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类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与《甲骨时光》:寻找看不见的城市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该文是关于寻找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甲骨时光》:寻找看不见的城市

《甲骨时光》首发于《江南》杂志2016年第2期,甫一问世即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8月著名华裔作家陈河长篇新作《甲骨时光》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近年来,陈河的创作产量极高,水准一流,尤其在发掘历史的写作方面,视野宽阔,史料扎实,文学架构极具现代性,开拓出了别开生面的文学风景.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价他“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想象”;著名作家王安忆评价他“写得非常不一样,很蓬勃,是一片眼熟中的一个陌生”;著名作家麦家则在读过《甲骨时光》之后,赞叹“他让艺术的想象力飞上了历史的天空”.《甲骨时光》是著名华裔作家陈河的长篇力作,作者埋首故纸堆四年多,以考古学家的严谨,诗人的梦境与灵性创造出了一部洋溢着诗性气质的历史小说.小说是照进黑暗历史的一束光线,围绕着殷墟甲骨文物,中国考古学者杨鸣条、暗负国家“使命”而来的日本人青木泽雄、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怀着不同目的人聚集到一处,追溯着古老的文明,走进了迷宫一样的中国文化的神秘地带;民国学者在动荡的社会和有限的考古条件下,与国外考古学家的赛跑扣人心弦,令人热血沸腾;天文、地理与历史的三维坐标构建了一个神奇的殷商王朝,这个“看不见的城市”如同神秘的召唤,形成了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

一、文体:纪实与虚构

《甲骨时光》是一部纪实与虚构交织的小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花了四年多时间上穷碧落下黄泉寻找故事的每一条线索,以史学家的精神进行严谨的考证,以学术研究者的态度参阅了上下册邦岛男的《殷墟卜辞研究》、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李济的《安阳》、杨宝成的《殷墟文化研究》、郭胜强的《董作宾传》、华人博士董林福写的博士论文cross Culture AndFaith(《信仰和文化的交叉》、董作宾的《殷墟谱》、加拿大早期传教士怀特主教的《河南的犹太人》等,写小说写成了历史;但同时,《甲骨时光》又充满了诗性的气质,在真实中又往往用幻觉、奇异的幻想、臆症唤起一个虚幻的烟波浩渺的非现实世界.

《荷马史诗》的创作就是一方面具有墓铭石刻的史诗动机,另一方面又有文学的虚构;《红楼梦》既坦白又隐晦,既有开天辟地的录史意图,又实在虚去,告诫读者无朝代可考;《水浒传》梁山诸杰可落实在赵宋一朝,又有推衍夸张手法;《三国演义》是帝王实录,同时也有编造和营构.于昊燕在研究老舍的童年经历时,“纪实与虚构的距离多人为证,可以对同一事物的叙述进行相互印证,进而进一步接近事物的真相.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梳理纪实与虚构之间关系的过程.把握纪实与虚构的距离,是从文学证词中进入历史真相的必经途径”①,陈河的小说花了很大工夫从不同当事人的角度逐渐接近历史的真相.纪实的部分更具有学者气息,而虚构的部分则充满了诗性.文字学、考古学、地理、天文……和历史考古结合在一起,气势恢宏,神秘悠远.

小说纪实的部分有着学者的谨慎与认真.《甲骨时光》中的杨鸣条实有其人,就是第一个发现殷墟甲骨卜辞中记“贞人”之名的现象的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1895—1963),他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生于河南南阳.1923—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5年,董作宾从北京大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史学硕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和河南中州大学.192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同文学院代院长傅斯年结为知交.之后,入傅斯年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28年,回宛在南阳中学任教.同年暑假,他去安阳考察,发现当地村民在殷墟挖掘并出卖甲骨,即向傅斯年建议,由研究院主持进行系统发掘.10月,董作宾首次发掘获得甲骨残片784件,此后又先后15次参加安阳小屯村殷墟发掘.他又参加山东城子崖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曾任教于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928年后到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1946年在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①,曾任研究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被选为研究院院士.1947—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 年病逝于台湾.

