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拥有,就能成才?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大脑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拥有,就能成才?

聪明的人究竟什么样?

“中国脑计划”预计今年启动.无独有偶的是,科普综艺《》第五季找来100个学霸.他们在舞台上通过各种项目的比拼,把何为聪明展现在大众面前.

迷宫路线、拓扑问题、泰森多边形、小世界原理……每当选手解题比赛,网友的弹幕总是各种感叹:“题目像天书”、“感觉自己是文盲”、“智商受到暴击”、“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那么,我们每个普通人究竟离“天才”有多远?后天努力能否赶上?

而更关键的是,从国家人才战略来说,高智商的“天才”们,是否一定会成才,甚至成为“国之栋梁”呢?

一套测试题目,甄别什么是天才

当100名学霸按照排名站上舞台,大部分观众是懵的.

几乎所有人都在心里揣测:这100人究竟怎么选拔出来?凭什么他们就是聪明人?

仔细观察,其中不乏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北大学霸.但其中也有普通高校学生,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初中生、上班族.换句话说,这些“天才”的甄别和选拔机制究竟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刘嘉是节目幕后的科学团队负责人.他参与了节目全部的项目科学评估,也为甄别这100名“天才”制定了一套测试题.

制作人桑洁曾经这样形容两人的分工:“我的团队负责观赏性,刘嘉的团队负责科学性.”

而科学讲究严谨,最好一切都有量化标准.

选拔之初,刘嘉把测试题分为几类,如矩阵推理、类比推理、空间能力、创造力等.

举一例空间能力测试题:观察一个立方体,纸面上只能看到3个面,请想象当它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应该是选项中的哪一个展开图.

又如类比推理题:观察左边两个图形的变化规律,选出右边第二个图形应该是什么.

这些题目尽量不涉及知识点,更像常识性的“智商测试”.14岁的初中生,即便没学过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照样可以做.

他还为题目制定了评分标准:每一类有20多道题.不同年龄段,各有一条参与者排名曲线.通过曲线查找,答题者就能大致判断自己在人群中处于什么位置.

这100名学霸就是靠这套题目选拔出来:初试在网上统一答题,复试坐在封闭的教室中纸面答题,确保真实.复试通过后,选手们再来节目组进行面试.

面试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各种微缩迷宫、方块模型等开始出现在场地上,选手一批批进去观察,递交答案.

最后根据分数高低,进行100名排序.每个人亮相时,都已经附有一张分析个体思维能力的雷达图.雷达图上,谁的空间力更强,谁的推理力更强,一目了然.

然而,再科学严谨的量化测试,也未必代表一切.

当100个选拔出的“天才”集体比拼数字华容道、层叠消融等项目时,有人因过于紧张,手指颤抖,按错提交按钮;有人方寸大乱,难以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有排名90多的人,几轮比下来排在了前20,也有排名前几的人几轮比赛后,反倒落在后头.

于是,大家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困惑:什么是天才?能力排名强弱的意义在哪里呢?

为什么每个天才未必都能成才

多年以前,刘嘉还在北大读书.当时,他遇到一位朋友拥有“过目不忘”的才能——仅用2天时间,就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从1927年到1990年的3厚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朋友说,只要看过一眼的东西,他都不会忘记.

于是,刘嘉和这位朋友组队参加了一个校内的知识竞赛,结果出乎意料,连半决赛都没有进入.原因是,其他队伍中同样有人“过目不忘”,且抢答速度更快.

“这就是北大,不仅云集了记忆天才,而且还有各类国际奥赛得主、高考状元,可谓群星璀璨.”刘嘉形容.

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这些曾经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却鲜有人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一份对1953年到2013年近3000名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当中无人成为行业领袖.以高考状元选择比例最多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他们现在多数是“高级打工仔”,少数进入金领阶层,但几乎很少有人跻身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

青少年时代意气风发的天才,集体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天才并没有成为国之栋梁,为什么呢?

19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发起了一项名为“天才的基因”研究计划.当时,天才的定义就是智商测试超过140的儿童.研究团队多年追踪调查约1000名天才儿童后发现,一些天才儿童成年后并未取得事业成功,发挥他们的才能.

关于什么是天才,一个世纪以来,观念一直在演变.总结而言,有两个有趣的发现:

第一,智商高的人,平均而言成就确实更高.简单说,基因决定了你的天花板在哪里.

可人生特别好玩的地方在于,你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上限,所以你只能后天拼命努力.人的成长过程,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去触碰极限、接近天花板,从而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第二,每个聪明人未必拥有更好的未来.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来自智力作用.”刘嘉说,“还有80%来自非智力方面,比如创造力、领导力、抗压能力、坚毅的性格、情绪稳定性、有成就动机等等.”

比如节目的100名选手中,栾雨的实力很强,却每每因心理压力,比赛时情绪不稳,发挥失常.有一次,当对手已经提交答案,栾雨方寸大乱,几乎自暴自弃式地快速写下答案,不追求准确率,导致翻盘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当时坐在嘉宾席上观看全程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点评说:“面临失败的压力,自我放弃这件事不能做,像我们这种做企业的,无数次已经失败,但是你要真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天才的定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智商高这个单一标准,它一定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在一起.

