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类有关论文范文 跟解放前河南豫剧传承和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河南豫剧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解放前河南豫剧传承和

【摘 要】豫剧起源于河南开封,后逐渐向周边传播,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并在演员的演绎下,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个人色彩的豫剧调式和流派.在解放前夕,随着正规剧团的成立、剧本的出现、声腔艺术的发展,豫剧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豫剧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豫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11-03

一、豫剧的起源

豫剧,这一扎根于中原大地的艺术形式,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是与当地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豫剧这一艺术形式也是如此.且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会吸纳、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随着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同时,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只有上学,且上学就是要,这才是正路,而其他则称之为“歪门邪道”.因此,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多是草根艺术,起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兴盛在街里坊间,而一般难登大雅之堂.这种传统思维的存在,也决定了从事戏曲创作和艺术工作的人,一般都是农民,他们从田地里走出,带着泥土气息,在农闲时,走街串巷,或在庙会上,或在乡绅家演出,以赚取微薄的收入.所以,他们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师徒之间往往都是口传心授,导致这种文化形式缺乏一定的文字材料和传承规律,影响了其传承与发展.

目前,关于豫剧的起源,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在明朝末期,秦腔和蒲州梆子传入河南,与河南本地的民歌和小调相结合,现成了豫剧的雏形.二说,豫剧传承北曲弦索调.三说,流行于明中后期的中原地方小令等艺术形式,吸收了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成为豫剧.而现在,学界对豫剧的起源则一般倾向于,豫剧诞生于河南的开封和开封各县.[1]我们知道,开封是七朝古都,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宋代,开封已经有百万人口,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宋代志书《梦华录》记载:下有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擘之.以次高架大鼓二面,彩画花地金龙,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窄袖,垂结带金裹鼓棒,两手高举互击,宛若流星.后有羯豉两座,如寻常番鼓子,置之小桌子上,两手皆执仗击之,杖鼓应焉.次列铁石方响明金,彩画架子,双垂流苏.次列箫、笙、埙、篪、觱篥、龙笛之类,两旁对列杖鼓二百面,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背系紫宽衫、黄窄袖、结带黄义褴.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绿宽衫,义褴,镀金带.自殿陛对立,直至乐棚.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群舞,谓之“挼曲子”.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2]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受当地文化生活以及艺术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有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洛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

二、明清时期的豫剧发展

由于史料资料不全,对这一时期的豫剧发展目前还缺乏翔实的文字记录.多是根据一些老艺人的回忆整理而成.在明清时期,河南的“内十处”①和“外八处”②已经很流行“河南讴”.其中,开封朱仙镇的蒋家和开封清河集的徐家,都曾加开班招徒.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杞县碑记》是记述创建或重修庙宇戏台之碑,其记载的罗、梆、弦被认为是豫剧创新萌芽时期的表现形式,即河南梆子的最早的传播佐证.[3]《杞县志》卷八《风土风俗志》也有类似的记录,且演出受到官府的禁演.可见,在当时,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较为普遍,受到的了官府的高度重视.

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弦索腔、罗戏、卷戏、梆子戏、昆腔、徽剧等在中原大地争奇斗艳,在河南这块戏曲土壤上诞生或流行过的剧种有八十多个[4],在这种丰厚的艺术氛围中,河南的地方艺术形式肯定也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和声腔,以及音乐艺术,成为一种多元的综合体.

在早期的演出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形式一样,没有固定演出场所,更多是“撂地为场”,在庙会或者农闲季节,一些艺人在街头、广场上,按照程式甚至是即兴表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上层人士邀请一些艺人到家里演出,称之为“堂戏”,观众主要是乡绅的家人和朋友.“堂戏”的兴盛促进了豫剧演出由随意向规范迈进,演员也由业余走向专业,同时,由于观众的特殊性,他们一般要求较高,演出道具、乐器等也随之得到发展.随着勾栏的出现,豫剧艺术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一种专业化的演出.从此,豫剧便从艺术舞台走上历史舞台.随后,戏台的出现,更是标志着这一艺术形式不光是一门规范化的艺术,更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

三、民国时期的豫剧艺术发展情况

民国时期,是豫剧艺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樊粹庭先生对豫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豫剧走上了大雅之堂.

豫西流传着一句话:“一青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就是说,豫剧在早期是相对不够规范的,所以,也被称之为“河南呕”,一个“呕”就显现出其特征.当豫剧在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域广泛流行的同时,也不断向周边辐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豫剧调式.如,在豫剧西进的过程中,与河洛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高亢明亮的豫西调.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差距较大,豫剧在继续传播的过程中,也受到了阻碍,尤其是在当地已经形成较为成熟戏曲的情况下,其继续传播已经很难.如,陕西的秦腔、安徽的黄梅戏、山东的吕剧当时已经比较完备,豫剧的传播受阻.

(一)清末到民国早期.从清末到民国早期,豫剧虽然已经广泛传播,但尚没有较为规范的体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人的文化素质一般较低,不识字,没文化,对于戏曲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呈现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题材一般来源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以讹传讹的情况较多,且艺术传承基本靠口传心授,一切按照师傅的表演和唱腔进行,缺乏改革与进步.

