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探究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科学探究不能忽视操作规范类论文范本

本论文可用于科学探究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科学探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科学探究不能忽视操作规范

浙江衢州衢江区第四小学(324000)黄光红

[摘 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探究成功的伙伴.科学探究活动不能放任自流,完全任由学生去独立探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师应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学会从开放的时间、空间、材料、信息当中巧妙地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地参加探究学习,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活动;实验;规范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790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播者转为引导者、促进者,成为学生探究成功的伙伴.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放任自流,完全任由学生去独立探究,这样的探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教师应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学会从开放的时间、空间、材料、信息当中巧妙地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地参加探究学习.笔者认为科学课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方法不能丢,探究活动中的实验规范操作不容忽视.针对当前一些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几个典型的问题需与同行们商榷.

一、掌握操作技能,铺设探究基础

现象:某教师借班上《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观摩课,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由讨论得出要使生的食物变成熟的食物有炒、煮、炸、烤等方法,猜想可观察到颜色、大小、味道、软硬等方面要发生变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体验.虽然教师两次指出“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熄灭时用灯帽盖两次”,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现象.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该班级学生实验规范操作基础薄弱,平时缺乏教师专项指导.本内容可安排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练习酒精灯的使用,第二环节学习上述内容.此种安排较为妥当.

思考:探究活动总是依赖于各种技能,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从观察到实验,从查阅资料到进行各种调查,往往会用到放大镜、温度计、秒表、酒精灯、烧杯、量筒、天平等各种实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时,也有可能用到电脑等.各种工具和仪器在科学上都有一定的使用规范与技巧,因此,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基本实验操作的指导,铺设基础,厚积薄发,以便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运用工具时得心应手.再说学生如果小学阶段不具备这些基本技能,到中学里学习生物时,显微镜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典型实验的规范操作,又谈何容易?

二、养成良好习惯,重视过程反思

现象:某教师教学《研究土壤》内容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分析土壤的主要成分,下课铃响了,全班有四分之一实验小组的桌上实验器材七零八落,桌上溢着泥浆水.

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控制材料(如水、土壤)的用量,自觉整理好实验器材,形成整齐划一的桌面摆放,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美的熏陶,让他们受到审美教育,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现象:某教师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内容时,这样引导学生在沙和豆子混合前要留样品进行比较:“我们将要混合沙和豆子,猜想混合后的结果会怎样?为了检验猜想,得记住此时它们各自的特征;甚至要在混合前留点样品.”

分析:在米饭中滴入碘酒检验是否含有淀粉、沙和豆子的混合、白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等探究活动中,宜留样品,取出少量物质进行混合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此类操作与中学化学的滴加试剂检验物质接轨.沙和豆子如此常见,直接让学生观察,能带给他们多少的观察兴趣?再怎么吩咐也无非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罢了,而如果教师把欲打出的拳回一回,这个观察的“拳”就会变得目的明确、力度强.

思考:探究活动不应停止于整理信息、得出结论,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应该包括对活动的反思.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在此次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反思可以是操作上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态度的反思,对方法的反思.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实验结束后,不妨让学生们回顾检视整个过程,说说操作上的得失.学生会说出各种问题,如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好、观察不专心、贪玩、同学间的相互干扰等.教师适时提醒,引导学生排除不利因素,这样探究活动才会更加深入.

三、问题要讲科学,操作要重规范

现象:某教师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围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中心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学生的答案从10克到22克,十分丰富,教师都一一认可.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时,教师说:“科学实验是允许误差的,但是如果实验做得准确,在20℃时,50毫升水能食盐溶解15.8克.”

现象:还有一位教师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观摩课,围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中心问题,告诉学生这是“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观测”的探究活动,要先统一标准,将一杯水的量控制为50毫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制订研究计划:①按什么样的顺序加盐(即是先加数量多的再加数量少的,还是先加数量少的再加数量多的)?②等前面的食盐怎样了才可以再加盐?③到什么程度就不能加盐了?接着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用条行统计图整理各组结果.如下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看统计图得出结论并联想相关变量关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一杯水溶解食盐约多少克?(学生回答“16克”“17克”)你们16克、17克的结论离科学研究非常接近了.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如果是糖,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糖呢?”

分析:动手之前先动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就活动和思维而言,活动是学习的“载体”,而思维是本质的东西,是“灵魂”.该教师抓住了“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中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同时实验前考虑好器材准备、加盐的顺序,从反面考虑如果加了很多食盐,会有很多食盐沉在杯底.这样使制订研究计划有指导作用,学生按照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用条形统计图整理各组结果,既渗透数学思想,又形象直观.50毫升水溶解了16克、17克食盐,虽然是一个粗略的数据,但对小学生来说经历这种探究过程,得出这个结论的意义是重大的.

思考:刘默耕先生认为,课怎么教“只能说基本的方向、路子要把定”“各种方法都是为达到目的而用的”,应该“根据当时的教材内容、学生状况、当时周围的条件来定”.章鼎儿老师指出,“科学课过程是个思维活动过程,要把学生的发展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对科学规范的过程指导必不可少.

总之,实施新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实验操作和技能技巧训练,把思维创新、语言锻炼、动手操作、知识获取等结合在一起,在科学的问题中进行规范的操作,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郝志军.探究性教学的实质:一种复杂性思维视角[J].教育研究,2005(11 ).

(责编韦淑红)

科学探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科学探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科学探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2、科学期刊

3、海洋科学期刊

4、科学教学论文

5、科学杂志社

6、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