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模因打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弱势模因打call的形成和分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文关于弱势模因打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弱势模因打call的形成和分化

2017年,“打call”一词火爆网络,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2018年,其热度逐渐衰退,缺乏成为强势模因的各项指标.因此,本文将结合这一语言现象,探讨打call的由来,同时将其与2010年流行起来的强势模因“给力”进行对比,分析其未能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

一、“打call”的由来

打call一词源于日语中“コール”,原属于演唱会Live应援文化,是一种由御宅族或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为日系应援小圈的用语.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播出后,现场观众手持的灯牌“打call”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随着节目热度的不断上升,“打call”一词便频频在新浪微博的相关话题中出现,开始活跃在大众视野,从而从小圈子文化向大众文化传播.该词在传播过程中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表打气的动作、喊口号等变为了加油、称赞的意思,常用句式为“为XX打call”.

从语音上来看,日语“コール”,其读音用国际音标表示为[kouru],英语“call”,读音用国际音标表示为[k? l],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发音很相似,因此我们便用最熟悉的英文call来代替它.从语素组合上来看,“打call”一词的组合也是有迹可循的.“コール”意在为偶像应援,给予支持.青年们将中文中传统的动宾短语“打气”中的“气”被替换为“call”,以表加油之意.“打气”“打call”为近义词,但为了追求词语表达的新奇性,青少年们更多地选择使用最新鲜的词汇.因此,该词汇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开来.

二、“打call”复制传播的过程

社会中的任何一种信息,只要其能通过人们的“模仿”进而被“复制”,传播,就可以称为模因. Heylighen (1998)认为,模因从被新的宿主选择并随后被传递,要经过4个不同生命周期: 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即新宿主接受了模因,模因在记忆中停留,并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进行传输进而感染其他的宿主.

“打call”这个新的动词短语出现后也是通过人们的“模仿”被“复制”,传播,进而感染其他宿主,同样具有以上四个语言周期.2017后半年,中国选秀综艺《中国有嘻哈》播出,很多粉丝手持“xx,为你疯狂打call”灯牌为选手加油打气,赛后采访中也有很多粉丝高呼“xx,为你打call”等以示对选手的喜爱.“打call” 形式简短,形象生动且赋予趣味性,在节目播出后受众注意到这一新鲜词语,产生共鸣,植入记忆.在宿主具有表达诉求的时候,这一模因便会通过具体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对话场景中.在中国最大社交媒体网站微博中,各流量大V也频繁使用“打call”一词,在“流量明星”的影响下,感染了更多宿主,该短语被推向了一个使用峰潮,广泛地传播在网络媒体与日常生活中.至此“打call”顺利地完成了四个传播阶段,最终在人际社会中纵向或横向地进行传播在现实世界里.

三、模因的分化

模因的数量是巨大的,其中能成为强势模因的只是一小部分,只有符合人类认知特点,具有很强的复制力、广泛的传播力、极高的出现频率及持久的生命力的模因才能成为强势模因.本文讨论的打call虽为2017十大流行语之一,但通过对该词一年间使用情况的观察与数据分析,发现打call各项指标上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这里我们可以将其与强势模因“给力”做一个对比分析.以下为数据分析:(数据来源:微指数)“打call”在2017年9月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10月,搜索指数周平均值达到顶峰43706.11月初开始,搜索指数开始下降.2018年3月后,数据平均值便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500.热议指数与搜索指数趋势呈正比.但于八年前便火起来的“给力”一词却呈现不同的态势.“给力”一词的搜索峰值与热议峰值均出现在2010年,但其在峰值之后热议指数并没有进入急剧下降期,而是呈缓慢下降、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还出现数次小高峰.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热议平均值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指数为34690,远高于“打call”的平均数据.

通过对二者的观察对比,不难发现,先于“ 打call”前八年火起来的热词“给力”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搜索热度与热议指数,而2017年走红的“打call”,其搜索量却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可以说,“给力”是从模因库中脱颖而出的强势模因,而打call与之相比则极为弱势.

对于造成其未能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保真度

保真度指模因传播过程中对原版的复制忠诚度.Live应援文化中“打call”表示的是一种由御宅族或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其核心在于有组织纪律,手势、口号等有相应的节奏.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词语的组合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中文的组合规则对其进行了改造重组.其次,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在现场有规则由节奏的打气动作和口号”变成了单纯的“加油”之意,使用场合也不局限于现场.这与“コール”初始意已有了明显的差别,是经过了几轮比喻引申后衍生出的新义.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其代表的核心意义逐渐模糊,在保真度这一指标上表现不足.

而“给力”一词在日本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首次亮相,为形容词,带劲、好玩、有力量.后来被DOTA玩家使用时就变成了动词,意思是“给予力量”“加油”.在之后的演变中,尽管词性上有所变化,但核心义“有作用、有面子、有帮助”并没有变化.保真度表现值高.

其次,打call在演变中保真度较低这一问题也使得其在大面积流行后收到了日系应援圈的强烈抵制,应援圈认为使用打call这一词组的群体歪曲了这一应援用于的本质内涵,模糊了本意,将错误的信息带给大众群体,应加以抵制.应援圈也发表了大量博文抨击这一现象.因此,这一新式组合在后期推广上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打call”一词自出现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后,广大网友争相模仿,受从众心理影响,该词在短时间内广泛流行起来.但当反对误用、滥用“打call”一词的“正牌应援圈”出现之后,网络上反对使用该词的帖子也大面积出现,受众对使用该词产生了心理压力.为了避免被贴上“误用小众词”的标签,便将该词强制移除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期从众心理在该词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后期,从众心理也是导致其未能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

3.文化内涵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打call”未能成为像“给力”一样的强势模因,还在于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义较弱.打call,一个新组合,仅作为一种表达手段,限于空泛的口头与网络表达.在其传递的意义上,中文中已有更为郎朗上口的“加油”“呐喊”“打气”等表达形式,因此在新鲜度过去之后,没有可以长期支持其继续传播的内在动力,也即没有核心概念与理念,缺乏了从众多模因中强势而出的核心竞争力.而“给力”在符合上述原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还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有帮助、有作用、有力量.如“这boss真给力啊”“这次小组活动,大家一定要给力”“这套装备太给力了”等等,传达了“厉害”“加油、给予力量”“有用”等正面意义,可以作为动词、形容词等使用,但无论词性在语言环境中有怎样的变化,其核心意义是不变的,传递的正能量也符合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综上,“打call”在保真度这一指标上表现不足,在交流中仅作为一种表达手段,文化内涵较为欠缺,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其未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最终从强大的模因库中分化出来成为弱势模因.

弱势模因打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弱势模因打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弱势模因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数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