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间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迈向空间站时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纪实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本文关于空间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迈向空间站时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纪实

船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 年2 月5 日从天津港启程, 2 月13 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二火箭于3 月2 日从天津港启程,3 月11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相继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 米,舱体最大直径3.35 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 米,起飞重量约13 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 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 吨,具备独立飞行3 个月的能力,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

长征七号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货运飞船,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他载荷.该型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 吨,于2016 年6 月25 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首次发射飞行任务.在首飞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按照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状态变化要求,开展了相应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可靠性,满足发射任务要求.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天舟一号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贾东永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这使得航天器设计研制效益大为提升.

——数字化.货运飞船系统建立了基于全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协同设计模式,并已经在空间站工程等航天器研制上获得推广应用,为数字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贾东永和他的团队还将把三维数字化研制模式推广到所有分系统、所有载人型号中,推动载人航天器研制向深度数字化转型.

——型谱化.针对运输的货物的不同类型和需求,天舟系列货运飞船设计了“全密封”“半开放”“全开放”三种型谱,其中天舟一号设计为全密封型谱状态.

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启的我国载人航天器型谱化设计的先河,让载人航天器的设计更规范化、更具有预见性,符合载人航天器通用化、批量化、系列化发展的要求和未来趋势.

——模块化.按照模块化思路,货运飞船设计有推进舱模块,以及全密封、半开放和全开放三种类型的货物舱模块.根据任务要求,不同的货物舱模块与推进舱模块组合成不同型谱状态的货运飞船.

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货运飞船任务适应能力,便于任务拓展,飞船建造类似于搭“积木”.模块间技术和产品实现共享和通用,降低了研制成本,缩短了周期,可以通过有限的飞行试验快速提高平台可靠性.

首艘货运飞船多个系统升级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航天器,它的个头比天宫二号和“神舟”系列飞船都要大.如此庞然大物要在天地间往返自如,首先需要强大的能源系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于磊介绍,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能源系统是基于货运飞船的任务目标和自身特性所量身打造的全新体系——100 伏高压全分散配电体系.

100 伏传统航天器配电多采用集中式,存在损耗大、环节多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高压母线的优势.于磊团队提出的100 伏高压全分散配电的技术方案,为天舟一号打通了“奇经八脉”.

简单来说,100 伏高压全分散配电体系就是将高压母线直接输送到各个负载设备,由负载设备直接进行电源变换至所需的电压.只需“一级变换”,使能源利用率提高了8%,减少了环节,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有效地发挥了高压母线的优势.

除此之外,天舟一号还采用了锂离子电池,相较于以往载人航天器上采用的镉镍或氢镍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温度适应性好、自放电率低等诸多优点,有效减小了储能电池在供配电系统重量中的占比,降低了发射成本,经过优化设计和系统综合论证,电源系统重量优化了近19%.

与“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器相比,货运飞船不仅仅增加了载重量,各系统的复杂度也成倍增加,需监控的参数类型和数量成倍增长,对仪表显示系统的功能要求提高很多.

因此,以往神舟飞船仪表显示单元“命令行操作界面”及按键式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货运飞船复杂页面的切换及操作要求,迫切需要货运飞船综合显示单元向“图形化操作界面”跨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 所研制的货运飞船综合显示单元就是其“动态体检表”,为完成载人航天货运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计算机平台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首次应用.研制过程中,研制组主要确保了在复杂宇宙射线和高能粒子条件下,高速硬件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进行了上百次仿真和实物实验,解决了高速电子线路抗辐照加固这一难题.

510 所研制组克服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显卡” 系统,实现了大屏幕的显控技术.航天员着舱内航天服操作时,无法操作常见的电容式和电阻式触摸屏,为此设计人员设计了适应空间环境的红外触摸系统,根据红外光线接收强弱得出屏幕触摸坐标,软件的红外触摸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实现类似鼠标输出的准确坐标,实现“图形化操作界面”的触摸操作,从而减轻了航天员的操作负担,确保在空间环境中有效地进行触摸操作.510所研制组克服的第三个难题就是高可靠性.

地面常用的操作系统是娱乐办公性非实时系统,会出现时滞、死机等现象,不能应用于有着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实时性的航天器系统中.因此软件设计人员设计了符合航天规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化用户接口技术,就是为“图形化操作界面”提供技术支撑的软件中间件,是复杂人机界面的基础,代码量很小,采用特殊的内存管理技术,不会出现死机、蓝屏等现象,是航天器显示系统实现“图形化操作界面”的软件基础.

