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关于西行生平与西行传说的考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考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考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关于西行生平与西行传说的考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12.070

摘 要西行的和歌在古代日本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可以说西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研究西行的生平及相关的民间传说,能够了解他“圣”和“俗”两方面的人物特征,进而能够理解其文学创作的原因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西行人物像民间传说

1 前言

西行作为平安后期著名的和歌诗人和僧人被世人所熟知.长期以来,对西行和歌内容以及其中体现的隐遁思想的研究层出不穷.西行的“圣”的形象已经在学界形成共识.然而,严格意义上来说西行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出家人,形式上出家之后他仍与世俗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中日学界对于西行的研究多关注于他的遁世思想,而关于其人物形象及西行传说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西行的生平及传说形成的原因中,探索他与俗世的关系,进而还原较为完整丰富的西行人物像.

2 先行研究

日本关于西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和歌、西行生平、西行的传说及传承、人物像、信仰及思想、与其他歌人的对比研究、对后世的影响、《西行物语》相关研究等八个方面.

因和歌贡献突出,所以关于西行和歌的研究最多.其中,渡部保以《西行和歌》为主标题,以“恋”“月”“樱花”“水”“庵”等为副标题的一系列论文尤为瞩目.另外,山下忍在《西行考》中,将《山家集》中的春夏篇和秋冬篇为副标题,对其和歌进行了分析.

其次是关于信仰和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行的佛教信仰.坂口博规在《关于西行的“身”和“心”》中,通过西行的和歌,探索“道心”和“诗心·歌心”①,最终得出结论:在西行身上,体现了和歌与佛道的统一.另外,在《西行和月轮观———以大峰修行时期为中心》一文中,分析了西行在大峰修行中创作的关于月的和歌,进一步考证西行的求道精神和宗教意识,最终提出月轮观指的是追求并坚持像月光一样澄净的内心的理念.

中国关于西行的研究仅有以文学视角为主的论文,主要分析西行和歌中蕴含的佛教思想、隐遁思想及生死观,而在其他方面鲜有涉及.

3 西行及西行传说的形成

3.1 西行短暂的仕途

提到西行,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日本平安末期的歌人,而实际上,从元永三年(1118)到文治六年(1190)的七十三年间,西行的一生并不仅仅局限于和歌的贡献.

西行,原名佐藤义清,也有文献中写做宪清、泽清、范清.为避免混乱,本文的论述中全部使用“西行”.佐藤家是平定平将门之乱的藤原秀乡的后人,是家境富裕的武将阶层.西行从小接受武家传统教育,擅长骑射且“流镝马”技艺高超.据日本史书《吾妻镜》记载,文治二年(1186),西行在去往陆奥的途中,曾将先祖藤原秀乡开始九代相承的“流镝马”技艺传授给源赖朝.西行的祖父藤原季清曾任检非违使②,不但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而且在古代典章制度方面造诣颇深,因此在当时的贵族社会影响力较大.西行的父亲藤原康清年轻时期即凭借优秀的文武才能,出任白河院③的北面武士.西行的仕途生涯虽然短暂,但是却精通日本典章制度,这与他所受的严格家教是分不开的.西行的母亲是时任监物一职的源清经④的女儿.源清经是当时著名的“今样”⑤作家,其弟子乙前是后白河院的“今样”老师.因此西行除接受了正统的教育外,还从外祖父家族中接触到了庶民文学的熏陶,他不仅具有从父亲家族中继承的勤勉得体的正统思想,也吸收了母亲家族中风流雅致的潇洒气质,这也决定了后期西行的成长经历中复杂矛盾多元的特点.

3.2 僧人西行与俗世的关系

保延六年(1140),西行结束了短短五年的仕途生涯,决定出家.关于他出家的原因,存在多种推测,民间传说中关于这一事件的版本也有很多.出家后的第二年,西行暂居京都附近的一个寺庙,在此期间与日本皇室仍保持着密切往来,时刻关注朝堂政事,还曾在崇德院让位近卫天皇时,创作过有关和歌.西行与崇德院之间建立了超越身份差别的信赖关系,在保元之乱后西行曾探望落败的崇德院,并参与安抚崇德院怨灵的活动.天养元年(1144),西行赴奥州修行,据相关史料及传说记载,待贤门院去世,现实的无常是其踏上奥州修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西行出家之后不久即决定此次修行,而且是他人生中最早的一次长途修行,这对于他后期的佛教习得及和歌创作都具有深远意义.