傅斯年派他到河南安阳发掘殷墟文化实有其事.小说中瑞典的安特生博士打算以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名义,邀请世界上著名的考古专家共同参与,对安阳的殷墟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由各方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比例共享.傅斯年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初就试图推动以中国本国力量为主的田野科学考古,他慧眼识英才,决定派出生于河南安阳的无名小辈杨鸣条来担当此重任.后来成为杨鸣条研究助手的李济也是实有其人,他是中国早期的留学生,哈佛人类学博士,他用英文写作的《安阳》讲述的就是1928年,傅斯年领导的研究院史语所派出考古队前往安阳发掘的过程和成果.小说里充满神秘色彩的当代伪刻手蓝保光就是在这本书中披露的,后来在陈河的写作中,蓝保光和他的母亲成为推动杨鸣条研究考察获得进展的重要人物;小说中在山西古庙中收集三幅巨大壁画的史实则来自华人博士董林福写的博士论文cross Culture And Faith(《信仰和文化的交叉》.这是一种反虚构(non-fiction)的纪实手法,“不虚构故事和事实,直接表现真实人物和事件,有时作者本人也作为一个角色出现在作品中以增加叙事的真实性.作品揭示现实的真相和内在原因.”②

“‘纪实与虚构’作为‘创造’小说世界的方法,在作品中不可能截然分开.”③一般来说,祖先历史的虚构往往是神采飞扬,令人神往的,而现实的纪实往往是枯燥、琐碎和写实的.纪实用史学的精神还原了历史,再用推理、考古和幻想的方式进行虚构,从而形成了小说文学性的部分.英国的培根在《学术的进展》(1605年)中指出“文学艺术的虚构特征,他认为文艺由‘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而产生’,它根据人心目中的理想、期望所构造,故不同于‘自然’和‘真实的历史’.它较之事物原质面貌具有‘更宏伟的伟大、更严格的善良、更绝对的变化多彩’;能虚构出更伟大、更英勇的行为与事件和‘更为公正,更为符合上帝的启示’的结局,因此它是‘虚构的历史’,其作用在于能够赋予人以‘弘远的气度、道德和愉快’,因其人的美感”④.虚构部分作家具有诗人一般的想象力,就像《达·芬奇》一样,寻找殷墟和甲骨的故事也通过山西古庙的一幅巨型壁画,写成了隐藏着商朝某些的巨大谜题,通过董作宾在《获麟解》中提到的他怎么样一直追踪一个叫大犬的商王的贞卜师,怎样对比研究大犬前后期字刻笔法的变化,从而虚构了商纣王身边的秘书大犬;而宛丘巫舞女的形象则来自《诗经》.虽然甲骨文的年代早于《诗经》,但作家在大量的阅读中深信甲骨文年代的生活一定留存到了《诗经》,《诗经》中有一篇短诗《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爱怜,但这样爱怜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又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妫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开封以东到安徽亳县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在这首诗的基础上,作者运用虚构和想象,塑造了一个巫女的形象,这个形象空灵神秘,在殷商是一个宛丘巫女,是大犬追寻的爱人;在民国是蓝保光的母亲,在常人眼里她得了麻风病,但是,在杨鸣条面前,她却是一个通灵的神秘女子,不断向杨鸣条讲述着殷商的故事和已留在历史中的大犬.甚至在她临死前,她积蓄自己所有的魔法能量,一次次进入他的梦境和他沟通,带他回到商朝见到了大犬,让他看到日环食时的星座,成为杨鸣条揭开“藏宝图”之谜的最大的帮手.

作者在小说中安排了古今的两对对应的人物关系:

小说中杨鸣条到达安阳,在“天升号”古董商行购买甲骨片的时候,发现了伪刻逼真的殷商龟甲,找到这个刻者之后,竟是一个只有不到普通人胸间高的侏儒,这个精灵状的小人就像一只蝙蝠,让人联想起《封神榜》故事里那个拿着锤子凿子的飞天雷震子,这就是蓝保光.蓝保光和蓝母的出现,让小说在历史的质地上,以一种诗性的姿态飞翔,呈现出奇异神秘的幻想色彩.有一年蓝保光的母亲给了他一把雕刻刀,一半是青铜,一半是玉石,那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很早以前是一个刻字的人,后来就知道怎么刻字了.而蓝保光的母亲更为神奇,她是一个会法术的萨满教巫师,她得麻风病以前,是方圆百里最好看的女人,整年在路上给人驱魔祈福,她举着羽毛的项圈,打着瓦缶一直在大路上跳舞.后来他成为麻风病人,但她的法力并没有消失,她的麻风病越重,身上的魔法力就越强.

