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培训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教师培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已经出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投入使用,后续的部分正在审查,也将逐步铺开使用.社会上很关心这套教材,我想围绕新教材的使用提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所谓“部编本”,是教育部按照决定组织编写的新教材.现行的教材都是各个出版社按照统一的大纲(或课标)组织编写的,是“一纲多本”,版本很多,小学语文有12种,初中语文有8种,高中语文有5种,现在都做了修订并投入使用.但原来的人教版则要逐步被“部编本”取代.今后几年,由人教社出版的“部编本”覆盖面将逐步扩大,最终可能成为全国统编教材.

为什么要统编?我的理解是为了加强管理,提升质量.过去教材也是统编的,后来尝试“一纲多本”,至今十多年了.“一纲多本”本是好办法,有竞争,利于调动地方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也的确呈现了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难解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另外,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这几科教材的意识形态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而某些媒体又不时拿教材炒作,所以从加强管理和提高质量的角度考虑,还是有“统”的必要的.

“部编本”语文的编写从2012年3月就启动了,编写组从全国调集数十人,有专家、作家、编辑和一线教师,编了5年,时间较长.稿子出来后,经过十几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并经过一些学校试教,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批准,才投入使用.和教育部直接抓教材编写,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重视?因为教材担负着培养未来国民的任务,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二、“部编本”语文编写有哪些新思考

现在投入使用的还只是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4册教材,其他年级的初稿正在送审,尚未正式出版,这里我只就一、七年级来说说如何使用.对整个“部编本”语文的编写理念和特色,我先概括一下,让老师们有个基本印象.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是比较高的.它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明确.价值观的体现注重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具有明显的“说教味”.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这套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对这些年教学一线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正.应当说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空,实用好用.

3.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时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是“守正创新”,避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

4.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以上几点,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新的面貌.

一、七年级教材投入使用后,从教学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是好的,有一篇报道说“新教材的特色就是‘主治’不读书、少读书”.这个概括很到位.

三、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小学一年级是一开始就学汉语拼音,然后借助拼音慢慢认字.“部编本”改了,改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语文学习都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旧时的蒙学教材“三百千”,就是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认字.“部编本”多少有些“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之后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扑面而来6个楷体字.这会给刚入学的孩子“第一印象”,甚至是一辈子的印象.接着是“金水火土木”,还有“云对雨,雪对风”的《对韵歌》,很传统,也很有趣.“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oe,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有意的——把汉语汉字摆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

先认字后学拼音,也是为了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这样安排难度小一点,减弱了孩子的畏难情绪,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四、汉语拼音对孩子来说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学拼音为了什么?为识字,当然,还为普通话正音.汉语拼音只是“拐杖”,不是目的.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比如发音,当然要教给方法,但不要过分要求.特别是南方的学生、方言区的学生,拼音学习要求他们直呼音节,是比较难的.我认为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拼音字母表是要求熟记的,不必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正确书写即可,是否写得工整不必讲究.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也就可以了.过分要求必然会增加负担,可能会降低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何况老师这方面教学的压力也挺大的.有的老师为了训练某一个发音,费了很大劲,效果还不好.学拼音只要能起到“拐杖”的作用,会利用拼音来认字、查字典就可以了.其实2011年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就已经把拼音学习的要求降低了.老师们应当意识到,拼音就是识字的工具,不再是阅读的工具.普通话的学习也是这样,南方和方言区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沟通即可,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教广东学生学北京话的“儿化音”,多费劲!有这个必要吗?我很怀疑.当然,若能结合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效果更好.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还要注意,学拼音就是为了帮助识字,而不能代替识字.当然,拼音对学普通话也有正音的作用.但教学中如果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就本末倒置了.

“部编本”的拼音教学内容有变化,不像以前拼音就是拼音,现在是学拼音结合识字,彼此融通.教拼音时,要有意识地把音节与学过的汉字联系起来.如,学音节ri、he,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己学过的“日”“禾”等字:音节拼读有困难时,也可以联系学过的汉字,这本身也是在复习汉字.要重视反复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教一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五、“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语文园地”新增的内容,也是“部编本”的亮点之一.“大人”指孩子的老师、父母,或其他成年亲友.一年级孩子识字量有限,自己读有困难,所以要“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兴趣,让孩子一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一种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有些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这个栏目要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如果处理成一般的课,就只是增加了一堂课,发挥不了“延伸”作用.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是希望“延伸”,把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都用上,都来为语文课加油.