不光是记忆力好才叫聪明

然而,摆在当下中国青年面前的第一关,还不是心理素质、情商问题.

在统一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我们先天更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很少人有准确的自我认知.

选手周浩,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除了物理学起来稍觉轻松,其他学科成绩并不突出.他回忆,中学时语文和英语一直不够好,在学霸云集的班里,自己经常是一名“吊车尾”.最终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目前读大三.这样的经历,与千千万万普通学子一样.因此参加节目之前,他始终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连学霸都谈不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推荐他参加《》节目组的海选.笔试时,周浩的自我感觉也不好,许多题目不确定答案.一路闯到面试,他往迷宫中一站,还没看明白迷宫的结构,发现其他选手已经快速递交答案.

直到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周浩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恭喜你进入《》海选100强”.周浩觉得“一切都很魔幻”.百强选手中,他的初始排名为第96名.周浩不仅没有失望,还万分感叹道:“我竟然没有被淘汰,太意外了.”

更意外的是,随着一期期比赛,周浩的排名不断靠前.几个熟悉他的朋友看节目时直嚷嚷:“周浩怎么还在!”再过一周,发现:“周浩依然在!”最后,他一路过关斩将,位列《》15强.

“很吃惊,原来我对自己的定位有点过于简单.”周浩说,参加节目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增加了自信.

如今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物理题总能轻松;大学里设计物理实验,团队总把主要任务交给他;2017年,他作为队长,带领南师大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第一名.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某些领域或许比较擅长.未来,可以进一步进修深造物理.”周浩说.

桑洁说,节目想把中国高智商人群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光是“记忆力好才叫聪明”.因此第五季设计的项目,有别于以往.比如各种迷宫项目,充分展示了何谓“空间能力”.题目往往结合了记忆力、观察力、空间力、计算力、推理力等等,比赛后阶段,还需要2名选手共同合作解题,考察团队合作能力.在心理学上,这些被称为“通用能力”.

有一位节目导演,是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跟随节目的5年里,她几乎买遍了市场上的益智类小游戏,只要儿子玩腻了,这些玩具就会一件件被搬到公司,比如锻炼空间能力的管道迷宫、锻炼逻辑能力的电路板拼接等,都被作为范本进行研究.镜面迷宫、立体华容道、疯狂停车场、激光射线这些比赛项目,不少是从游戏中获取的灵感.

比赛中还有大量题目,是一群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探讨后的结果.比如节目组曾设计了一个自由落体题目,为此找上南京大学物理系一位大神级别的博士.这位博士前前后后进行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用一个月时间编写了一个程序.他对节目组说:“我也很感谢你们,不然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研究这么奇怪却有趣的小东西.”

年轻的节目编导们说,希望设计的这些项目,能够让家长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中国式家长总认为,别人都学奥数,我的孩子也要学;别人学钢琴,我的孩子也要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因此变得十分焦虑.

“这些题目,希望能提供一些专业性展示,明白人脑的能力分好几种,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奥数,不是每个人都能快速学会钢琴.首先得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特长、哪些弱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桑洁说.

教育体系并没有给天才应有的评价

杨易是100名选手中的佼佼者,不仅在节目中一路赢到底,最后还代表中国战队出战,与外国选手们打国际脑力赛.每当队友失误,杨易就是力挽狂澜的那根“定海神针”.网友们评价他的表现为“智商和情商双高”,当之无愧的全场“MVP”(最有价值选手).

但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易坦言:“我从小有点自卑.”

他说自己文理成绩均不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全靠努力.家长管得紧,80%以上时间花在学习上,成绩中上而已.

有两件事让他一直觉得自己并非天才:小学里,全年级一起参加数学速算,他的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而且小学作文几乎没有及格过,直到上了中学才有提升.

至于被称赞“情绪稳定、情商极高”,杨易回答:“我就当比赛是一个游戏,抱着玩的心态,没太在乎输赢.”他还半开玩笑地表示,有一场比赛,嘉宾就是自己职场上的老板俞敏洪,如果当时俞敏洪直接放言“杨易你输了就不用再来新东方上班”,说不定他真的会特别紧张,再也维持不住“高情商”了.

不过,导演组的人是这样分析的:“比赛要举重若轻,当成一场游戏,心态才会好.这个道理哪个选手不懂?可知易行难.杨易这样想,就真能这样做.这就是出色的情绪控制能力.”

杨易对自己的判断,还有一个偏差.

最初,他认为自己思维强项是空间能力,毕竟小时候几何学得好、形象思维强.然而打一照面,节目组的人就对他说:“你空间能力一般,着重做推理项目比较好.”

杨初不信.可随着项目一个个比下来,他切身感受到“空间能力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高手们远远比他强太多.原来节目组的判断是对的,自己的推理能力才是优势,高于一般水平.

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选手都表示,参加节目后,变得更自信了.

