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探究式教学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应用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免费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外国文学史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探究式教学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应用

李静波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 三河 065201)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方法,“外国文学史”是一门信息量大但学时有限的课程,多年来该课程更多的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从探究式教学入手,分别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教师的需求和教育的最终极目标来论证“外国文学史”课程对探究式教学改革的需求,并对改革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外国文史学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1]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到20 世纪50、60年代,“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式,它的合理性已被许多教育者所接受.1964年,施瓦布首先正式使用“探究式学习”一词.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各国都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以探究式学习为基础重构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探究的思想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

我国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 世纪70 年代左右曾经有过探究式教学的提法,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跟探究式教学相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改变以接受式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并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深入到各门具体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目前,很多理工类型的学科已经开始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而且这种尝试是普遍存在于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体系之中的.与理工科相比文科课程对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则稍显滞后,但也有小规模的改革尝试.

二、“外国文学史”课程对探究式教学的呼唤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的“外国文学史”是以介绍外国文学发展主要历程为目标的普及性文学史课程,内容包括外国文学的各个主要发展阶段,评介各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文学流派以及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并穿插对外国历史文化的概况介绍.总体来说这门课程包含内容多,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大,是信息量非常大的一门课程.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该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性的灌输,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吁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将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主动式学习,原因概括如下:

1. 有限的教学课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上文已经提到,“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各个阶段的文学发展概况,其中涉及了漫长的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特征,信息量远远超过“中国文学史”.但一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这门课程安排的学时一般在96-128 学时之间,甚至还有少数院校只安排了64 学时的课时.少得可怜的课时与信息量庞大的教学内容之间势必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之内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需要将内容一再精简,另一方面是众多的文学发展规律和特征需要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支撑,这样就需要教师将一部分的作品解读和分析从课堂内移到课堂以外,将作品分析以布置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适当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解决更多作品的分析和研读.

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学时中,一般“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重点都会放在文学较为发达的欧美文学方面,亚非文学只有少量涉及或者是完全顾不上涉及.但笔者在近些年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日本文学的兴趣颇为浓厚,这与学生们童年时代日本的漫画输出不无关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欧美20 世纪以后文学的兴趣也要高于传统经典,但“外国文学史”课程更重视文学的起源和早期传承,对于20 世纪以后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只能加以概括性的介绍,所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把所有学生感兴趣的作品都涉及到,而学生阅读之后的朦胧感受又有待进一步激活和启发,因此教给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显得更为迫切.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这样用课堂内作品的分析带动课堂外作品的解读,即便是课堂教学不能够涉及的作品,学生也可以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和思考方式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分析,从而达到阅读的终极目的.

2. 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日趋强烈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与70 后、80 后相比较,他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不满足于简单的灌输式教育,对很多问题也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积极思考不盲目接受是他们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学校和老师提供的信息量很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外国文学史”信息量更大,涉及内容更广泛,而且本身文学的发展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已经形成的结论也可能会被质疑,已经研究了多年的经典作品也有可能会有更新颖的解读,以前不被关注的作品也有可能会在新时代引发讨论热潮,新出现的作品也有可能会被关注,这些使得原本的课堂教学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探究式教学是21 世纪“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大势所趋.

3. 新时代教师思维拓展的需求

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多元化的时代,文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在中国如此,在国外更是如此,大量的作品不容教师解读消化就已经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大量新的观点也不容教师吸收就已经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作品的分析方面没有权威,学生也可能会形成超越教师的观点.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在吸收学生观点的基础之上完全可能达到学术上的新高度.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不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启发,还有可能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启发.

4. 社会需求的呼唤

所有的大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终将会离开大学步入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21 世纪的今天,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毕业生从学校带走的知识早晚会落后于时代,无法掌握自学方法的人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权威观点的老学究,更需要的是会分析会思考的创新型人才.更何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范围相当广泛,秘书、编辑、公关、公务员、教师等等,很多工作最终也许并不需要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优势就是能够从平时的阅读中随时随地思考人生,结合生活分析文学作品,再用文学作品反思人生,这种伴随一生的人文关怀,会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内心更趋于平和,更能不被物质功利主义所左右,而这才是目前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所真正需求的人才.而这样的能力也绝不是在学校里简单的背诵一些名词解释和权威观点就可以实现的,探究式教学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思考进行讨论和碰撞,必然会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升,并最终达到掌握自学能力的目的,满足时代对大学生的需求.

三、“探究式”教学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在当代高校教学中其实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具体去加以运用,笔者在进行了几年的尝试后总结如下:

(1)适当的开出必读书目,让学生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如前所述,外国文学史涉及到的作品太多太杂,哪些是与主线教学有关系的作品,需要教师提前做出提示,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阅读了大量自己喜爱的作品却参与不到课堂讨论的尴尬状况.

(2)预留出适当的课内讨论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在教师的主持下完成探究结果的碰撞.学生固然可以在课下进行交流和讨论,但若无教师的引导和规范,那么对讨论的方向和过程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之中,对学生也无法形成方法的指导.因此,虽然从总体看“外国文学史”的课时并不充裕,但适当的讨论课对于提高学生能力还是非常必要的.

(3)讨论课需要在教师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进行.如前所述,探究式教学是带着任务的学习模式,课堂讨论不可能泛泛而谈,必须针对一定的问题展开,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作品的重要话题布置任务引起讨论,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之上,还要适时对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加以修正,否则个别学生会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越走越远,并最终形成可能错误的结论.

(4)适当安排分组课下讨论,并安排适当课时将小组讨论结果呈现给同学和老师.课堂讨论固然能够达到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但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系统性相对欠缺,课下的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分析,形成更为理性的思考结果,从而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方法论.

总之,探究式教学改革在我国其他领域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更加适合21世纪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按照“以生为本”的观念,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提高学生能力与扩大信息容量这对矛盾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去改变以往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分析能力的目的,是“外国文学史”课程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NationalResearch Counci.l(1996).The National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 my Press.p.23

注:本文为防灾科技学院第六批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

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外国文学史论文

2、外国文学评论期刊

3、外国法制史论文

4、外国文献怎么找

5、外国文学杂志

6、外国文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