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类论文范文素材 与怎样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怎样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

2016第十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广东深圳红岭中学曾坤老师认为“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音读“lun”,义为“伦类”.我认为曾老师给“论”的注音是完全正确的,释义还可商榷.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诗律部分说,七律和五律,不论是仄起式,还是平起式,诗的最后一句的最后一字都是平声字.所以,“论”读“lun”,完全正确.

(二)查阅《古代汉语》(四册本)第4册P1460,对《咏怀古迹》的注释有:“门、村、昏、魂、论,押韵(元韵).”再查《古代汉语》中的《诗韵常用字表》,在“上平声”卷中找到“十三元”韵字,依次发现“魂、门、村、论(动词)、昏”.但是特别注释了“论”为动词.可是曾老师把“论”解释“伦类”,词性却是名词.

(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论”的释义有三种:①作为动词,有义项为“讨论、研究,议论,辩论,判罪,”音全读“lun”;②作为名词,义为“文体的一种”读“lun”;③读“lun”,通“伦”,条理,顺序,词性为名词.

可见,“论”要读平声,又要作动词,这就为难了.

那么,“论”既要读平声,又要作动词用,那该如何释义呢?

再查阅李运富主编《古汉语字词典》(中国青年出版社),诙典中对读“lun”的“论”解释有两种,①通“抡(lun)”,(动词)选择,选拔.例句是:“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熠之,以观其盛者也.”(《荀子·王霸》)②“lun”,(动词)编撰.例句是:“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综上所述,作为动词的“论”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名词“条理,顺序”活用为动词“成为一类”:二是动词,通假“抡”或释义为“编撰”.

那么,“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字何解呢?

笔者翻边了《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寻到了李白的一首诗《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本诗押“十三元”韵,显然“论”要读“lun”,意思就是“述说”.如果“论”通假来释义并不是好方法.

笔者在《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觅得了王禹傅的一首诗《日长简仲咸》:“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①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②共谁论.”(注:①老子,字伯阳.②牢落,无所寄托貌.)本诗亦押“十三元”韵,显然“论”也要读“lun”,意思可理解“述说”.如果“论”又靠通假来释义,并不是好途径.

“论”字在古代诗韵中作动词用时读“lun”,义为“述说”.“论”解释为“条理、顺序”“编撰”,在本句中都说不通.所以,“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字,直接解释为“述说”为佳,不必像曾老师取“伦类”义项,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类”.

该句的含意就是千年来咏叹王昭君的人都述说了怨恨之情,咏叹之人当然也包含作者杜甫,就像“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也包含作者自己一样.“咏怀古迹”,就是借古人际遇抒发自己情怀,这样就与作者当时的心境相合.所以“论”字解释为“述说”.

(作者单位:安徽省南陵县博文中学)

[责编崔达送]

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理解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