在未来建设运营空间站的过程中,货运飞船将承担货物运输的重要职责.综合显示单元作为货运飞船唯一的交互仪表,将继续为航天员提供货运飞船健康状态等信息,为空间站运行、航天员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 所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将再次助力“天神之吻”.天舟一号上的微波雷达相比第一代功勋雷达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体积、重量减少一半,功耗减小三分之一.在成功“塑身”实现外在美的同时,也将功能进一步提升.测量、通信功能一体化设计让雷达与应答机从“含情脉脉”变为“深情告白”.此次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着一个重要部件——石英挠性加速计,这个部件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3 所研制,主要用于测量飞船飞行过程的线加速度,为飞船确定自身方位提供信息;此外,该产品还将对载荷六自由度的空间运动做精确测量,帮助平台精准消除振动.

此外,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集聚技术优势,孵化出一系列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很多都应用在了本次飞行任务中:二院23 所研制的内定标铁氧体微波前端实现了微波遥感的定标与校准工作;23 所的声表面波器件负责滤除噪声信号,保证载波信号传输流畅,不失真;二院203 所研制的晶体元器件被称为电子设备的“心脏”,成为天舟一号稳定跳动的“脉搏”,也保障了天舟一号在遥远的太空中和地面能够互相“看得见”“听得清”;三院306 所为天舟一号的低温锁柜研制生产了气凝胶隔热材料的保护外衣,再次充分发挥了该材料高超的隔热保温性能;河南航天研制生产的百余套高压自锁阀、电磁拖动机构等关键零部件保障了空间试验室顺利在太空中进行变轨、调姿;4200 余件管路连接件为飞行器打造了灵活的“关节”,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转;航天精工生产的各类紧固件产品,打造了天舟一号的“钢筋铁骨”.

据悉,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已经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历次保障任务,为实现飞船天地安全往返,航天科工打造出了天地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在本次与天舟一号对接的天宫二号上,也有航天科工四院为航天员倾力打造的 “太空厨房”“太空医院”和“太空空调”等多项生活保障产品,将为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最多发动机、最大载货比、最新型材料

如果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小客车,那么“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的大卡车.众所周知,客车与卡车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动力系统,而“神舟”系统载人飞船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之间,动力系统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负责研制长征七号和天舟一号全系列动力.据六院院长刘志让介绍,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他们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提供了4 种共36 台不同推力量级发动机,就数量而言,就比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增加了近一倍,使得天舟一号成为我国发动机数量最多的航天器.

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天舟一号的运载量大,要求发动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次数成倍地增加,也就意味着发动机的可靠性降低.36 台发动机如何密切配合,才能使飞船“俯仰有度,动静自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 所研制团队对发动机的技术状态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在不改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发动机工作温度.

发动机工作涉及雾化、燃烧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仅需要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还需要大量的试验验证.801 所研制团队有时为了获取一个数据,就要连续进行1 个多月的试验.

辛苦是值得的,天舟一号的轨道机动、姿态调整以及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分离等,每一个精准动作的表演,都闪耀着科技工作者们辛勤的汗水和璀璨的荣光.

货运飞船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运送货物,而在动力一定的情况下,飞船“体重”越轻,就意味着载重量越大.也就是说,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上岗前,必须要经历“减肥塑形”.

“减肥塑形”对于谁来说都是个万分头疼的事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 厂的研制人员迎难而上,充当了一把“私人教练”.

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私人教练”把货运飞船的连接框设计成镂空形式,将非受力部分的重量去除掉.最后,每个连接框的重量都降低到原来的50% 左右,而受力强度一点没下降.

天舟一号的壁板厚度虽然只有不到3 毫米,但“私人教练”通过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壁板变薄.在研制人员的努力下,最后壁板重量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随着2016 年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我国已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施阶段.及时的货物补给就成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系列空间科学实验的必要保障,而本次承担货运补给任务的正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搭载了一个低温锁柜,被用于物资保存,其对于隔热保温材料的性能有着极其严格的指标要求,既要绝热,又要轻薄,这是传统隔热材料不能实现的.

气凝胶是当今世界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极低的导热系数.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06 所一直致力于满足我国航天产品对高性能隔热复合材料的需求,研制开发出的系列化气凝胶材料产品使用温域覆盖-100℃至2500℃,不但解决了我国多个型号装备的关键材料问题,也在建筑、电子电器、石油化工等民用领域获得了推广应用.

在去年长征五号的发射任务中,306 所研制的高性能纳米气凝胶隔热毡产品为火箭燃气管路系统提供了有效的隔热保温手段,为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这一次,该所气凝胶隔热材料大显身手的部位从长征五号的燃气管路变成了天舟一号的低温锁柜,再次充分发挥了气凝胶材料超绝的隔热保温性能.