当杨鸣条陷入商朝的历史迷雾中时,蓝母以幻觉的方式,带领他来到商朝,回到了牧野之战的现场,看到了商朝的溃败和三折画上出现的明亮的星座,在这里与等待了他三千年的大犬相见,这个神奇的梦境让杨鸣条找到了寻找祭祀宗庙的关键一环——半人马座α比邻星,想象与现实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小说另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虚构情节出现在大犬身上,杨鸣条护送装载了甲骨球的火车开出花园村,在一个小小的车站里,他看到车厢里走出一个黑衣黑帽的人.他掀起遮盖着甲骨球的帆布一看,看到附身在甲骨球上面的那具只有一只手的尸骸骨消失了,而这个黑衣人正走向无边无际的原野.这个地方正是淮阳,历史上属于陈国,古代名字叫作宛丘,也就是《诗经》里的宛丘,大犬第一次见到宛丘巫女的地方.在历史的真实质地上,这些飞扬着和诗性的虚构成就了小说的空灵气质.

近些年来,非虚构类写作大受欢迎,从社会学意义来解释,“在虚雾弥漫之中,读者更钟情那些能够写出实感和真相的读物.”但是,过分拘泥于事实,也会使文学滑入另一种困境,“优秀的作品并非亦步亦趋第呈现现实,而当以语言为手段,为我们建构具有精神意涵的‘另一个世界’.”⑥陈河的《甲骨时光》就较好地处理了纪实和虚构的关系,为我们呈现出一段立足于史诗,而飞扬着诗性的故事.

二、叙事结构:交叉小径的花园

在本雅明的城市解读中,古代的都市具有迷宫般的梦幻图景,现代如同迷宫般的人群更是现代的如梦幻境.在本雅明关于城市的写作中,描写莫斯科的《莫斯科日记》,巴黎的《拱廊计划》,人群都是都市迷宫中的迷宫,“狭窄的街道使得城市的空间更加拥挤,密集的人群让行人不得不迂回穿行.”“数量倍增的人群往往构成了都市迷宫中一个流动多变、错综复杂的曲径,它‘抹去了个人的一切痕迹:它是不法之徒的最新藏身之处.——最后,是城市迷宫中最新、最高深莫测的迷宫.”⑦《甲骨时光》的写作就是一个迷宫,这一迷宫是由探险小说一样的猜谜性质的结构形成的,也是由扑朔迷离,各怀心事探寻“藏宝图”的不同人群形成的,正如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使得整部小说扣人心弦,充满了阅读、探究和猜谜的乐趣.

帝辛的商朝逐渐腐朽,政变计划正在密谋,然后宛丘跳舞的巫女忽然出现了,一转眼功夫,她又消失了,她走过的大道在向前延伸了几百步之后开始分成了六条岔道,六条岔道每条又分出很多条岔道,就像一个迷宫,大犬像鬼打墙一样在交叉的街路之间打转.最后,大犬终于走出了迷宫,来到了洹河岸边一片空间,美丽的巫女像一颗星星一样隐藏在星空里面.巫女的转瞬即逝救了大犬,因为大犬的离开,他没有被禁卫军抓捕政变集团的突击行动一网打尽.巫女是大犬心灵相通的红颜知己,也是神秘遥远的诱惑.巫女的存在正如甲骨背后隐藏的那个遥远的商朝,无数探险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盗墓贼趋之若鹜,但真正能够到达的,只能是唯一具有宗教热情的殉道者.而这个殉道者,殉的是民族道义,是学术热情.

就像一个迷宫一样,小说也分成了几条线索.明义士骑着白色的山地马沿着武丁王征鬼方的路线去往山西侯马境内一座高地上的破庙,准备测绘壁画的原图,临摹下主要的图形,以备壁画复原之用;同时向着这座破庙进发的还有怀特主教和李佑樘,他们要来商谈购买佛像和壁画的事宜;日本人青木则来给壁画拍照.古庙的壁画是一场宏大叙事,描述的是一幅人类的迁徙图,也是商朝的史诗.这幅画完成于隋朝,据推测是商朝人的后裔,宗庙礼器和历史典籍在家族的内部代代相传,通过这样一幅巨大的壁画,来纪念他们伟大的祖先.但有意思的是,这幅画并非仅仅是一幅史诗画,更是一个藏宝图.在接近画的顶点的部分,又有一群密集的建筑,有豪华的车辇、庞大的仪仗,冠盖如云,在一个开放式的宫殿里,正在举行祭祀仪式,钟鼓齐鸣.每一场祭祀都会有贞卜记录刻在甲骨上,装订成册保存.画面上存放着甲骨卜辞的库房,正是不同的力量关注的焦点所在.

