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尹钊 李根 张继超:阳燧镜乐趣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研究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研究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尹钊 李根 张继超:阳燧镜乐趣

收藏古代艺术品,有的为了艺术,有的为了价值,有的为了历史,有的为了猎奇,有的为了名誉.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因为这些藏品中蕴藏着历史长河流淌出的传统文化和远古文明的气息.研究这些藏品,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阅览着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它们身上浸透了历史的风雪岁月,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活动,浸透着祖先的文化创作.研究这些内容,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使我们能够对祖先的文化、生活和思想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阳燧镜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喜欢收藏青铜镜,二十多年前,我们在市场上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图1).这件物件看起来像铜镜,但镜面却是凹面镜,似乎又像盔甲片,但个头稍大,还带有一桥型钮.此物件直径6厘米,纹饰精致,线条流畅,略带些许神秘的气息.根据物件的图案、形状和包浆,我们认为这应是一件汉代以前的青铜器.由于店主也不了解此物件的用途,所以,我们只花了很少的钱就购买了此器.后经研究,发现它竟是一件古代的取火器——阳燧.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曰:“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说明有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燧合体叫阳燧,燧的形体为凹面镜,能在太阳光下聚焦取火.

我们买的这件青铜器应该就是阳燧镜.阳燧镜,因形似镜,故名.

古人对阳燧镜还有更为详尽的描述.

雀豹《古今注· 杂注》曰:“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像,向日则火生,以艾烃之则得火.”故阳燧是古代人在太阳下聚光于凹面中心,燧中心放置艾草绒,使其燃烧,以取火.

《周礼·秋官·司垣氏》云:“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郑玄注:“夫遂,阳燧也.”《疏》曰:“以其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曰阳燧.”

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中曾出土一件青铜凹面镜,距今约有3000年,至今仍能利用太阳能发热,此便为阳燧之佐证.

汉《陶斋古录》载有一洗,上铸铭文“大吉宜用富贵阳隧”.至于古人何时把铜镜和阳燧合二为一制造出鉴燧,则无可考证.

正因为发现了阳燧的功能,也因为在考古史上阳燧发现的较少,因此我们认为阳燧镜应为较珍贵的青铜器.此后我们又陆续收藏了一批阳燧,从而获得了藏友们的看重.

此阳燧(图2)制作精致,包浆古朴,直径虽也是6厘米,但却带一叶形挂链.根据藏友们的讨论,因该阳燧带有桥形钮,年代估计应在战国或汉期间,而叶片形的挂链边缘锋利,有可能是作为随身带的用具.

此阳燧方镜(图3)边长10.5厘米,方形,镜背中间凹面形成阳燧,四角各是一海兽.我们认为这是一面五代的阳燧镜.

宋代阳燧镜(图4).此器为凹凸双面镜,该镜隆脊直径5厘米,垂弓深0.3厘米.经测算,其凹面折射曲率为10.57厘米,即为聚焦取火点.

凹凸双面镜(图5).隆脊直径6厘米,垂弓深0.4厘米.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测算,其凹面折射曲率为11.45厘米.由于该阳燧锈蚀较少,在阳光下仍能感觉到焦点处发热,从而揭开了这件凹凸双面镜的神秘面纱.我们认为该阳燧镜的年代为明代.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阳燧取火的另一个重要目的——祭祀.我国古代关于阳燧取火的记载较早.《周礼· 秋官· 司垣》云:“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盍明烛共明水.”这说的是祭祀取火.依郑玄注所云,“夫遂”即是阳燧.

汉晋时期,有关阳燧取火的记载更多.《淮南子·天文训》云:“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同书“览冥训”云:“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魏志》卷二九“管辂传”裴松之注:“辂言,君不见阴阳燧在掌握之中,形不出于手,乃上引太阳之火,下引太阴之水.”《晋书· 天文志》:“今火出于阳燧,阳燧员而火不员也.水出于方诸,方诸方而水不方也.”《抱朴子· 对俗》云:“抱朴子曰:余数见人以方诸求水于夕月,阳燧引火于朝日.”同书“黄白篇”云:“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诸燧.”

记载如此之多,说明阳燧广受重视.但因自然条件的影响,阳燧的使用当然会受到限制.所以,在同一时期内,人们的取火方式还使用过钻木取火、锯木取火等,并且钻木取火使用更广.

到了唐宋时代,由于火镰等多种取火方式的发展,阳燧取火便主要局限于祭祀中.《旧唐书》卷二二“礼仪志”云:“今司宰有阳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阴鉴形如方镜,以取明水.但比年祠祭皆用阳燧,取火应时得,以阴鉴取水未有得者.”同书又云:“旧仪:光禄欲为祭馔,将阳燧望日取火,谓之明火.”这与前述从考古实物中得到的推测相一致.这就更加说明了阳燧镜的珍贵.

因阳燧能“取火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十分神秘的,所以“阳燧”一词有时便成了“吉祥”的代用语.日本河内国中河内郡高安村大字郡川古墓出土一画像镜,铭作“尚方作竟自有纪,辟去不羊宜古市,上有东王父西王母,令君阳遂多孙子兮”.又见端方《陶斋吉金录》卷六录有汉双鱼纹洗一枚,双鱼纹间铸有“大吉宜用富贵阳燧”八字.由此看来,阳燧便包含有长寿、光明、富贵、吉祥等意.

同时,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古人在凹面镜成像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凹面镜成像在《墨经》中也可看到,它主要用于科学试验中.钱临照读《墨经》第二二条“经”云:“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又“经说”云:“(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鉴洼”即凹面镜.

钱先生释“经”云:“当烛炬在凹面镜前自无穷远处,向凹面镜移到凹球面中心之前,镜中所成之烛象小而倒.易是倒的意思.……但当烛炬过球面中心,更向镜面前移,在达焦点之前,烛象是比物大而倒的.烛炬自焦点更向镜面前移动,于是方见一个比物大而正立的像成于镜后.”“说在中之外内的‘中’字,应当是指球面中心与焦点的混合物了.”

钱先生又释“经说”云:“人站在‘中’点之内,他所看到的自己的像点是正立的,他从‘中’点往镜面移动,离‘中’点越近像越大,离‘中’点越远像越小;人在‘中’点之外呢?他所看到自己的像总是倒立的:从‘中’点往外移,离‘中’点越近像就越大,离‘中’点越远像就越小;……这‘中’点应该是凹面镜的焦点与球面中心间的一段距离.”可见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对凹面镜成像就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关于阳燧取火的原理,以沈括《梦溪笔谈》卷三所述最为明白,其云:“阳燧面塞,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这与现代科学原理完全相符,“离镜一二寸”处即阳燧之焦点.这也说明我们祖先对科技的研究已经有了先进性,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赏古代艺术品,研究古代艺术品,集大千世界于一室,纳人生百态于一隅,浓缩万年历史于一瞬.研究古代艺术品,研究的是历史,收藏的是知识和学问.而我们收集的阳燧镜虽然是收藏的一个小项,但却联系着我们祖先的发展史、科学的进行史、美学的进步史.一面面阳燧镜,实际上是一个浩瀚博大的知识王国,代表着我们祖先灿烂的科技成果,表现出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对光学知识研究的辉煌.其他的古代艺术品同样值得我们收藏、欣赏和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