这次任务中,他们将现有的气凝胶材料“真空化”,即“有气”的凝胶变成“无气”的凝胶,由此他们研制出了基于气凝胶材料的“真空绝热板”,成为天舟一号低温锁柜的保护外衣.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总设计师、天舟一号总设计师白明生介绍,天舟一号还汇集了很多的技术创新成果——

此次任务将首次以天基测控体制为主实施飞行控制,避免了在地面或海上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航天器在轨飞行的关键事件的全程跟踪,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首次大规模实现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将未来空间站建设的关键命脉牢牢握在手中;首次实施主动离轨受控陨落,避免自身成为太空垃圾、避开离轨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又能为打造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明生认为,天舟一号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已经远远超运飞船本身,对整个航天事业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些开创性的技术必将被广泛应用于今后的各类航天任务中,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全面升级,使我国具备更先进的太空探索能力.”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预测道.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杨宇光认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成功,为中国航天探索更深远的太空提供了坚实基础.他大胆设想:“只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太空货物运输补给能力,建设月球基地甚至火星基地都将成为可能.”

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塔架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是4 月17 日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各项工作.

17 日7 时30 分,承载着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 2.5 小时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完成船箭组合体垂直转运的活动发射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5 所设计,519 厂总装制造,长26 米,宽23 米,高约64.5 米,整体自重达1800 吨.在活动发射平台上竖立的白色装置是长七火箭的脐带塔,里面承载着火箭的加注管道、供气管道、空调管道以及电缆等.

在转运任务中,这台巨大的活动发射平台由底部的4 个行走装置来驱动前行,每个行走装置有4部电机、4 个轮组.在32 个轮子的带动下,将火箭由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阵地.

平台上有6 个伸出的摆杆,这些“手臂”像拥抱孩子一样与火箭紧密连接.活动发射平台可在8级大风中安稳前进,据长七火箭负责发射支持系统的副总师范虹介绍,“转运时,若与火箭一起乘坐发射平台,如果不是周围的景色变化,人是不太能感觉到移动的.”

除了过程的平稳,最后将火箭送到目标位置也极其重要,因为这直接与火箭发射瞄准精度密切相关.据一院15 所的发射平台主管设计师黎定仕介绍,长七的活动发射平台的停靠精度可达15 毫米以内.转场的路程近3 公里,长七火箭需要拐4 个弯.

这是因为在发射场内,为保护椰林、节省占地面积,长七火箭与长征五号火箭共用一个转运轨道,所以长七火箭要前往发射阵地就需要拐弯来调整方向.

如此硕大的火箭要在垂直状态下完成拐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黎定仕介绍,相比以往的大型平台,“弯道行走功能”是长七活动发射平台的“独特技艺”.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平台上多了许多转弯关节设计,因此而获得了可以适应弯道行走的自由度.另外,转弯时内外侧轮组采用了差速控制,减少了弯道行走的阻力.

可是平台没有眼睛可以看路,是怎么知道走到哪里就要拐弯了呢?原来,在转运轨道的两侧,科研人员早就布置了许多传感器,发射平台根据传感器的提示就可以在遇到弯道时自动适应并触发启动“差速控制”.

在行走装置的上方、发射平台的内部有一间神秘的“驾驶室”.垂直转运过程中,在这狭小的空间内有多名工作人员执行各类操作和监测工作.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是一个集机、电、液、气一体的复杂系统.

发射:

“一二三!”向空间站出发4 月20 日,海天之间,椰林深处.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距离海边约800 米的发射平台上,高大挺拔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静待出征.乳白色的箭体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在灯光照射下,格外醒目.

此次发射任务这是天舟一号的第一次飞行、长征七号的第二次飞行、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三次发射任务.

这“一二三!”正标志着从第一代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从神舟一号到天舟一号,中国航天正在向空间站时代大步迈进.

“5、4、3、2、1,点火!”

19 时41 分,文昌航天发射场01 指挥员王光义下达“点火”口令.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烈焰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底部喷射而出,托举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

这是收官的一步——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不仅是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也是突破空间对接技术阶段的收官之战.

这是崭新的一步——天舟一号此次飞行,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验证,即人们俗称的“太空加油”.作为我国空间站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太空加油”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可以走得更远.

位于发射场附近的铜鼓岭测控站,是测控系统的重要一环,像一双敏锐的眼睛,将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刻起就紧紧追随着天舟一号.

发射任务前夕,铜鼓岭测控站各系统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进行发射前最后一次全区演练.

站在铜鼓岭测控站远眺,椰林丛中发射场清晰可见,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被包裹在回转平台中静待发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了观测发射的绝佳地点.作为火箭发射后的第一个测控站,它监测到的轨迹、数据对后面的持续跟踪至关重要.“就是要做到万无一失,因为火箭飞行只有一次,我们必须确保这一次就能把目标测得准,捕得上,把我们的数据送得出,这样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 测控站主任张凤祥说.

在发射当中,任何的微小误差都有可能导致任务的失败,因此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在执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时,铜鼓岭的技术工程师就在核对数据时及时纠正了0.2微秒的数据误差,避免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站技术工程师张康益说:“对于雷达来说,这个0.2 微秒对应测距上就是60 米的距离,我们作为首区的一个测控雷达,雷达作为安控判决的重要因素,偏出60 米,会对安控判决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火箭的误炸.”

