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辈子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一辈子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

文,胡星等

你可曾想象,没有水的日子怎么过?你可曾思量,36年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山峰藏得死死的村庄.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心酸的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夜夜的求.

村里有一位老人,今年82岁,他和大山较劲,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这条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这位老人,就是草王坝村的老支书,名叫黄大发.

这个横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话. “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 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上世纪60年始,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

当时,修这条水渠,中间必须打通一条长116米的隧道,公社认为技术难度太大,黄大发就带着群众自己干.

黄大发先用农村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刚修渠的时候我才几岁,十几年里父亲经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败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那时候父亲经常在家里发呆,我知道他很伤心.”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说.

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小个子、有干劲,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这是黄大发给黄著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10多年了,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水渠工程立项了,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凑钱.

按照当时的政策,修建这样的工程,国家补助材料,匹配一定资金,村民要投工投劳,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全村900多人,要凑1.3万元.

当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

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了每家每户凑钱的要求.作为村支书,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当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钱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满是赶着牲口,背着鸡蛋、黄豆、蜂蜜的村民,他们要到附近集市卖了换钱.

村民杨春友说:“盼水盼了几十年,有机会修水渠,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

也有村民反对.以前那条半途而废的水渠是村民心头的伤疤,有的村民说:“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饭吃.”黄大发回答:“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妻子徐开美劝他,晚几年,等大家经济条件好点再修.黄大发说:“修水这事等不得,再难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经济怎么好得了?”

第三天,1.3万元凑齐.遵义县水电局领导感动地说: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坝群众的心!

1992年正月初三,大雪天,开工了.

黄大发扛着钢钎,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进发.

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

“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6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党员带起头,大家一起干”

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

吊到悬崖背后,大家看不到他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候,黄大发在下面大喊了几声,证明自己没事,大家这才放了心.

当时在现场的村民沈秀贵说:“没有黄大发带头,这个工程修不起来.”

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躲过危险.从此之后,工地上多了一条“安全规则”:发放后以吹哨为令,第一声准备,第二声警告,第三声点炮……

从开工修建主渠,到所有支渠完成,总共花了约3年时间.黄大发说,这么长时间的持续施工、拧成一股绳的关键是“党员带起头,大家一起干”.

如今,参与修渠的村民回忆当年的场景仍激动不已.72岁的徐开诚说,每天6点刚过,200多名村民背着钢钎、二锤,带着苞谷干粮出发,下午6点放工回家.水泥和沙都要靠人背马驮.冬天,是农闲挖渠的好时节,大家刨开积雪,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围在一起,找几把干柴点燃取暖,烤土豆当午饭.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众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有一年年关将近,黄大发把家里的猪卖掉得了100多元钱,徐开美以为是给女儿买药的钱,结果黄大发拿去垫钱买了修渠.

“埋怨有什么办法,家里扯他后退,他怎么干得了工作?”徐开美说.

“这水渠是工程奇迹”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

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流进了亘古干旱的坡地.

村里孩子们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

从来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这眼泪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水渠仍是工程奇迹.”黄著文说.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改梯”.

夜晚,平时寂静漆黑的山村被点燃,山坡上、土地里灯光闪耀,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们在黄牛头上、自己脑门上套上灯,彻夜挖土、筑口、放水……

村民徐国树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他一直记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满满一大锅、足足5斤多米饭.从米下锅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围着灶台坐着,等着,笑着.揭开盖的那一刻,一股从没有过的清香,扎扎实实地钻入鼻子,直入胃里,沁人心里……

“那天吃得肚子好胀,好高兴!”多年后回忆起那顿饱饭,徐国树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村民从此吃饭不愁.还有村民种上了高粱,收获后卖给附近的茅台酒厂,带来了更多收入.

接下来,黄大发要实现他修学校、通路、通电的梦想.

村民徐国棋记得,水渠修通后,黄大发把大家喊来开院坝会,商量集资修建学校的事.

“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们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杆,娃儿不读书哪来出息?”

全村群众又一次咬紧牙关,全力投工投劳建学校.而今,20年过去,草王坝走出了20多个大学生.

接下来是修路.团结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巴小道,要趟过两条河,翻过一处悬崖.一发大水,村庄即成孤岛,1990年至1995年,有5个村民涉水溺亡.

