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单色釉瓷器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吉林省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瓷,顾名思义,指着单一色釉的瓷器,又称“纯色釉”、“一道釉”.以釉药的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由于釉内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绿釉、黑釉、蓝釉、白釉等.故宋代的五大名窑器均属于单色釉器的范畴.单色釉器的烧造自宋窑之后稳步发展,至明代中早期已有了骄人的成就,创烧出永乐甜白、宣德宝石红,弘治鸡油黄等名重一时的釉色.到了清三代,尤其是雍正一朝,烧造工艺和艺术水平更有了全面的、突飞猛进的提高,窑师们不但恢复了前朝烧造的釉色,更积极推陈出新.根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纪事》所载,此时已能烧制出多达57种釉彩,其中单色釉达37 种,可见当时的盛况.纵观清三代的单色釉器,雍正窑能脱颖而出,是在于它重现宋明诸窑风采的同时,也强烈地展现出雍正窑独有的雍容俊雅.下面就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几种主要的雍正单色釉瓷器作一简介.

1.清雍正 祭红釉盘(图1)

这件祭红釉盘高4.6、口径20、底径13.2 厘米,1959 年北京故宫调拨.此盘敞口、圈足、浅弧壁,盘内外施釉均匀,釉色纯正浓重.口沿由于修胎精细规整呈一圈自然的白釉边,俗称“灯草口”,足底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子双行款.

一般来讲,铜红料由于所含氧化铜在高温下极易挥发,对烧成条件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其表面呈色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差异,成品率极低,而雍正的传统高温釉品种—祭红釉却能做到红色鲜亮,色调一致.据史料记载,此类釉色除了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以外,一般是帝王祭礼器用色,故名“祭红”.雍正时期,随着清王朝的日益巩固,国祭家祀活动日趋正常,各种仪礼和规范日趋完善,因而这类祭器制作要求也就提高,呈现出一种严谨、优雅的气度,这件祭红釉盘不仅造型规整,釉色鲜亮,而且口沿与底足的处理具有典型的雍正官窑的特征,可以说是一件标准的雍正官窑单色釉瓷器精品.

2.清雍正 仿汝青瓷扁瓶(图2)

这件仿汝青瓷扁瓶高32、口径8.5、底16.5 厘米,1963 年购买.瓶直口、短径、溜肩,扁圆形圈足,颈肩相交处饰以对称如意耳,腹中心凸起呈球状.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器型端庄秀美,器身通体施仿汝釉,釉色白中泛青、匀润,釉层浓厚,工艺考究.

仿汝釉明代宣德开始仿制,清代雍正时复烧,胎釉质地远在宣德仿制之上.雍正仿汝修胎规整,胎体为灰中泛红褐色,颇似宋汝器那种“香灰胎”,釉表有橘皮皱纹.此时,也有形似古铜器的穿带瓶和弦纹瓶等.其它一些造型,均为雍正本朝的流行款式,因而雍正仿汝釉,仅指釉面而已.

3.清雍正 冬青釉八宝碗(图3)

碗高8.5、口径22.5、底径9.4厘米.侈口、弧腹、圈足.器内外施冬青色釉,色彩柔和.器外壁有凸起八宝纹.器底有“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双圈.

碗造型规整,胎体细密,釉面平整光润,光洁平静,青釉瓷器是清代非常流行的瓷器品种,由于颜色深浅不同,又有粉青、冬青、豆青三种不同的色调.颜色浅者为粉青,较深者为冬青,更深者为豆青.其中粉青色釉色淡,较影青略淡,釉面细润;冬青釉色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豆青釉色深且浓,釉面肥腴.以微量铁为呈色剂的青釉,是我国最古老的色釉.但如果从工艺技术上看,青釉器要到清代雍正才算成熟.因为,只有在雍正时才能达到相同器物其色泽能保持一致的高成品率.