这个藏宝图像是一个通往三千年古代商王朝的路径,小说的三股主要寻宝力量如图所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傅斯年领导研究院史语所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在有限的科考条件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下,进行艰难的考古和挖掘的科考活动.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外强林立,一方面要警惕那些虎视眈眈、趁火打劫的海外盗宝者,另一方面又要和当地贪婪短视的政府机关、地头蛇、土匪恶霸做斗争.小说中,因为埋藏在地下的殷商废墟,遍地发掘的甲骨和青铜器,全国各地的古董商人都守在安阳,太行山的土匪王二麻,洹河南边的张学献,古董商行盛太行的东家周敬轩,而在他们幕后,更重要的是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所员青木泽雄,加拿大皇家博物馆收集东方文物的全权代表,河南教区主教怀特;致力于甲骨文收集和研究的加拿大人明义士,几种不同的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逐渐接近了殷商文化,接近了神秘的藏宝图.整个故事就围绕着藏宝图扣人心弦地展开.最早看到藏宝图的是明义士、青木泽雄和怀特主教,杨鸣条在追寻装有青铜器的文物时,偶遇青木,看到了青木复原的藏宝图,后在多重黑暗势力阻挠下,研究院考古队被迫撤离安阳.明义士邀请杨鸣条北戴河疗养,展示殷墟复原沙盘,杨鸣条在紫金山天文台进行《殷历谱》写作,在陈遵妫的帮助下,确立了星座和太阳的位置,又在蓝保光的帮助下,找到了日晷位置的七星道观.最终通过精确的测量,确定三折画上所画的中心祭庙在洹河北岸.

在这个以藏宝图为中心的叙事图景中,围绕着寻找和猜谜的过程,《甲骨时光》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首先是一批像杨鸣条、李济、陈遵妫等这些具有民族责任感,现代的学术研究方法,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下坚持民族遗产发掘的民国知识分子,他们体现了民国学者的正义感和风骨;除了傅斯年支持杨鸣条带队的研究院考古队外,陈河对国外的文物淘宝者的写作也值得肯定,他没有脸谱化地把这些海外寻宝者写成恶劣的盗贼,令人不齿的侵略者和趁火打劫者,而是从客观的角度描写了他们为了自己的使命和理想走近中国远古文明的学术责任感,描写了当时中国技术的落后,海外考古者有国家资本的支持、先进的技术和足以应付探险的身体条件,从而考古发掘成为中国人和海外考古者的竞赛;同时还描写了具有侠义情怀的加拿大义士明义士,他认为:“多年收集和研究甲骨文让我进入了中国伟大文化的最心脏的部分,我相信正是甲骨文让我能够凝视到中国古老的灵魂和思考方法及方式.这就是我的甲骨文事业.

我知道你们中国大多数人都认为甲骨文和传教事业毫不相干,但是对我来说,正是它沟通了西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人精神之间巨大的鸿沟.”⑧对不同身份、不同来历、不同背景的考古者的处理,可以看出作者已经脱离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而是从更为广阔的人类学、考古学的视野认识这一场殷商文明的探寻,体现出更为宏大的历史观和时空观.

三、空间权力:寻找城市的史诗

民国的安阳有一个的轴心,就是以“甲骨”为代表的文物倒卖,三千年前的殷商是我们“看不见的城市”,但这个城市存活在我们的记忆和想象中.陈河以自己瑰丽的想象,建构了一个描摹在古庙的壁画中,沉浮在梦境和想象中的逝去的王朝.而这个远古的殷商和民国的安阳,他们被裹挟的却是同一种东西,就是和城市紧密相连的.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之《城市与之五》中描写过这样的情节:“从那里出发,再走上六天七夜,你便能到达佐贝伊德,月光之下的白色城市,那里的街巷相互缠绕,就像线团一样.这一现象解说了城市是怎样建造而成的:不同民族的男子们做了同一个梦,梦中见到一座夜色中的陌生的城市,一个女子,身后披着长发,赤身裸体地奔跑着.大家都在梦中追赶着她.转啊转啊,所有人都失去了她的踪影.醒来后,所有人都去寻找那座城市.没有找到那座城市,那些人却会聚到了一起,于是,大家决定建造一座梦境中的城市.每个人按照自己梦中追寻所经过的路,铺设一段街道,在梦境里失去女子踪影的地方,建造了区别于梦境的空间和墙壁,好让那个女子再也不得脱身.”