1995年春节刚过,黄大发只身前往遵义县,向有关部门申请修建通村公路.政府补助的资金用于购买等,村民在黄大发带领下投工投劳.

修渠的情景再现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

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村民再次凑钱l万元.为节约电杆钱,每2户村民“承包”一根电杆,上山砍树;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

村民夏时江,购买了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97年7月1日,黄大发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时江家收看了香港回归庆典,大伙儿鼓掌把手心都拍红了.

“我终于可以交上答卷了”

带领群众奋斗50多年,黄大发走遍了村庄周边的山山水水,但最远只到过80公里外的遵义市.

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鸡鸭鱼,不管家中事.这位82岁的老支书把一辈子的时间都交给了村里工作,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领着大伙儿干”上,将乡亲们带上致富路.

村民徐国树家养了9年的山羊,现在有60只,去年卖羊收入2万多元.他说“有了水,才养羊;有了羊,才有钱”,靠着养羊收入,他把两个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脱贫的热情涌动在草王坝的家家户户.新扩并的团结村还有许多贫困家庭,去年,老支书黄大发参加政府的脱贫攻坚考察,认定了辣椒和柚子产业.经过论证,当地政府决定将之作为扶贫攻坚重点产业进行推广.

黄大发到村民家里做动员工作,让两大产业顺利落地.“他有这样的号召力,我们相信他.”村民黄兵旺说.

2015年,遵义有关领导了解到,这位80岁的老支书有个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于是决定满足他这个心愿.

时任平正乡办公室主任的徐飞回忆,那天,他们来到村里,发现黄大发和老伴已经穿戴整齐在村口等着了.到了贵阳,老支书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去逛逛,也没有要求去商场转转,而是提出去贵州省委看看.

站在省委大门口,黄大发注视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石碑,一言不发地站立着……

就这样,默默站立了10多分钟,黄大发回身对陪同人员说: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

陪同人员问:到别处看看吧?黄大发把头一摇:“党组织信任我,把草王坝村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又一个春天,来到了草王坝.但见田间地头,黄大发率领群众新栽下的袖子树抽出新芽,翠绿欲滴.

这块几代人奋斗的红色土地上,生机盎然.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

“这个横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话.”人民日报报道里这句话,引起了不少人共鸣.

网友“江子鸭”的评价颇具代表性: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发引水!”网友“快乐似仙2004”的评价也彳艮到位: “大赞黄大发老人,大家因为有他而大发.中国要多这样的黄大发,脱贫就快速多了.”

在另一舆情重要参考依据360指数上,“黄大发”的搜索指数在一天之内同比上升88.02%,媒体指数也在一天之内上升到157.在微博上,一天之内有上千条微博,点赞这位“当代愚公”.

中国日报则别出心裁,在其网络视频节目中,让一位美国小哥埃里克尼尔森去采访这位“新愚公”,并在尼尔森进村之前向他解释了“愚公移山”的意思.尼尔森发现,这位“战大山”的老支书,并没有靠神话传说中的天帝帮忙,而是靠着“拿生命去换”的勇气和决心,带领村民奋战30多年,徒手在悬崖上凿出一条数千米的水渠.考察完之后,美国小哥感慨 “我认为黄大发是一个智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和村民们证明了,没有信念和努力跨不过的高山.”

在各大网站、微博上,网友们的留言热情洋溢.网友“两江之风”评价说 “精神不灭,力量永存!”“申瑞Sara”留言说: “不得不说老一辈人的这些精神,真的令人敬佩.”网友“长治大哥”留言说: “这是一种行动,这是一种精神!让我们继承它,发扬它!”网友“玲姐爱厚厚”留言说: “这样一心为民的好支书,值得称赞.”网友“祖誉妈妈”留言说: “致敬那些辛苦的人们.”网友“远处的烟雨”留言说: “感动,震撼!感谢这样长期坚持农村一线、为村民饮水尽力一生的老村支书.”

网友“千年孤独走不回”还特地留了首打油诗: “愚公移山翻新篇,三山三壁三涯穿.三旬光阴甘采引,八旬老翁工匠心!”

一辈子论文范文结:

适合一辈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一辈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