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构建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高校图书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高校图书馆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构建

[摘 要]概述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泛在知识环境与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关联.在研究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内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知识服务

[分类号]G250.76

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影响到知识传播过程,也改变了知识存储、交流与获取方式.由信息技术、资源构成的泛在知识环境,为用户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同时也削弱了知识供应链中图书馆的作用.目前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方向转型,要求对服务空间进行重新审视定位,积极创新服务模式.虚拟知识空间是对信息共享空间(IC)理论的延伸,属于虚拟知识服务方式,也是一种在线知识服务环境.它通过配置丰富的学习工具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利用先进技术营造在线知识交流环境,囊括了学习、协作、交流等要素,为知识转化创新提供了条件.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机构,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构建虚拟知识空间,更好地满足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知识活动需求,是现阶段图情界的发展方向之一.

1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1.1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变化

泛在知识环境是为方便用户获取多元化知识,方便知识交流共享提供的无处不在的数字环境.泛在知识环境下移动终端设备不断更新,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实体咨询借阅,朝着知识服务中心方向发展.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迅速增多,不仅要注重对数字资源的存储管理,也注重通过建设资源共享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共享,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借助移动终端获取知识,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信息传播.泛在知识环境打破了学术交流的区域、学科界限,改变了高校图书馆条块分割的空间布局,实现了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展,为用户提供了随时可以链接的泛在化网络.

1.2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特质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尝试,在探索IC、第三空间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空间、虚拟知识空间、体验空间等理念,充分融合了技术、资源、馆员等元素,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空间使用效能.笔者认为,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利用方面应更加注重个性化与自主性,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拓展空间功能,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隐性知识需求.例如,在丰富阅览室功能的同时,增设研讨室、协作学习室、个性化服务区等弹性空间,关注空间的人文性和连贯性,结合用户需求变化趋势进行空间功能预测,提高空间的使用价值.

1.3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定位

泛在知识环境下无论设施、技术、数据与个体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了基于数字网络的全新知识交流环境.泛在知识环境由构想变为现实,使得用户能够更为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也要求高校图书馆重新审视自身功能,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服务[1].泛在知识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方向,形成基于高校图书馆、供应商和用户的多维产业链,加快了知识转移速度.该产业链中的不同节点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产业链中的知识生产传播者,并在特定的环境下自由发布、获取知识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可以提供虚拟空间服务的机构,面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繁杂网络信息的冲击,应该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通过空间功能转换和重塑提升竞争力.

2 泛在知识环境与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关联

高校图书馆建设虚拟知识空间的目的,就是方便知识资源整合加工,提升知识传播效率.可以说,虚拟知识空间是泛在知识环境的缩影,也是实现泛在知识服务的载体.

2.1 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理念

面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一系列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关注知识服务“语境”,促进知识的有序传递流动.建设开放获取背景下的虚拟知识空间,以现代技术实现知识生产、传播与获取的一体化,正是适应泛在知识环境的需求.虚拟知识空间与IC等网络空间并没有较大差异,而是将IC理论模型以及相关知识,利用现代化技术集成于虚拟环境中,通过对虚拟资源、社交网络和软硬件设施的重组,为用户提供知识交流学习门户,为用户的知识传递共享提供数字化场所.虚拟知识空间是对IC的深化,也是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提炼加工,整合用户、实体空间、资源、技术等因素,以泛在知识服务为主要特征形成的网络环境.

2.2 虚拟知识空间是泛在知识环境的体现

与泛在知识环境类似,虚拟知识空间也是由于外部因素变化而提出的概念[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样化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涌现出各类搜索引擎、知识出版物和知识服务机构,它改变了用户的阅读方式,也使得图书馆服务日益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中.泛在知识环境是相对传统数字环境提出的,也是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知识形态的客观描述.而虚拟知识空间是图书知识服务创新的杀手锏,它以构建在线空间的方式展现虚拟泛在知识资源,通过馆内外知识资源与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将图书馆服务与知识环境结合起来,可以看作泛在知识环境在高校图书馆的显性表达.

2.3 泛在知识环境与虚拟知识空间的虚实结合

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是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的方便用户传播、分享知识的虚拟社群.它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知识管理,促进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隐性知识向显性转化,形成处处有学习、处处有服务的知识环境,保障知识服务的针对性.而泛在知识环境描绘了知识共享、自由学习交流的场景,也是对知识形态的全新界定[3].可以说,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构建,实质上就是泛在知识环境的缩影,也是营造泛在化服务场所的有益实践.高校图书馆深入分析知识服务与泛在知识环境,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由虚拟空间变为实体服务,虚实结合,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3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内在动力机制

泛在知识环境是知识发现、共享与开放获取的综合环境,它改变了高校图书馆单向、线性的知识传播途径,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知识交流网络.在这样的环境下,空间支持技术、空间知识组织方式与知识供应链的应用是维持虚拟知识空间运作的重要动力.

