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死亡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皮旅有功,由少晋中──中原突围死亡之路生还的第一旅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这篇死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皮旅有功,由少晋中──中原突围死亡之路生还的第一旅

焦予玲 杨凤霞

1955 年全军评定军衔时, 总干部部领导向呈送授衔报告.当看到皮定均按资历拟申报少将衔时, 当即表示: “ 皮旅有功, 由少晋中. ” 此后在审阅全军将帅授衔名单时, 又在皮定均的名了 6个字: “ 皮有功,少晋中. ”不久,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中将军衔,时年 41 岁.

1976 年 7 月 7 日, 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 不幸的是,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均以身殉职. 在其追悼会上,送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亡花圈.

解放军开国将帅千余人,为何对皮定均青睐有加?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任旅长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立下了奇功.

临危受命, 在 30 万敌军的虎穴中扛起了主力大旗

1946 年 6 月, 中原大地战火再起. 国民党军挑起内战,调集30 万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在 48 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 6万官兵.

敌强我弱,军情万分危急! 党命令中原部队 “ 立即突围,愈快愈好”. 大部队突围,谁来掩护? 谁来假扮主力迷惑敌人?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 简称“ 皮旅”)肩上.大家都明白,担任掩护任务意味着牺牲,是不得已的 “ 丢卒保车”之举,皮旅凶多吉少.

那么中原军区具体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皮旅面临的又是什么样的险境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蓄谋发动新的内战,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原解放区以及中原军区李先念部,因阻挡在向全国部署兵力的咽喉要道,成为首要进攻目标.

中原军区部队 6 万人,按照党和的部署, 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守中原前哨,牵制了国民党 30万军队,为华东、华北、东北等解放区做好反内战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间,国民党也完成了发动全面内战的部署,在中原解放区周围先后调集了 11 个军 26 个师 30 万兵力,挖通战壕 10 万余条,构筑碉堡 6000余座,将中原解放军 6 万人重重围困在以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南北纵横不到 200 公里的狭小地带,妄图在 7 月 1 日发起总攻,48 小时之内全歼中原解放军,为发动全面内战扫除障碍.

内战一触即发,中原解放军万分危急!在完成牵制敌人,延缓内战爆发的战略任务后,中原局、中原军区请示党和,决定于 6 月 26 日主力兵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 以第一纵队第一旅向东佯动, 伪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跳出包围圈.

远在延安的党和,时刻关注着深陷虎穴的中原军区. 6 月23 日, 电复中原局: “ 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

第一旅旅长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14 岁参加红军,在鄂豫皖苏区四次反 “ 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跨过黄河天险,在日、伪、顽的层层包围下,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率部南下桐柏山,后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一旅下辖 3 个团,6000 余人,驻扎在光山县泼陂河地区的白雀园,位于中原部队驻区的最东面,守卫着中原解放区的东大门.

国民党判断中原部队主力会向东突围,故将主力布置在东、南、北三个方向, 仅在一旅正面商城潢川一线,就猬集了 4 个正规军和 3 个保安团、3 个民团, 并在一旅阵地的东南面构筑工事,构筑了纵深二三十里的封锁区,又在东北面的潢川平原留一缺口,妄图当解放军突围时诱我军进入其设下的陷阱.中原部队主力向西突围,一旅防区就成为保障主力突围侧后方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为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之一.

6 月 24 日下午, 一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接到纵队急电, 从旅部驻地白雀园疾驰 40 多公里,到达泼陂河纵队作战处. 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向他们传达了党和中原局的指示精神,命令一旅从即日起,想尽一切办法拖住敌人,向东行动,迷惑敌人,掩护主力向西突围, 使敌人三天之内找不到中原军区部队主力的行动方向,待掩护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 一旅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突围方向.

当晚,皮定均和徐子荣赶回白雀园,迅速召开旅党委会议,制订作战计划.皮定均当夜即布置一团、二团向东、东南、东北方向移动,摆出与敌决战姿态,以吸引敌人的兵力,造成大部队向东集结的气势, 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东面来,便于主力向西突围.

皮旅的声东击西之计果然奏效.6 月 26 日拂晓, 国民党军对中原部队发起围攻.由于被一旅的行动搞得摸不着头脑,不知中原军区部队主要意图是什么,西进的部队是少数还是多数,是主要的突围方向还是佯攻方向, 所以东线之敌尚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试探性地进攻,大大减轻了向西突围的中原军区主力的压力.