“因为发射中,后续的跟踪数据会成为判断发射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数据有异常,安全控制系统的指挥员可以以此来决定是否要启动火箭的自毁程序.”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计划处处长尚培涛表示,天舟一号发射任务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次应用发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火箭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发射场指挥控制大厅内,来自各方测控点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夜空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划过的航迹越来越长.

古城西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内心激动不已,中心所属的各参试测控站观测目标的弧段有限,测控最佳时机可能稍纵即逝,他们要时刻严密监视着显示器上任务状况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

“三亚发现目标!”

在火箭起飞40 秒左右,三亚测控站灵敏的雷达准确捕捉到天舟一号令人期待的身影.简洁响亮的报告声像火种一样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欣喜.

“西沙跟踪正常!”

“长江七号发现目标!”

很快,来自祖国各地多个测控站的报告声陆续传来.源源不断的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现场指挥调度的声音此起彼伏,令人振奋.

处理各种数据的轨道计算和分析人员,不断检测着飞船的运行状况,做好飞船和火箭分离的准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的大屏幕上,飞船实际飞行的红色曲线与事先计算好的绿色理论曲线,基本重合.最直观地告诉人们,飞船飞行状态一切正常.

19 时54 分,“太阳帆板展开!”只见天舟一号的太阳帆板缓缓张开.各项参数显示,天舟一号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随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成功固然值得喜悦,但成功入轨还只是一个起点.货运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 次交会对接,3 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其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约2 个月,天舟一号独立飞行不少于3 个月.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天舟一号总工程师孙军介绍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执行天舟一号飞行控制任务中,将面临推进剂在轨补加实施周期长、轨道控制频繁、在轨试验多等难点.针对全新的挑战,北京飞控中心突破了推进剂补加地面控制、共轨飞行轨道控制等关键技术,已做好了充分的任务准备.

交会对接:耀眼阳光下的相会

当人们沉浸在货运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测控岗位上的航天人却一直没有休息.

如果把飞船发射比作航天大戏的精彩开幕的话,接下来的大量精彩表演,就要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来完成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

在4 月22 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中,他们不仅要承担着轨道计算和控制策略计算,还要对天舟一号、天宫二号飞行轨迹的空间环境进行监视计算,为它们保驾护航,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

中心的指控大厅内,一排排测控设备整齐排列,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科技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数据的变化.

“天舟转自主控制状态!”

22 日10 时02 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刘冰一声令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始了向天宫二号靠拢.

天舟一号自20 日顺利升空以来,中心科技人员已经对天舟一号进行了五次远距离导引,从近地点抬高、到轨道面修正、再到远地点抬高和轨道圆化,每一次控制环环相扣,精准到位、分毫不差.

“此次交会对接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我国新研制的光学成像敏感器首次在阳照区开展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任设计师刘宗玉介绍,这要求光学成像敏感器等设备,在非常刺眼的环境下,能够快速找到目标.

这就好比人们对着阳光找天上的飞鸟,这次交会对接也被形象地称为“耀眼阳光下的牵手”,将有力检验我国交会对接“全天时”作战能力.

指挥大厅的屏幕上,能够看到两个航天器各自视角的画面在切换.从天宫二号看天舟一号,是一个背光的景 象,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一个亮点闪着光晕逐渐变大、变亮,天舟一号的太阳帆板渐渐显现出来.而从天舟一号看天宫二号,却是一片神奇的逆光,一条条光芒排列成如同时空隧道一样的景象,色彩斑斓,无比震撼.

飞控大厅直播区的人们开始逐渐兴奋,各路“长短炮”对准了大屏幕开始用“咔嚓咔嚓”打着拍子.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数据不断跳动出兴奋的节奏,就连屏幕上星下点曲线也显得更加优美.各个岗位的飞控人更忙个不停,鼠标点击声与键盘敲击声与各种声响协奏出了一曲欢快的圆舞曲,令人陶醉,让人着迷.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4 月22 日的第一次对接是后向对接,对天地协同、密切配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稍有偏差,会影响后续推进剂补加等任务的实施.前期,中心在设备调试、人员训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每一种异常情况都制定了应急预案,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大厅里的电子屏幕上,交替显示着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的运行轨迹、参数和三维动画.

“渭南发现目标!”

“渭南跟踪正常!”

“青岛发现目标!”

各测控站传来的测控状态报告此起彼伏.紧接着,天舟一号运行到距天宫二号120 米的停泊点.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个“拥抱”比人们想象的漫长和珍贵.

“天舟转30 米保持!”

总调度刘冰洪亮的声音又把大家从如梦如幻中拉回,这是飞船交会对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最后一次停泊.

