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语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和新工科建设视阈下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方面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外语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新工科建设视阈下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

[摘 要]构建师生共同体是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师生共同体的构建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师生共同体的内涵和意蕴出发,在分析师生共同体在当前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解析了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的核心参照要素,提出了新工科大学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重构途径.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014-04

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常态化和以智能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迅速展开,使得外语教育在新工科建设的国际化发展中具有愈发凸显的作用和价值.但目前,外语学科的发展由于未能实现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机对接,缺少活力和张力,尚未能够有效地为新工科人才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外语学科“在许多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校内的学科排名中敬陪末座”,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1].在如火如荼的新工科建设中,如何发挥外语学科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于构建师生共同体.本文将从师生共同体的内涵和意蕴出发,在分析当前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师生共同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解析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的核心参照要素,提出新工科大学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重构途径.

一、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意蕴

“共同体”概念最早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指人与人之间在自然情感的意志基础上亲密关联、守望相助并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共同生活方式,其典型代表有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因为“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群体成员有着追寻的“共同愿景”,共同体不仅是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更是一个充满归属感、强调共同精神意识的家园.美国当代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认为,共同愿景是以价值共享、责任义务共担、身份认同和互惠为基础的[2].因此,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互为取向的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担当的协作关系.德国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3].大学共同体的提出,不仅表明了学者与学生是共同体中社会关系的主体,而且揭示了“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大学之道”.在卡尔·雅斯贝尔斯看来,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还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活[3].这三个方面是大学共同体的构建基础,包括教师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获取学术训练和技能指导、学习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等,同时也包括师生探究知识、寻求真理和创造文化生活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学共同体的本质基础是师生共同体.

由是观之,师生共同体不仅是一种为学习共处的师生关系,更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是信息时代知识共享和创生的社会基础.具体到大学外语教学,理想的师生共同体应是一个互动共享的生命体、互惠共生的发展体和互利共赢的创造体.这个共同体通过平等交流与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实现外语、人文和工程等学科的知识建构,共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外语能力.总之,师生共同体在师生之间构筑的是一种精神契合、智慧共生的互动生成关系,它不仅促进师生情感成长,而且共同实现知识创造、能力提高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融合.

二、师生共同体在当前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学界较多地关注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建构和高校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有关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建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师生共同体在高等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教学互动虚化

教学互动指师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想或观点的交流,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师生互教互学,形成合力,达成教学的最优化.互动存在于课堂内外.在工科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本质把握不准确、大班教学掌控困难,学生专业课任务繁重、课堂参与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课堂互动仅限于围绕文本的师生问答,导致教学对话流于形式或走过场.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课堂内外的互动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加强,教学互动“形同虚设”.

(二)师生情感淡化

大学教学意义始终相关于人,在于人的意义显现.大学外语课程作为公共课,在工科教育中所占比例较低,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学习产出考核较为注重学生的期末或四六级考试成绩等显性能力,容易忽视诸如社会责任感等隐性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不足,没有把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缺少精神上的“视界融合”和心灵对话,没有形成基于情感的包容互动关系,致使师生情感淡化.缺乏情感的激励和长效支持,教学的有效互动便难以维持.

(三)能力提升弱化

外语教育向来提倡“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理念,但工科教育中外语教学却处于人文性不突出、工具性不足的尴尬境地.一是工科专业开设人文类课程较少,对人文教育关注不够,导致“我国工程本科高校人文科学氛围严重不足”[4].二是未来工程师应具备能用外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从事工程领域工作的能力,但外语教学过于注重基本语言技能训练,未能把语言要求和专业学习要求接轨,使学生失去提升外语能力的动力.此外,学业评价侧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没有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外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问题意识缺失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只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5].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但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学成就感的缺失和自身呆板僵化的教学思维等原因,教师往往缺乏对教育学术的思考,课堂上缺少启智性问题;而学生学习外语积极性不高,加上教师启发不当等原因,大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无法找到自己的“问题域”.问题意识缺失是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新工科人才外语能力提高的新逻辑:重构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

(一)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的参照要素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提出了培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程人才要求.2017年2月,国内众多高校围绕工程教育新理念、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由此看出,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再仅限于对工科院校的要求,它将是所有工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趋势.因此,要实现新工科建设的国际合作目标,培养通晓国际工程规则、能够使用外语在工程领域进行沟通、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专业思想和成果交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就必须重构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切实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发展需求,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重构应融入新理念、人才外语素质新标准、新课程体系等核心参照要素.

“本土化与国际化兼顾”的新理念.在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先进工程设计由虚拟全球团队完成,这些高度集成的工程团队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组成,其运转通常跨越多个时区,跨越多种文化,甚至跨越多种语言”[6].换句话说,现代工程问题已不再仅仅事关单一国家或单一语言,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多个区域合作和多个语种沟通.因此,外语教学应树立本土化与国际化兼顾的理念.一方面,我们应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结合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找准外语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方向,探索更加适应我国国情、历史、文化的工程外语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改革,使学生以更加自信的心态与世界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另一方面,我们应顺应全球化和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人才外语素质新标准.马克斯·韦伯认为,和任何行动一样,社会行动既有工具理性取向,即行动者把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对他人的表现的预期用作“条件”或者“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特定目标;也具有价值理性取向,即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7].工程行动也不例外.美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工程师:新世纪工程愿景》报告指出,未来工程师应具备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良好沟通能力、商业管理之道、领导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和专业素养、终身学习等素质[6].这些素质既包括工具理性的能力,如工程实践能力等,也包含价值理性的特征,如家国情怀等.因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师[8]不仅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工程项目国际化语境下工程师的外语素养所应包含的特征.

