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灵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在医患之间架起心灵之桥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这篇心灵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在医患之间架起心灵之桥

本刊特约记者吴莹汪玉成

星期二一大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社工部的志愿者徐巧林就来到了门诊大厅,穿上的志愿者马甲,这位老人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洋溢着热情与爱心.几年来,她每周都会定期来这里为患者提供医务志愿服务.

成立5 年来,长征医院社工部带领这个闻名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军人医务社工群体,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使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打造了医务社工的“长征模式”.

3 月17 日,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吕晓莉在调研后对医院医务社工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长征医院的社会工作无论是在常态服务,还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响应服务上都令人印象深刻,走在全国前列.”

甘当医患和社会之间的润滑剂

长征医院微创外科中心主任仇明清楚地记得,社工部刚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社工部主任柴双、医务社工计芳等人轮番出击,介绍社工介入科室的必要性.慢慢地,他被她们的热情所感染.但医务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效果如何?是否符合科室实际情况?能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呢?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不久后,这些疑虑被一一打消.

一次,科室来了一位女患者.每当仇明向她了解病情,她却总是避而不谈,甚至情绪激动、哭泣,而她的丈夫也是手足无措.这让他这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科主任甚是尴尬.得知情况后,医务社工开始介入.他们积极与她进行接触,聊他们的家庭生活,聊他们的孩子等等.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和交谈,她表达了对手术的担心和害怕.社工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仇明,并和他一起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同时,社工们还邀请做过腹腔镜手术的病友和她一起聊天、谈心.慢慢地,她从担心、紧张、害怕到最后积极配合治疗.

即将出院时,这位患者找到仇明,说要加入术后患者支持网络,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其他患者积极面对病魔.

患者的变化让仇明等医务人员和患者们看到了医务社工的重要性,医务社工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在医患矛盾日益增多的今天,医务社工可以充当其间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化解矛盾,增进理解.2011 年3 月16 日,长征医院挂牌成立了社工部,门诊部主任柴双被任命为首任负责人.此举使医院成为我国首家引入社会工作服务部的军队医院.

长征医院院长郑兴东告诉记者:“只有将社工视为医院正式工作人员,以医院的一个工作部门而存在,才能真正随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院社工部经上级批准正式纳入编制.同时,我们也成为全国医院唯一一家让医务社工走社工师专业职称的单位.”

社工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和医院资源,为患者提供治疗的资助和出院康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医院连接外部资源,为医院医疗条件和服务的完善提供帮助.

2014 年初,8 岁的小炜被确诊为恶性骨肿瘤,病情持续恶化,于同年6 月转至长征医院.担心孩子不能配合治疗,医务社工及时进行了介入.在与小炜的交流中,他们得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校园,他想念同学、老师.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在组织志愿者前往关心探望的同时,与小炜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小炜家庭条件不好,同学与家长得知情况后,自发组织了爱心募捐活动.在医务社工的努力下,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录制了关爱和鼓励的视频送给小炜,并由老师带着几位同学来到病房探望小炜.那一刻,小炜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虽然最后小炜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医务社工的努力帮他完整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而善款余额也被用来在他的家乡昆山设立了骨肿瘤患儿关爱基金,以便去帮助更多的患儿.

目前,他们已经将零散的、分散的医疗救助资源进行合理融合,并将这些信息资源整理编辑成了《医疗救助资源手册》,通过这一渠道获取救助资源的患者已经有200 名之多.

两千志愿者化作“爱心天使”

家住黄浦区、战士赵成的母亲身患直肠癌,在长征医院治疗.志愿者了解到赵成在西藏阿里守防,巡逻执勤任务繁重,就协调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实施最佳治疗方案,全程精心护理.手术顺利完成后,志愿者与赵成取得联系.赵成动情地说:“长征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温暖守防战士的心.”

近年来,医院组织、管理了一支由2000 余名专家教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离退休老干部、外籍人士等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这些志愿者成了医务社工的好帮手.志愿者们开展预防、疏导和化解医疗纠纷,服务部队官兵,营造“健康社区”,为特困病患提供医疗救助,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等系列活动,提供志愿服务2.3万小时,服务对象达20 余万人次.

同时,他们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以门诊科44 名工作人员、全院150 名团员骨干青年、大学200 名学员为基础,相应成立了一级、二级、等分级响应志愿者团队,以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有序、高效、优质地投入到援助活动中去.

2014 年12 月31 日外滩件发生后,距离现场较近的长征医院承担了最重的抢救任务.医务社工第一时间介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启动分级响应志愿者团队.救治过程中,医院没有出现一例伤病员家属因情绪不满,或不了解救治进展而与政府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和争执的情况.这其中,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功不可没!

某社区独居老人李国华,每逢端午、重阳、学雷锋活动之际,探望者成群结队,甚至某个节日期间“被洗头”6 次,“被散步”5 次,而平时却鲜有人看望老人.在“健康社区”构建中,这样的尴尬屡见报端.