美妙的音乐和绚烂的景象,交会对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2 个小时,在这个辉煌的殿堂中,伴随着熟悉的调度口令,人们也仿佛穿越了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二十几载春秋.

在这里,人们目睹了神舟飞船的11 次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14 人次前往太空并安全返回;在这里,人们欣赏了神舟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进行的6 次“太空之吻”;在这里,人们见证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从1 人1 天,到3 人15 天,再到2人30 天的跨步飞跃.

飞控大屏幕上,已经能够清楚货运飞船的十字准星向天宫二号的靶标不断对准.10 米,7 米,5米

数字的递减,意味着距离的拉近,更仿佛是给这个“太空牵手”进行着倒计时.人们紧盯着大屏幕,心里在心照不宣地默数倒计时,此时此刻,不需要任何的呼喊,就足以让每一名华夏儿女为之振聋发聩.

只见天舟一号宛若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

距离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大屏幕上的数据和图像.

“对接机构捕获!”

随着总调度一声令下,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等技术动作,两个航天器完成了对接,它们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朋友紧紧拥抱,连接成一个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在茫茫太空.

大厅里响起了期待已久的总调度口令:“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完成,后续工作按计划进行!”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如期顺利完成.掌声雷动,飞控大厅的科技工作者都站起来了,大厅里有几位科技人员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的“牵手”而庆贺欢呼.

这一刻,成功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为了这一刻,他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智慧和汗水.

多少个漫漫长夜夜晚加班加点,多少个周末假日放弃休息,多少次方案论证修改完善

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甜蜜.这一刻,光辉和荣誉属于每一个航天人.

这一刻,中国航天事业迈入空间站时代的“号角”正在吹响.

首次在轨补加、首次快速交会对接、首次自主绕飞

在此次任务中,需要进行三项国内首次重大试验,分别是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快速交会对接试验和自主绕飞试验.

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即所谓的“太空加油”,这将为我国后续大型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太空加油”的技术和关键设备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 所独立自主研制的,该技术的成功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中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我国空间推进领域的又一次技术跨越.

国内空间飞行器只含有单一的推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动力,货运飞船除含有满足常规推进功能的推进系统外,还具有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进行在轨补加推进剂的补加系统.

801 所将推进系统和补加系统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所谓一体化设计,就是推进系统与补加系统之间连接起来,在不影响各自独立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补加系统推进剂供应推进系统发动机的工作,推进系统的推进剂可以用于补加,从而实现推进剂的最大利用.另外,在某个系统故障时,可以通过隔离及切换,确保推进和补加功能均可顺利完成.

推进和补加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案目前是国内首创,其充分继承了“921 工程”神舟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的成熟设计经验,同时根据货运飞船的任务特点,通过801 所设计团队的集体智慧,完善并优化了系统设计,经各项试验验证,可满足飞行任务各项功能需求.

有人说空间交会对接,就好比在茫茫大海中穿针引线.但此次天舟一号需要进行液体推进剂补加技术的空间交会对接,要求精度提高一倍.

“接到液体补加要求的精度指标,我们着实苦恼了一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对接机构主任设计师邱华勇说,“因为要进行液体补加,对接精度要大幅度提升.

为此,要通过导向板、机构和导向销套三个措施来进行校正,以此来保证精准插合.”

对接机构不仅要确保液路补加能够高精度地对上,还要确保能够百分百分得开.“就好像钢笔和笔帽的关系,若笔帽卡的过紧,有可能拔不下来了.”邱华勇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支钢笔,用笔帽和笔身做着比喻.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对接机构副主任设计师丁立超介绍说:“万一出现状况,对接机构的分离推杆便开始工作.大量计算和力学试验表明,我们的分离推杆力能够克服故障状态下的分离力,能够航天器能够正常分离.”

交会对接只是这次任务的开始.天舟一号此行的重要使命是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由八院研制的补加驱动器终迎来展示风采的舞台.补加驱动器是在轨补加任务中的关键单机,是智能的管路控制单元.它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控制液体管路阀门的开关,同时调节流量、流速,保证推进剂补加过程安全进行.

“与天宫二号相伴的大半年时光里,补加驱动器早已熟悉了太空中的各项工作和环境,并多次开展在轨试验验证,只等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交会对接后大展拳脚.这将是我国第一次在轨验证和实施空间飞行器燃料加注与回收技术.”副主任设计师丁承华说道.

