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给排水设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深入,各行各业经营生产中开始引入该理念,尤其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能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设计质量,促进给排水工程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分析了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环保节能理念;建筑给排水;作用;措施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和人们水资源的使用和获取有着直接关系.在环保节能理念倡导的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期间也要遵循该理念,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了解给排水设施优缺点、给排水系统现状,结合环保节能理念选择材料、设备,提高设计效率、工程质量,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1、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建筑行业是一个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产生严重影响.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倡导环保节能理念,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比如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其中,生态价值表现为:①节约水资源.以往的给排水施工中,多因管材缺陷引发漏水、渗水问题,而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的浪费问题;②减少CO2 的排放.

给排水系统所排放的CO2 多会引发温室效应,造成环境污染[1].而清洁类能源的使用,能降低CO2 的排放量,垂直绿化的使用正好满足该需求,所谓的垂直绿化多指为充分利用空间,在阳台、墙壁、棚架等处栽种攀爬类的植物,增加绿化覆盖率,减少CO2 含量,提高居住质量.经济价值则指在环保节能理念下对给排水进行设计,能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利用率.同时,还会减少生活污水及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价值指能提高用水安全性,用清洁类的能源取代传统能源,能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比如海绵城市,这是现代化城市的雨洪管理理念,多指城市在应对雨水灾害、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备良好弹性,具有抗压、减噪、防滑、环保等特点,通过对雨水的吸收、处理、存储,对水进行释放和使用.总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环保节能理念,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2、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2.1 应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和材料

要想满足环保节能要求,就要使用高效、先进的节水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节水设备和技术问世,建筑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其性能和原理,并将其用于给排水工程中,提高工程质量.首先,选用先进阀门和管材.分析得知,阀门和管材是渗漏的主要部位,以往多使用镀锌钢管,长时间使用导致漏水,造成水资源浪费.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其他管材替代,比如不锈钢管材、PVC 管材等,防腐蚀性、抗外力性强,能有效预防水资源渗漏现象的出现.在建筑排水系统中,螺旋消声管材的使用能减少排水噪音.室内排水管道应使用抗振柔性好的铸铁管道,和传统钢、塑产品相比,这种管材具有防火、耐用、抗腐蚀、坚固的功能.而室外排水系统则选用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和传统排水管道相比优势更为显著.其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具有可再生利用、安装简便、密封性好、寿命长、耐腐蚀的优势,常使用电热熔带、不锈钢箍连接方式,操作简便、无泄漏.

一套好的设备能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比如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20 升,而节水型的喷头每分钟喷水9 升,相比之下这种喷头能节约一半的水.由此可见,配水器具、卫生器具所具备的节水性能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节水效果.所以在对这些器具进行选择时,除要考虑使用对象、因素外,还要考虑节水性能[2].

2.2 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得以广泛应用,热水循环供应系统质量备受人们关注.多数情况下,集中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多存在浪费现象,多表现为热水装置启动后,无法及时获得满足使用需求的热水,而是需要放掉部分冷水后才能使用,这部分冷水多被称为无效冷水,而该现象的发生则由管理、设计等方面造成.因此,在对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进行选择时,必须综合考量工程成本、节水效果,根据建筑标准、性质和经济条件选择循环方式,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浪费.

2.3 合理设计水泵运行参数

对于未设置调节水箱的供水系统,应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变速水泵,这种设置的应用能有效规避供水不良时引发的资源浪费问题,发展前景广阔.而且,随着检测仪表、水泵自控技术的发展,循环水泵运行期间还可选用自动控制系统,考虑在水龙头处设置水流指示器、感温元件,将信号传至控制系统,根据配水工况转变运行参数,减少电能消耗.数据调查显示,变频调速装置的使用,能节约将近20%-40% 的电能.

2.4 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

废水、雨水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可利用水资源,但是由于内部含有大量杂质,必须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这时可引入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对于雨水资源而言,可在工程周围设置可渗透的瓷砖,通过瓷砖自身具备的渗透、沉淀作用,将雨水导入蓄水池,经过系统反复净化后再重新使用.对于废水而言,可在工程内部构建运输管网,便于分门别类的回收废水,经各部门同意后才能重新使用.雨水、废水的充分使用,是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最好体现.

2.5 使用清洁能源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传统能源的使用多引发环境问题,清洁资源的使用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比如太阳能.其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能为未来能源的发展、使用指明方向.其中,多层建筑施工中可使用集中太阳能供热,高层建筑可在屋顶设置单独的太阳能装置.在建筑工程的公共区域设置管井,在太阳能无法使用时使用天然气,或尝试存储太阳能,不但能减少太阳能浪费,还能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分析得知,太阳能热水器是使用最多的清洁能源,但是这并未充分发挥太阳能功效,将其用于供热、供电等系统中,实现节能、利用能源的目标.近几年,自然界能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要努力发现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和能源,将其高效、合理的运用给排水设计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促进社会发展[4].

2.6 合理控制给排水系统水压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由于设备复杂、管线多样,需要结合实际设计水压,压力过高会破坏配件,造成水资源浪费;压力过小则影响水流使用.为有效协调不同部位水流,需要结合用水情况、水流走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减压孔、减压阀的使用能减少水流压力,降低噪音,促进给排水系统运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为预防火灾发生,通常会设置消防贮水,但是若长时间不更换贮水池,就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水质量.因此,需定期检测和更换贮水池内的水.同时,还要分开设置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或并用游泳池、消防水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想合理控制给排水系统水压,可选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减少水资源浪费,促进水循环使用.

2.7 控制超压出流

在我国现有的给排水设计规范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给水配件、支管压力,但这也只是从预防压力过高导致损坏考虑,并未将超压出流的预防考虑在内,因此压力要求相对宽松,不利于超压出流的限制[5].如果给排水设计中只考虑这一方面,就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所以,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给排水系统实际,合理限定给排水系统压力.给排水设计规范曾明确规定,应该竖向分区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各分区的卫生器具静水压不能大于0.4MPa,即便情况特殊也不能大于0.5 MPa.对于卫生器具而言,应将水压控制在0.2-0.3 MPa 之间.数据调查显示,配水点静水压在0.35MPa 以上时,水龙头流水量持续上涨,这时可减压处理.

2.8 使用水箱供水方式

由于水压不足,市政管无法正常使用时多选用水箱供水的方式.为有效节约水资源,供应站通常用水箱进行供水,这种供水方式除能保证水资源质量外,还能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现阶段,建筑工地多使用水管供水,引发水漫工地、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建议用水箱供水,从而节约水资源.除了在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外,还要提高居民的节能节水意识,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比如洗菜水、淘米水等,减少洗洁精的使用次数和总量,预防水污染[6].另外,还要使用节能技术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提高设计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冷热水系统,选用分化式的供水模式分流冷水和热水,满足节约水资源的需求.或选用先进、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管控水循环,达到节能环保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将环保节能理念引入其中,能减少CO2 排放、节约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因此设计期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选用节水设备和材料、设计水泵运行参数,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在保证用水质量、用水安全的情况下,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检, 陈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5,10(1):187-188.

[2] 刘玉臣, 李爱静.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3(16):94-94.

[3] 邓龙杰, 周亲萌.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30):156-156.

[4] 钟达理, 吴黎.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四川水泥,2015,8(3):243-243.

作者简介:

黄文博,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给排水设计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给排水设计方面论文范文。

1、毕业设计日志

2、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3、毕业设计

4、设计投稿

5、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6、毕业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