到了下午,国民党军察觉第一纵队主力已向宣化店移动,攻势骤然猛烈起来.敌人兵分三路,从正东、东南和东北方向,向一旅阵地扑来.

面对强敌的多路进攻,一旅各团沉着应战,利用工事、丘陵、山沟、稻田、河道等有利地形,坚决阻击,节节抵抗,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 至傍晚,国民党军在一旅的顽强阻击下,未能越防区一步.

在一旅于东面顽强抗击进攻之敌的同时,6 月 26 日晚,中原军区又命令鄂东军区独立第二旅秘密接防中原军区司令部,伪装成中原军区司令部,为一旅减轻了压力.

瞒天过海,6000 余人隐藏于敌人夹缝中 , 突围方向与主力背道而驰

6 月 24 日下午, 皮定均接到王树声命令后,就在思考,为了中原军区的大局, “ 丢卒保车”全旅上下毫无怨言,但 “ 保车能不能不丢卒”呢? 一旅官兵都是他从抗战中出生入死拉出来的战士,这个 “ 卒”可是 6000 多条生命,6000 多名抗日精英啊,他不甘心也不忍心! 于是,他和旅党委接受任务后, 一面部署部队阻击敌人,一面思考在完成掩护主力任务后的生存问题,研究如何创造 “ 保车不丢卒”的奇迹.

完成阻击任务后呢?主力越过平汉铁路,一旅背后没有了依托,四面全是敌人,又将向哪个方向突围呢?

“ 西进,去追主力!”有人在旅党委会上提议说.但这个建议被否决了,理由很简单,如果尾随主力西进,势必把敌人全部引向西,这对主力极为不利,而且把自身置于 30 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中,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

向南,有长江天险,一支孤军要突破是绝对不可能的.

向东北或向北?黄淮平原和纵横交错的河流, 眼下正是黄梅雨季,要连续渡河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只有唯一的方向—— — 东面,与主力背道而驰,把追兵引向东,减轻主力的压力,但东面有敌四个军,还有反共老手顾敬之的地方武装. 面对十几万敌军,历时半年,打下的几十道铁箍,以区区数千人之旅、疲惫之孤军闯如此雄关,无疑是以卵击石.

然而, “ 敌人守备最坚固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最薄弱的地方”. 皮定均思考, 主力西进可以瞒住敌人一时,但无法长久隐瞒,敌人一旦得知主力西进,东部兵力会拥向西部,东部就会转变成为敌人守备的薄弱环节.

就这样, 一旅突围的方案确定了,皮定均和徐子荣商量后决定向东突围. 但是如何突围? 这确实是个难题,向东突围,这时敌人主力还没有离开,现在向东突围是自投罗网.

旅党委有人提出: “ 集中火力,选择敌人两军的间隙强行突破,劈开一条血路,沿着大别山脊向东插.”这个方案一提出来,马上有人反对: “ 这样一来, 就马上暴露了我们的企图,我们很难脱身. ”

还有人说: “ 向东南, 直奔大别山腹地, 这样走还可以避开顾敬之的土顽势力. ”这条路,皮定均也考虑过,还派人去实地侦察过,但那里地形复杂,必须强占高地,而且很难做到避实击虚,只能硬突,敌人十几万人马,怎么都能被堵住.“ 可以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 还能化零为整吗? 这是逃命为主的无组织行动,是绝对不能采取的. 皮定均态度严肃,会议有点僵.

一直没怎么发言的徐子荣说话了: “ 来个回马, 完成掩护任务后,我们全线出击,然后一收,在哪儿藏起来,等敌人追过去,我们再往东插.问题是一个旅, 防守 20 多公里宽的正面,怎么收? 向前一个佯攻,这好办,可紧跟着收下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藏兵,谈何容易?”徐子荣的话提醒了皮定均.他立即想到了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 — 刘家冲.

