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现状和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此文是一篇基础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现状和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18.08.039

摘 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技能与技术,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加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双语教育的制约因素,为促进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藏汉双语现状对策

1 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甘孜藏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藏汉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培养质量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关注.基础教育对藏汉双语人才培养承担着把好入口关的重任,双语生源的质量无不与基础教育质量密切关联.通过对甘孜藏区一类模式地区和二类模式地区一些中小学校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1 双语师资不足

目前,双语师资短缺已成为制约甘孜藏区双语教育质量的一大桎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师资“引不进,留不住”

从统计表1 中可以发现,D 中学2015-2017 年教师缺口人数为21 人,通过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引进教师4 人,完成计划招聘数占比为19%,教师缺口人数占比为81%.同时,D中学2015-2017 年教师减少人数总计为21 人,三年实际净增教师人数为﹣17 人.究其根本原因,一是D 中学所处地域环境闭塞,经济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二是受当地财政收入水平影响,教师待遇与内地中学差距明显,本科以上学历双语师资人才很难引进.

1.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D 中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一是专任教师人数不足,缺口大,师生比例过高.二是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偏低,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明显不足.三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偏少,不利于激发双语教师队伍的活力.

1.1.3 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师资短缺问题,甘孜藏区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如与当地高校定向培养双语师资和引进“9+3”人才.但这两类师资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定向双语人才培养偏重于文科,而急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双语师资缺乏系统的培养体系.二是定向培养的一类模式生源汉语水平低,二类模式生源藏语水平低,毕业学生专业水平无法满足繁重的中小学双语教学任务.三是“9+3”计划人才偏重于职业技能教育,其专业水平基础较差,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双语教师专业水平的需求.

1.1.4 教师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弱

由于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以及继续教育渠道不畅,双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欠缺,职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提升.部分青年教师,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热情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资流动性大,队伍极不稳定.通过对30 余名双语教师的访谈发现:40%的教师存在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错位”认同,如有更好的机会和渠道,愿意放弃教师职业,53%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65%的教师认为语言水平、学科知识不足,很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57%的藏族教师认为自己汉语水平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双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弱.

1.2 双语授课趋于固式范化

目前,甘孜藏区基础教育藏汉双语一类模式采用的是各学科以藏语授课为主,加授一门汉语文课程,二类模式采用的是各学科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一门藏语文课程.一类模式主要针对农牧区学生,二类模式主要针对城镇学生.一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但汉语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辅助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二类模式有利于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升,但藏语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辅助课程,不利于民族学生对母语的传承、认同和普及.一类双语教育模式趋于“民族文化中心论”,二类双语教育模式趋于“汉族文化中心论”.两类双语授课模式都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固式范化,不利于藏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1.3 双语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课程是学校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为学生设计的“跑道”,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将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整理成能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规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1]因而,开发好藏汉双语课程资源是实施好双语课程的先决条件.目前,甘孜藏区作为四川最大的藏区,其藏汉双语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相对滞后于青海和西藏等地区,具体表现在:一是地方统一编制的藏汉双语对照翻译的教材没有;二是用以辅助双语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比较单一;三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课程资源观未真正建立;四是对课程资源中的图书资源、乡土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建设不足;五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要素不健全,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等要素未完全融入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过程中.

1.4 双语教学环境建设不足

“教育环境通常是指确保学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诸条件的综合,它既影响着教师的教,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从空间范围来讲,既包括社会层面,也包括学校层面的教育环境;从类型上来讲,既包括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各种软件,如心理环境等”.[2]调查发现,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虽配备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功能室,但由于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不高,其综合利用率不够,教师在双语授课中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式的现代教学方法选择不多.同时,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人文教育环境未有效建立,双语教学趋于“课堂中心论”,教学目标、内容、对象与环境之间未真正做到有机衔接.双语教学文化的培植过于主观,轻客观,未将校风、教风、学风整体融入,素质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未真正建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提升藏汉双语基础教育质量的对策

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继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教育在藏汉民族文化交融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民族教育规律,着力从五个方面提升双语基础教育质量.

2.1 突出双语师资激励导向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导中小学建立合理、人性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突出双语教师的激励导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诱因性报酬激励,提高双语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质量;二是职称晋升激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双语教师职称晋升上应有所倾斜,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应优先保障双语教师职称晋升;三是目标考核激励,对完成考核且合格的双语教师应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四是专业发展激励,对有提升学历、发展专业需求的双语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五是人才引进激励,对引进的双语教师,除提高待遇外,应注重教师生存发展的硬软环境建设,着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保障其“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

2.2 创新双语教学形式

创新双语教学形式,应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突破传统以教科书为重的制约,二是革新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认知的生活领域,三是教学语言应以藏汉兼通为主.21 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打破固式传统,学生的学习应以发现和接受间接知识经验为主,提倡有意义建构的学习,教师应注重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双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单一的知识讲授为主,而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革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不足,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只是书本知识的照抄照搬,课件的新颖性和吸引力不够,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同时,革新双语教学方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更加注重倾向于学生认知的生活领域,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双语教学语言上不应简单地以汉语或藏语为主,双语教师应是藏汉双语兼通型的教师,藏汉双语兼通型教师才有利于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反思,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3 优化双语课程资源配置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优化双语课程资源配置应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应避免粗放式开发,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二是坚持以课堂教学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三是在注重知识本位的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应着力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四是改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观;五是坚持以实体课程资源开发为主,积极搭建线上课程资源开发平台,积极构建双语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平台,切实增强学生双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选择性.

2.4 加强双语教育环境建设

加强双语教育环境建设应从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充分考虑.硬件环境建设上应加强牧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鼓励教师用丰富多样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创设直观、立体、综合、生动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着力提升教师利用教育技术服务教学的能力.软件建设应注重班风、学风、校风等学校文化制度的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制度需要从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共享价值观、塑造以师生为建设主体的文化个性和营造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精神环境等方面加以考虑.”[4]学校文化制度的建设应遵循和开放的原则,良好、和谐、融洽的双语教育环境应以人为本,持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5 建立健全双语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目前,甘孜藏区对藏汉双语教学质量评价还未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应建立健全双语教学质量监测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应可量化、可操作.在监测体系中应把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双语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清晰描述纳入监测范围,同时作为双语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科学的指南,也可作为检测学生双语学习效果的基础性参照.双语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标准应着重聚焦学科能力和语言能力,为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发展提供全面参照.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应制定具体全面的双语教学标准,该标准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语言教学等领域专家的智慧与力量.该标准应对双语学生在校学习的某一时段内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和学科能力进行详细的规定并适时检测,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知识、技能、语言来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和持续投入,甘孜藏区藏汉双语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厘清藏汉双语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务实发展和改革举措,才能有效提升藏汉双语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甘孜藏区整体教育实力,进而实现双语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从而有效促进甘孜藏区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向好发展.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基础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基础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1、基础教育论坛杂志

2、基础教育杂志社

3、基础教育课程杂志

4、基础教育课程期刊

5、基础教育参考杂志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