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腾云送春来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金猴腾云送春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金猴腾云送春来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金猴腾云送春来

刘汉杰

在动物学上,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分类,诸如黑叶猴、眼镜猴等.但在中国民众的视野里,一个“猴”字足以涵盖一切.事实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他们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乏猴的影像:生肖中有猴,戏曲中有猴,游戏中有猴,工艺中有猴……考察中国文化中的猴,它更多的不是出现在帝王世家、达官显贵的庙堂之上、府第之中,而是生动地存在于民间社会.依托其动物的本色,借助民间社会这一广阔的舞台,猴完成了一只文化灵物的精彩表演.

猴本是民间物

考古发现证实,猴很早就出现在华夏先民的生活中了.位于北京平谷的上宅文化,是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里曾出土一件小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辽宁东港后洼遗址,也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人猴双面雕头像,,它正面为猴形,反面为人像,造型稚拙.有人认为,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这两件玉石雕,应该是早期人类的辟邪饰物.

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猴,很早就成为权贵们的嬉戏之物.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和小屯村北遗址曾发现有多件玉猴雕,这些猴雕形态生动逼真,呈与人戏耍的状态.有人据此推测,殷商后期王室中已有养猴、戏猴的习俗.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战国中山国遗址曾出土一件15连盏铜灯,铜灯整体犹如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主干矗立在镂空夔龙纹底座上,由3只独首双身、口衔圆环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7节树枝,枝上托起15盏灯盘,高低有序,镨落有致.树上栖息有8只小猴,树下站立两个赤膊短裳的家奴,做向树上抛食的戏猴动作.有研究者认为,从家奴抛食的姿势来看,这些小猴应该是人工饲养之物.从猴的外形上判断,中山国人所饲养的猴应该不是产于当地,而是出自遥远南方的猕猴.

权贵们养猴、戏猴之俗在后世也多有存续.汉代,猴戏已是百戏之一;唐宋两代,皇家庆典上均有猴戏出现.唐昭宗时甚至发生了“孙供奉”的故事:昭宗逃亡时,随驾有耍猴艺人,所驯之猴颇温顺,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高官所穿的红袍,称之为“孙供奉”.朱温篡唐后,仍让这只猴子穿红袍上朝.不料,“孙供奉”却并不领情,见了朱温竟然扑击他,朱温恼羞成怒,下令处死了它.明代初年又有“孙慧郎”的逸闻:明丞相胡惟庸,蓄猢狲十数,衣冠如人;客至,则令供茶、行酒,能跪拜揖让,吹竹笛,声尤佳,又能执干戚舞蹈,人们称之为“孙慧郎”.

除了被戏弄,在古代士人那里,猴子又常常是被揶揄、讥讽的对象.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作《憎王孙文》,在其序文中对猿与猴的品德、习性、行为等逐一比较,其“扬猿抑猴”的倾向十分明显:猿,’德行稳重,仁爱谦让,孝顺慈善,它们群居而仁爱,吃东西互相谦让,行走时列队,饮水时有序,有离散者则哀鸣呼叫,遇灾难时保护弱小,从不践踏东西.猴,德行暴躁,群居而不睦,吃东西时争抢,行走时散漫,饮水时乱成一团,灾难来临时,推出弱小者以脱身,它们喜欢糟蹋东西,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如前所述,在封建时代的上流社会,猴子的境遇并不好过.为何会出现这一状况呢?是因为猴没有大富大贵的相貌还是因为猴缺少稳重高雅的仪态?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描述,猴:“状似人,眼如愁胡,而颊陷有嗛.嗛音歉,藏食处也.腹无脾以行消食,尻无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竖行.声嗝嗝若咳.孕五月而生子,生子多浴于涧.其性躁动害物.”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相貌与习性,猴反而为民众所喜爱,猴的形象在民间社会得以鲜活起来.,

民间信仰中的猴

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更像是一只文化灵物:它是人类的始祖,能与人类交通,有“封侯”之兆,能觉察、预防马疾,等等.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猴子变人的神话.藏族神话讲述有一只修行的猕猴,遇见一个罗刹女欲与其结合,猕猴不允.后经观音菩萨点化,二者婚配,生下6只小猴,小猴被送到果实丰盈的树林中生活.3年过后,老猕猴去看望小猕猴,它们已繁衍到了500多只.由于林中果实有限,众猴面临着饥饿的危险.为使它们繁衍下去,老猕猴又从观音菩萨那里取来种子洒向大地,此后大地长满了五谷.那些猕猴因为吃到了充足的粮食,身体发生了变化,体毛慢慢变短,尾巴渐渐消失,后来又会说话,最终变成了人.这些人便是藏民族的祖先.

