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有关论文例文

这是一篇与主观幸福感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

摘 要:通过调查可知,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水平较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中存在显著差异;无论男生女生,社会支持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7-0153-05

关于幸福的话题在人类史上由来已久,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上,幸福感的研究历史却不长,大多局限在伦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直到20世纪50、6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层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这就是“主观幸福感”的研究[1].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社会支持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社会行为,包括社会网络的大小、婚姻状况、与社会成员接触的频率、工具性支持、情绪支持、社会支持的质量以及与他人的相互帮助[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有着紧密联系.现有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着重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性别差异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而事实上大学生由于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的不同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主观幸福感,而且也可能因为生源地、独生子女情况的不同而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也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探讨当今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方面了解我区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赤峰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抽取各年级大学生473名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2份,有效率85.0%.

研究工具有两种:其一,主观幸福感问卷,根据Ed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该量表已被跨文化研究证实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由郑雪等人修订了主观幸福感量表;其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社会支持来源的测量通过参照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3]进行,主要改动是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亲戚”.

统计工具: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用SPSS13.0完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表1列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表1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9.554(总分45分),生活满意度得分18.890(总分35),积极情感得分为30.636(总分54分),均显示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得分28.434(总分为72分),显示他们的消极情感水平较低.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比较.通过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比较.研究表明,来自城市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乡村大学生(t等于3.035**)(p<0.01).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t等于2.270*),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存在相当显著差异(F等于7.073**)(p<0.01),在总体主观幸福感(F等于4.208*)和积极情感(F等于4.184*)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为了进一步比较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及各指标上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3种家庭经济状况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见表2.

表2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好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这4个维度上,只有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得分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水平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比起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方面得分都高(p<0.05),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水平更明显(p<0.01).

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结果分析

1.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比较.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其他支持上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等于-3.720***)(p<0.001),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女生在朋友支持上的得分存在相当显著差异(t等于-2.749**)(p<0.01),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女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相当显著差异(t等于-3.013**)(p<0.01),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在家庭支持方面,男女生得分差异并不显著.

2.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城乡差异比较.研究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其他支持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等于1.971*)(p<0.05),其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分更高.但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差异比较.研究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表3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相当显著差异(p<0.01),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为了进一步比较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3种经济状况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见表4.

表4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相当显著差异(p<0.01),在其他支持和朋友支持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其他支持和朋友支持上的得分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而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除了在社会支持总分上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外(p<0.05),二者其他分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从大学生总体上看,社会支持水平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相当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感呈相当显著负相关(p<0.01).

对于男生来说,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相当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支持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朋友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消极情感呈相当显著负相关(p<0.01).

对于女生而言,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相当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感呈相当显著负相关(p<0.01).

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水平也高,而消极情感水平则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水平也低,而消极情感水平则越高.

五、讨论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分析

本研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往有关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研究的结论是不一致的,Leeseccombe和Shehan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承认自己幸福[4],丁锦红和王净等人[5]的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男生.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男女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上均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经济迅猛发展,许多杰出的女性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向社会证明了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同样可以,男女平等的意识完全深入人心.在工作和学习中男女生对自己的要求逐渐趋于一致,在大学校园中男女平等意识更加普遍,男女学生共同参加社团、参与组织活动、竞选学生会、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这就意味着男女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着同样的压力与机会,因此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无显著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内蒙古自治区也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来自内蒙一些偏远旗县、牧区的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在从小接受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还是和城市学生有很大差距,再加之他们走出乡村看到城市同学的优越生活,反观自己的经历,虽然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也难免会出现自卑情绪,于是出现了城市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的情况.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本研究中的被试绝大部分都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全部的心血培养和照顾孩子,希望他们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而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父母照顾孩子的精力就会因孩子的数量增加而被分散,再加上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人口多,经济负担也会加重,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是可以理解的.

本研究发现好、中、差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了考察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两两差异,本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显著高于经济条件中等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和中等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上都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这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会在各个方面享受更优质的资源,天生的优越感使他们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生活条件也会差一些,而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等也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一方面他们倍感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与生活条件好的大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心中又产生了自卑感,因此他们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都显著低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学生,虽然饮食、住房条件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衣食无忧,大学的学费是他们家庭经济状况可以承受的,压力就相对小一些,因此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只是在生活满意度上显著低于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而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感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特点分析

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获得更多的朋友支持和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的支持,而且总的社会支持也比男生更多,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女生得到总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更倾向于诉说和宣泄,善于通过语言来表达情绪,这就更容易得到支持.加之,在传统社会观念中的男、女角色期望不同,人们期望男性更独立,而对女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因而社会对女性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还有本研究采用的是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的是被试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因此虽然男女生可能获得的各种来源的社会支持相差不多,但他们的主观感受会有所不同,女生的感情更细腻,会比男生更容易感受到社会支持.

城市生源地的学生与乡村生源地的学生相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高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导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有自卑感,他们往往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可能也因此感受不到更多来自同学、老师的支持.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乐观一些,往往在主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更多的支持.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在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他们的家庭支持没有差异可能是因为虽然非独生子女得到的专属于父母亲的支持也许不会像独生子女那么多,但是来自手足的关怀和支持恰好弥补了这一点.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其他支持、朋友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虽然非独生子女在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中,更能培养分享、谦让和理解的品质,然而独生子女也并不只是娇生惯养的,在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早已经在与同学、老师的磨合中锻炼出了包容、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因此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应该是差不多的,所以他们感受到的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朋友支持以及总的社会支持也是差不多的.

3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1.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会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为许多辅导班、学习班的费用是比较高的,出国深造就更加需要钱,基于这些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比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是合理的.2.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父母的收入只够维持家里的基本生计,拿不出更多的钱帮助孩子上学或是解决生活的其他难题,因此他们感受到的家庭支持是比较有限的.还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中可能会产生自卑感,这就会阻碍到他们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交到的朋友也不会多,因此他们自然感受不到太多的社会支持.3.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虽然他们之间只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方面的得分都略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这样的结果可能同样是因为中等经济状况的家庭在保证孩子基本生活条件外,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可以给予孩子帮助,他们的生活条件不算好但也是温饱无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会自卑,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比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就会多.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分析

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能缓解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因压力和不满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伤害,从而间接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从本次调查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中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感都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不管是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还是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都会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减少人的消极情感.

对于男生来说,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朋友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只有家庭支持与消极情感不相关,这可能是由于传统社会观念赋男性更独立的期望,认为男儿当自强,既然已经长大成人就不应该再依靠家里的支持.

对于女生而言,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下,女生有更高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同时消极情感会出现得比较少.

六、结论

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水平较低.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好和中等的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全部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女生获得更多的朋友支持和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的支持,而且总的社会支持也比男生更多.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乡村的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比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来源(老师、同学、亲戚等)支持和总的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比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高;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比经济状况中等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得分高.

无论男生女生,社会支持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

参考文献:

〔1〕经丽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张宁.西安地区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3〕肖水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31-133.

〔4〕李儒林.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83-785.

〔5〕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114-116.(责任编辑姜黎梅)

主观幸福感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主观幸福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主观幸福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