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和湖北兴山地花鼓与其活态传承探析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湖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湖北兴山地花鼓与其活态传承探析

摘 要:湖北兴山地花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独特.受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民俗活动日益淡化等文化生态变迁影响,兴山地花鼓活态传承面临老艺人年事已高和后继无人的“人亡艺绝”濒危状况.实现兴山地花鼓的保护与活态传承,应采取强化传承人保护、构建校园传承、传统与创新融合等活态传承对策.

关键词:兴山地花鼓;民间舞蹈;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6)04-0102-04

随着社会的变革,兴山地花鼓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兴山地花鼓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繁荣鼎盛走到了濒临灭绝.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和传递者,从有效活态传承视角剖析兴山地花鼓活态传承的危机现状和原因,强化传承人和传承方式的保护,是兴山地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所在.

一、兴山地花鼓的源流与表演形式

兴山县位于湖北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长江西陵峡北侧.东接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夷陵区和保康县,南连秭归,西通巴东,北依神农架林区.境内耸立着3580座山峰,有大小溪河156条,海拔最高的仙女山2326.9米,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兴山县峰峦叠障,沟壑纵横,“讲话听得见,走到大半天”是该县大部分地貌的真实写照.交通闭塞等地理环境,减缓了地花鼓的变异过程,因而较好地保持了古朴、原始的舞蹈文化形态.

(一)兴山地花鼓的源和流

兴山地花鼓负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携带着远古的信息,深藏于鄂西的大山中世代传承,源远流长.艺人相传的民间故事中有地花鼓起源于夏朝、秦朝、唐朝等多种说法,但传说不足为据,有记载的可追溯到140多年以前,《兴山县志》(同治版)中记载有地花鼓在元宵节表演的情景:“元旦十三至十五日并演蟠龙、跳舞、花鼓诸杂剧”.但是,根据地花鼓音乐中保留着的“兴山民歌”中的特性音调(兴山民歌经兴山县文化局王庆沅考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同一位艺人唱地花鼓腔调时,出现这种独特的音调,而唱“花鼓戏”时就没有这种特性音调了)等方面来看,可以肯定地花鼓在兴山流传绝非二百多年的历史.

地花鼓分布于兴山县各乡镇及宜昌市夷陵区、神农架林区、秭归县和远安县等周边地区.兴山县地花鼓在建国前后艺人多且分布广,流传于全县8个乡镇,其中以南阳、古夫、黄粮、峡口等地较为普遍.尤以高桥乡伍家坪村的地花鼓最具特色,在个别地区还表演孝花鼓.

(二)兴山地花鼓的表演形式

兴山地花鼓通常为两个角色表演,一旦一丑扮夫妻,也有两旦一丑的,但不多见(叫穿花鼓),旦角均为男扮女装,因为表演的角色不多,故而不受场地的限制.兴山境内表演的地花鼓都有一段“搭白”(说即兴),首先由丑角出场视东家的职业、地位、经济状况即兴创作“福、禄、寿、喜”之类的很风趣的语言.表演一来给主东家送恭喜,二来用于逗趣,请出旦角后,两人边唱边舞.

丑角以翘翘步为基本体态,第一拍上右脚,左小腿后抬,身体前倾,第二拍左脚前伸,身体微后仰,双腿微微上下颤动,双手与身体呈垂直前伸,轮换扯袖.翘翘步的发力点在中腰部位,由于腰的带动,形成了丑角在表演时身体前倾后仰,动作夸张,表情幽默(挤眼睛、撅嘴巴、皱鼻子)的表演风格.

旦角以小碎步为基本体态,右手舞扇花,膝盖放松,双膝夹而不紧,中腰微微左右摆动.发力点在脚上,形成旦角行走平稳,动作娇柔、秀丽.面部表情含蓄,笑不露齿.丑、旦表演配合默契,他们将内在感情,外在动作与丰富的面部表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角色进入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表演艺诀,“一要不怕丑,二要拢拢走,三要反应快,四要一合手”.艺人表演时,“活”是主要特点,即腰活、肘活、手腕活.如艺人高邴森表演的旦角,就是抓住了一个“活”字.他在绕扇花的同时转腰,抬肩提肘拎腕,加上左手的方巾做同样辅助性的动作,给人们的印象好比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把大自然秀美的景色再现于民间舞蹈之中.