羌族也有“猴人变人”的神话:猴人全身长满了毛,是木巴(天神)制造的人种,聪明、力气大,经常整治山里的那些野兽.野兽们总想把猴人撕烂吃掉.木巴知道了,告诉野兽们:猴人是人种,万万吃不得,只能拔它的毛.野兽们就你一撮我一撮地把猴人的毛拔光了.从此,猴人变成了现在的人.

汉族没有这样的神话,但却有人猴交通的逸闻.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蜀国西南的高山上有一种外形似猴的动物,身长7尺,能像人一样走路,善于奔跑追人.它们把途经此地的女子抢走当作妻子.如果不生孩子,女子到死也不能回去;如果生了孩子,母子就会被一起送回娘家.回家后,如果哪个女子不抚养与其生的孩子,就要被害死.因为害怕,没有人敢不抚养孩子.

除此之外,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人猴婚配的故事,有研究者概括这类故事为“猴娃娘型”.其情节大致是:一个老婆婆的女儿被猴抢走;在喜鹊的指引下,老婆婆得以进入猴洞;然后,母女设法逃回;猴因思 马念其妻,频繁到村中啼哭;她们用某种方法伤到了猴,猴再也没有出现.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对人猴交通的现象曾有评说:猿猴好人间女色,每窃妇以逃,此吾国古来流传俗说,屡见之稗史者也.

孙悟空本是文学形象,早见于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猴行者”,曾自称“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后,这一形象经民间艺人的不断演绎,至吴承恩写进小说《西游记》中,则成了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在清代,孙悟空不只出现在民间戏曲、民间故事之中,而且被民众奉若神祗.如在福建一带,“闽人信神,甚于吴楚,其最骇人听闻者,莫如齐天大圣殿之祀孙悟空,自省会至各郡皆盛建祠庙”;“福州人皆祀孙行者于家堂,又立齐天大圣庙,甚壮丽.四五月间迎神,龙舟装饰宝玩,鼓乐喧阂,市人奔走若狂,视其中坐一猕猴耳”.

关于孙悟空形象的来源,季羡林先生认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的《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季羡林先生提到的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水怪:它状如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它身长力大,常在淮水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后被大禹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

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本是古人为纪时而设的标识,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东汉时已与今天完全相同,南北朝时已播及民间.南朝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相诗,其中有“猴栗羞芳果”句,猴栗是栗子的一种,又名茅栗、柯栗,这句诗的大意是猴栗永远难以称得上是芳果.但在后世民间,十二生肖又与人事相关联,具有了相生相克的神秘力量.古代相吉之书《玉匣记》上曾说:“从来自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遇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

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猴”因与“侯”音同,于是猴便有了功成名就、官至极品的象征意义.在民间吉祥图案上,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有“封侯挂印”之寄;一只猴骑在马上,有“马上封侯”之寓;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有“辈辈封侯”之意.其实,猴之所以得名“猴”,按东汉班固《白虎通》上的解释: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除此而外,民间又视猴为马的守护神,能预防马疾,因此养马人常于马厩中养一只猴.又一说,将母猴的尿与马料混合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免马生病.因此,才有了猴为“避马瘟”的别称;到吴承恩《西游记》那里,孙悟空却又被写成“弼马温”了.因为有这样的信仰,在陕西渭南地区,旧时大户人家门前拴马桩的上端多雕有.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马帮长途贩运时,常携带一只猴同行,住店前要先让猴嗅一遍,认为这样可以预防马疾.

民间仪式中的猴

仪式是人们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设计的一套行为方式.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民间仪式,诸如成年仪式、祈雨仪式上,也能看到猴的影子.

“猴祭”是台湾高山族卑南人男子成年礼中的一项内容.卑南男子的成年礼包括猴祭、大猎祭和退役仪礼三项内容.猴祭是第一个阶段,全称“刺猴祭”.仪式的前一天,受礼者要挨家挨户去驱邪;第二天清晨,举行正式的猴祭.届时,受礼者穿着传统服饰,从会所出发,行至部落边界,……最后以刀刺猴.受礼者以山猴(草编猴)为假想敌,施展刺猴的功夫,藉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战斗技巧.

“抬猴爷”是河北邯郸南昌固一带的祈雨仪式.当地人认为,孙悟空能上天人地,能呼风唤雨,借助它的法力求雨最灵验.抬猴爷的“抬”,其实就是把孙悟空的塑像从庙内抬到庙前空地方桌上的一种仪式.方桌四周用柳枝遮荫.抬的时候,鼓乐齐奏,鞭炮轰响,焚香烧箔.一般以7天为界,每天上3次香.7天之后如果仍不下雨,就把柳枝全部撤掉,让太阳暴晒猴爷;7天过后如果下了雨,则认为是猴爷显灵,会首便组织人们抬着猴爷沿街游行,称为“夸官”.之后搭台唱戏,称为“谢雨戏”.