这就是佐贝伊德城,为了寻找这个梦中的女子,很多人在这里定居下来.这个梦境延伸到了陈河的梦里.《甲骨时光》中商王帝辛四处征伐,有一天他的军队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高低起伏的地形上散布城池,遍地绿水青山,小河流淌,果实丰硕.帝辛在距离城池很远的地方扎营休憩.当年半夜他做了梦:“他看见了一个女子在黄昏里跑过一座不知名的城市.他看见了她的背影,披着长头发,裸着后背,她的头上戴着海棠花的花冠,那海棠花会发出令人迷醉的香气.”⑨

就像卡尔维诺的佐贝伊德城,这个的女子开启了城市的之门,这一既是,也是权力欲.远古殷商的巫女,开启了大犬的之门.帝辛王让大犬去寻找梦里合格的女子,他信任能与祖先和神明沟通的贞人大犬,认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大海捞针一样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找到这个陌生的女子.大犬在一个叫宛丘(诗经里有一首描写流浪舞女的诗就叫《宛丘》)见到了一个几乎的美丽女子,“她的头发上有很多鲜花.她的左手拿着一个会摇响的瓦缶,右手拿着孔雀毛做成的舞具.她沿着大路走来,在每个房子前面跳舞,敲击着瓦缶,挥舞着羽毛舞具,扭动着身躯”⑩.“巫女跳舞的时候眼睛是看着天空的,完全不知道身边的事.她身上透出的美丽和神秘的感觉让大犬相信,她就是帝辛梦里的那个女子.”大犬被这个神秘的女子吸引,对她充满爱慕之情,和他尽情交欢,这成全了他的,也带来了他的杀身之祸,帝辛砍掉了他的右手.

西方的城市写作就像一个巨大的文本,不同的读者可以发现不同的意义,在浪漫主义的城市写作中,城市往往被描绘成罪恶之地,通过反抗城市的诗歌表达对现代的抵抗;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描写开始看到城市的危机;19世纪的颓废主义写作则在黑暗与腐败的城市里发现了“恶之花”.中国的城市写作是在农业社会里成长起来的,更是万恶之源,在道德的重构和价值的审视中,城市成为的符号.在陈河的《甲骨时光》中,殷商的毁灭是因为的滋生,民国安阳的乱象亦是因为对文物的贪欲.但是在这种的裹挟下,还有大犬、杨鸣条、明义士等这样一些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道德自律的人,为了保护历史而献出自己的全部忠诚.

陈河《甲骨时光》的城市寻找,不只是通过的指引而实现,同时也是由时间和空间建构起来的.从题目“甲骨时光”,我们就可以看到“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维度,空间更是在小说中形成了地图空间叙事.香港作家董启章就善用地图为空间考古,将其《地图集》称“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传统空间意象往往带有隐喻性质,如道路之于邂逅,城堡之于回忆,门槛之于危机,陈河在小说中的地图意象则直接呈现空间,并在壁画的城市空间、民国时期真实的安阳城市空间和想象的空间中构建三维图景,指向空间的考古和历史的发掘.

小说在侯马境内一座古庙的壁画里呈现出了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城市.在壁画中有黄河和太行山,这幅史实壁画画的是盘庚率子民迁都城的事迹,画面一个局部画的是安阳城外的洹河边,洹河边上布满了宫殿和城墙,有一座巨大的花园一直向前铺展,这个花园就是《史记·殷本纪》里描写的赤身裸体男女游戏其中的“酒池肉林”的“鹿台”花苑.顺着洹河向上,慢慢远离都城的繁华,更是表明了祭祀甲骨所在的宗庙位置,成为“藏宝图”最大的秘密.也成为日本人青木、加拿大怀特主教、研究院考古队杨鸣条等排除万难,竭力接近的焦点所在.更为神奇的是,在三折画主画的天空上,画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光圈,光圈的中间是漆黑的,黑色的外沿有一圈耀眼的光芒,形成了日环食的现象,在另一侧还画出了一个星座,通过星座和太阳的位置对应地面的山脉和河流,理论上讲,就可以找到准确的商代宗庙遗址的位置.用太阳、星座和大地的坐标指示地面上宫殿祭庙的方位.