4.清雍正 祭蓝釉盘(图4)

盘高3.6、口径16.5 厘米.撇口、矮圈足.釉面晶莹,厚如堆脂.口沿有自然形成的一道白釉,俗称“灯草口”.外底有双蓝圈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字体清秀工整,青花色泽纯正.整器造型规整端庄,通体施祭蓝釉,釉层肥厚,色泽浓重,纯正饱满.

祭蓝,因为色泽深沉,被用来作为祭器的釉色,也叫霁青.即祭天用蓝釉瓷,故景德镇每年需烧制大量蓝釉器供皇府日用及祭祀之用.霁蓝釉是一种含2% 左右的氧化钴的失透釉,是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一致,呈色稳定.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入明以后,特别在宣德时期祭蓝器烧造较多.与霁红,甜白同为上品.雍正时的瓷器,蓝釉和红釉同样名贵.此为雍正蓝釉瓷器中的精品.

5.清雍正 粉青日月罐(图5)

罐高21.5、口径9.3、底径8.8 厘米.直口、短颈、溜肩、长圆腹,浅圈足.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通体施粉青釉,上腹部突起对称月牙形耳装饰.造型规整秀丽,胎体细密,釉面肥腴,光洁平静.此类器形出现于康熙朝,器形敦拙,多见官窑霁红和豆青釉品种.

粉青为青釉中最淡者.雍正窑的粉青釉器,多为小巧玲珑的文案雅玩,或是造型优美的立件赏器,色调清新柔和,粉嫩恬美,意境悠远,釉药紧致光润,犹若一泓青碧的湖水,有谓是仿烧宋代湖田窑的青白瓷,旧时古玩行内亦有称之为葡萄水釉者,以示其淡雅的釉色如新鲜葡萄汁液般柔润而微闪青绿色.因这种色釉器易于仿制,故传世的雍正粉青釉器中赝品甚多,大部分是民国时仿制.

6.清雍正 白釉网络尊(图6)

网络尊,因腹部有凸起的网络纹而得名,网络尊清代旧称为“络子尊”.多为粉青釉、冬青釉、白釉品种.

此件白釉网络尊高28.5、口径6.8、底径8.5 厘米,撇口、短径、圆腹.器腹环绕贴塑网络绳纹一周,两侧饰以绳纹提手,不仅使得器物造型线条增添了变化,还使得釉色浓淡层次更加丰富,器型清秀隽永.是雍正朝比较典型的器物,为雍正朝单色釉名贵品种.

7.清雍正 茶叶末釉瓶(图7)

此瓶高20、口径7.6、腹径12.9、底径7.5 厘米,1953 年入藏,东北博物馆拨入.敞口微撇,粗长颈,溜肩,扁垂腹,平底、圈足.器身青中偏黄且有点点星星的如同茶叶末的釉色,古朴且典雅.

茶叶末釉因颇似茶叶细末而得名,类似鳝鱼釉,釉面平整.特点是在青褐色釉中,散布有不规则的星点或小丝丝.它与鳝鱼青釉通称 “厂官釉”,均为高温釉.它最早是在唐代黑釉烧制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宋代已烧制这一特殊品种,明代所谓的“厂官釉”就是指此而言.雍正朝的茶叶末釉器中常见的以各式瓶、尊、壶类的陈设器为主.该瓶造型精巧玲珑,高雅灵秀,古朴清丽,耐人寻味,令人赞叹.

8.清雍正 黄釉暗花盘(图8)

雍正朝的黄釉呈色最为成功,色调鲜明无瑕疵,当时黄釉器由于色泽不同,有浇黄、柠檬黄等称号.

浇黄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中温釉,创烧于明宣德,《景德镇陶录》载“浇黄釉料用牙硝赭石合成”.它的烧制方法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再浇上一层黄釉料二次烧成,故名“浇黄”,因在白釉上烧成之黄釉,坚实牢固,不易剥落,且呈色鲜润娇嫩,恰如鸡油,故又称之为“娇黄”、“鸡油黄”.雍正窑浇黄釉,釉色较康窑稍浅,匀净明亮,光润无纹,呈半失透状,胎骨均极精细,盘碗者亦有作釉下划花.