孩子不是天生就爱阅读的,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需要培养训练.光靠学校教学的训练不够,必须动员家庭的参与.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家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也可以先在教室里开展教师指导下的“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活动,教师以“大人”的角色,示范如何“一起读”.也可以在教室里开展一两次“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还可以通过家长微信朋友圈展示“一起读”的实况和经验,互相交流促进.“一起读”可以朗读为主,也可以讲读(但注意基础是书面语言的阅读),还可以对话式阅读,但都要围绕书面语言阅读这一基础来进行.

“和大人一起读”没有固定的方法,孩子个性不同,家庭状况不同,会有不同的方式,只要“和大人一起读”了,总有效果.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和大人一起读”处理成有板有眼的课程,一定要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千万别当作学生的作业来布置.根据不同的学情,如果觉得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课文太浅,也可以换深一点的,还可以多找一些作品来读.在家长对这个栏目的要求和操作还不清楚以前,不宜直接给家长下达“任务”,免得有些家长不理解,甚至反感.教学反馈的情况证明,“和大人一起读”的办法很好,带动了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这是意外的收获.

六、“部编本”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原人教版共有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部编本”减少到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一年级下册原人教版有39课,包括识字34课,课文5篇:“部编本”减少为29课,包括识字8课,课文21篇.初中原来人教版的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都是30篇课文,“部编本”减为各24篇.

课文数量减少,不要简单理解为“减负”,也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和旧教材比,“部编本”的教学类型增加了.一年级原来就是拼音、识字课文和一般课文三种类型,还有一个供梳理知识、复习巩固用的“语文园地”,新教材则在原有三种类型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以及“快乐读书吧”等新的栏目.新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但课型和结构调整之后,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另外,课文的变化很大.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篇课文,“部编本”识字和课文只保留了7篇,换了13篇:一年级下册保留了7篇,还有几篇“和大人一起读”,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初中的新课文也大约占40%.“部编本”课文的选编强调四个标准:一是经典性,二是文质兼美,三是适宜教学,四是适当兼顾时代性.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少见了.

七、有人“吐槽”语文教材外国作品太多,“崇洋迷外”,有这回事吗

一些媒体批评语文教材选用国外的作品太多,是“崇洋迷外”:还指责教材编者“改动原作”,有杜撰文章的“不良习惯”.这些批评不一定是针对“部编本”的,但容易混淆是非,有必要澄清一下.

现有的语文教材采用外国作品是否太多?我这里有个统计,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文139篇,其中外国童话、诗歌、故事等作品31篇,占总数22%.这个比例大吗?“部编本”一、七年级大家都看到了,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涉及外国的只有2篇,是伊索寓言《乌鸦喝水》和俄罗斯作家的《小蜗牛》;下册选用外国作品仅1篇,日本作家的《一个接一个》.其他年级还没有出版,采用外国作品大致占15%.这个比重大吗?我看不大.

其实,应当具体分析某一篇外国作品选得是否合适,而不是笼统指责外国作品选得多.为什么必须选用一些外国作品?除了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面向世界,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持开放的态度.这和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相悖,不应当非此即彼.动不动就摆出“政治正确”的姿态,毫无根据地指责语文教材“崇洋迷外”,这种风气非但不利于讨论问题,还有害于教材编写.

再说一下改动原作的问题.教材选用课文,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文,有些的确经过了修改,主要是词句或者极个别不合适内容的修改.过去叶圣陶主编中小学教材,也是要做某些修改的.比如《最后一课》,几乎就是根据原作重写的.原来初中选过文言文《口技》,原作有些内容涉及夫妇的,选入课文肯定不合适,就删去了这些内容.这次“部编本”的编写,对某些课文同样也是做了改动的.凡是改动过的,都在注解中说明.对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动,并非显示编者“高明”,主要是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原作某些显然不规范的词句(不是指文学性的表达)也会改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为了认字的安排,改动是常有的.教材编写对原作的改动非常慎重,会反复斟酌,并不存在乱改的“习惯”.凡是原作者还健在的,都经过作者的同意,有的还会请作者自己动手来改.而经典作品一般是不做改动的.

选入教材的有些课文,如果其选材来源于某个历史事件,那么是不应当出现知识性错误的,编者对此应格外小心.教材不只是美文的汇编,选文需要考量教学点的设置、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方面要求,要在众多维度中找平衡,寻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八、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注意体现课程标准的原则——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新教材基本上实现了课标的要求,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个字要求会写.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四会”的要求.认、讲、用、写不能齐头并进,同步发展.一、二年级教材在这方面是有讲究的,大家备课时要细心体会.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教材现有的阶段目标推进,到二年级末,学生就可以基本实现独立阅读.

