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从锦绣中华看非遗传承的现实方法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非遗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非遗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从锦绣中华看非遗传承的现实方法

“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是恭王府博物馆自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起,推出的“非遗+时尚”服装服饰展演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

展演选取非遗在现代服饰中的设计和应用,将传统的非遗之美,结合当下的时尚设计,由模特身着华服在秀场上演绎.至今,苏绣、潮绣、二十四节气、苗绣、蜡染、挑花、扎染、竹编、蜀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京绣、夏布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通过“锦绣中华”的舞台,被社会聚焦.

这种将传统和时尚双线并行、将非遗技艺和服装服饰跨界转码的做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播和传承提供了一种现实方法.笔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对活动的方法论和意义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非遗传承可跨界也要会整合

一方是文化,自带深度和厚度;一方是时尚,跳跃时代风貌.笔者观察此次活动,在运用跨界手法进行现场呈现之外,主办方将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整合:过去和未来、民族和世界、非遗和扶贫、专业性和群众性.

首先,一大批中国杰出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全身心投入“锦绣中华”服饰秀创作,以传统文化为根,搭建创意和衍生的人才梯队,锦绣中华的舞台连接中国文化的“过去和未来”.设计师在这个过程成一座“桥梁”,在他们的手中,色彩是一种语言、图形是一种语言、材料也是一种语言.他们将过去和今天联系在一起,再设计出面向未来的作品.“锦绣中华”整合传统与现代、传统与未来的辩证关系,让观众在秀场看过去的非遗,但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面向未来.

其次,多场服饰秀选取了彝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技艺,把古老的苗绣、马尾绣、数纱绣、锁绣、扎染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展现东方与西方、“民族和世界”的碰撞火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这些地区的非遗大家都觉得非常宝贵,但有一个现实难点在于,一旦这门技艺走出地域之后,就很难融入到其他的地域和环境中.这一点,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属性和传承特点决定,它的文化根基就在当地,有地域文化的限制.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手艺和技艺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也有为其他领域和空间服务的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矛盾,“锦绣中华”正是抓住了服装这一生活必需品,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民族的文化顺理成章走到新的生活方式当中.

第三,我国许多老少边穷地区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遗瑰宝,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2018年6月6日,锦绣中华舞台迎来“木真湘韵——非遗服饰秀”,参演单位很特殊,是北京木真了公司驻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了发掘、保护、传承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3月,在的支持下,木真了公司驻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于湘西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多以来,传统工艺工作站立足湘西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快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促进传统工艺产、学、研结合,并培养苗绣人才和绣娘,以订单促进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精准扶贫.通过“锦绣中华”的舞台,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非遗和扶贫”的紧密关系.

第四,除了晚间由专业设计师打造的非遗服饰秀之外,今年的“锦绣中华”活动中还有两个白天场“非遗进景区”群众体验性质的非遗服饰秀,即“老有所为——老年旗袍秀体验非遗服饰秀”和“少有所乐——少年纸艺体验非遗服饰秀”.这两场展演的组织者和模特都不是专业演员,身着旗袍的银发老人和十几岁的青少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非遗的热爱.锦绣中华的舞台,整合了“专业性和群众性”.有学者统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文本中,分别有10处、129处、14处述及“社区”二字,可见尊重社区和社区参与是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措施的基本前提.提高群众参与度,为人们提供文化的认同感和持续感,才能为非遗传承赢得阵地.

二、非遗传承要用能与世界对话的通用语言

“锦绣中华”活动是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背景下的一次具体践行,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过2017、2018两年的实践,笔者梳理出四点可借鉴经验,主办方采用了能与世界对话的通用语言进行非遗传承和传播.

一是把握差异性和相关性,连接熟悉和陌生.

恭王府作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建筑群,在传统文化空间里展示非遗、展示时尚,这种差异性是天然存在的,差异和冲突怎样变得相关和默契?熟悉与陌生怎样连接?这一点恰恰成为吸引观众的兴趣点.

文化传承不能光靠砖瓦砂石的重建,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来扩散和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手握着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恭王府这样的古建空间里得到时光的交融.音乐响起,威严华贵的王府院内,模特身穿传统文化和非遗为底的现代服装款款而出,时空感强烈,却又十分契合环境.这种差异性和相关性变成了走秀的“故事线”,观众看完演出,也便对原有的“冲突”感到舒服和释然.

二是解码生活和传承,强调非遗就是当下.

一场成功的非遗活动,热闹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抓住非遗的特性,“锦绣中华”成功解码生活和传承,强调非遗就是当下的科学论题.

可以看到,此次非遗服饰秀的时装实穿性强,不仅仅适用于T台,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非遗是传统的、时装是当下的;文化是久远的,生活是身边的,这种感官体验获得观众的共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价值认同是重要的方面,要促进更大范围人们价值认同的形成、帮助更多非遗项目“回归”日常、焕发生机.非遗不属于过去,它们活态存在于当下.

三是注重秀场展演,营造整体意境.

每场服饰秀开场的热场演出,都选取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少数民族特点的展演活动,如苗族古歌、彝族原生态音乐和歌舞三跺、古琴、湘西刺绣表演等,不仅与恭王府古建秀场整体风格吻合,也与服装、模特、服饰秀的主题统一,共同营造了浸入式的秀场体验.

来自苗绣、苏绣、黄梅挑花、苗族蜡染、荣昌夏布、湘西苗画等多领域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在现场直面观众,讲述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在古老技艺传承与坚守过程中的动人故事,为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公开课”.

四是采用跨界整合,打开非遗传播新思路.

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依靠传播生存.“锦绣中华”活动的传播工作也颇有看头,不管是筹办期,还是活动中,传播和活动完全同步,没有滞后.

在百度知道中可以检索到,人们了解非遗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占比超过30%,而互联网的使用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在整个“锦绣中华”活动的宣传布局中,活动前期采用微信朋友圈H5传播,在换装、秒拍、短视频等多项新媒体技术中融入话题词,抓人眼球.活动期间用全网联动直播方式“推倒府墙”,收获5800万人次的网络直播观看量,活动后期在微纪录片与社交平台开设“穿在身上的非遗”互动栏目,吸引4337.4万人次互动……

可以看出,这是一套“跨界+整合营销”的非遗传播思路,即:借助非遗的IP,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紧扣“非遗融入时尚生活”主题,完成“恭王府”“非遗”“博物馆”“传统”“时尚”“创意衍生”等关键词的重建和契合.任何一件事物,传播的繁荣,都能带来后续的传承,正是运用了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分众化互动式服务方式、大众化生活化话语表达,非遗传播才呈现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传承”的火爆局面.

三、结语

“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在内容上传播思想内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在形式上注重转化,注重与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的结合,鼓励社区和群众广泛参与;在效果上实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新生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表达.

真正的时尚,并不只是指T台上的风景,而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审美认同,是在五千年文明中吸取养分的同时,结合当代风貌转化而来的美的延续,虽然“锦绣中华”只是一场文化展演类活动,但从中提炼的对传统文化和非遗在当代社会传承和传播的方法论,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李珊珊: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秘书长

非遗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非遗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非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