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相关论文范文集 和愤怒的葡萄相关论文范文集

这是一篇与葡萄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愤怒的葡萄

文 张雅茹 任东升

“葡萄”怎么会“愤怒”呢?美国文学就有一部名为《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1939)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以约德一家为代表,记叙了他们一家十二口从俄克拉荷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逃荒的艰难经历.1940 年同名电影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夺得第13 届奥斯卡两项大奖.一个重要原因是,“愤怒的葡萄”之圣经来源及其深刻寓意在西方读者和观众中很容易激起丰富联想和情感共鸣.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第14 章19 节写道:“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神愤怒的大酒醡中.”这段话里显明,愤怒的本来不是“葡萄”而是“上帝”,那么,何以变为“愤怒的葡萄”?实际上,“葡萄”的意象在圣经中经历了三重转变.

从甜美到愤怒:“葡萄”之三重意象

《愤怒的葡萄》书名源自圣经中的“葡萄”意象,而且是圣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植物.圣经第二卷《出埃及记》记载的“应许之地”迦南(即现今的巴勒斯坦)盛产葡萄,葡萄也成为圣经语言文化的特色隐喻之一.如《新约· 约翰福音》第15 章中,耶稣对民众布道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亲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由此可见,在圣经中耶稣把自己看成是一棵“真葡萄树”,而跟随他的苦难的民众则是葡萄树的枝子.作者斯坦贝克把圣经中“葡萄”的含义用进小说中,用“葡萄”来象征成千上万受尽压迫的劳苦大众,形象地表现出“葡萄”从甜美到苦涩再到愤怒的过程.

“葡萄”在圣经中的第一重意象是丰饶和希望,《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中有记载:上帝呼召摩西带领他的族人去往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摩西打发去窥探迦南地的族人看到的是肥沃的土壤以及地上的葡萄,于是摩西带领60 万族人开始了去往迦南地的旅途.对于在俄克拉荷马州破产的农民来说,盛产葡萄的加利福尼亚州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福地.小说前半部分中,“葡萄”象征着约德一家的希望.在约德一家准备举家搬迁时, 爷爷曾说过:“让我到加利福尼亚去吧, 我到了那儿,看到橙子,就要伸手去摘来吃.葡萄也行.这是我吃不厌的东西.我要从葡萄架上摘一大串来,按在脸上使劲挤,挤得汁水顺着下巴往.”这样,葡萄与富饶和希望便准确无误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它燃起了人们向往新生活的希望之火,让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有了憧憬.

接着,“葡萄”在圣经中的意象从甜美转变成了苦涩,《申命记》第三十二章“摩西作歌”中, 摩西警告那些不忠于上帝的人, 说上帝将要惩罚他们, 因为“他们的葡萄树是所多玛的葡萄树,蛾摩拉田园所生的, 他们的葡萄是毒葡萄,全挂都是苦的”.伴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小说中“葡萄”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约德一家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幻想中的加州后, 却发现生活对他们展现的是残酷的一面: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人,也受尽雇主的欺压,工资被压得很低,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许多人饥寒交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成熟的果实被毁掉.当佃农们意识到加州并非“上帝赐予的地方”,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权享受加州河谷的丰足时,“葡萄”的含义从希望变为了痛苦.

第三重意象是象征“愤怒”的葡萄,出现在圣经的结尾卷《启示录》对上帝子民受到迫害的描述:上帝降怒于他的敌人,派天使“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上帝愤怒的大酒醡中,那酒醡踹在城外,就有血从酒醡中流出来”.此时,“葡萄”的意象从苦涩最终变为了愤怒.小说情节发展到最后,加州经历的种种苦难让佃农们大失所望,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里并不是他们事先所想象的美丽天堂,相反,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使富饶的加州变成了他们的不幸之地.当佃农们发现自己无权享受加州的丰足时,葡萄也随之变成了他们愤怒的象征:“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中迅速成长起来,结得沉甸甸的,等待收获期来临.”至此,“葡萄”在小说中便成了一种象征痛苦之后“愤怒”的代名词,被压迫的农民觉醒了,他们团结起来,与剥削他们的资产阶级勇敢斗争.