自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相关任务以来,八院控制所已先后承制了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货运飞船、空间站中对接机构推进分系统的控制单机,产品也从最初较为简易的绑线结构发展至多种类的层叠式结构.这一结构优化使产品体积重量减小至原本的70%,为“寸土寸金”的货运飞船留出了更多运输有效载荷的空间.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主任黄震介绍说,“未来,我们要建造和长期运营空间站,就需要依托货运飞船,输送航天员所需的生活工作物资、空间站运转所需的推进剂等补给.”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专家陈风雨将货运飞船肩负的任务归纳为四项:除了承担“太空加油”和运输货物的重担,还要负责将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并配合空间站(空间实验室)进行组合体轨道和姿态控制,支持开展适应货运飞船能力的空间应用和技术试验.

在本次飞行任务中,还要验证快速交会对接技术,这项技术也是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 所开发的.

快速交会对接,顾名思义,核心和难点在“快速”,从发射到具备交会对接条件的时间短,从以天来计算缩短到了仅仅几个小时,此前从发射到交会对接,飞船需绕地球30 多圈,而采用快速交会对接后仅需几圈.

20 世纪60 年代至今,人类已经进行了上百次交会对接活动.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近地轨道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目前,2 到3 天交会对接策略是地面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的主要方式,包括联盟飞船、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及神舟飞船均采用了此方式.从2012 年起,俄罗斯科学家分别采用进步号货运飞船和联盟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实施了7 次快速交会对接试验,飞船从入轨到对接成功仅用时6个小时,快速交会对接也逐渐成为国际航天领域的“时尚”方式.

以往神舟飞船的交会对接从发射到具备交会对接条件需要大约2 天时间,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本次验证的快速交会对接,从入轨到对接成功仅需要几个小时,且以飞船的自主制导和控制为主.这基本上相当于乘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试验成功,以后我们和航天员同时出发,我们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就在我们下火车的时候,航天员就已经在遥远的空间站里跟我们打招呼了.

从人的方面说,快速交会对接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载人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惬意;从任务角度来说,快速交会对接还可保障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等无法经历长期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快速、可靠、舒服’也是我们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目标所在.”502所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张强说.

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建成后重量将达到百吨级,当有飞船造访进行交会对接时,不可能为了迎合飞船而大幅度调整姿态,而只能是飞船说“你别动,我去找你!”——全自主绕飞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 所专门为飞船自动寻找空间站对接口而发展的技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绕天宫二号的全自主绕飞就是为了验证该项技术.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首先与天宫二号进行了第一次重要的拥抱合体,通过交会对接完成了万众瞩目的推进剂在轨补加,随后天舟一号撤离天宫二号,伴随着天宫二号180 度转向,通过全自主绕飞,加速赶到天宫前方,从“前”侧与天宫二号进行了第二次的对接.

绕飞是一种高难度的太空工作,需要飞行器进行多次变轨和姿态机动来完成.绕飞主要应用于空间站多个舱段组装或是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已经在某个对接口,需要腾空对接口时,绕飞技术需要确保航天器能从多个方向与空间站对接,是交会对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之一.此次货运飞船的绕飞以及在绕飞基础上的交会对接可谓一次成功探索,将为空间站建设奠定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数据,为未来复杂对接做准备.

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地面人员支持下进行的绕飞不同,此次货运飞船绕飞过程中的制导、调姿及进入5000 米保持点均是船上软件自主规划完成,即当绕飞指令发出,飞船上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便开始自主规划绕飞轨迹,自主进行变轨控制,自动进行姿态机动,不需要地面人员干预,可谓“聪明”和“自立”了很多,这种全自主不仅极大减轻了地面支持人员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测控区外的自主绕飞.

“如果把神舟十号的绕飞比作是‘领着’小朋友学走路,那么此次货运飞船的绕飞则是‘看着’小朋友自己走路.”502 所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张强说.

空间绕飞,精彩但暗含巨大风险,两个重达十几吨的飞行器在以每小时29 万公里的高速飞行中完成“上下绕圈”和“翻跟斗”,其最大的风险就是碰撞,所以,要求两者的轨迹和姿态必须精准受控.除了要避免碰撞,“全自主”还需要规划出最优的绕飞轨迹,“自主”完成在特定位置的变轨控制,在预定的时间点到达预定的位置,以消耗尽量少的燃料.

同时,飞船还要根据目标飞行器的状态进行协同控制,包括相对位置、相对速度、相对姿态、相对角速度等,所有因素都必须“完美”.有人把这种绕飞比作空中芭蕾,但有哪一场芭蕾有如此精密、强大的后台呢?超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可靠的控制系统产品以及具有自主故障诊断和系统重构能力的智慧软件这一切,都是航天科技人员拼搏奋斗的结晶.

在轨补加:“太空加油”,中国加油!

4 月末的北京航天城,春暖花开,绿柳婆娑,春与夏正在悄悄地“牵手”,而航天人对此却无暇顾及,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距离地面393 公里的另一个“牵手”.

4 月22 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牵手”,一场被誉为“太空加油”的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随即开始.

4 月23 日7 时26 分,试验正式开始.

