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论文范例 跟周梅森:用文字记录时代方面论文范例

本论文可用于文字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文字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周梅森:用文字记录时代

崇尚自由的人

在《人民的名义》热播背后,有一个重要人物——周梅森.他是《人民的名义》的原著作者和编剧,没有周梅森,就没有这么一个热播剧.

周梅森讲起改革开放滔滔不绝,眼神犀利,除了耳朵上挂着的那副助听器,很难让人察觉他已61 岁.他住在南京核心地段一个高档小区的16 楼,视野宽阔.这座刚下过雨的历史名都,到处水雾蒙蒙,不远处秦淮河慢悠悠流淌着.他喜欢它的气质,不快不慢,无拘无束.

周梅森向来不喜欢被束缚.1993年,他回家乡徐州,新建的柏油马路一路畅通,他心情大好,跟那些认为修路意义不大、浪费钱的老百姓反复解释修路的好处.当时的徐州市委书记李仰珍听到这事,给他送来一大摞告状信,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修路告自己的.周梅森看完,来了兴趣,跑去跟对方聊,顺势去徐州挂职秘书长.那之后,他每天跟着领导听报告,开大大小小的会议.有一次,他开车没注意闯了红灯.交警在远处吼他,走过来一看车牌是市政府的,立马立正敬礼,让他走.他常说,贪官的堕落,可能就是从第一次闯红灯没受到阻止开始的.

他不愿多说为官时的种种内情,只是一味感叹,做官是很辛苦的.一年后,他离职,开始写《人间正道》.当时有人说他做官做不下去又绕回去写作了,他如今硬气地回应,“后来他们又叫我去干那个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呢,我就不去了,不想干了.”

想想又觉得别人说的也对,自己就算去做官,“3 天叫人赶下来”.他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不知道妥协,不知道融通”.但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身为官员的种种限制,婚姻要上报,财务要上报,还得经常面对一些审核.还是做他的“老布衣”好,写小说、写剧本、炒股票、做房地产,开开心心挣钱.想了解官场了,就去挂个职.对他来说,没什么比财务自由更重要了.“我从来不想做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崇尚自由的人.”

那次没给他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创作的大门.那之前,他凭借历史类小说成名,《沉沦的土地》《军歌》等都是当年国内各种文学评奖的热门.挂职让他发现了新的创作兴奋点——政权.《人间正道》讲了一位市委书记在改革中面临的阻力与官场腐败,提出官员不干事就是最大的腐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轰动一时.

之后,他凭借挂职经历和对官场的思考,陆续创作了《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小说,连续4 年每年一部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是影视翻拍率最高的官场小说家.必须当老大

《人民的名义》刚播出18 集,收视率破3,周梅森一边看着蹭蹭上涨的收视率,一边紧盯着各类舆论,深怕影响首播.

为了这部剧,他们接触了40 多家投资公司,有人一听题材就摆手,有人追着死活要投资,最后关头不干了.他承认,自己在作品上很霸道,也很难跟人合作,一个团体里必须当老大才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第一次找他写这个剧时,他在电话里带着不容反驳的语气回复,这能写吗?怎么写呀?“要我做,我就要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不会顾忌说什么尺度不尺度这些东西.如果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我不缺这个钱,也不缺这个名.”周梅森笑着调侃自己,做起事来就是剧里的李达康.

范子文不甘心,直接杀到南京,一上桌,周梅森就说,只请喝酒、不谈创作.他跟周梅森合作过《国家公诉》,知道他的脾性,一喝酒、一听到好故事就容易“有写的冲动”.

他特意带了南京检察院宣传处的3 个工作人员,酒过三巡,他让3 人讲南京落马官员的故事,怎么腐败的、怎么侦查的、中间遇到哪些阻力.地处南京,落马官员中有些还是周梅森的老朋友.周梅森听着听着开始叹息,一瓶酒喝完,点了头,但有个条件,先去问能不能过.范子文特意去请示了,带着领导批示:可以写、要把握好度、体现正能量,才说服周梅森动了笔.

周梅森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完全基于彼此的信任.说起这个团队,周梅森又自豪又感恩,项目全程都是根据自己喜好推动的.导演李路是他推荐给最高检的,开工前,他跟李路商议,戏第一,找演员一定要找演技派,必须跟角色贴合,绝不要小鲜肉.对投资方,他事先约法三章,资本不能干预艺术,从创作到演员都不能插手.入世的作家

在《人民的名义》图书编辑陈玉成看来,周梅森在现实题材作家中最大的优势是——别的作家靠体验生活来写,而周梅森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周梅森非常清楚自己身为作家的这种优势,他反复强调:“我的写作追着我的生活跑,生活不停下来,我的创作就不会枯竭.”14 岁进煤矿,他每天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在300 米深的井下运煤,头顶一层层花岗岩、火成岩.他坦言,正是因为这种低基础的生活开端,他对人生无所畏惧,敢闯敢干,不害怕失去什么.