原型移植:从《出埃及记》到《愤怒的葡萄》

斯坦贝克的成长环境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愤怒的葡萄》中频繁出现圣经原型和典故,对《出埃及记》叙事框架的模仿十分明显,这不仅为故事情节增加了历史凝重感,也使得作品的深层思想内涵得以充分展现.

《出埃及记》描写的是圣经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出行.该卷描写了以色列人为了摆脱埃及法老的残暴统治,在首领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跨红海,辗转四十年,最终到达了上帝赐予福地——迦南.与此相对应,约德一家也是在布道者吉姆· 凯西的带领下,过沙漠,渡河流,历经艰辛和屈辱才到达心中的理想之地——加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来,《愤怒的葡萄》就如同《出埃及记》的现代版.

《出埃及记》中,摩西蒙受神恩,把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组织起来,带领他们向上帝赐予的福地挺进;《愤怒的葡萄》中,约德一家在吉姆· 凯西的带领下一行12 人去往他们向往的加州,期待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除了情节上的相似,两个文本在人物设置以及隐含的深层寓意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说中的人物吉姆· 凯西(Jim Casy)和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的姓名缩写(J.C)完全一样,且二者的形象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了苦难的人民,凯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遇害之前对那两个打算杀害他的人说 :“听我说,你们这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你们是在做帮凶,让人家的孩子饿死你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这也令人联想到耶稣宽恕那些曾经迫害他的人,耶稣向上帝祈祷:“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两个文本人物的结局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思想和内涵却近乎一致.去往迦南的途中,以色列的移民中抱怨、反叛、失信现象此起彼伏,但凭着对上帝坚定的信念,他们解决了所有危机,在上帝的指引下,最终达到了迦南地.通过这旅程,以色列人民逐渐走向思想和民族的统一,表现出了独立人格的觉醒以及心灵的解放,他们看到了自由和光明的前程,抛弃了私有,消除了渎神的意念,最终树立起对上帝的坚定信仰.与此相对应,约德一家在西迁的途程中,虽然有人不住地抱怨旅途中的苦难,私藏钱财,还有人因受不了苦,甚至弃家出走,但是他们和以色列人一样,通过艰难的历程最终获得了精神上的收益:逐步意识到只有摆脱个人和家庭的狭隘观念,与所有的穷人团结在一起,互相爱护,互相支持,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从原著到影片:演绎与升华

作者约翰·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以其自身经历描写了经济危机期间广大农民的苦难和斗争,这也让《愤怒的葡萄》成为一部真正反映群众斗争的作品.正因如此,该书出版后曾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的恐慌,作者还被贴上了“无产阶级作家”的标签.由于小说受到广泛关注,该电影也因此由约翰· 福特(John Ford)导演、美国20 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于1940 年搬上荧幕,影片在美国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电影不仅是对小说的忠实再现,更是对小说的升华与超越.

影片以约德一家人被迫离开已经耕作了70 多年的土地为开头,讲述了约德一家人乘坐着一辆破旧的老式福特牌汽车,向西横越难行的沙漠,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安居乐土的故事.

影片虽然拍摄于黑白片时代,但是单调的画面中却展示出了整个小说的基调和内容,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几乎贯穿整部电影的那辆卡车.小说中提到汤姆花了75 美元买了一辆老旧的福特卡车,车子慢得像牛一样,轮胎也磨损得非常厉害了.一家人在收拾路上需要的行李时,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了车上,包括衣服、工具、床垫、破毛毯等等,甚至还把家里的两头猪宰了,剁成块腌在桶里带上了车.影片还原了小说中卡车的模样:我们可以看到卡车的前盖一直到后面的车厢全都放满了东西,东西摞得比整个卡车都高,甚至连车两侧的护栏上都挂满了东西.一家人上车后,镜头给了车胎一个特写:车胎向下沉了一下,几乎就要被压瘪.汤姆问道:“可以承受得住吗?”凯西回答:“受得住的话真是个奇迹.”就这样,卡车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晃晃悠悠地朝着西部出发了.卡车满载的不仅是一家人所有的积蓄,更有他们的梦想.一方面,虽然有万般不舍,但是他们深知自己不会再回到这里,却又不舍得扔下家里任何值钱的东西;另一方面,对加州美好生活的憧憬又驱使着他们向西部前进,而卡车是他们赶到那里最快捷方便的工具,即使车子再旧再破,他们也未曾放弃这辆卡车.

