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洁古穆论文范文资料 与光洁古穆,外板内灵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光洁古穆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光洁古穆,外板内灵

[摘 要]清末是盛极一时的金石学发展集大成时期,此时文人以金石篆书入书入印极为普遍,文人的印学观念经历了由“印宗秦汉”至“印从书出”及“印外求印”的转变,其中黄牧甫更是凭借着其丰富的金石学阅历和广师百家的技法,开创了其“光洁古穆,外板内灵”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黄牧甫;篆刻;风格;形成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854(2018)02-0054-02

黄牧甫(1849—1908),本名士陵,字牧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黟县西武乡黄村人,其父道德文章为一乡之望,尤精许氏学.他幼受庭训,旁及篆刻.十四岁因太平天国战乱失学,十六七岁丧父继又丧母,二十岁赴南昌在照相馆里做工兼事鬻书卖印,其间广泛摹拟流派印,南学陈鸿寿,北师邓石如、吴让之,力求肖似,二十九岁为扩大宣传,出版了《心经印谱》,虽未达到艺术自觉,然其在摹拟皖、浙两派上所下的苦功和他谋生阶段不得不重精巧的技法,皆为他后来追求“合宗”及开创布局严谨、刀法精熟的印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十三岁为追求市场移居广州,不仅重新认识了邓、吴的价值,更是广泛交流,获得了去北京国子监攻读金石学的机会,在此时他得到了盛昱、吴大澂、王懿荣等名家的指导,汲取了金石学的养分.并且亲见了大量金石文字、秦汉印章等古器物,眼界大开,广涉印文篆法的素材,在古文字运用中丰富自己的风格,悟到了“印内求印”的不足,开始探索“印外求印”.1887年应吴大澂之邀再次回到广州,参与广雅书局校史堂的幼史校刻工作,此时以师法吴让之为基础,并以多年的艺术经验为铺垫,在见识了大量的金石文字、古玺汉印的过程中,对赵之谦进行了专门的取法和研究.他契合赵之谦的艺术立场,不拘泥于古铜印斑驳之貌而求自然爽健的刀艺,博采百家,融会贯通,终在晚年形成了其“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的印艺风貌.

沙孟海说:“黄士陵远宗邓氏,近法吴、赵,寻味其气息,倾向赵之谦为多.”韩天衡先生也曾说:“黄牧甫初习浙派,继习邓、吴,又得赵之谦印风启迪,取意吉金,遂开黟山新面.”可见他远宗古玺、汉印,近法皖、浙几大家,兼取金石文献资料,尤受赵之谦影响最深,广泛印外求印,才有了晚年风格平静、古穆的诸多印作.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是离不开社会文化氛围及时代审美的,清末是盛极一时的金石学发展集大成时期,此时帖学式微,碑学兴起,文人开始从青铜吉金、墓刻碑铭中寻求不同于手迹墨稿的艺术语言.前有赵之谦以碑写篆入印,后黄牧甫紧随其步伐以三代吉金入书入印,凭借其广泛的金石学知识和阅历,又得尹秉绶隶书的启发,书法上一改之前师吴篆书的风格,形成了光洁无伦、气息、清雅劲健的书风,正与他光洁古穆的印风形成了统一.他在广雅书局以校书为契机,开始他探索“印外求印”的道路,由取法皖、浙转而师宗秦汉,无论在构成形式、入印文字和刀法表现上均体现了探索的多样性,取意战国私玺和秦汉白文,显现出气定神闲的雅正风貌,借鉴了诸多权量、泉币、镜铭、砖文、石刻等素材,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意趣.为了在创作中准确地表现某种书体文字在线条结构上的美感,他将在三代吉金中撷取的素材印化,将取法的各种文字体势调和得无迹可寻,达成一种高度的纯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印文体势.这在他部分的印章边款中有所铭记,或云某字出于某处,如“乐子之无知”边款中记云:“篆出子璋钟,牧甫仿”,又如“纳粟为官”中记云“官,篆从官碑额”,或于一日翻汉碑《石门颂》得“道人”二字,便取来入印.“丸作道人”印款:“黄秋庵以隶书入印,或以不伦议之者虽名手造作,犹不免后世之讥,况其下然者也,今更端刺史忽有此属,安敢率而奏刀?一日翻汉碑《石门颂》得道人二字,仿以应命,效颦之诮,吾知不免矣.”而其最具个人风貌的还是以金文入印:金文字体古逸,仍存留有“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的原始文字意味,因而具有比较浓厚的原始造型的古意.而在章法上,字的大小疏密尽得自然之妙,给人以“满天星斗”的美感.可以说“印外求印”是黄牧甫篆刻印文的重要特点,而他独具一格的特色,便是将吉金文字与三代秦汉融合在了一起.

黄牧甫的篆刻风格,可用“光洁古穆,外板内灵”八字来概括,他不拘泥于表面形式的拟古,而是还古以本来面目,直追古印光洁妍美之姿,他不敲边,不做旧,印面完整、精到,线条光洁劲健,可谓“朗朗然姣好”,他在“季度长年”印款中说:“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而在此之前,赵之谦亦有此印学主张:“汉铜印妙处,不在斑驳,而在浑厚.”他对此观点极为推崇,曾赞道:“赵益甫仿汉,无一印不完整,无一画不光洁,如玉人治印,绝无断续处,而古气穆然,何其神也.”他不屑于去造作一个斑驳残浑的表象,而是抛开一切复杂喧哗的表象,去追求汉印本身的浑雄古穆,刀法上改用迅猛挺拔的薄刃冲刀使印章光洁平整,可谓大道不繁、简静安闲.

黄牧甫在制印中求精、求静,因此难免有失之呆板、单调的危险,而金文又过于高古,创作难,于是,他最终在尹秉绶的隶书中找到了解决方法.尹秉绶隶书沉静朴茂,老实平易,可谓浑厚,而又能神采飞动,在于“齐之不齐”,而能寓巧于拙.他在“叔铭”的边款中说:“尹汀洲隶书,光洁无伦,而能不失古趣,所以独高,牧甫师其意.”这就是韩天衡先生说:“黄牧甫之印近乎板,而内理生动.外板内灵,故多幽默之趣”,“总之,他的作品,粗略看去,近乎呆板的形式出现,然而,这正是他有意设置的用以掩饰其内涵风标巧丽的表象,正因为风标巧丽的本质以品质呆板的形式出现,掩饰而不遮没,使作品含蓄、深沉、幽默,耐人寻味”.黄氏于巧已有所得,又改以汉印基调,深藏其巧,息心静气,又以金文字法、古玺章法与尹氏隶法相变通,乃能于古拙见神奇.他人至暮年,刀法愈加精熟,风格愈显沉稳,如“克明长寿”印中,将平实中暗藏生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线条与平直处有粗细对比,线条平和处又有疏密变化,印面线排列秩序强而不板,朴拙且含蓄,又如他去世同年所作“古槐邻屋”,布局工稳而用刀流动,挺劲中寓秀雅,返璞归真如静水流深.

可见,其一生从秦汉印玺,各类古器物、文字、印谱、文献资料、前贤时人的研究借鉴中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刀法上爽健、酣畅、挺劲,线条光洁峻厚、健逸,章法上外板而内理生动、貌新意古,可谓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刚田,马士达.篆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8.

[2]辛尘.历代篆刻风格赏评[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04-1.

[3]沙孟海.印学史[M].西泠印社,1999-11.

[4]傅舟.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析[M].重庆出版社,2006-05-1.

光洁古穆论文范文结:

适合光洁古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光洁古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