这种性格让他在时代的巨变中不停尝试去捞取机会.1974 年,文学兴起的时代,他开始写作,之后凭借历史小说《沉沦的土地》成名;90年代初,历史小说创作环境受限,适逢国家经济改革,他跟朋友揣着所有积蓄,到广州惠阳,买了50 平方米的地皮,开启了淘金之路;再往后,中国股市兴起,他成了南京股市里的第一批大户,体验了一把“一眨眼赚几十万、一眨眼赔几十万的大喜大悲”;1993 年,又跑去徐州政府挂职,做了一年的秘书长.

他也擅长交朋友,用好友姜琍敏的话说,三教九流,谁都能聊得来.官员愿意跟他诉苦,商人愿意跟他交心,普通人也愿意跟他唠唠家长里短.他的创作素材里,多一半来自这些身边人.

谈及过往,周梅森津津乐道.

“我是一个入世很深的作家,不是那种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他是江苏最早的十大股户之一,还曾被提名为2005 年央视“中国经济年度社会公益人物”.不少同行对此不以为然:一个作家,就该好好写字,靠炒股出什么风头.“靠写字挣钱,现在住哪儿都不知道.”他撸一把袖子,开始算账,“严肃作家”一年写20 万字,印成书,卖20 块钱,版税10%,有些一年卖5000 本,10000 块,扣完税8000 块,平均每个月800 块不到.他叹口气,“没有财务自由,你就没资格和这个世界讲价钱.”

有位民营老板托朋友给周梅森带话,写出了他们生存的困境,太真实了.周梅森语气上扬:“那能不真实嘛,我自己天天研究这些,打官司.”《人民的名义》剧情,多一半来自他的生活,每个角色在他心里都有一份真实的参考:高育良是曾经可以一起喝酒的老哥哥,陈岩石扛包的桥段来自原副部长翟泰丰的抗战记忆,高小琴双胞胎的故事是在酒桌上从检察院的朋友那里听来的……

他总结,自己并非书斋型作家,跟其他作家相比,看的书并不多.同年龄、走纯文学路线的作家产量逐渐降低,有人慢慢停笔了,深扎现实主义的周梅森反倒开始焦虑时间不够用.他已经想好了下一部作品,等《人民的名义》忙完,他计划以自己的经历再写一部,主题暂定“人民的财产”.为人民写作

不管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人民的名义》,“运气”是周梅森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我觉得还真是老天爷特别眷顾我.”周梅森说.

2014 年,范子文刚到最高检影视中心,想做个题材的剧,他第一时间想到周梅森,一来有合作基础,二来周梅森应对审查经验多,能在尺度内讲好故事.范子文三顾茅庐,周梅森才接受了邀请.

“我也没底.”周梅森承认,刚开始写的时候,总纠结尺度在哪儿.前20 集写完,他把剧本传给翟泰丰,让他把把关.“他完全没放开,太平了.”回忆看完的第一感受,84 岁的翟泰丰仍激动不已.他一时恼火,当即给周梅森打电话:“现在党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钢拳头打出来,都打到周永康、徐才厚这样的人身上了,剧本能这么轻描淡写吗?”

电话一下子打消了周梅森的顾虑.接下来的4 个月,他对着空白的Word 文档,两个食指在26 个字母键上快速游走,跟打机关似的,级别提升到副国级,一路顺畅写到了结局.

说起这个精心安排的架构,周梅森语态自信,剧里埋了3 条线,一条是侯亮平为代表的反贪部门办案,一条是腐败官员与正派官员的官场活动,一条是郑西坡等大风厂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基层老百姓的生存.

他始终强调作为作家的责任——文学不能在这么波澜壮阔的时代当中缺位.《绝对权力》里,他写商人金启明,把官员按照级别分为绩优股和垃圾股,用金钱去操控官员.到了《人民的名义》,民营老板蔡成功贷款遇到重重艰难,做事必须依附官员.

“这是时代的变化,就是很可怕的地方,我写《绝对权力》的时候,结是商人利用金钱买权力,而官是心有畏怯者,心理没这么强大.现在官商的关系是官员强势,因此才有了蔡成功的这种雏形.”周梅森语态严肃,自称是社会机器检测工,看着哪里出问题,就写出来,摆在台面上,供大家参考.

(摘自《人物》2017 年5 期)

文字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文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文字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