电影中许多人物间的对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对话将书里的平铺直叙升华为打动人心的情节,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小说前半部,一家人坐着破旧的卡车向加州行进时,书中详细描写了母亲的心情:“她想要向背后望望,但那堆着的行李却遮住了她的视线.她抬着头,眯着眼,直望着前面灰蒙蒙的路.她的眼中充满了疲乏的神色.”在电影中,这一静态的描写转化成了母亲与儿子的对话.汤姆问母亲:“你不回头看一眼吗?看看我们的老家.”母亲答道:“我们要去加州,那就一路往加州前进.”儿子回答:“这不像你的口气,妈,你从没有这样过.”母亲生气而又伤心地回答:“我的家也从来没有被人推倒过.我的家人从没有无家可归过.我一生从未失去过什么.”母亲简单的几句回答透露出这一家人的无奈.他们不想离开自己的故土,痛恨统治者的暴力行为,但是唯有离开才能生存下去,既然决定了要去加州,就毫不后悔.尽管前途未卜,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希望.在加州,一家人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有的依然是剥削压榨.在影片结尾,汤姆离开后,一家人又踏上了前行的旅程,最后以父亲跟母亲的对话结束了整个影片.父亲无奈地说道:“可能吧,我们确实失败了.”母亲却坚定地回答:“我知道,因此我们才更坚强.富人很快就会销声匿迹,但我们永远不会灭绝.我们是人民,消灭不了,打败不了,我们永远不会灭绝,因为我们就是人民!”这段对白虽然未曾在书中出现,但是作为影片的结尾是非常成功的,从母亲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中,观众会对这家人充满信心,也会期待他们战胜困难,勇敢地活下去.

影片中唯一的无歌词插曲叫做《红河谷》(Red RiverValley),这首歌产生于19 世纪70 年代,是流传在北美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小说的主题与这这首歌表达的内容十分相似,导演才选择它作为电影插曲.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一家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在悲伤的曲调中,母亲独自在屋里将自己收藏的信件、照片还有首饰一件件拿出来欣赏,虽然有万般不舍,但是她还是含着泪将这些心爱的东西扔进了火炉,与过去彻底告别.第二次是在一家人乘车离开的时候,歌曲以舒缓的曲调表现出了一家人踏上寻找甜美“葡萄”的旅途,一切还都充满希望.第三次出现是汤姆一家人在加州的一个难民营里参加舞会,品尝过“葡萄”的苦涩后,一家人在这个半社会主义式的难民营里第一次得到释放,伴随着欢快的《红河谷》乐曲,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短暂的笑容.第四次出现在汤姆离开,一家人又踏上谋生之路的时候,这一段也是四次音乐中最悲伤的一段,愤怒的“葡萄”已经埋在一家人的心中,他们对加州彻底失望,对政府彻底失望,伴随着镜头的拉长,一家人驶向了远方.插曲每次都以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恰当地映衬了主题.

《愤怒的葡萄》借助圣经意象的艺术化处理,真实地呈现出美国现代社会的场景,为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现实的借鉴.无论是小说原本还是同名电影,都将“葡萄”这一意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葡萄”推动了整个小说的发展.在这部著作里,葡萄就如同一个有灵性的精灵,它推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它时而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时而又使人们对现实彻底绝望,从心底爆发出愤懑之情.“愤怒的葡萄”可以说是对原文最恰当的概括.

葡萄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葡萄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葡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