柠檬黄又称淡黄,乃雍正时创烧,是一种比浇黄釉更为浅淡的中温釉,其釉色为黄中偏带青绿色,鲜嫩如洗,妩媚可人,釉面光洁明丽、匀净柔和、属雍正窑粉色釉系列中的另一名贵品种.柠檬黄釉烧造不易,故多为精巧的杯碗盘碟.

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的此盘口径15.7、底径9.9 厘米,为传世品.盘撇口,外壁暗刻缠枝花卉纹,盘里外均施黄釉,釉色肥厚莹润.底白釉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青花双线圈.据《大明会典》所载,明嘉靖九年起定“方丘”,即黄釉器为祭祀地神之物,又因“黄”、“皇”谐音,故明清两代烧制之内外纯黄釉之器亦是帝后专用,弗能僭越.据《国朝宫史》记载,清代后宫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嫔妃、常在所用的瓷器数量、花纹以及釉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件雍正官窑黄釉盘正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例证.

9.清雍正 珊瑚红釉碗(图9)

红釉碗高4.4、口径9.9、底径3.8厘米,传世品.碗直口、弧腹、圈足.器内为白釉,外施珊瑚红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珊瑚红釉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始于康熙盛于雍、乾两朝.它是将红釉吹在烧好的白釉器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珊瑚红”.从康熙开始烧制的单色釉珊瑚红器,到雍正时工艺已十分成熟,一般多为瓶尊等立件赏器,釉层薄透而均匀,色调沉着,光润精美,呈现出富丽堂皇,精致典雅的宫廷气象.惟传世品很少,非常珍贵.此碗洁白精细、造型秀美,釉色红中闪黄、含蓄妩媚、小巧秀丽、尤为罕见.

10.清雍正 秋葵绿釉碗(图10)

绿釉碗高4.4、口径9.9、底径3.8厘米,传世品.碗直口、弧腹、圈足.器内白釉、器外秋葵绿釉.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双圈.秋葵绿釉是雍正窑烧制的绿釉新品种.釉色于淡黄釉里微微发青绿,温润典雅、细致无开片,宛如绿松石而得名.这种松石绿釉的瓷器,属于低温绿釉,其绿色有深有浅,但呈色都十分均匀纯正.与翡翠绿、胭脂红、柠檬黄、天蓝釉一样,亦是专供内宫帝妃娘娘赏玩的色釉器,带有纤巧绮丽的女性美,尤殊罕贵.雍正之后就已停烧,传世数量极少,价昂难得.此碗胎体轻薄、精细缜密,釉面匀净,釉色青翠欲滴、娇媚可人.

11.清雍正 仿哥釉辅首弦纹大瓶(图11)

瓶高61、口径21.5、底径27 厘米.侈口、粗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外口沿肩和腹部各有三道凸弦纹,肩部有对称的辅首双耳.足内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自明代起,哥窑已被定为宋代名窑,而且当作重要收藏对象.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也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曹昭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并指出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从传世品看,哥窑以青釉开片纹作为釉面装饰,开片由大、小两种结合,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哥窑瓷器釉为石灰碱釉,这种釉烧成温度高,黏度大,因而其釉层能施得很厚,使釉质愈显温润.明代永乐、宣德、成化三朝都有仿制哥釉的器物.明代仿品,器型多不规整,釉面犹显光亮,釉色以酱黄、粉青、灰白、月白四色为主.清代仿制哥釉器物始自雍正时期,其特点是:釉质厚润,釉面不仅有宋代哥釉器物那种油腻酥光似的皱纹,而且布满片纹,粗纹色黑,细纹色黄,犹如“金丝铁线”;釉色有灰、灰褐、灰白、灰黄、、粉青等,而且黑色的胎质反映在口、足部,亦有“紫口铁足”的特点.

(责任编辑:郭彤)

吉林省论文范文结:

关于吉林省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吉林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