“点灯背猴”是甘肃崇信一带的风俗.元宵节清晨,所有于前一年有女儿出嫁的人家,以家中长者的年龄数或女儿父母年龄相加之数,用事先蒸好的面团捏数十个小面灯和一个面猴灯.小面灯和面猴灯里都放上棉花灯捻儿,添上食用清油,呈圈状摆在方桌上.天一黑,新婚小夫妻开始祭拜,在拜过天地、双亲、乡亲和面猴灯之后,用麻秆引燃全部面灯,接着燃放鞭炮.之后,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一哄而上,争抢面灯.唯有那盏面猴灯,得新女婿去抢,如果有人捷足先登将面猴灯抢走,新女婿就要备上礼品上门赎回.次日,新婚夫妇背着面猴灯回家,蒸热擀成面卷吃掉.

“请猴”是山东兖州等地的民俗活动,于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所谓请猴,其实就是请孙悟空下凡.届时,先在村外的空地上摆上贡品,主事者拈香焚纸,嘴里念叨“大圣大圣快下凡,给俺村里保平安”,然后磕头祭拜.祭毕,主事人高喊一声“猴来了”,所有围观的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往村子里跑.按照习惯,落在最后的人就会被“附体”为“神猴”,变成齐天大圣孙悟空.回到村子后,被孙悟空附体的“神猴”边舞边唱:“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平日修炼在天宫,听到声声请猴炮,招我火速离天庭,腾云驾雾翻跟头,要来人间荡不平……”随后,“神猴”开始点评村中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行为,并进行训诫和鞭挞.最后,被点名批评的村动认错,至此,请猴的全部活动结束.

民间游艺中的猴

游艺是民众调剂生活的手段.在中国民间,与猴有关的游艺主要有猴拳、猴戏等.

猴拳是传统武术中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猴的各种动作而得名.三国时华陀创造的“五禽戏”中就有模仿猿猴的动作.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已有猴拳的记载.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讲究模仿猴的身形、手法、步法、眼神等,主要运用上肢进行格挡、击打、掐拿,偶用腿法.

猴戏又名猴子戏,是指猴参与演出的杂艺表演.猴戏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其后多见于文献中:唐代时,“今有缘竿伎,又有猕猴缘竿伎”;宋代时,“更有猴呈百戏,鱼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清代时,“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在近代民间,耍猴艺人往往一手牵着猴,一副扁担挑着行头,游走于街巷闹市之中.耍猴艺人所表演的节目主要有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猴穿戏衣走场等.

另外,民间戏曲中的孙悟空戏也被称为猴戏.

民间工艺中的猴

猴的形象灵动可爱,又有加官封侯之寓,因此在民间工艺品中,多能见到猴的影像.民间艺人充分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文化认知,创造了一些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

淮阳人祖猴一种用黄泥捏成的玩具,当地人称为“人祖猴”.小猴半人半猴,清晰可辨,整体造型古拙神秘.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二,是当地人祭祀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的人祖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祭拜人祖,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买回一些人祖猴,以求早日得子.当地人称为“拴娃娃”.

西北护娃猴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家有刚学爬行的婴儿,农家土炕上多置一个青石雕刻的.一根红绳一端连着,一端拴着婴儿,以防婴儿从炕上落下.据说,拴过的婴儿,长大后精明能干.

南阳猴加官这是当地的一种猴形玩具,猴头用泥塑成,猴身则用兔毛和布料粘成.猴头与猴身以线相连,再用“丁”字木棍把线固定.玩耍时,小猴在左右晃动中不停地戴上、摘掉面具,颇得儿童喜爱.

方城河南方城砚山铺村有雕刻小的传统,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小巧玲珑.春节和庙会期间,匠人们嘴里唱着“(时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四处兜售.民众为讨个吉利,争相购买小.

北京毛猴 这是北京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它以“蝉蜕”‘为猴头和四肢,以中药材“辛夷”为猴身制作而成.传说,清代时一家中药店里有两个小伙计,常受账房先生欺负,为了泄愤,小伙计便用这两种药材做出一似猴非猴的小玩艺儿,来嘲弄这个账房先生.此后便有了北京毛猴.

在中国民间社会中,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仅就民间俗语而言,有形容人事的,也有指称物事的.形容人事的,人精明称“猴儿精”,人长得丑称“猴样儿”,人长得瘦称“瘦猴儿”,人性子急称“猴儿急”,等等;也有指称物事的,有帽子的棉大衣称“棉猴儿”,民间称“猴子跳”,橡皮筋称“猴皮筋儿”,等等.

猴子形象之所以深浸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答案其实很简单:民众的生活中需要这样一只有灵性的猴子.

【责任编辑】王凯

金猴腾云送春来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金猴腾云送春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金猴腾云送春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