2011 年,医院开展了“人民军医下社区”活动,派出“长征之锐”医师志愿团队的骨干矫健鹏和另一名年轻医生去某社区联系义诊.可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沟通极不顺畅.这件事被刚刚组建的社工部知道后,柴双亲自带着两名社工去社区沟通,最终义诊得以顺利进行.

几年来,医务社工计芳和代文瑶定期与社区建立沟通联系,并与外滩街道共同探索“健康社区”建设与营造的创新模式,组成了全国第一支“健康大使在社区”暨长征·外滩社区医务志愿者团队,将原有临时性、随意性的健康服务变为常态化、规范化,实实在在将健康理念带入了社区.

“由于有了社工部,我们日常的很多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可以说,他们搭桥,我们过河,医务社工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矫健鹏说.

不仅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也是社工部的服务对象.

护士小刘刚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急救科ICU 病房当护士.ICU工作压力非常大,疲惫、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普遍存在,极为辛苦,这位护理本科出身的年轻护士一度焦虑、迷茫.小刘主动找到护士长卢春娟倾述,卢护士长安慰了小刘后,给她讲起自己多年急救科护理工作的亲身经历,但这一常规“疗法”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发现这一现象后,社工部开始介入,帮助疏解压力,提供情绪支持,并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设计了主题为“守护天使”的护士减压小组活动.

一次小组活动,社工和护士进行角色互换游戏,分别扮演焦躁的患者和护士.游戏结束后,小刘深有感触地说:“平时多是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如今角色对调后,自己豁然开朗,知道了所学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

不光患者有时会对医护人员存有怨言,就连家人也常常不能理解.中医科的修医生平时工作十分忙碌,最近又要申请社科基金项目,更是忙得不可开交.5 岁的女儿对妈妈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理妈妈,修医生只能暗暗落泪.

了解到个中缘由后,社工部借“小志愿者活动”将修医生的女儿接到了医院,让她担任志愿者,亲身观察医生的日常工作,理解妈妈的辛苦与劳累.活动结束后,女儿懂事地说:“原来是妈妈太忙了,不是不爱我.我爱妈妈!”一句话让修医生激动得落泪,负面情绪一扫而光.

打造鲜明的为军服务社工模式

碧海蓝天下,海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刘俊、阎少林驾驶战机直冲云霄.

而一年多前,他们俩因为夜航训练坠机海上,送入长征医院救治.身体上的创伤治愈了,两位飞行员却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情绪、自责、对未来飞行恐惧等心理问题.

社工部及时介入,协调心理专家进行评估,综合应用“解释、安慰、陪伴、鼓励、支持、积极暗示、激发伤员的自我效能,重拾其职业信心”的方法,为伤员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一年多的跟踪治疗,雄鹰终于重返蓝天.

5 年来,围绕“姓军为兵”,社工部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为军服务模式.

“特色体现在4 个‘专’字上.”医院政委陈军介绍,第一个“专”是成立全国首支由军人专属人才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第二个“专”指为军队人员设立的专门场所、专门通道和专门的医护团队;第三个“专”是打造了专门服务于基层官兵的“红十字轻骑兵医疗小分队”;第四个“专”是关注军人家属,并且为他们开展专项、专线服务.

2011 年,社工部牵头组建了一支由院士、知名专家教授领衔的专业化、职业化医务志愿者团队.院士廖万清、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等专家教授都是这支专职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他们不仅出现在医疗一线,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那些医学生何为医者父母心,如何成为优秀的军医为部队和地方服务.

为了实现军人看病挂号就诊“零预约”、取药住院“零等待”,医院在门诊大楼专门开辟500 平方米的军人就诊专区,专家、教授坐诊,志愿者全程陪同.对于住院官兵,医院推行志愿者“一对一”温馨服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都是现役军人或者有过军队工作经历,能和战士们说说“心里话”.患者出院后,医院延伸志愿服务,建立“长征关爱”,实施“一对一”跟踪随访,指导治疗康复,直到官兵恢复正常训练生活.

通过医务社工,有效弥补了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忽略预防、心理、社会等专业化、人性化服务需求的缺陷,全方位、全过程为基层官兵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社工部通过挨家挨户逐一上门摸底调研的方式,确立了辖区内100 余名军人家属作为服务专项、专线服务的对象,为驻区军人家属开设特别医疗援助,排忧解难,尽最大可能解决工作和战斗在国防一线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

创新还在继续———医院建立了“长征志愿服务关爱”,志愿者对住院患者实施一对一跟踪随访服务,成为实现患者出院跟踪随访全覆盖的全国首家医院;建立“关爱使者”团队,将医师、医技、护理人员都纳入到医务社工团队中来,实现医务社工的本岗化、本位化发展;开拓“术前患者关爱”服务,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实现社工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无缝对接”……

“长征模式”没有终点.在探索的道路上,长征人必将打造更响亮的“品牌”,让医务社工走进千家万户!

心灵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心灵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心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