3.1 空间支持技术

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是信息集成、知识存储、知识创新的平台,从空间功能层面分析,需要引入知识搜索、知识发现、商业情报等技术.从技术类别层面分析,则需要引入移动网络、虚拟网络管理工具、知识生成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工具的应用并非独立的,而是基于Web技术理念,按照统一的标准形成的技术体系,在保持各自特有功能与聚合功能的基础上,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保障.其中虚拟知识空间中Wiki技术的应用,采用面向社群的协作知识管理方式,以开放、协作、简便的特点,鼓励公众参与到虚拟社群中,允许用户自由添加修改系统中的知识信息.可见,Wiki更加强调虚拟知识空间中群体智慧的积累,注重用户的协作与知识共享,促进了知识的再利用和创新.

3.2 知识组织方式

知识是虚拟知识空间中重要而复杂的因素,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构建,是传承信息构建和知识管理理论形成的,主要任务在于将无序的知识结构化.高校图书馆构建的虚拟知识空间,可以将网站、信息机构、用户看作知识节点,通过对不同知识节点中知识的搜集整合,按照知识关联形成逻辑系统,建立空间中知识的分配路径与网状结构,方便用户对知识的高效利用.从空间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组织,实质上属于对知识秩序的优化过程,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处理异构分布知识导致的空间秩序混乱问题[4].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对空间知识进行描述、规范、映射的方式,实现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互操作,形成统一的知识组织框架,方便用户对知识进行检索、定位和利用.

3.3 知识供应链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供应链,是结合产业供应链的相关理论,注重学术领域与工业管理知识的结合,以促进知识管理流程优化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管理效益,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高校图书馆引入知识供应链理论,就是结合知识服务中的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科研中心提供的先进知识技术,以知识需求驱动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保障虚拟知识空间中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再利用,最终维持动态知识资源的优化状态.处于泛在知识环境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分析,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构建专题数据库,通过对知识的搜集、分类和加工,获取其中隐含的有价值信息.反过来这些信息可以对知识研发生产提供指导,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技术转化,进一步形成具有经济效益的知识产品[5].在整个知识供应链中,用户的知识行为形成各类知识源,然后通过不同知识节点之间的协同合作,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促进知识资源的积累与传播,形成无限循环的空间知识体系,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知识产品.

4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模型的构建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虚拟知识空间,是对知识资源、服务、空间进行整合的过程,应结合馆情、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利用科学的模型和先进技术构建而成.无论采用何种建设方式,服务始终是模型的关键所在,也是用户感知、利用虚拟知识空间的桥梁.笔者结合上述对虚拟知识空间动力机制的分析,基于知识服务的角度,构建了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模型(如图2所示).

4.1 知识供应和服务模块

知识供应与知识服务模块,主要是为虚拟知识空间提供所需资源,并且开展在线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数据传输等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与科研机构、企业、院系协作的方式,获取各类高质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保障虚拟知识空间的知识资源储备,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知识需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场培训、在线咨询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各类设施设备的使用技巧,方便用户自主进行知识归类、信息整合和学科知识检索,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虚拟空间建设.关注S、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方法,并将其融入虚拟学习空间,满足用户的泛在知识获取需求,保障线上线下的有效连通,营造充满活力的知识交流环境.

4.2 虚拟知识共享平台

虚拟知识共享平台是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知识创造区等虚拟空间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在线交流的平台.这些虚拟空间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类数字化资源,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检索、查询、下载和使用[6].其中网络课堂主要提供各类在线视频课程,包括知识加工技能、专家访谈、知识讲座等.知识创造区包括个人创造区与团队协作区两部分,方便用户自主发布和利用知识资源,也方便以知识交互和团队协作的方式促进知识创新.该平台的支持技术包括社交网络、智能分析技术等,为用户提供了各类知识处理、编辑和编译工具,以及相应的虚拟网络接口,能够满足用户的知识交流、处理和利用需求.

4.3 技术支持模块

虚拟知识空间的技术支持模块,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知识发现等先进技术,能够为虚拟服务和实体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该模块包括与知识服务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制度规范,如空间管理规范、数据整理方法、知识库导航系统等,在维持虚拟知识空间有序运行、强化知识活动规范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需要制定虚拟资源使用标准,设计与在线知识交流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空间知识的检索、使用与传播做出明确规定,避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为保障虚拟知识空间的数据安全,要求对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进行说明,对用户存储设备、在线传输数据进行病毒检测,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稳定性.

5 结语

虚拟知识空间是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新诠释,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了新领域.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知识空间的构建,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功能革新,也为知识服务注入了新的生机.由于虚拟知识空间的构建具有复杂性,需要结合馆情、校情进行科学规划,并且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更好地把握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一系列变化,掌握与知识服务相关要素的发展规律,使虚拟知识空间建设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林良金.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探讨[J].情报探索,2015(9):115-118.

[2] 庞德盛,王芳,高硕.数字图书馆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服务创新探索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5):192-195.

[3] 冯瑞.管窥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转变[J].科技视界,2015(26):54.

[4] 余鹏彦.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J].情报探索,2015(6):115-118.

[5] 宗萍等.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构建[J].中国科技博览,2015(7):346-346.

[6] 吴雪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5):38-41.

胡伶霞女,1979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收稿日期:2016-07-04;责编:杨新宽.)

高校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高校图书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高校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图书馆论文发表

2、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3、图书馆学刊

4、图书馆杂志

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