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资源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宪法学教学为例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教学资源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宪法学教学为例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可以满足受教育群体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目前高等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呈现出碎片化和滞后化特征,既无法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裨益作用,也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以教育联盟平台为依托促进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的互助配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网络教学资源;教育联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095-03

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以教师传授为主导,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依赖于特定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以特定主体传授为中心、以特定物理范围为场域、以有限受众为对象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必将推动教学互助、人才培养以及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未来的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协调校际关系,开放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成果,实现全方位的互利共赢.本文以高校宪法学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现实模式和路径.

一、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共享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共享智力成果和优势资源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宪法学教学也必然要面对共享理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体系地位来看,宪法学课程在法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教学内容来看,宪法学教学承载着传授宪法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学任务;从教学目的来看,宪法学教学对于传播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教育部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并引导各高等学校积极使用.在做好规范动作的同时,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主体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从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扩大教学资源的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差异性选择,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因此,共享思维对宪法学教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扩大优势教学资源的传播.高等教育改革的魅力就在于依靠思维的力量使大学在思想世界的竞争中得到公认[1].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个人素质的依赖程度很高,教师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就宪法学教学而言,国家与地方各级精品课程初具规模,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宪法学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华东政法大学的宪法学课程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等.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便捷地获得优秀教学教案、多媒体教案和教学录像,教学名师的风采得以走出课堂.

第二,有助于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成为个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传统教授式的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充分将课堂知识与相关学科、社会现象整合,也难以兼顾到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兴趣.宪法学教学不应当是局限的、孤立的,而应当能够顺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开展针对性教学.例如一些学生关注时政,则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一些学生偏重规范性学习,则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规范分析的学习方法;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则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外国宪法文本和案例.

第三,有助于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养成.宪法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涵盖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且涵盖宪法精神的传播,促进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培养.在资源共享模式下,可以指导学生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收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的方式深化相关问题的思考.

二、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现实困境

在共享理念指引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必然要对教学资源提出优化整合要求,然而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总体上呈现出碎片化和滞后化特征.

首先,从笔者收集到的宪法学网络教学资源来看,目前宪法学网络教学资源较为分散.在实践方面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甄别、梳理和整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以资源内容来划分,宪法学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类.直接型教学资源主要以精品课程为主导,还有各个学校自发上传的一些教学资料,内容主要围绕宪法学教学大纲,包括电子化教案和多媒体教案.

间接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可以为宪法学教学服务的网站信息、微信公众号信息、相关新闻以及科研成果,等等.在资料来源上,直接型教学资源对教学平台的依赖性强.各个高校根据自身需要自主上传相关资料,而上传之后的更新与维护问题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在资料内容上,间接型教学资源内容鱼龙混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性、理论性的引导尤为重要,若限制过窄会束缚学生的学习视野,若限制过宽则会放任不良信息的侵入.

其次,宪法学网络教学资源课堂导入渠道不畅,教学资源共享参与程度有待提升.实践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抵触心理,对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公开课、慕课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是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除评选优秀精品课程或教学成果之外,学校层面对于优秀教学资源网络化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负责评选的相关行政部门也仅仅负责对评选过程监督,对评选结果进行奖励,至于评选之后如何推广的问题则关注较少.一定程度而言,没有推广的优秀教学成果即没有实现效益最优化,从社会层面造成了资源闲置和资源浪费.

再次,教学对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生对教师教学产生依赖心理,学习过程具有惰性.以宪法学教学为例,单纯的规范讲授仅仅能满足期末考核的需求,但是要使学生对宪法学原理有深刻理解,则必须辅助于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辅助于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方法的运用.例如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讲授,以现实中具体的权利保障事例或案例为切入点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民基本权利部分理论性较强,不同的教师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如果能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角度地学习相关内容,无疑会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思辨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最后,缺乏高层次高效率的沟通平台.通过作者对高校宪法学教学共享视频和课件的收集发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依托三种途径.第一,国家级以及地方级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但是,即使是已经获得立项的精品课程也并未实现教学资源的完整共享.也就是说国家和地方的高校精品课程虽然获得国家财政支持,但并不能惠及全体受教育者.第二,相关教师的自发分享.基于教师个人选择的自发分享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总量和种类,然而随之而来的教学资源的后期维护成为短板,无法进行及时更新.第三,依托职业考试培训机构的课程分享,其中主要包括法律职业考试培训机构、公培训机构、法硕以及自考培训机构,等等.显而易见商业化倾向的教学资源往往为考试服务,培养目标较为功利.因此,这类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备考辅助,但存在教学内容的先天性局限.

总体来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处于碎片化、初始化阶段,难以完全有效达到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同时也造成求知者选择的困惑和资源的浪费.在此有必要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反思.