多学科融合的新课程体系.外语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固然重要,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形成才是未来卓越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要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工程国际化需求的人才,新工科外语课程体系应改变过去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范式,以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为导向,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外语应用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新工科外语课程体系应摆脱“重语言轻文化”、“重基本技能轻专业能力”的羁绊,向“语言学习+人文教育+工程外语+其他”的融合方向发展,依托大类通识教育,促进语言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重构途径

1.营造互动共享的外语教学氛围,促进知识建构和认知拓展

“大学是实现人类基本求知意志的一个法团组织”[3].在工科大学外语学习中,知识建构包括学习外语学科、相关工程学科和人文学科等知识,了解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并从学科经典中汲取智慧.外语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更要训练学生对所学的相关领域内容进行概念辨析、逻辑梳理和意义阐发,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拓展自己的认知.这一系列学习并非学生个体孤立所为,而是通过与能力更胜一筹的同伴、教师或专家进行有组织的协商互动来完成的.维果斯基指出,个体的知识建构活动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参与活动、内化符号系统,同构新知识[9].这说明了群体的社会互动对个体知识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外语教学应依托共同体作为中介,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沟通和协作来实现知识建构和拓展.互动共享是师生共同体的存在基础,它有助于拓宽多元、开放的个性化学习途径,促进师生共学共研,实现知识共享、情感共享和价值观共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表现为一种去中心的互动交往行为,主张对话和阐释,师生地位平等,教师乐教、学生好学;师亦为生、生亦可为师”[10].因此,在课堂内外的各种形式互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努力营造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因势利导启迪学生,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互动共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增长知识,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建构与有效融合,逐渐拓展认知.

2.创建互惠共生的外语教学场域,助推能力提升和情感成长

互惠共生是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的发展基础.我国外语教育向来有实用和功利的价值取向,“工具性”理念在工科大学外语教育中更为突出.但是,“更多地注重‘实用’,缺乏超越工具层面的语文意识和外语素养”,就使“外语教育很难达到理性和高效的程度”[1].卡尔·雅斯贝尔斯也指出,“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11].基于此,大学外语教学应通过创建互惠共生的外语教学场域,促进师生能力提升和情感成长.首先,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相长、教研相益.从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着手,围绕语言学习、人文教育和工程学科构建包括通用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等课程体系,促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诸如课程设计、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等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能教会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工程专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人才.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生成智慧的同时反过来推动教师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拓宽教师的发展渠道.其次,通过语言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提升教师的外语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互联网+”教育使知识的学习、获得、产生方式发生了变革,大数据、互联网思维等新技术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模式和课程模式,并促进师生间互惠性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成长,使师生双方价值升华.再次,通过建构课外学习共同体、校企学习共同体,以开设外语讲座和研讨会、模拟工程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使成员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3.创设互利共赢的外语教学环境,促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发展

外语教学环境指影响外语教学结构,制约教学操作,并能促进或阻碍人的认知发展的外语教与学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12].外语学习的内部环境指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外语的心理状况,即外语学习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过程;外部环境指能构成影响学习者内在环境变化的一切外部条件,如教育政策、课标、教学资源和设施、部门协作等.师生共同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它不再是独立于环境的存在,而是积极或消极环境的营造者、利用者.教师作为师生共同体的主体之一,应积极创设和利用有利的外语教学环境,并促进这些环境因素的协调发展和互惠合作,共同应对新工科发展的挑战,为工科人才外语素质的培养共同谋划福祉,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例如,在社会环境层面,教师应了解相关的战略、政策、行业标准等,主动适应工程教育国际化需求和新工科建设需要.在学科环境层面,以培养会外语、懂专业、善策划的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以应用为导向,借助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从教育政策、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方面加强外语学科建设,推动新工科人才知识结构在语言文化、信息技术、工程知识领域的交叉融合.在物质环境层面,应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缩小班级规模,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认知环境变化和发展,根据学生个体认知特征和自身需求,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拓宽视野,增强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置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师生共同体成员通过相互学习和共同创造实现共赢.

总而言之,全球化背景下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对新工科人才外语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应对这些要求,必须重新诠释外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体在当前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从营造外语教学氛围、创建外语教学场域、创设外语教学环境等方面重构师生共同体.通过建构互动共享、互惠共生、互利共赢的师生共同体,促进师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创造力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外语教学师生共同体重构探究为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但不同高校因办学特色、资源优势以及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而有所差异,师生共同体的实施路径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师生共同体在工科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取得实质性成效还需进行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探讨.后续研究将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师生共同体的个性化教学、学科融合教学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 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促进方式与途径[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1-4.

[2] 赵健.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3] 卡尔·雅斯贝尔斯. 大学之理念[M]. 邹立波,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

[4] 乔小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 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5] 波普尔. 科学知识进化论[M]. 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

[6] NEA. 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New Century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 Pittsburgh: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33,53-57.

[7]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第1 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4.

[8]项聪. 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师——兼论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1-56.

[9] Vygotsky. L. S. Collected Papers[C]. Vol. 3. Moscow:Pedagogika,1983.

[10] 魏善春. 论“师生共同体”的建构:基于过程哲学的师生关系反思[J]. 高等理科教育,2017(3):15-22.

[11] 卡尔·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12] 曾葡初. 英语教学环境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责任编辑:钟岚]

外语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外语教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外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