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发展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山地度假旅游的5C理念与模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这是一篇与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山地度假旅游的5C理念与模式

作者简介:周晓琴(1990- ),女,江西吉安人,云南省委党校助教,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山地旅游研究等.明庆忠(1963- ),男,湖北黄冈人,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研究与旅游规划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云南省旅游产业研究基地重点项目(JD2014ZD10) 共同支持.

【摘 要】伴随着全民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山地度假旅游是未来度假旅游的新趋势.研究认为,新时期,山地度假旅游发展应秉承5C 理念:集益(collection)、精心(carefulness)、举闲(choice)、汇元(convergence)、合力(cooperation).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山地度假旅游经典案例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转型升级旅游模式、多业态融合旅游模式、特色资源主导型模式、“社区+ 山地+ 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及基于山地生态的整合型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模式,为促进和提升山地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度假旅游;山地利用;旅游发展理念;5C;发展模式

doi:10.3969/j.issn.1674-1013.2017.02.004

旅游产业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内旅游亦呈现帆竞发的态势,只有切实落实全域旅游,才能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我国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因其具有青山绿水,生物、民族文化和地貌多样性高以及可用于避暑等特点而成为优势明显的旅游目的地[1].伴随着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的趋势,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度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山地度假旅游亦愈发受游者们喜爱.山地度假旅游是以山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以山地旅游基础设施和休闲度假设施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为取向的旅游活动方式[2].受西方滨海度假文化影响,国内度假旅游也更多的关注于海滩度假和滨海旅游方面.而对山地度假旅游的开发与研究相对较少,这与我国丰富的山地资源这一现实情况不符.发展山地度假旅游,迎合了旅游消费者需求,也是在顺应全域旅游发展大趋势下,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国丰富山地资源的重要方式.研究通过明确山地度假旅游发展理念,总结其发展模式,以期为各地山地度假旅游的发展和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相关研究回顾

在20 世纪90 年代,外国学者就开始进行有关山地度假旅游方面的研究.F.L.Bryan分析了巴基斯坦的山地度假小镇中街边摆摊带来的影响[3].作为首个国际山地年的重要研究成果[4-5]《全球化时代下的山地度假区计划与发展》和《山区旅游与发展》问世,标志着国外山地度假旅游研究有着实质性突破.此外,C.McColliste 基于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山地度假区的历史雪崩数据探讨了其多尺度空间模式下的度假区雪崩情况[6],从度假区发展生态环境进行的研究;T. Lasanta 采用定量方法深入分析了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的滑雪度假村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P.Varley 研究气候变化带来的山地度假村的旅游者体验、旅游环境与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8],同年G.Pomfret 通过调查,探讨了吸引自助旅游者参与到法国阿尔卑斯山度假的关键性因素[9].可见,国外山地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山地旅游研究中有关山地度假旅游的研究成果不少,主要是山地度假旅游的开发与影响、山地度假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山地度假旅游者分析等方面.

我国自古就有登高览胜的传统,山地旅游活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长足发展.而有关山地旅游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稍滞后于山地旅游实践.随着山地旅游的发展,山地旅游活动的类型和功能更为丰富,早期的山地旅游活动偏向于宗教、观光、修学功能;经过30 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山地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单一、雷同,但山地旅游的度假、休闲等新业态、新功能逐步为业界和学界所关注,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山岳旅游地发展被认为是山地旅游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山地度假旅游是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功能的重要旅游方式,山地度假旅游的发展也是近几年才掀起热潮,并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山地度假旅游的配套设施、山岳旅游产品及旅游地开发、山地度假旅游环境、山地度假旅游适宜性等方面.王帅分析了风景区中山地旅游度假别墅的规划设计[10];李萝茜从地域性视角,探讨了乌镇瓦村山地度店的地域性规划和建筑设计策略[11].许春晓等研究了游客对山地度假地湖南武陵源景区的环境期望的差异及环境偏好对期望的影响[12].李东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山地休闲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伊犁地区为例做了实证分析[13].这种选取某一旅游目的地或区域的山地度假旅游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也是当前国内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对山地度假旅游理论、开发理念、发展模式等系统性的理论探讨较少.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益(collection)、精心(carefulness)、举闲(choice)、汇元(convergence)、合力(cooperation)“5C”开发理念,概括出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模式等,为丰富我国山地度假旅游研究、促进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山地度假旅游发展的5C 理念