二、兴山地花鼓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兴山地花鼓既有阴柔之优美,又有阳刚之壮美;既有柔丽之纤巧美,又有威严的狞厉美.巴楚舞风在“地花鼓”中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融铸为一种风韵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兴山地花鼓的艺术特点

1.兼容性:兴山县地处巴楚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故地花鼓中夹杂着土家撒叶儿嗬的舞蹈元素.它以表演程式和动作名称体现出巴楚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痕迹[1]441.兴山地花鼓中的凤凰扇翅、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牛擦痒等动作名称在土家族的撒叶儿嗬中也同样存在.兴山地花鼓是抒情的双人舞,而撒叶儿嗬是一种祭祀性的集体丧葬舞蹈,两个不同民族不同种类的舞蹈而动作各称都大同小异,从兴山地花鼓中可清楚地看见它浪漫的楚舞遗风与敦厚粗犷的巴舞水融的兼容性特征.

2.应变性:地花鼓表演时丑角随周围环境和人物身份的变化随意发挥,即兴创作,语言活泼生动,诙谐精炼,较完整地保留了即兴歌舞的应变性特征.

3.独特性:地花鼓唱腔中大量吸收了花鼓戏(俗称彩堂戏、梁山调)、薅草锣鼓、兴山围鼓的腔调,特别是唱腔中保留了兴山特性音调.这种音调在兴山的薅草锣鼓、及丧鼓中大量存在.这是其它地区所不见的,佐证了兴山地花鼓音乐即有鄂西的共性,又有本土的独特性特征.

4.固定性:兴山地花鼓表演套路在世代艺人的传承中,保持了程式化的固定性特征.旦角舞蹈纤巧秀丽,行走如浮云流水.丑角舞姿刚健有力,律动缠绵奔放.丑、旦角的表演形成刚中有柔,柔中见刚的强烈对比,产生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

5.依存性:民俗活动与民间习俗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主东家客厅表演时要面对中堂,不能“背圣”,保留了先民尊祖敬神的宗教信仰.

(二)兴山地花鼓的价值

1.地花鼓舞蹈呈现原始社会性文化符号.兴山地花鼓舞蹈中的鲤鱼跳龙门、蛤蟆晒肚、剪子铰、团鱼瞅蛋等动作,有很多是直接表现男女调情的,在舞蹈中大量存在着碰胯、勾脚、抚摸等象征异媾的动作,兴山地花鼓舞蹈反映出先民强烈的生殖崇拜观念,以及对繁衍后代的强烈愿望.

2.凸现楚地先民尊神崇凤的原始信仰遗痕.兴山地花鼓中不能“背圣”的表演模式进一步使后人认识楚人尊神崇凤信仰的成因及表现形态.楚地先民尊神崇凤已被多方证实,是原始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一种复合体.兴山地花鼓固定的艺人要面对中堂(放有神位.设香案).调度上不能“背圣”的表演模式和凤凰扇翅等动作普遍存在于兴山所有花鼓班子的表演程式的舞蹈信息,对后人进一步认识楚人尊神崇凤信仰的成因及其表现形态大有益处.

3.具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兴山地花鼓动作紧奏连贯,语言生动活泼,即承袭了楚舞的优美风格,又融进了巴舞豪放的个性,堪称舞蹈文化中的精品,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舞蹈形式.在世代民间艺人不断的完善中,凝炼为优美的艺术形象,成为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出美的感情,美的观念,美的趣味.

4.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的价值.兴山地花鼓不仅充分展现东方舞蹈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还保留着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备受海内外的瞩目.

5.发展旅游文化的实用价值.通过三峡文化资源与本土民俗表演的有机整合,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峡地区有十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有著名的人文景观和迷人的自然景观,这些天然景观融进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方可让游客备感乐山、乐水、乐人的愉悦,将具有地域特征、民俗特征的景观与舞蹈合二为一.利用旅游景点这个平台,即能不断发展、创新、保护民间舞蹈,又能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兴山地花鼓的活态传承现状

目前兴山大多数村组已无法凑齐完整的表演班子,不管到哪个村,反映的都是东山上一个人,西山上一个人,老的搭班艺人存世不多.部分地花鼓舞蹈之所以能存活下来走到今天,主要是依赖于传统的民俗活动开展:地处经济地带较发达的乡

镇,经常开展传统活动,使得地花鼓有滋生的土壤,班子相对全一点,而高山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消亡.

(一)兴山地花鼓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艺人现状

兴山地花鼓艺人由于区域、环境、习俗、传承谱系的不同,在艺术特长、表演风格等诸多方面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兴山县境内表演地花鼓和演奏地花鼓打击乐的艺人有423人,年龄最大的92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人62人(部分传承人见下表).

