许是因为道士更能体现遁世的意境.比如图10和图11中的道士,头梳双髻,袒胸露腹,甚至手持蒲扇,似在水中悠然地消夏,闲情逸志表现得比士人更加充分.

以上两点足以说明,明中期的乘舟人物瓷画,画的应是《论语》中的典故,名称应定作“乘桴浮海图”.瓷画“乘桴浮海图”的存世量很大,画法变化众多,我们还可以从繁、简不同画法的角度去进行观察.繁,是在表现画意的基本元素上增添新的元素,丰富画意的画法.比如图12-图15将小舟画成一段树杈,意在表示小舟的简陋,表明它不是远行的航船,仅是一个避世的用具;图13-图15的树杈上挂着酒葫芦,是在强调人物以酒相伴的悠闲、快活等.

简,是简化枝节,突出最核心画意的画法.瓷器纹样的简画法,一般是为了省工省料,保留下来的要素必须是最能体现核心画意的东西.图9就是简笔“乘桴浮海图”,画面上只剩下了寥寥数笔画成的人物与小舟,这两样元素正是核心画意之所在,已是缺一不可.

通过繁、简画法的分析,可以佐证这幅瓷画的主题的确是“避世”,称之为“乘桴浮海图”更恰当.

中期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中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期方面论文范文。

1、课题中期报告模板

2、课题中期报告

3、论文中期报告

4、论文中期

5、论文中期报告怎么写

6、论文中期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