反思一,需要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反思未来高等教育的模式变革.在绿色、创新、共享理念的引领下,未来教育必然要走向以求知者需求为主导的回应模式.未来共享型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打破高校之间的物理界限,打通单个教育者的交流渠道,为求知者尽可能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反思二,需要从收益最大化角度反思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从现有收集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的网络教学课程依托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选拔认证的精品课程.这种认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开的网络教学资源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根据制度理性的安排,一项制度只有能够为社会带来高效便利的稳定收益才能够长期存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应当承担起认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还应当拓展其社会收益的格局,应当鼓励或要求高校精品课程在互联网等公共传播平台分享教学资源.

反思三,需要从制度理性的角度反思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制度支持.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应当着眼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互助等多领域的全面合作.究其根本,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要有高校之间协同创新作为制度支撑,这样在高校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平台上才可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共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高校联盟和高校共同体都已经把教学资源共享作为重要的合作内容,力求整合各高校优势学科,形成优势互补和整体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深度合作的共享必须建立于公平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之上,要明确相关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保证共享者的收益基础上吸引专家学者加入进来.高校之间也需要进一步磋商资源投入和回报问题,需要合理评价各方的实际业绩.

三、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合理构建在传统教学模式之外积极引入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学科优秀智力成果,这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宪法学网络教学资源的传播应当着眼于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构建,着眼于宪法学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合理统筹有机规划.同理,对于高等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也应当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努力:

(一)网络教学资源总量扩容

资源共享的前提是资源共建,共建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不能够单纯依靠目前散兵游勇式的自发分享,应当从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大力推广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政府层面可以要求国家级和地方级精品课程全面网络化,对正在进行或准备实施的教学资源共建项目予以扶持,对潜在的教学资源分享渠道加以挖掘.与此同时,高校应当积极鼓励教师把经过遴选的教学资源予以分享,鼓励使用微课、公开课、慕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广泛宣传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教学资源共享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中来,由此形成全国性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促进交流协同创新,使分散在各地的教学人才得以凝聚.进一步来说,通过网络交流在教师之间实现无障碍的网络教研,能够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充分调动不同环境、不同专业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网络教学资源质量提升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初衷是使优质教学成果实现普惠化.我们在利用网络化的同时需要对信息爆炸带来的弊端有充分认识,既要加强政府监管也要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在当前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政府职能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减少隐形权力增加显性服务对于提供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建立阶段性说明制度,督促网络教学资源的上传单位或者上传人维护相关资源,根据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至少能够在精品课程评选领域由行政部门做出相关要求,督促获奖单位或评选单位及时补充完善.在教学内容上要严格把关,防止不健康、不正确、不准确的信息传播.可以通过点评、打分、点击量统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机制,为优质教学资源的筛选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健全高校联盟分享机制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保障在于高校之间教学共同体的创建.大学联盟等大学联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联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整体提升.信息社会中借助网络学习的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甚至与其并驾齐驱.在课程联合方面,全面的教学资源网络化分享必须依赖联盟内部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高校联盟不再限于地理上的相近条件,而是各个高校能够广泛获取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各个高校的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在学习效果方面,如果能够保证网络教学资源充足,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学分互认等方式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跨学校选修课程.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完全打破过去网络仅仅是资源的提供平台这一局限,学习者与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3].在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络化进程中,需要完善和发展相关资源网络化的标准规范,需要加快教学资源网络化的基础设施配置,建立有效的资源保障机制,培养教师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的能力.

(四)充分保障权利,合理分配利益

教学资源作为一类特殊的智力成果,一经产生即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资源,其本身具有公益和私益两种保护利益.从公益方面而言,教育的本质在于有教无类,受益人群越多越好.从私益方面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教学资源的创新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学资源中个性化的劳动和创造.为了更好地合作共赢,追求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必须考虑参与者的权利保护和利益分配.“从实际情况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众多学者参与共建共享的主要障碍,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占行为,走司法程序尤为复杂”[4].

高校间的协助以及政府部门的推动要建立在合理分配教学成果收益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实际付出,考虑到教学资源凝聚的智力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劳动付出.必须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传播用途加以说明,限制商业性使用和其他非善意使用.

美国教育学家、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曾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青年学会终身自我教育.换言之,受教育者要提出符合自己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选择[5],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当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尽可能丰富而多元的教学资源,让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取相应内容.从另外一方面看,通过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使高等教学资源形成有效整合,则是对知识成果的最大尊重和充分利用.

[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重启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4(5):1-10.

[2] 熊才平.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思考[. J].教育研究,2015(8):98-108.

[3] 孙立会. 开放教育基本特征的变迁[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30-38.

[4] 鲁钊阳. 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大学联盟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2016(3):6-11.

[5] 宋官东,陈震,耿海天. 俄罗斯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9-84.

[责任编辑:钟岚]

教学资源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资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资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