多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冲击,地花鼓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以传承人余祖礼为例,余祖礼(艺名苕二哥),1953年出生,南阳镇营盘村人.自小聪慧好学,悟性极高,12岁时跟父亲余顺传及师父唐朝文、李学知学地花鼓、八岔戏、薅草锣鼓等民间艺术,掌握了地花鼓传统唱腔和传统舞蹈动作,将丑角的诙谐、风趣、幽默表现得惟妙惟肖,响器家业一响,他立马进入角色,把地花鼓常用动作“翘翘步”、“拦娇娥”、“牛擦痒”、“鲤鱼跳龙门”演得活灵活现,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深得师傅们的宠爱,师徒二人经常搭班活跃在农村的红白喜事活动中.余祖礼带领他的搭档和徒弟们仍然在民间艺术舞台上坚守并活跃着,坚持地花鼓的编排创作,积极参加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活动.

(二)兴山地花鼓的传承班子现状

建国初期,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较贫乏,地花鼓呈现繁荣景象.“”期间被视为“才子佳人,封资修”,遭到彻底禁绝.“”后兴山地花鼓有所复苏.但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青年人不学,现在已后继无人,在一个村里已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班子,只有异地匹配以及旦角改丑角,才能勉强演出,已呈现出极度濒危状况.

地花鼓的存亡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环境决定了它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变革,老艺人年事已高,兴山地花鼓后继无人.时至今日,地花鼓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繁荣鼎盛走到了濒临灭绝.

(三)兴山地花鼓活态传承存在的问题

1.人亡艺绝的现状是制约兴山地花鼓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颇有造诣的花鼓艺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了舞台,有的相继谢世,存世的艺人所剩无几,兴山地花鼓面临着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

2.外来文明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摇滚乐、街舞、交谊舞、拉丁舞等是现代舞台的新宠,像兴山地花鼓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已很难吸引青年人的眼球.

3.现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冲击是一个重要原因.数字时代的到来,导致古老的舞蹈形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目前,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电视、广播、互联网基本能全天候地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随时随地的看到各种新闻及文娱节目,那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很少有人问津了.

4.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日益淡化.婚事新办、寿诞从简、现代节目逐步替代传统节日,表演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导致兴山地花鼓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贫瘠,濒危状况愈演愈烈.

四、兴山地花鼓活态传承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活态传承”成为“非遗”保护中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关键词.活在当下,是很多“非遗”项目的现状,而“活态传承”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如何落实兴山地花鼓“活态传承”,笔者认为:

(一)强化传承人保护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在于存续“活态传承”.我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民族大学祁庆富教授曾指出:“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而,深刻认识、理解传承,深入研究传承,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2]可见,任何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靠世代口耳相传的“活态”传承,才能够延续它的生命,否则就会逐渐消失.我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刘锡诚先生也曾指出:“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3].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比常人更多、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目前,兴山地花鼓第五代传人余祖礼已获批第五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构建校园传承

与传统的文化传承相比,学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所表现先进性、目的性、规范性、组织性和广泛性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4]“校园传承”作为“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寄托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与创新的希望.从学校教育入手,大力倡导“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事业,是传统文化抢救、保护、推广及创新的战略性工程.

2016年7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率先申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创建“三峡民间舞蹈”传承与示范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添《三峡民间舞蹈》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将“兴山地花鼓”纳入主要教学内容.把弘扬、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结合,既可以拓宽保护传承三峡民间舞蹈的路径和和受众面,也能通过地方民间舞蹈这种美育形式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成为“三峡民间舞蹈”传承与创新的示范基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同时成为保护、传承和传播三峡民间舞蹈的助推者;该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道路上成为三峡民间舞蹈的传播者.

(三)传统与创新融合

在推进兴山地花鼓校园传承的工作过程中,笔者重点对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与学习,多次到兴山采风,拜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集民间文化特色资料,结合兴山围鼓和兴山地花鼓舞蹈元素,采用兴山民歌作为音乐背景,经过艺术加工与再现,成功创作了舞蹈《围鼓情》.大胆将三大“非遗”项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创新.“非遗”项目生命力的延续在于创新,正是因为敢于创新,原创作品《围鼓情》三年连上三个台阶:2016年9月入围“全国百姓广场舞展演”38件优秀作品之一,并代表湖北参加颁奖晚会,全国受邀仅八支队伍,华中地区仅此一支.

湖北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湖北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湖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湖北教育杂志

2、湖北教育期刊

3、湖北招生考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