几十位科技工作者在指挥大厅里正襟危坐,检查开关、监控状态、设定时序,还要时刻操控着组合体的速度和位置,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了24 个小时,在轨补加系统终于成功建立.

从空中加油到“太空加油”,变化的不仅是名称,高出的也不仅是离地面的高度,更是技术复杂程度.

在指挥大厅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正在指挥着各项工作,试验从开始到现在他还没来得及睡觉,布满血丝的双眼一直紧紧盯着大屏幕,语速缓慢地说:“在太空实施推进剂补加,涉及氧化剂、两种推进剂,对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需要考虑两个目标、上百个阀门、几百米长的管路,以及几十种关键设备、软件的控制.”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能够想象一张白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数字的感觉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汪广洪博士说,如果把这次“太空加油”涉及的参数信息放到白纸上,四五百个参数恐怕可以写满好多张——这些参数信息就是“太空加油”是否正常进行的生理指标.

“太空加油”期间,有一幅画面从未离开飞控大厅正的大屏幕,那就是“推进剂补加态势图”.这幅态势图出自该中心年轻的软件工程师王兆岩和张楠兮之手,是基于推进剂补加原理和管路原理而设计,采用模型构建和逻辑抽象方法,实现了推进剂补加过程的动态可视化展示.

透过飞控大厅的大屏幕,能够清晰地看到,在蔚蓝色的星空背景里,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实施推进剂补加的一条条管路、一个个阀门、一个个参数以及用不同颜色标识的贮箱等图形元素都清晰可见.

一天的时间,从“态势图”里可以看到,天舟一号的推进剂已经有部分进入到了天宫二号的燃料贮箱里.

4 月25 日清晨,试验第三天.

在轨道室里,轨道专家孔静在忙着对组合体的轨道进行验证.

“天舟一号任务技术状态变化大,这给轨道计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带来了很大考验.”孔静的工作主要是给航天器定轨,在她心里,只要能快一点、准一点,航天器就能安全一点,任务离成功就能近一点.

不知不觉中,试验已经过去四天时间,“态势图”也能清楚看到,天宫二号的“肚子”越来越满了.

虽然连续四天的高强度工作,但指挥大厅中的科技人员依然精神饱满.

“氧化剂贮箱隔离!”

“氧化剂贮箱抽气开始!”

天舟一号任务总调度贺勇,每一句口令都铿锵有力、声如洪钟.

当被问及累不累时,贺勇一下子站起来,拍着胸脯说:“我们干的就是加油的活儿,自己怎么能先没油呢!”

100 多个小时过去了,“态势图”里的天舟一号已经“两手空空”,所有人都翘首以待,这意味试验即将完成.

4 月27 日17 时,正在执行的是推进剂补加试验最后一个步骤“管路填充”,这是一项收尾工作,就是把“油管”中残留的推进剂清除干净,确保两个航天器分离时不会有残存的推进剂扩散到太空里,污染对接机构和航天器表面.

此时,距离试验结束还有不到1 个小时.时钟在一秒一秒地跳动,大厅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炽热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略带着微笑,像是一股自信,更像是一种从容.

突然,一阵嘹亮的总调度口令在大厅中回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完成,后续工作按计划进行!”

掌声紧接着就响起来了,飞控大厅的科技工作者都站了起来,为这首次“太空加油”而庆贺欢呼.总体主任设计师姜萍一边笑一边鼓掌,眼中似乎闪动出了泪花,这几个月来她几乎没有陪伴过孩子,今天却收到了孩子送来的一份神秘礼物——一张字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妈妈加油!中国加油!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一步属于那些奉献青春、殚精竭虑的航天人,也属于那些为之日夜操劳、在背后默默守候的家属们,更属于在神州大地上与中国航天同喜同乐同甘共苦的每一位华夏儿女.

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总指挥部: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多项技术突破助力天舟一号

2017 年,对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天舟一号和嫦娥五号任务接踵而至,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和探月工程两大任务的收官之战.同时,中心还承担着嫦娥四号、空间站工程等大型航天任务的准备工作.多任务并行推进已成为常态.

任务如山,挑战当头,时间逼人.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推动任务备战迈入精干高效的快车道,成为飞控人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6 年12 月,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后不久,中心大胆改革型号制度,在任务型号团队中推行管理瘦身、软件独立和操控集成.他们精简型号团队人员,进一步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岗位职能;成立全新的软件支持团队,集中研发面向操控人员的软件平台;组建任务操控团队,设立操控主任和操控工程师,实现专业化软件操作和流程控制.

新团队的组建彻底改变了中心以往软件平台“谁开发谁操控”的现象,实现了软件开发与任务操控的分离,大大提高了软件设计开发和任务联调演练的效率.