第二,演出内容较为粗糙,一般以满足农民、贩夫走卒为主,里面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愚忠愚孝甚至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当时所谓的演出团体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也没有编剧导演,导致演出内容粗制滥造、胡乱拼凑,口语化、生活化特别严重,没有文学性,但也正是这种形式,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欢.

第三,演出条件一般较差,舞台简陋,服装破旧,化妆粗糙,缺少美感,演出一般是艺人个人的生活化展现,缺乏程式化的表演.

(二)民国中后期.1924年,王义成的《豫剧通论》发表于《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虽然这里的“豫剧”指的是流传于河南的所有剧种,而不是目前我们所称的“豫剧”,但其内容也充分展现了豫剧在当时的发展.在民国中后期,豫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女性演员的出现.该阶段的豫剧呈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豫剧开始出现剧本.在早期,豫剧从业人员一般文化层次较低,多为文盲,豫剧的传承与传播主要是师傅的口传心授.在民国中后期,由于知识分子的参与,尤其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对豫剧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使豫剧开始有了剧本.樊先生根据艺人的口述,形成文字,并加以修饰,同时,他开始创作剧本,从根本上改变了豫剧的面貌,使河南梆子走上了大雅之堂.樊先生创作的《女贞花》《巾帼侠》《义烈风》《为国纾难》《花媚娘》等剧目,在当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他还担任了剧团的导演和舞台设计,并广泛借鉴京剧的艺术特征,在保证剧情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演员的个性,使豫剧的发声、用气、表演更加规范化,摆脱了粗俗浅陋的面貌.

第二,正式院团的成立.过去,剧团在田野上、庙会上、街道上演出,人多声杂,又没有音响设备,演员为适应这种状况,只能靠提高嗓门,或许便用上了“呕”这个字.在这种背景下,提高演出的艺术性是难以实现了.在樊粹庭先生的运作下,在开封永乐舞台的旧址上,创建河南省有史以来“豫剧的第一个新型剧场和正规剧团”,即豫声剧院,从此结束了豫剧没有正规班社和固定演出场所的历史.在剧团的管理上,他建立规章制度,革除陈规陋习,加强剧团和剧场的严格管理,尤其是要求演职人员彻底丢掉旧艺人长期形成的一些陋习,使剧团面目一新,这在当时堪称创举.

第三,大批优秀演员和剧目的出现.随着知识分子进入梨园界,豫剧表演开始走向规范化和程式化,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其演员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开始出现职业艺人,而不是为生活所迫的流浪艺人(当然,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艺人的生存状态依旧不佳).早期的艺人有石金生、张福寿、陈玉亭、李剑云、张子林、王序厅、石湘云、徐金发、王海宴、张小乾、唐玉成、孙建德、李瑞云、张同庆等,后期艺人有陈素真、陈素花、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王润之、杨素真、王秀兰、崔兰田、桑振君、赵义庭、马天德、王二顺、李斯忠、唐喜成、张金山、黄儒秀等.当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剧目,既有历史题材的宫廷剧目,也有反映当时时事的优秀剧目.如,历史剧目《涤耻血》以宋徽宗时期金国金兀术侵犯中原为历史背景,陈素真饰演刘芳,借历史人物之口,演说爱国攘外之真谛.这个戏上演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年,对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屈辱投降,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起了巨大作用.《河南民报》载文:“此剧命意正大,在国难中尤为对症之药.”

第四,豫剧声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民国时期,各豫剧团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表演艺术、唱腔艺术、舞台艺术上都进行大胆改革,大型团体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豫剧就形成了豫西、豫东、豫南和豫北的流派.其中,豫西的豫剧和当地的梆子腔相结合,唱腔和秦腔多有相似之处.说明豫剧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逐渐融合过程.1938年6月,开封沦陷,豫剧艺人四处逃亡,完整的剧团不复存在.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豫剧艺人在逃亡过程中,打破了戏班之间的隔阂,不同戏班的演员开始同台唱戏.随着相互搭班唱戏演员的增多,演员之间开始相互借鉴对方的长处,在客观上促进了豫剧唱腔的融合,尤其是豫东调和豫西调的融合,同时,豫剧也成为抗战政治宣传的有力武器.豫东调和豫西调在省内交流进行,一些流落到省外的演员和团体和当地演出团体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团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豫剧的大融合.1940年,樊粹庭率狮吼剧团到达西安,在融合豫东调和豫西调唱腔艺术的基础上,又向秦腔、京剧等剧种学习,进一步丰富了豫剧的表现力.

注释:

①内十处: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

②外八处: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

参考文献:

[1]余芬兰,王长印.豫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2]姜汉椿.梦华录全译[M].贵阳:贵州出版社,2008.

[3]韩德英,杨扬,杨健民.中国豫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4]雷红薇.豫剧传播扩散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河南豫剧论文范文结:

关于河南豫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河南豫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河南科技期刊

2、河南电力期刊

3、河南职称论文网

4、河南文化小论文

5、河南农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