久安五年(1149)至治承四年(1180)西行在高野山度过了30 年之久的修行时期.高野山被封为日本真言宗的灵地,西行在此观察着世间变换,在皇室朝代更迭和公家武家对峙的关键事件中,大多数都曾有过参与.文治二年(1186),时值东大寺重建,西行曾任“劝进”职,到奥州平原地区筹资,与僧人重源和奥州藤原家第三代目藤原秀衡⑥往来密切.

3.3 西行圆寂的传说

文治五年(1189),西行离开京都到达河内国(大阪府)的弘川寺,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建久元年(1190)2月16日去世.因有释迦牟尼圆寂为2月15日的说法,西行圆寂之日在此后一天,所以后人多利用该时间点,逐渐将西行的往生神话化.《西行物语》中关于西行圆寂是这样描述的.

御堂のみぎりに桜を植えられたりけるに、同じくこの花盛り、釈迦入涅槃の日、二月十五日の朝、往生を思ひてかくなむ.願はくは花のもとにて春死なむその如月の望月の頃.すでにこの歌のごとく建久九年二月十五日、正念ただしくして、西方に向かひて、「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画像漸見無数仏於此命終即往安楽世界」⑦と唱へて、「仏には桜の花を奉れわが後の世を人とぶらはば」と詠めて、千返念仏止む事なく、空に伎楽の音ほのかに、異香遠く薫じ、紫雲遥かにたなびきて、三尊来迎の装ひ、聖衆歓喜の儀式、万民耳目を驚かし、往生の素懐を遂げにけり.⑧

据引文介绍,西行在释迦牟尼圆寂的二月十五日早上,做和歌“吾之所愿死于春樱之下”⑨.“千返念仏止む事なく、空に伎楽の音ほのかに、異香遠く薫じ、紫雲遥かにたなびきて”是表达极乐往生的语句.念佛千遍,空中回荡着佛教音乐,香气悠远,紫气叆叇,文中已将西行神秘化,将其比作神的化身,由此可见他在日本民间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在西行的七十三年人生中,出生武家,少年入仕,五年后出家遂开启僧侣生涯,在此期间他游历各地,往来于佛门与俗世之间、公家与武家之间,在文学和政治中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西行物语》中是这样描述他的一生的.

かくて五十余年を馳せ過ぐし、「もし人、一日一夜を経るに、八億四千万の思ひあり.しかれども、懺悔六根浄のためには、三十一字の言葉を口詠む.これ悪心を止めて、仏道を成する媒なり」と観じて、東山のほとり双林寺の傍に、庵を結びて、観念の窓の前には、三明の月の光を友とし、唱名の床のほとりには、聖衆の御迎へを待ちて、明し暮しけり.

西行之所以选择出家并不是受生活所困,而是想远离俗世寻求内心的平静.然而,总结他一生的经历,与俗世的交往是从未中断的.西行曾将和歌作为修行中赎罪的一种方式,而事实上和歌是西行与世间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与俗世的频繁交往,是其和歌创作的源泉.另外,西行出家之后并没有固守在寺庙专一念经修行,而是采取了行脚的方式积极与一般庶民接触,可谓是实践型的佛教.也正因为西行的游历,才打下了较坚实的群众基础,从镰仓时始,受庶民爱戴的“西行法师”的形象逐渐形成.

回顾西行的一生,关于西行传说的推动力逐渐清晰.首先,在七十余年的人生中诸如出家原因、与皇室往来等具有神秘色彩的传记成为西行传说的基础.第二,西行的和歌成为研究其传说的重要素材.第三,散落民间的关于西行生平的异闻成为西行传说最终形成的助推.

关于西行传说的版本及发展原因、西行和歌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将是之后研究的方向.

考察论文范文结:

关于考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考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