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方面有关论文如何写 跟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旅游资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

[摘 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国家确定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旅游是甘南州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甘南州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产业结构失衡.生态旅游资源的梯度开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产业;梯度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2-0049-02

一、甘南州生态旅游开发述评

(一)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南邻四川,西接青海,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境内河流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甘南州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和高寒性的气候特点.甘南州地势落差较大,海拔在1172米到4920米之间,地貌特征复杂多样,分为山原区、高山峡谷区和山地丘陵区三类地貌区域.多样的地貌类型造就了甘南州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

1.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物资源类型丰富

甘南州的植被生态属温带森林草原向高寒草原垂直过渡带.甘南州林区是我国九大林区之一,也是甘肃省最大的天然林区,林地面积占甘肃省的30%,蓄积量占甘肃省的45%,是青藏高原、西南林区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三个植物亚区的交汇区,生态地位重要而独特.全州林地面积2588.7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20.7%.全州县市属林地面积1088.21万亩,其中有林地279.65万亩,疏林地59.44万亩,灌林地634.9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4.79万亩,宜林地99.38万亩.境内森林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的山谷地带.

甘南州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全州草地面积 4084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3%.耕地面积100万亩.牧草种类约47科180属500馀种.甘南草原具有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无工农业污染、病原菌极少、高原野生名贵药用植物丰富等特点.

2.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拥有大量的珍稀物种

甘南州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31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黑颈鹤、雪豹、梅花鹿等143种,其中黑颈鹤数量达500多只,占全球总量的6.3%.

3.水体、地质资源类型多样,异彩纷呈

甘南州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河源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孕育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等干支流120多条,每年为黄河补给的水量分别占到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总径流量的18.6%,每年为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补给的水量占到嘉陵江干流总径流量的60%.其中玛曲的黄河湿地、卓尼的洮河干流与白龙江流域都比较适合开展水上旅游项目.

甘南州的湖泊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有尕海湖、冶海、骨麻湖、达力加翠湖、欧拉克琼湖等,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此外,自治州境内还分布着我国特有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801万亩,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 甘南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开发水平较低,乘数效应不明显,生态旅游的带动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2011年甘南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旅游兴州”的发展方略,并提出了“到2016年,全州旅游人数达到50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州GDP的比重大幅提升”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2015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70.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3亿元,增长51.3%,占全州GDP的26.9%.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甘南州旅游接待总人数中有相当比例的游客属于借道甘南去九寨沟的过境游客,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有限,而其他游客的旅游消费也集中在吃、住、行和门票的基本需求上,购物和娱乐环节的消费很少,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2.生态旅游产业在全州范围内稳定发展,但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失衡

从全州视角来分析现阶段生态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总体上呈 “点强面弱,倚重国道”的态势,旅游产业区域空间布局不均衡.首先,传统的生态旅游景点每到旺季人满为患,游客满意度大幅度下降,而周边其他草原、牧场、湿地则不具备旅游接待的条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由于州内道路交通的落后,致使生态旅游产品只能围绕213国道开展,相当多的高品级旅游资源由于交通因素的制约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旅游发展空间不平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也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远未达到生态旅游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甘南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州内1市7县公路交通网络已较为便捷,与周边市州的4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夏河机场运营顺利,开通了飞往西安、兰州、拉萨、银川的4条航线;兰合铁路开工建设,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顺利推进,与周边客源市场的联系将会不断扩大,全州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但从游客集散地到生态旅游景区的支线道路建设进展缓慢,则岔至尕海、迭部至扎尕那、玛曲至欧拉秀玛等旅游道路大多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州内旅游环线道路建设进展缓慢.

住宿设施方面,截至2015年12月,全州共有星级饭店36家,农(牧、藏、林)家乐97l户.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逐渐起步,目前已有大峪沟、冶力关、尕海三处自驾车营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农(牧、藏、林)家乐设施较为简陋,青年旅社数量较少,淡旺季需求矛盾突出.

4.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还不足以满足游客需求

近年来,甘南州旅游事业单位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仍然停滞不前,虽然各市县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多期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流动性强和观念制约等因素收效甚微.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升缓慢.

5.旅游相关行业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多方掣肘

长期以来,甘南州并未建成有效的生态旅游发展协调机制,特定旅游发展项目的开展往往受到来自交通、林业、农牧、水利等部门的多方制约,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受到严重影响.

二、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的重要意义

梯度开发理论最早源于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笔者认为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具有很明显的不平衡性,而由于开发资金的有限性,区域旅游开发势必从开发条件较好的高梯度旅游资源开始,并逐渐向中、低梯度旅游资源推移.而旅游资源的梯度评价应该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旅游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虑.以梯度开发理论指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于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但资源类型却相对单一,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则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的弊端,不仅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而梯度开发充分考虑到了各单体旅游资源的自身禀赋、区位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以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是生态旅游资源高效开发的保证.

(二)有利于优化区域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是甘南州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合理的旅游景点布局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至关重要.而梯度开发理论可以帮助旅游产业决策者在同等资源禀赋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充分考虑到区位条件对资源开发效率的影响,从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全域旅游的高效发展.

(三)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南州生态环境脆弱.而旅游资源的梯度评价充分考虑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环保投入与环境容量因素,这就使生态意义重大且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旅游资源很难成为高梯度资源,从而有效地减缓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环,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后续资源.

三、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对策

第一,制定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规划,确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时序.首先,要深入细致的开展生态旅游资源梯度评价,在衡量旅游资源禀赋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环境.其次,开发规划的制定必须从甘南州旅游业的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甘南州全域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最后,科学预测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与生态效益,确定合理、科学的资源开发时序,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开发的效率.

第二,应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避免社会矛盾.甘南藏族保留着较为原始的自然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所供奉的山神或河(湖)神.因此,在生态旅游资源梯度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信仰与习惯,避免发生影响民族团结的冲突和矛盾.

第三,要兼顾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梯度开发要以完善目的地的产品结构为出发点,注重增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要与人文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好衔接工作,避免单一的类型旅游产品的畸形发展.还要注意区域旅游整体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优先开发旅游线路节点和旅游集散地的旅游资源.

第四,要积极跟进旅游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建设.甘南州应该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做好旅游交通与户外营地建设;加大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来.

第五,要坚持“富民”目标.生态旅游资源的梯度开发要注重乘数效应的发挥,带动甘南州农、林、牧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旅游+”战略的实施,使生态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工程.

旅游资源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旅游资源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旅游资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生态旅游论文

2、旅游期刊杂志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4、旅游电子商务论文

5、人力资源专业论文题目

6、人力资源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