一年级上册教材后面附录有300个要认识的字,100个要求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有400个要认识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否课文中有什么字就规定会认或者会写?不是.这个字表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常用字表,特别是那个《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这个字表是怎么编制的?是以王宁教授为主的北师大科研团队,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状况的大量调查,从字频的角度来确定的.这300个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新教材运用了这个字表,也就是说,这300个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拼音认字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这样,既学拼音识字,又不是完全依赖拼音来识字.如果单纯过多地依赖拼音识字,反而可能降低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一年级就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就不光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

九、如何教好古诗文?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为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部编本”语文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比原人教版共增加了55篇.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也是124篇,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而不必过度阐释,也不要设计太多活动,宁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降低难度,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讲太多.给一年级学生上《春晓》(春眠不觉晓)这一课,讲讲春天到来的感觉和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能发挥一些想象就可以了.非得要孩子去熟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我看没有必要,那是对小学生的要求有点“过”了.学《赠汪伦》要求孩子读懂读通,还要记住作者的写作背景,说出“思想意义”“修辞手法”等,那就太深了.

我看了一些老师设计的古诗词的教案,感觉太烦琐.如《静夜思》,有的教案设计的程序是:认识诗人(介绍李白):出示一段视频或一张有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老师讲月亮很圆,代表团圆,引出正题“静夜思”.有的还要发一番感慨:“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共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解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了.

有的教案的程序总是“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太死板,也不得要领.有的逐字逐句讲解,还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诗中写了几个动作”,什么让孩子模仿李白“举头”“低头”,多累呀!《静夜思》中的“静”和“思”就这样被放掉了.现在的语文课堂太“闹”,多媒体用得多,活动安排多,唯独读得少,自主性的诵读(吟诵,而不是集体朗读)少,这都会干扰或“定格”孩子的想象.

至于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我觉得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最初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是“国将不国”之时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张扬“国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精华糟粕纠缠,很复杂.我看还是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好,“国学”不“国学”那是学界的事.社会上有很多让孩子学“三百千”,认为那就是“读经”,片面了.“三百千”是古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现在让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

十、新教材如何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比以往教材更重视课型的区分.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加上往课外阅读延伸,就建构了“教读 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都分精读和略读,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读多讲一点,略读少讲一点,差别只在所用时间的多少.很多老师怕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几乎不怎么分精读、略读,全都当精读进行设计.

其实精读(教读)和略读(自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有讲究.精读课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把从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者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还有一个弊端是课型的混淆,不管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讲法.课型没有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怎么能激发读书的兴趣?课改这些年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若课型混淆,教学效果还是不好.“部编本”在课型问题上的探索,希望老师们重视.

十一、在阅读教学安排上,新教材有哪些新举措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教材实际上是把“延伸”部分纳入体制,并尝试进行一些检测评价.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本”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增加了一些分量.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的传授,重视阅读速度的训练.

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也往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量还是不够.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只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新教材中,但教学中大家可以尝试.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十二、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

为了拓展阅读,“部编本”小学语文设计有“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某一种阅读类型,比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产生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二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了“有趣的儿童故事”,推荐阅读弗朗兹的故事,教孩子学会看目录.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接触科普读物.六年级上册安排了高尔基的《童年》,意在让孩子初步了解如何读小说.这个栏目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但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孩子自己找书来读.

老师们设计“快乐读书吧”,一定要注意“激发兴趣,拓展阅读”,只要能让这8个字有效果就好.

十三、为何要重视非连续文本的教学

所谓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完整的文本而言,比如网上按某个主题搜索多篇材料,彼此并不连接,而且观点也可能彼此相悖,这一组材料就可以说是非连续文本.另外,有些材料不是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完整的文本,而可能穿插有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这也是非连续文本.在实际生活特别是网络传播中,非连续文本的运用非常广泛,学会检索阅读,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能力.课程标准也特别提到要学习非连续文本.大家注意到“部编本”图文并茂,那不只是为了好看,也可以用来进行非连续文本的学习.到了初中和高中,非连续文本的教学要求还要加强.这是新生事物,老师要有这方面的教学敏感.举个例子,小学二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安排了三篇有关狐狸的故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狐狸养鸡》.这三篇故事的情节、写法、狐狸的性格都不一样,彼此不是连续的,这就是一组非连续文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群读”和比较.初中的综合性学习往往安排有图表、统计表等,也意在引导非连续文本的学习.

十四、新教材如何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实施新课程以来,要解决的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可以把握得住的“干货”.某一单元某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学段目标甚至在整个小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这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以上就“部编本”新教材的使用谈了十四个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教无定法”,以上建议不是通用的,还得根据具体学情来教.作为教材编写者,我希望“部编本”语文教材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以后再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教师培训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教师培训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师培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教师投稿杂志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3、教师论文网

4、教师杂志

5、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6、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