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BX有关论文如何写 和从UB1至gUBX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本论文可用于gUBX论文范文参考下载,gUBX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从UB1至gUBX

我们经常说UBI和车联网,UBI在中国应该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站在汽车厂商的角度我更愿意说车联网,UBI只是车联网应用领域的一部分.

首先对UBI市场进行一个简单的扫描,看—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第二对UBI的未来尤其是在中国的预判,这一点特别重要,跟我们厂家、商家以及相关企业紧密相联.

第三,北京汽车在UBI或者更广泛地说是车联网领域的基本发展策略.

第四,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们的需求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最后,我个人对于UBI的一些思考.

市场机会

中国是汽车大国和保险大国.从乘用车终端上牌量来看,从2012年的1199万辆,到2015年的1898万辆,2016年突破2400万辆,在短短四年时间销量翻番,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成绩.

再看保费收入同比变化,从2012年的8%到2016年将近26.5%,增长了两倍.整体来看,GDP从2013年开始基本上是稳中有降的趋势,这几年的保费收入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汽车千人保有量几个维度来看,相比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距离汽车强国和保险强国的梦想仍旧任重道远.

美国、日本、英国2015年的保险密度分别为4017美元/人、4207美元/人、4823美元/人,全球平均值是662美元/人,而中国这一数值仅为272美元/人.

在保险深度(保险收入占GDP比例)上,美国、日本、英国2015年分别为7.3%、10.9%、10.6%,中国仅为3.6%,低于全球平均值6.2%.

中国2015年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是110辆/千人,远低于美国的808辆/千人,日本的607辆/千人,英国的525辆/千人,也低于全球平均值165辆/千人.

按照保险业“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到2020年,中国的保险密度达到500美元/人,保险深度5%,千人保有量200辆/人,这一目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

这是中国在走向汽车强国和保险强国过程中面临的市场机会.

形势判断

从2014年北汽就开始接触UBI概念,第一款产品是使用OBD开发的基于用户驾驶行为的保险定价策略.UBI的价值链涉及车企、保险、数据,其中数据是沟通车企和保险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OBD、智能手机、车机、ADAS、T-box是厂家获取车辆数据的来源.评驾科技等数据公司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个性化标签等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用户的驾驶行为计算出价值最大化的费率.我们希望三方是这样的关系,中国汽车和保险殊途同归,合作共赢.

从发展现状来看,国内车联网和UBI发展尚处于挂挡起步阶段,但是有后来居上之势,保险企业、互联网车险、数据公司、OBD硬件都在加速布局.

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都是UBI发展较早、比较成熟的市场,美国和日本已经有了与车企合作的案例,比如美国的State Farm与通用安吉星合作获取车主驾驶行为数据,日本MS&AD与丰田T-Connect车载信息通信系统合作,全球UBI已经进入整合爆发期.

目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主流的数据采集方式仍然是OBD.但是OBD采集有几个问题:

一、可读取数据有限,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耐久性较差,应用受限;

二、产品功能同质化,品质参差不齐,在经销商层面动力不足,推广力度差,终端表现不佳;

三、消费认知少,抱怨多,缺乏购买,功能鸡肋,体验较差,实用性不强.

我们201 5年曾推出一款UBI产品,用户体验和经销商动力都不足,导致中途夭折.下面这张图基本描述了中国车联网和UBI发展现状.

第一个阶段,2000年~2009年是本地模式,车载娱乐系统就是收音机、车载CD,导航也是本地的,使用U盘升级,到店升级地图还要收费.对于车企来讲,V2X是汽车内部与外界一切信息连接的方式.

第二个阶段,2009年~2014年,安防+导航.2009年应该是车联网的元年,基于Telematics安防和导航服务成为当时的主流,典型的代表厂商和品牌就是通用的安吉星和丰田的G-book.2014年日内瓦车展苹果Car-play的发布以及在奔驰汽车上的应用已然出现了手机和车机之间的交互,智能手机的兴起引领APP应用.

第三个阶段,2014年~2016年,交互+控制.苹果手机的发达引领了手机互联,OBD盒子远程控制也在这个阶段日趋成熟.但是,手机互联和OBD是互联网浪潮下的过渡产品.我们对OBD已经有了新的认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的模式是生态+大数据.智能车机已经可以实现手机的很多功能,比如智能系统、语音识别、4G通信、百度Car life、高德Amap、在线音乐等,T-box通讯模块与ADAS结合,移动通信网络健全和发展,交通大数据和法规支持.这个阶段我们看到了车享、斑马、阿里云所带来的服务模式,荣威RX5的市场表现也说明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所以,智能车机和原厂T-box是互联网倒逼下的主流产品.