皮定均的儿子皮效农回忆说:“ 父亲对山川地形地貌的把握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抗战时他在一二九师刘伯承手下当团长,有一次骑马去师部见刘师长. 一到师部,刘师长问他一路上经过几座山、几条河、几个村庄,叫什么名字、什么地形,把他问住了.他只顾骑马赶来, 没有想到其他的.但从那以后,他就多了一个心眼. 凡是走过的山川河貌,他都一一默记在心. 部队一到宿营地,他就去看地形地貌. 中原突围时,皮旅隐蔽在刘家冲那个小山沟里,就是父亲在白雀园驻地附近的一个地方,他早就看中了这个隐蔽之地,这片黑松林里最终隐藏了皮旅 6000 人马. ”

刘家冲是个小山村, 只住有六户人家,小丘陵地带,树木茂密,位于敌军主力的接合部, 在敌军运动的两条公路之间. 这里没有大山,在敌人看来是不可能隐藏大部队的.别说敌人没想到, 就是一旅的官兵也没有想到旅长会下这步险棋. 皮定均正是利用敌人的这种麻痹心理,做出了大胆决定.

夜幕下的转移

6 月 26 日一整天, 一旅顽强阻击敌人,炮声隆隆,杀声震天.皮定均采取了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 每个支撑点都是一个山包, 每个山包都自成一体,但相互之间又火力交叉,阻击着敌人的推进. 皮定均在指挥所里注视着敌人的行动.望远镜里,敌人进攻的队形像潮水一样,一浪退下去,一浪又涌上来,但一次又一次被一旅击退.

“ 敌人盯得这么紧,怎么才能把部队收回来?”皮定均思索着.到了中午,突然出现了转机. 原来忽紧忽慢的阵雨骤然变成了,电闪雷鸣,一片混沌,几米之外不见人影.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 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撤下来,前面留一个营.”皮定均果断地下了命令. 随后,他又对作战科科长许德厚说: “ 你马上去一团,让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立即去刘家冲.记住,要在 2 点钟赶到. ”

这是他第一次透露隐蔽点. 不久,隐隐响起了冲锋号声、机声、声. 声减弱后,只有风雨在狂虐地呼啸.一个旅防守 20 多公里,只用了半个钟头,就收起来了. 皮旅的几千人马悄然无声地撤下阵地,与风雨融成一体.

6 月 26 日晚, 皮旅冒着出发了.除了几个旅、团领导,没有人知道将要去何方.被踩得稀烂的路面转眼间就被暴雨砸平,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将近黎明时,皮定均收住了脚.一夜强行军 40 多公里,终于到了刘家冲.

一轮朝阳, 照着近在咫尺的东、南两条公路. 国民党军十几万人,几百门大炮,上千辆汽车,向西紧追,藏在树林里的 6000 多名指战员都能感觉到地面在颤动.

倘若敌人的行军队伍有侧方搜索队,倘若敌人对沿途经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林射击试探,倘若有几个战士溜出队伍去抓鸡,倘若有奸细去告密,情况又会怎样? 那样一旅将插翅难飞,陷入四面受敌,被彻底围歼的境地. 皮定均的胆量是超人的,他的这一招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当然, 皮定均也采取了周详的措施,四周布置了严密警戒,骡马全部扎紧嘴巴拴在百姓家里, 部队隐蔽在树林里,不准生火不准吸烟,甚至连咳嗽都必须用手捂住.深夜,担负阻击的三营也悄然撤到刘家冲与主力会合.

6月27日晨,雨过天晴,刘家冲两边公路上十几万敌军还在频繁运兵.皮定均在思考着下一步行动方案.

几天了,皮定均也没有收到主力部队的消息. 他想,主力刚过平汉铁路,紧急西进,无暇架电台,自然也就联系不上. 连着几天行军,只要一停下来,他总是叫电台台长顾玉平架起无线电台呼叫,但还是没有消息. 无奈之下,皮定均叫电台直接联系延安总部. 开始也是没有回音,后来电波传来了党、的指示,只有两个字, 重复地出现了好几遍: “ 快走! 快走! 快走! 快走! ”

消息传开,旅部一片欢腾.

离开刘家冲,皮定均率领一旅东进突围,险象环生. 他们在国民党军壁垒森严的合围中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又历经三次突围转向,打了三场恶仗.

1946 年 7 月, 皮旅经过重重困难 “ 中原突围”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随即加入华中野战军序列,番号先是改为第 13 旅,后又改为独立师,隶属于华中野战军第一纵队.原来军委念及皮旅千里转战过于疲惫,批准他们休整三个月, 但是才休整一个月,解放战争就全面爆发了,皮旅随即又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战争中.

死亡论文范文结:

关于死亡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死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