刘嘉用试题选拔出的“天才”表现有目共睹,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心理预期往往形成反差.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体系,并没有给予有才能的人应有的评价、更多的鼓励和更好的培养?

时间证明了英才计划确实有效

上世纪70年代,教育家马兰写了一份报告递交给美国教育部,后来促成了美国英才教育法案.大意是这样:

研究发现,天才基因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与地理、饮食、文化、种族等因素关系都不大.那么以此推论,中国和印度人口基数庞大,天才的数量也将是美国的好几倍.未来,美国的人才必定不是中国和印度的对手,那怎么办呢?

马兰提出,美国应该尽早甄别和选拔天才儿童,给他们更好的针对性教育,促他们成才,化解人口基数弱势带来的危机.

为什么尽早挖掘天才儿童那么重要呢?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育,12岁-14岁是关键时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戴西蒙说:“大脑的认知能力在14岁时最强,之后每年下降.”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再教育就迟了.所以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考察对象规定必须40岁之前,因为学术界公认,40岁之后,想在数学上有重大成就,已经不大可能.客观上,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抓住黄金时间至关重要.

马兰提出这份报告后,美国教育部成立了天才教育处;1978年,美国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1987年再次通过相关法案,并拨款建立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1988年通过“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此后每年由国会确认,并决定联邦政府的拨款额度;1990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开展英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我们一直沾沾自喜于中国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整体胜过美国,但我们却忽略了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因材施教,突出英才.

经过近半个世纪,时间证明了美国英才计划确实有效: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等,这些影响当代世界的人才,都是从美国英才体系中脱颖而出.而埃隆·马斯克自己还参与成立了一个挖掘孩子潜力的创新学校——AdAstra.

刘嘉坦言,团队研发的这套测试题目,更多作为科研兴趣.英才计划如果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就很难内嵌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里.

中国历来更重视整体教育水平,不重视从人群中“一眼识别”天才的机制.而事实上,对一些天才来说,别人学1年的知识,他们只要1个月就能融会贯通,非要跟着大众教育确实有些“虚度光阴”.

在人才战争中,假设美国只有3个天才儿童,中国有10个,但美国的3个天才全被找到,得到了很好发展;而中国的10个天才,可能真正发展很好的只有1个.原来是3:10,现在可能变成3:1.

“就像我们为天生缺陷的孩子办特殊教育一样,对于天才儿童,他们同样需要特殊教育.而目前,我们对英才教育缺乏重视.”刘嘉惋惜道.

让天才变得更厉害,让普通人变得更好

《》名列前茅的选手中,14岁的杨英豪才读初二,力压诸多成年人多次赢得比赛,还在国际战中以3:0战胜对手,被誉为“黑马”.

本以为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儿童”,但采访杨英豪时,他说自己并没有这种自觉和认知.

杨英豪就读于杭州最好的中学之一,班上学霸云集,他的成绩维持在年级前50名.长期以来,他都是《》的铁粉,主动报名参加了海选,没想到成绩优秀.在他看来,班上的学霸们只是没去参加考试罢了,不然可能成绩比他更好,“我觉得自己不算厉害”.

在南京面试时,杨英豪第一次看迷宫花了一个半小时,十分不适应拆分成上下两层的迷宫,但是第二次再看迷宫题,15分钟就得出了答案.

这也佐证了刘嘉对天才的判断:他们学东西就是比别人快,悟性高.

参加节目给予杨英豪的不仅仅是自信心,更大的收获在于,和一群不同经历、阅历、年龄的人在一起,开拓了眼界和思维.

12强选手喜欢在酒店里凑一起玩狼人杀.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起,大家都很会玩.这12强中,有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也有杨易这样的数学老师.杨英豪有时候会请教他们学习上的问题,有时候只是静静听大家聊天,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个故事、一本书.视野开阔后,他觉得自己“性格放开了点、胆子变大了点”.

他甚至自己总结说:“每个人擅长的地方不一样,我感觉自己在计算机上有一点点天赋.”如今,和父母商量后,他主动退掉了奥数班,因为“不是真心喜欢奥数”,现在每周都去上计算机课,越上越喜欢,成为程序员、创立一家微软那样的公司是他的未来梦想.

中国从1978年开始超常教育,北大、清华、中科大原本都有少年班,反倒是现在正渐渐萎缩.其实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张亚勤、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庄小威、360总裁周鸿祎等等,正是来自当年这些少年班.

然而并不是所有天才都会百分之百成才.美国也走过一条弯路,从最开始只强调智力,到后面强调综合能力,比如伦朱利的三环模型,指智力、创造力、积极的任务使命感这三项的综合.

在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国家间的比拼往往是人才的比拼,而且是顶尖人才的比拼.尤其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年轻人口增长放缓,刘嘉强调说:“未来,我们不能只是强调人海战术,而不强调领军人才,那会吃大亏.”

而在天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研究哪些品质是好的、哪些教育方式是对的.最终,是让天才变得更厉害,让普通人变得更好.

大脑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大脑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