用户需求

北京汽车的三步走路线:智能网联(2017年)-ADAS(2018年~2019年)—无人驾驶(2020年+).

换代产品将全面升级智能车机,对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初级应用;二代产品搭载智能互联和智能驾驶硬件,拓展更多互联网服务,大数据的采集、应用和探索;到2020年,全新产品将搭载智能驾舱,对全路况数据进行采集.

在数据方面,基于制造、销售、使用环节搭建开放兼容的数据平台,重点服务汽车后市场也就是使用环节.通过自建+公有、开放+兼容的北汽云平台,提升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利润贡献率.

在数据采集上要实现全数据覆盖,对涵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形成闭环,从而进行统筹管理、应用.

它们包括外部的互联网数据(通过PC端、TV端等涉及BAT的搜索、社交、电商购物、娱乐爱好等)、手机数据(手机型号、APP使用习惯、位置数据)、人的社会数据 (年龄、性别、教育、消费习惯、车友互动等),以及内部的涉及汽车产业链的数据(主机厂、4S店、保险、金融、电商、售后、加油站等)、汽车感知大数据(车辆故障、位置、轨迹、车内外环境等)、驾驶行为数据(事故、违章、油耗、驾驶习惯与评分)等.

显然,用户的需求挖掘是做好产品的关键.来自易观智库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有几个观点值得关注.

车主对UBI的兴趣程度分析:男性 (76%)车主兴趣高于女性,中锋收入群体兴趣程度最高(79%),新购车车主(1年内)兴趣度相对较高.

车主不感兴趣的主要因素有:隐私安全,驾驶技术差,车险敏感度低.

车主对于购买新型车险的预算主要集中在2000元~3999元区间内,比例超过50%.

车主感兴趣的促销活动主要有:赠送加油卡、购物卡、充值卡等(57.3%),赠送免费常规保养服务(41%),赠送车载导航等车载硬件终端(39.3%),赠送24小时免费救援等增值服务(38.5%),赠送OBD硬件(32.5%)等.

综上考虑,UBI车险的客户群体画像应该是:有较好驾车水平和习惯的车主,期望改变驾驶习惯的车主,家人关注车主驾驶安全,购车年限在1~5年的车主,个人月均收入<20000兀,关注保费.

无论UBI产品还是车联网产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其中,用户的使用体验是最重要的,奖优罚劣,产生数据价值,在金融和汽车服务领域给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在交通、法治民生方面带来的社会价值.

重塑——从UBI到UBX

传统保险与传统汽车的发展是一一对应的.互联网介入后,对车辆和驾驶员基础数据的积累、驾驶经验的学习产生UBI保险.

ADAS辅助驾驶降低了事故率,到全自动驾驶阶段无人为错误的事故,UBI保险将会发生新的业态变化,可能就不是费率或者付出成本、使用成本,而是产品责任险.

所以,UBI-定是基于汽车发展的几个阶段发生变化,甚至是裂变.

互联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来自汽车厂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一定是跨界整合、合作淘汰,一定要拥抱互联网.在互联网理念下,我们更多是讨论颠覆、倒逼、变革、转型、打破和创造,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重塑.所以从汽车厂商来讲,我们更希望是汽车+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汽车.

重塑会带来什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渠道变革,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可于互联网渠道销售,车险线上化成为趋势,要注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在营销与服务中的作用;

二是催生新险种,比如嵌入在电商交易、支付账户等场景中的新险种;

三是数据价值,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用于需求与风险分析,从而设计和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与服务. 从车企的角度来说,第一,我们希望共建共享大数据;第二,我们也希望做UBI生态推动者,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数据平台为支柱,接纳所有外部资源;第三,目前车企还有很多困惑,安全顾虑、行业标准、前期投入、商业模式等,这些困惑我相信不远的未来也会一一解决,

从用户角度来讲,主要关注使用体验、增值服务、消费者痛点(比如认知不足、隐私考量等).

我个人还有一个观点,UBI是车联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拓展为服务全产业链的UBX,包含可穿戴设备等.(选自陈思英在2016 UBI创新融合交流晚宴上的演讲,ABR记者张硕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gUBX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gUBX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gUBX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gUBX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gUBX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