(一)集益(collection)-- 效益之优先

效益是山地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度假旅游者偏好原生态的自然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安静和愉悦,注重心灵的感受和与大自然的共鸣[14].山地度假区迎合了时下度假旅游需求,受度假者追捧,广阔的客源市场是经济效益获得的前提.但山地度假区多选址于自然环境优美的生态敏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大依赖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树立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开发理念,降低对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开发过程中,从旅游区建筑、索道、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度假旅游活动开展过程都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有着居民村落分布的山地度假区,需协调好社区居民与度假区发展二者的关系.庐山、黄山因特定的地域环境而形成了相应的村落文化,为山地度假区增加了文化底蕴,在其发展过程中做好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调动及社会居民利益协调工作,才能山地度假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三者均衡发展.

(二)精心(carefulness)-- 度假之核心

山地度假旅游开发应精于“度假”核心.一要满足“度假”功能.即要求景区开发之际充分利用山谷、山顶、山洞、山腰等多维空间开发适合游客休闲、放松、疗养、娱乐、康体运动的度假旅游项目、度假设施,营造度假的闲适、宁静、悠然、惬意的氛围.二要确定“度假”主题.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山地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确定“度假”主题,做到一山一色、各有特色.万达长白山度假以“滑雪”而闻名,庐山度假以别墅避暑、体验红色文化而知名,云南腾冲的火山热海温泉度假区以其天然火山温泉而备受追捧等.因此,山地度假区应结合其文化特色、自然特色设计独特性、新颖性旅游产品,丰富度假内涵.

(三)举闲(choice)-- 休闲之要义

山地度假区内并非只是纯粹的度假功能,区内有多样的休闲设施,具有休闲之意.休闲本身就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核心在于身心放松.旅游者在度假中得到休闲放松,度假的目的也是放松身心.因此,在山地度假区开发中,需把休闲作为要义,以休闲融入其发展理念.从山地度假区的高尔夫球场、户外训练营基地、定向越野、急速滑道、野战游戏等旅游项目里体现的是动感式康体休闲,从森林浴、森林瑜伽、度假木屋、树屋等旅游项目里追求的是慢养型休闲,从山野菜、药膳、药浴、温泉浴等旅游项目里寻求的是疗养型休闲.位于德清莫干山的裸心谷山地度假区成功的抓住了这一要义,通过高度融合自然的住宿设计和休闲型旅游产品集聚的模式,成功的塑造了项目的核心价值,开拓了度假的新模式,并成为了行业的典范.这里的“休闲”载体不仅包括自然元素,还含有文化型休闲.前提是挖掘文化吸引物为休闲度假所用.我国云南山区的翁仃佤寨、丽江泸沽湖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浓郁文化休闲气息,是山地度假区中呈现民族文化休闲的典范.

( 四) 汇元(convergence)-- 山野之元素

山地环境中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山地度假旅游区开发的基础.山地度假区开发需对山地资源进行整合和功能分类,特别是充分汇集山野元素.山野元素的汇集并非杂乱无序,也不是各元素的简单汇总,而是强调在山地度假区既定的主题下,对山野元素进行归类、整合、演绎,并结合创意找寻、设计一个营销的引爆点,从而开发系列度假旅游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阶层群体需求.加拿大Whistler/Black comb 度假区以丰富的雪山资源而盛名,在其开发过程中考虑到雪的季节性,度假区依托其现有的山地、森林、水草、雪山等,打造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四季山地度假旅游地.应注意的是,在汇集元素过程注意保证资源的原生性和原真性,遵循度假旅游者的原味需求.

(五)合力(cooperation)-- 社区之群力

无论从职能作用来分析, 还是从利益相关来考虑,社区居民都被认为是山区旅游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社区居民群体对旅游区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且长远的作用[15].然而,我国山区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在生产生活空间、自然资源使用、信息获取、旅游获益与旅游参与五个方面产生了去权效果[16].社区居民成为旅游决策的局外人、参与旅游的居民有限且收入低、某些旅游产业政策损害山区居民利益、居民还承担了大量旅游发展的外溢成本等[17].融合社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充分参与到山地旅游中,共享发展成果,才是山地度假旅游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山地度假旅游开发过程中尤其应注意这些村落居民的利益,创新开发思路,以旅游社区的理念来发展和完善度假区.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对山区居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等方面深化认识,采取可行的举措,做到社区全员、全程参与,才能实现度假区真正全面、长久的发展和壮大.

