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朗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语文朗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摘 要】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朗读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紧跟课标,转变观念,提升自身范读水平;注重方法,分层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124-0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加强口语训练的必要方式和手段.通过朗读,小学生能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脉络,并能从中得到文本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熏陶,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范围狭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加强农村语文朗读教学、突出其有效性显得尤为必要.下面,笔者结合农村一线教学实际谈谈提高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训练方法.

一、紧跟课标,转变观念,提升自身范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并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贯彻执行的教学指南.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放低对自身的要求,更不能以“农村教育不应要求过高”等片面的观念放松自我,而应时刻告诫自己“准确领悟新课标的精神,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教有目标,从根本上改变观念,重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范读水平.因为范读对农村学生的朗读训练十分重要,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容易“跟着老师走”,主动模仿教师的发音、语调、速度等,所以教师要十分注意自身的朗读姿态,不要把不良的、错误的朗读展示给学生.概括来说,教师的范读能力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一点对于一些年龄偏大、或者处于方言区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一项较高的要求,但也并非不能克服.比如,由于从小生活在白话方言区,笔者说普通话时容易出现平舌与翘舌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儿化音声母ch与q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专门进行了拼读训练,即面对某一篇课文,反复听标准的音频朗读,并反复练习,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范读整篇课文.课后,基本上没有出现学生反映的教师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情况.可见,只要教师努力训练,还是可以克服这一困难的.

二是注意语速和停顿.语文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速和停顿,切忌把范读变成唱读,因为语速的快慢和朗读中的停顿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句子意思的重要提示,这一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突出.例如,教学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时,第一句“千山鸟飞绝”,正确的停顿方式是“千山/鸟飞绝”,如果读成“千山鸟/飞绝”,那么就会出现歧义,学生听后也会不知所云.至于语速,那是读出感情的基本方法之一,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是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感情的前提是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意思.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刚好相反,学生可以从反复的朗读中品味课文意思,但教师作为范读者,则不能“临时抱佛脚”,边范读边体会课文的意思,而应该在范读前就把文章的内容弄明白,这样才能在范读时读出感情,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例如,教学琦君的《桂花雨》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深刻领悟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的赞美这几层意思,这样才能把该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否则,是很难读好这篇看似语言平淡但感情丰富的文章的.这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刻的把握.

范读的技巧有很多,教师平时一定要多听、多读、多练.如今的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资源丰富,哪怕是农村学校,至少也能配备基本的功放机,因此教师只要肯学习,多训练,就一定能提升自身的范读水平.

二、注重方法,分层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贯穿在各学段的教学中,而新课标强调朗读的递进性,即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必须明白,“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个整体要求,三者一以贯之,不可分割,而且达到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朗读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分层次地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一)把握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或快乐或悲伤的情感.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文章都会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优秀的记叙文、名家名篇更是感情基调突出.因此,在朗读这些文章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这些文章的感情基调,切莫把悲伤的文章读出快乐,也不要把轻快的文章读得沉重.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缓和中蕴含着自责、感恩,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宜用中等语速.某些片段,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应该把语速放慢,要把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和深沉的爱体现出来,及至最后读到“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更是要用一种低沉的语气,从而与全篇文章的情感一起升华.

(二)品味文章语言

引导学生读课文,不能仅仅把文章流利地读完下来,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文章片段进行朗读,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

一是选取感情浓烈的句段进行朗读.感情浓烈的片段,往往会用上一些能表现强烈感彩的词语,这对于学生提升语感很有助益.例如,《梅花魂》一文就可以选取“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段进行朗读,要求学生读出梅花的品格、骨气和灵魂,深切感受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二是选择寓意深刻的句段进行朗读.寓意深刻的句段,一般不能一下子就能体会,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读几次,使学生通过朗读逐渐体会.例如,《姥姥的剪纸》一文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情感升华,而且寓意深刻,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对姥姥的怀念,以及从姥姥的剪纸中获得的“人生不能忘本”的感悟.

三是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进行朗读.优秀的文章常常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表现手法,其中的遣词造句尽显作者的用语精妙,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优秀的范本,继而为习作奠定基础.例如,《黄河的主人》一文的开头就用精要的笔触,写出了黄河的气势“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对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而体会课文的精彩描写.

(三)扮演角色朗读

扮演角色进行朗读是日常朗读教学中运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扮演角色朗读,能让学生主动融入文章所体现的思想脉络和情感表达中,使学生与“角色”融为一体,做到“以读入情”,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但是,这一方式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使用起来往往不够顺利,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孩子相对较为腼腆,胆子相对较小.为此,笔者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按小组扮演角色朗读,让学生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逐渐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当然,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单独让这类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总之,要灵活处理,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合适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文章人物较为单一,或者所描写的对象较为单纯的,就不适合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只有那些涉及较多人物、事物,架构较为复杂的文章,才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像《公仪休拒收礼物》这样的文章,就特别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让男生扮演公仪休,让女生扮演管家,双方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朗读效果较为理想.

(四)注重“以听促读”

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朗读都需要学生参与.恰恰相反,有的时候,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范读,也能达到理解课文、提高朗读水平的目的.尤其是一些较为冗长的课文,与其让学生通篇读下来,不如先让学生静听范读.学生通过听准陌生字词、关注优美句式、理解生动句段,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自身的语感,提高阅读水平,也能达到以听促读的目的.例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笔者没有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朗读课文,而是通过多媒体进行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尤其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文中结尾处的“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几句话.在听了范读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几句话.因为已经听了范读,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的认识,于是很容易就能读出“心灵的震撼”,对霍金产生钦佩之情,获得了情感的升华.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方法,还有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等.农村教师只要多尝试、善改进、重质量,就一定能够提升农村语文朗读教学的水平.

(责编黎雪娟)

语文朗读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语文朗读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语文朗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语文论文范文

2、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3、语文天地杂志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5、语文天地杂志社

6、中学语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