注入岗位负责人陈俊刚对这次型号制度创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告诉我们,与其他航天任务相比,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工程的数据注入流程非常复杂,产品化实现非常困难.为了攻克“数据注入面向操控人员”这一难关,他们连续奋战两个多月,成功研发出注入数据生成验证操作平台.平台利用友好的操作界面,大大提升了数据注入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对型号制度创新有着同样深刻感受的还有中心软件团队软件系统设计师郭岗.“软件独立”让他们这些软件人可以将更加先进的理念、更加充足的时间、更加专注的目光聚焦在软件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从目前任务效果来看,他们团队研发的软件系统表现出色,在天舟一号任务中实现了巨大作用.

谈起这次型号制度创新,中心李剑主任作为决策者和推动者感受最深,他说:“型号制度改革是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飞控中心目标创新发展的第一步.面对未来重大航天任务高密度发射和常态化航天器运管需求,飞控人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依靠创新实现超越.”

由于此次任务发射场的改变,天舟一号入轨后,远望七号测量船仅能跟踪3 分钟,这对轨道计算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分钟必须解决战斗.

计算时间的缩短,意味着协同配合的难度就要增大.自待发段起,所有遥测人员便正式开始了对飞行器的监视判断.来自飞行器的下行数据是检查确认飞行器状态的唯一依据,而所有的下行数据都会汇集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遥测人员的手中.

在天舟一号飞行的整个过程中,每半秒便会有下行数据传至地面.虽然工作程序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测控人员丝毫不敢放松.因为这双“千里眼”看到的数据就是判断天舟一号是否按照预定指令做出正确反应的依据.

任务准备过程中,他们准备了几百个故障模式,制定了上千页的有预案故障处置协同工作程序.通过“双想”与推演,所有遥测岗位的人员都将预定发射过程及应急预案熟记于心,如遇突发情况,他们必须立即为飞行器“诊断”,确保任务的顺利执行.

副总工程师孙军 介绍,中心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面临六大难点.一难是任务状态新,货运飞船瞄准空间站任务功能设计,新状态新技术新设备要求很多飞控工作要从“新”开始.二难是在轨时间长,天舟一号至少在轨飞行5 个多月的时间,这是目前中心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时间跨度最大的一次,对飞控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三难是交会模式复杂,交会对接轨道调整为300 多公里后,增加了发射窗口计算和远距离导引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飞控系统的动态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四难是轨道控制频繁,任务期间中心要先后实施十几次轨道控制,而且控制要求多样,实施难度非常大.五难是推进剂在轨补加实施周期长、风险高.任务中,中心将控制天舟实施我国首次“太空加油”,持续5 天时间,步骤繁多,风险很大.六难是快速交会对接控制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快速交会对接,天地配合复杂、控制约束很多、精度要求很高.

尽管难点很多,挑战巨大,但大家仍是信心满满.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攻克了动态交会对接模式设计、共轨飞行轨道控制等多项关键飞控技术,准备了科学完备的飞控实施方案及应急控制实施方案,开展了上百次正常和应急过程联调演练,软硬件系统非常可靠.

海上支援:远望7 号海洋测量船大展身手

作为此次任务海上测控的唯一力量,远望7 号船首次单船出海,为船箭分离、初轨确定、飞船太阳帆板展开及状态设置等提供了测控通信支持.远望7 号船作为飞船最低发射要求,其任务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

远望7 号船船长周云山介绍,远望7 号船主要承担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入轨段和运行段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将面临首次在任务中同时跟踪火箭和飞船,首次采用变航向测量和双频段卫通进行双平面高码率数据传输等特点难点.

为此,远望7 号船针对任务准备时间紧、测控难度大和技术状态复杂等诸多挑战,扎实开展技术交流对话、变航向航位训练、应急预案演练、联调演练、针对性考核和跟踪过境目标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不断提高指挥协同、状态监视和应急处置能力.自4 月10 日出航以来,远望7 号船针对出航任务准备时间紧、测控难度大和技术状态复杂等诸多挑战,扎实开展技术交流对话、变航向航位训练、应急预案演练、联调演练、针对性训练考核和跟踪过境目标等一列准备工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蔚蓝色的大海,充满着诗情画意,然而浪漫情怀之下也有波诡云谲、暗藏凶险.4 月11 日,出航第二天,航海气象预报员报告:前方海域一个热带低压气旋正在生成,极有可能发展成热带风暴,届时风力将达到8 级,浪高将达到4 米以上.航海人都知道,面对大海,万吨巨轮也犹如扁舟,海上安全来不得半点侥幸.面对险情,船领导进行紧急气象会商,最后果断决定:重新调整航线,绕道而行躲避风暴.经过几个小时的全速奔袭,终于避免了风暴的围追堵截,大家紧张的心终于松了口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洋上航行最怕“心脏”出故障.

4 月12 日下午,集控室主机显示面板突然传来主机燃油油压报警,听到报警声

空间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空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空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