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教学

郭常青

用传统文化引领语文教学,如果对作文视而不见,传统文化引领语文教学必将沦为空谈.那么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教学具体该如何做呢?我认为用传统文化来引领作文教学应该在立意、标题、素材、谋篇布局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下功夫.

一、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立意

常言道“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将传统文化引入作文立意,会使我们的作文起笔高远、立意不俗.

今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为“教育与分数”.这则材料指出了当今在教育界存在的顽疾,可谓切中时弊.围绕这些,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立意:(1)对学生不应只看重分数;教育标准应该多样化,教育评价应该全面.(2)学生千差万别,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要学会区别对待学生,学会用欣赏眼光看孩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立意的具体效果,下面我们做一组对比.

1.朴素平淡的立意:

对学生不应只看重分数;教育标准应该多样化,应该全面.

2.用传统文化知识修改后的立意:

唯分是举僵化教条只会扼杀人材,是教育的悲哀;我们要勇于打破只看分数的新八股主义,评价标准要多样化,不拘一格选人材才是教育的未来.

分析:三国的曹操打破单一用人标准,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用僵化教条的考试制度扼杀了人材,最终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清朝的龚自珍面对腐朽的八股取士制度首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标准.将这些历史故事引入立意,比平淡地将立意表述为“选人标准要多样化,不要只盯着分数,不把分数做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更具传统文化意蕴.

二、用传统文化引领标题设定

这里,我依然针对今年的全国卷一的立意,选取了阅卷摘录的几个文化意蕴深厚的标题,体会一下其内含意蕴.

唯分是举当休矣

不拘一格选人材

莫忘先师因材施教

为赏识教育点赞——从梁任公的九个孩子说起

打碎新八股——唯分数论

不以分数论英雄

简短的几个标题却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人、事、俗语,显示出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素材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对作文的引领,我认为学生在作文时可以多选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事例来充实文章.我们以去年全国一卷“小陈老陈”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这则材料意在引导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处理情与法的关系.当时阅卷时,老师们发现许多学生肯定小陈,都写到了法不容情,先法后情.对于这个立意,学生们很容易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关例子来充实文章内容.

比如,有的学生选京剧名篇《赤桑镇》,包拯巡按到赤桑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哭奔衙门,状告包拯侄儿包勉,打死她儿子,摔死她孙子,霸占她儿媳妇.最终包拯在情与法之间,站在了法的一方,为屈死的百姓昭雪.还有人引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最终维护了军法的威严.这些材料都充满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以此为例,既令人信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四、向用传统名篇学习文章结构、论证方式、语言等表现形式

比如,我们可以从《六国论》中学习分论点式的论证结构,从《聊斋志异》中学习在叙事中暗含褒贬、委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从《阿房宫赋》中学习排比铺陈的具体运用,从《拿来主义》中学习比喻论证的多向使用等等.我记得全国卷曾考过一次作文,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阅卷时,一位河北考生写了篇文章叫《赏树》,传统文化意蕴非常强,最后老师们给了60分.小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唐古拉山栽下了一棵树.数千年后,这棵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繁花锦簇,散发着淡淡清香.世人莫知此树为何物,争邀古今人物共睹之.屈原、孔子、唐太宗、鲁班、沈括、李白纷纷前来赏树,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对大树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这篇文章其他的先不讲,就凭这几个历史文化名人往那一站,文章的书卷气、典雅之风扑面而来.

五、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并不会使文章远离现实

有人说,一味地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教学,会不会使我们的作文有一股酸腐气,乃至远离了今天的现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用传统文化引领作文教学,是为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最终还是要落到为时代服务上面.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才是为文的王道.为此,我们看一下,今年的全国卷三: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这则材料事其实传达了一个道理,就是面对矛盾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解决.小羽没有站在矛盾的反面去消灭它,而是和矛盾方站在一起,去疏导他们.其实此类立意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先是有鲧和禹这对父子在治水方面一个堵一个导,再有西周厉王防民之口,使百姓路以目视,最终国都被攻破,而流于彘;大唐王朝之所以兴旺发达,雄于世界,与王朝奉行的疏导而非围堵的宽松政治策略有很大关系,在大唐王朝统治的二百九十年内,没有因文字触犯忌讳而被判罪的.相反,大清国从开国初期康熙、雍正大兴文字狱,到清末慈禧太后48年的高压统治,统治者封堵民口、压制民怨,却不顺应民意化解矛盾,不仅没能再现大唐盛景,反而国力衰退,最终在武昌起义的炮火中灰飞烟灭.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则作文材料,同学们很容易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到相关素材.然而我们回望历史,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当今.

作者单位:河北献县一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2、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5、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6、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