三、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模式

大众旅游与度假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山岳旅游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传统的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山地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需求,结合山地自身条件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度假旅游产品成为新趋势.我国少部分山岳旅游地已开始发展度假旅游,并占据了一定的客源市场,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研究通过选取国内外典型的山地度假旅游区案例进行比较基础上,结合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实际总结出5 种发展模式,促使已开发的山地度假旅游区反思的同时可为后续山地度假旅游发展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就国内而言,案例地点有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各地的山地度假区,较为全面,更为客观.研究在进行总体的比较分析(如表1)后,梳理出各类山地度假区的发展特色和模式,并归纳出基于观光旅游发展而来的转型升级旅游模式、基于配套设施复合的多业态融合旅游模式、基于功能性资源的特色资源主导型模式、基于居民参与的“社区+ 山地+ 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基于山地生态的整合型旅游发展模式.

(一)基于观光旅游发展而来的转型升级旅游模式

转型升级模式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的转变、旅游区产品老化、旅游区发展策略的转变等方面原因而转型,由原来的观光旅游转型为发展山地度假旅游.山地度假旅游的转型升级发展是克服发展瓶颈的重要策略,即在景区原有观光的旅游项目基础上,从满足游客度假需求的角度出发,增加康体疗养、文化参与体验、户外运动、瑜伽、度店、特色餐饮、夜间娱乐设施等度假型旅游项目、设施.该模式适合我国大部分前期已有一定发展的山岳旅游地,这些旅游地前期多为观光旅游区或季节性鲜明的山地避暑地.我国传统名山旅游地庐山风景区,最初以发展观光旅游赢得游客欢迎,并凭借其山地环境逐步发展为山地避暑度假圣地.近年,随着度假旅游及山地旅游的发展热潮,加之景区旅游发展遇到瓶颈,庐山景区将美庐别墅修旧如旧,兴建龙湾温泉度假村,建设精品酒店,增加禅学养生、绅士运动、生态农庄等项目,逐渐朝四季山地度假旅游区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山岳旅游地中,大部分仍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但随着度假旅游的市场需求主流,依赖观光发展的山岳旅游地已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促使其转变发展思路.我国中西部许多山岳旅游地便是如此.此外,在景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山地环境的保护和景区整体氛围的保持尤为重要,其建筑施工可以避开旅游旺季,可将运营开放区和施工区隔离,保证景区环境卫生,减少给游客带来的不舒适感,最大化降低给游客带来的不便.

(二)基于配套设施复合的多业态融合旅游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充分依托低山的峡谷、山底处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打造都市高端休闲住宅社区.通过完善度假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将旅游景点、旅游活动与生活设施有机结合,以一种创新度假形式和综合旅游业态思路来发展山地旅游度假区.该模式适合于山谷、低山等海拔较低、坡度较为平缓且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山地,且山地所在区交通较为便利、客流量较高.位于繁华都市的深圳东部华侨城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综合体”性质的城市休闲社区,形成了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度假旅游目的地[18].东部华侨城凭借着“让都市人回归”的宗旨开发和利用其天然的三大峡谷资源,配套建设和打造三大主题公园、三镇、三街、三部落、四家度店,组织山地采茶节、山地祈福节、国际山地歌会及各类文化休闲节庆活动,是典型的打造成一个集多元业态融合与创新体验于一体的城区山地旅游度假地.我国上海、北京、浙江、厦门等一线城市的郊野低缓山地、山谷在发展度假旅游时可考虑这一模式.该模式,因其地理区位条件的优越及开发的周期性较长,所耗费的投资巨大,开发前期需做好融资、招商宣传和分工运营管理工作,分散资金风险,提高度假区发展效率.开发中,保证旅游度假区发展主题新颖、产品特色突出、度假产品组合性佳.推广时,特别需要打造核心项目来引爆度假区的客源市场.

