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欣赏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艺术同构心随音动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艺术同构心随音动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课程中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幼儿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将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是中国音乐传统文化实现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是指通过聆听民族音乐作品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艺术同构是指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或艺术元素有机结合产生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其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提出:“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感知心理的研究也表明,音乐审美感知活动并不能只依靠听觉,应该是多种感官刺激协同作用的活动.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幼儿心理上具有多通道联合感觉的特点,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认知对象的体验就越精细、越丰富,理解也就更全面、更深刻.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时候,应采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模式,运用多种艺术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树立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一、音画融合,让音乐更生动

  颜色、线条是绘画的元素,幼儿经常会用绘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绪、感受.在欣赏、感知、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绘画这门视觉艺术,将感知到的音乐运用线条、色彩等描绘出来,以自主性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认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艺术想象力,从而实现多通道的审美感知.

  1.借助画面理解音乐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而音乐是抽象的.如果仅凭教师的讲授、幼儿的感知,民族音乐中的一些民俗和器乐知识是很难让幼儿接受的.但如果借助于画面,就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些画面可以是教师的课件、PPT,是与这首乐曲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幼儿欣赏音乐后的第一感受.如欣赏《牧童短笛》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欣赏中国画家李可染有关“牛”的系列水墨画,通过视听结合,加深幼儿对乐句的理解.欣赏《渔舟唱晚》的时候,可以依据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让幼儿在几幅画中选择与乐段意境相符合的画面,幼儿边看边听,音画融合,完整感受乐曲的意境美以及古筝丰富的表现力.

  2.感受旋律畅想线条

  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艺术语言,幼儿的绘画活动往往开始于描画线条.当呈现柔美音乐时,幼儿可以用一些曲线、波浪线、螺旋线来表现;当呈现明快音乐时,幼儿可以用锯齿线、短线来表现.比如在《化蝶》的欣赏活动中,幼儿用优美的曲线、螺旋线表现蝴蝶的翩翩起舞.

  3.体验情感畅玩色彩

  音乐除了给人听觉感受之外,事实上也能给人视觉上的感受.如听到一些柔美的音乐,似乎能看到浅黄、嫩绿、浅蓝、粉红之类的柔和色彩,产生一种温暖、安逸的感觉.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欣赏曲风迥异的民乐:喜庆的《喜洋洋》《金蛇狂舞》,悲凉的《二泉映月》,明快的《瑶族舞曲》,随后让幼儿说说各段音乐的不同感受,并想一想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你听到的感受,最后幼儿在音乐声中凭着自己对乐曲的不同感受选择了相应的颜料.活动中,幼儿用红、橙来表现喜庆;用灰、黑、蓝来表现悲苦;用粉色表现柔美;用纯色表现明快……音乐让孩子感受到色彩的冷暧、色彩的明暗、色彩的对比.

  4.感知节奏巧画图谱

  音乐图谱能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能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如欣赏名曲《茉莉花》的时候,重拍可以用大朵的茉莉花表示,弱拍用小朵的茉莉花表示,并且用茉莉花排列的疏密来表示节奏的快慢.

  二、音文整合,让音乐更达意

  有人说,“文学是音乐之母.”研究发现,文学和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形象、情节的回旋和夸张,重音、节拍、节奏的起伏,声调的轻重、快慢、高低的变化,都会给人带来美感.在日常的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进行音乐欣赏比较抽象,幼儿也难以理解,大部分教师为了能让幼儿去了解民族音乐,都会借助一个个精彩的幼儿文学作品,如:故事、童谣、诗歌、儿歌等,以其具体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朗诵节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依据乐曲结构讲述故事

  音乐作品与故事作品一样,都在表达一种思想,都能讲述一个故事.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曲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与记忆,让他们一本正经反复地听是一件很乏味、很头疼的事.童话故事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文学形式,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以童话故事来导入欣赏乐曲,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欣赏《红绸舞》的时候,教师依据乐曲的变化,创编了“猫捉老鼠”的故事情节,通过“躲藏”“逗闹”的情节和动作变化,从而理解乐曲ABA的结构.欣赏民乐《二泉映月》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卖火柴的小姑娘》,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凄凉并产生同情心.

  2.依据乐曲旋律唱念童谣

  “文以情起,心随音动”.童谣是我园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录着民间流传的经典文化,与民间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如耳熟能详的《小老鼠上灯台》,教师可以配以相对应的节奏型,如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xxxx x x|x -‖,能够帮助幼儿轻轻松松地理解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

  3.依据乐曲意境吟诵古诗

  古诗与民族音乐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能够带给幼儿经典的美感.如用《春绿江南》的二胡曲配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音乐的起伏和古诗本身的韵律、节奏交织在一起,为幼儿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意境.

  三、音游结合,让音乐更有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游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游戏,它是把原本纯粹的音乐和动作、舞蹈、乐器等紧密联系起来.

  1.按照乐曲内容玩游戏

  音乐游戏在把欢乐传递给幼儿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参与活动,获取知识,享受乐趣,提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如在欣赏音乐《金蛇狂舞》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民间的舞龙游戏,幼儿前后搭住双手排成一条龙,伴随着昂扬激奋的旋律,在不同的乐句中改变舞龙的方向,进而用拍手、跺脚的动作代替锣鼓表现音乐.使幼儿借助动作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体验乐曲中所表现的热烈的情绪,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按照乐曲特点配乐器

  幼儿对打击乐器很感兴趣,他们可以通过敲击乐器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觉和理解.幼儿园常见的演奏乐器有鼓、木鱼、铃鼓、锣、钹等,教师也可以用易拉罐、奶粉罐等自制打击乐器.许多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瑶族乐曲,节奏型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以好听为前提,由幼儿根据乐曲特点、乐器音色特点来确定如何配器.比如《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教师通过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了解瑶族的服饰和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从而感受区分乐曲ABA三段体结构,加上铃鼓、木鱼、圆舞板等乐器的合奏,体验了乐曲优雅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总之,美术、文学和音乐作为艺术的三种主要形式,都深受幼儿喜爱,可以通过“异质同构”来加以整合.通过多领域教学,引导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有助于幼儿了解中华民族多元的民俗文化,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雁.民族音乐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许丽萍.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2):61-63.

  [3]韩梅.幼儿园艺术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和谐共建[J].读写算,2011(27):168.

  [4]董伟,刘娇.主题活动背景下“画”音乐课程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6(7):212-213.

  [5]高柳斌,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社,2003:90.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音乐欣赏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音乐欣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音乐欣赏论文

2、音乐生论文

3、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4、音乐刊物

5、音乐期刊

6、北方音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