这个想象中的城市在杨鸣条的幻觉中达到了幻想的巅峰,蓝母化身白马,带着杨鸣条飞行,来到了这个金碧辉煌的城市,此时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正在进行,连绵的篝火映红了黎明前的夜空,周武王的军队发起总攻,商朝军队大败崩溃,纣王着玉衣,在鹿台而死,此事,发生了日食,燃烧的城市明亮无比,天空却是黑色的,三折画的情景出现了,西边黑暗的天空中,有一组极其明亮的星座——星座的右边,正是处于日环食状态的太阳.

杨鸣条在紫金山天文台陈遵妫的帮助下,确立了星座和太阳的位置,又在蓝保光的帮助下,找到了日晷位置的七星道观.最终通过精确的测量,确定三折画上所画的中心祭庙在洹河北岸.故事推进到最的部分,1936年6月12日,考古队因为国内抗战形势紧张,在被黑暗势力笼罩的安阳政府逼迫离开安阳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竟然在H127号坑挖掘到了一个巨大的上面伏着一具尸骨的甲骨球.最终这个想象中的城市通过时间和空间建立起了准确的坐标,终于在现实中被落实.

《甲骨时光》中对安阳土地和墓葬的开采,正折射出不同力量的权力关系.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指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相互渗透状态,殖民空间中权力统治作用于符号和主体化的过程,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资源争夺的焦点,而民国安阳城,墓葬的开采权和土地的挖掘权就意味着谁能更大程度获得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领地……包含着占领、隶属、管辖等富有主从关系和权力色彩的内涵”,地图的本质“不是摹拟,最终目的不是反映大地真相,而是宣示对大地行使的拥有权、剥削权和解释权”.“安阳的命脉是殷墟,殷墟的命脉是地下的埋藏.现代杨鸣条先生有尚方宝剑可以随便开挖安阳每一块土地,等于掌握了安阳的命脉.”正是这个土地权力的最深刻的描述,当然我们在阅读中就会发现,这一权力的争夺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激烈程度超出想象.安阳被笼罩在一个黑色巨网下,日本人青木泽雄,加拿大怀特主教,局长朱柏青,河南省图书馆馆长何日章,冯系部队,太行山的土匪王二麻,洹河南边的张学献……人人各怀鬼胎,直至史语所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被陷害,任务未完就被赶出安阳.揭示出了一个殖民语境、地方草莽势力、民族情怀、历史使命交织在一起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般的城市空间叙事,往往是场景叙述,大多忽略时间这一维度.《甲骨时光》创造性地在解谜过程中引入了时间这一维度,以考古学家的意义,梳理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史,考察地理实体的空间在时间的线性位移中如何发生巨变,在时间的流动中重构变动中的城市历史.以侯马古庙中的“藏宝图”作为的隐喻,在强烈的寻找和探索的中,用故事性的方式回到历史.在地理学的空间基础上,呈现想象空间,在对挖掘的土地的争夺上,呈现出了复杂的权力关系.这个故事名为“甲骨时光”,其实是现在追问过去,这是一个有关时间的故事,也是有关空间的故事,杨鸣条对“藏宝图”从时间到空间上的猜谜,由埋在地下的城市变成多维空间里星云外的城市,这种异托邦的想象,充满了瑰丽的浪漫情怀和对历史的深情致意.

陈河在过去的写作中就一直关注时间与历史,《沙捞越战事》《米罗山营地》都是以真实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述的就是时间的魔术,陈河对民国的安阳,三千年前的殷商这个城市的描写,充满了史诗的意味,是陈河一以贯之对时间和历史关注的一个延伸.这一城市史诗通过时间、空间的想象形成三维的立体空间,“甲骨”作为时间的骨头,岁月的化石,是连接现在与远古的重要物证.陈河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描写了这个看不见的消失在历史中的城市,城市消失了,却留下了自己的骨骼,像一个线索,引导你去猜谜.我们就像游荡在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解谜的过程也是考验人性和智性的过程.陈河的写作有巫气,有灵气,有诗性,也有智性,如甲骨一样,骨骼清奇,渐入佳境.■

寻找论文范文结:

适合寻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寻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