(三)基于功能性资源的特色资源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

特色资源主导型模式具有典型的功能性和特色性优势.这要求具备某类别资源优势的山地,以该类资源作为度假旅游发展主导,并通过产品加工、度假氛围营造、配套设施完善等来满足人们度假旅游需求的一种发展思路.该模式常适合于具有一种特色鲜明的度假旅游资源地区,且该资源在本省乃至国内外是具有独特性的,考虑到度假旅游开发的效益性,要求资源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较大的市场,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该类资源应当是具有休闲度假主题功能,如康体疗养功能、户外运动功能等等.以火山温泉而知名的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具有先天资源优势,在面临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浅层次开发、游客停留时间短等问题制约下,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并逐步转向了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的发展定位,取得了较大成效,是特色资源主导型模式的典例.我国云南省,山地面积大,少数民族众多,可考虑此模式,以山地民族特色为主导资源,做精做强山地民族度假游.因特色资源的独特性、原生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在进行开发之时,需尤其重视保护,保证该项旅游资源的长久利用,确保该类山地度假区得以长足发展.

(四)基于居民参与的“社区+ 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模式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爱山传统,许多民居也藏于山林之中.但当前很多贫困型山地旅游区的旅游开发造成大量资本外流,当地居民不仅没有从旅游中获得收益或收益甚微,还要承受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物价水平上涨等带来的实际收益的下降[19],也进而影响该旅游区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山地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社区居民这一力量.吸引和争取居民参与亦是“社区+ 山地+ 度假”旅游发展模式的关键.该模式依托山地环境、山林资源,强调融合社区之力、关注社区群体利益,以旅游社区的理念来发展山地度假旅游.因此,此模式适合有着优质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景及一定数量和特色的村落分布以及特殊山地条件下形成的文化资源的山地.加拿大著名的Whistler-Blackcomb 度假区,其依山建山,依托惠斯勒山及黑梳山丰富的雪山资源,通过度假氛围营造、度假设施完善、节庆活动等,以旅游社区的发展理念将其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木屋发展成了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度假区,可归为“社区+ 山地+ 度假”发展模式.我国河南栾川的伏牛山、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留坝县等地也可考虑此模式.在该模式的运用中,应权衡各团体利益的分层及居民社区参与的方式,创造和谐友好的度假旅游环境之时实现居民自立、自强发展.

(五)基于山地生态的整合型旅游发展模式

山地之中空气清新,环境优良,易让人抛开杂念、放松身心,一些旅游区以此为契机,以整合山地生态模式来发展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应该是新一代山地度假区的发展方向.该模式主要用于一些环境优美、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私密性、隐蔽性的山地之中,常位于山谷地带.其出发点在于打造成一个纯净自然、远离世俗凡尘,能带给游客一场身体及心灵盛宴的旅游地.裸心谷在整合山地生态环境条件基础上,保留其乡土和山野气息之时营造出让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氛围,逐步树立其“成为一个让身、心、灵得以修复的地方”形象,迎合当前人们返璞归真的需求,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山地度假村;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以滑雪小镇的形式,依山而建,并配套森林别墅、旅游小镇和滑雪场、高尔夫、高端度店群等多种功能设施满足度假旅游需求,打造成了国际级山地旅游度假区,二者可归结为这一模式.此模式的适用性比较广,许多未开发的山地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即可采用.尤其适合我国东、中部地区,山地较多,交通条件尚可,如江西、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的山地度假旅游发展可根据当地条件,合理的借鉴该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因该模式运用的山地环境景观要求高,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各项设施及旅游产品要保持高度融合自然.

四、结语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各山地度假旅游区发展模式各异.研究在概述发展理念基础上,分析典型的山地度假旅游区案例,并对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做了相应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为在山地度假旅游区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择其适合的旅游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山地中特殊的地理和文化资源增添了度假旅游开发和研究的复杂性,值得后期进一步深入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于理论而言,应建立山地度假旅游发展理论,确立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机制和实现路径;于实践而言,应重点分析各类模式的山地度假旅游区纵向时间跨度的效率及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和丰富现有发展模式.

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结:

适合旅游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旅游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旅游管理论文题目

2、旅游杂志推荐

3、旅游杂志

4、生态旅游论文

5、旅游期刊杂志

6、旅游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